
俗話說人生在世吃穿二字,的確保暖的衣服與充飢的食物對於人來說是基礎的生存需求。在過去物質匱乏的時代,對於衣服的主要需求是保暖。如今物質豐富了,人們對衣服的要求更傾向於美觀。尤其是一些設計不俗,用料考究的奢侈品牌服裝深受大眾追捧,價格自然也極為高昂。不過這個世界上要說最昂貴的衣服,還真輪不到這些奢侈品牌。兩千萬美金一套的太空衣在價格方面令人望塵莫及。

按照現在的美元匯率計算,一套衣服一億四千萬人民幣左右,可以說得上一套一個小目標。不過這件衣服貴有貴的道理,試想太空人需要身著太空衣在生存環境極為惡劣的太空執行各種繁重複雜的任務,其中包括了一整套動力系統,一整套維生系統,還有一套通訊系統,設計要求是能在艙外執行八小時任務。還要確保太空人能夠在突發情況下能夠從容應對。

在設計要求方面,太空衣要求能夠承受超過五百度的溫差,並且具備一定的防穿透性。艙外環境在由太陽光照射時溫度高達兩百攝氏度以上,而在失去太陽光的情況下溫度將驟降至零下兩百攝氏度以下。此外,在太空環境中一些太空顆粒在真空中不斷加速之後達到了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將近八公裡每秒。具備如此高動能的太空微粒對於太空人的威脅不言而喻。

其實從上述設計要求可以看出,其實設計一套艙外太空衣相當於製造一臺微型飛船,尤其是其本身就搭載有動力系統。太空衣為了對抗上述的極端環境,通常採用高密度混合纖維噴制,這種材料具備高強度耐高溫防輻射的特質。一件太空衣的製造往往需要數百個供應商協同,製造難度可見一斑。

在美國太空時代,NASA一口氣開發出18套太空衣,這些太空衣設計使用是15年。在試驗與飛船事故中毀去7套,由於設計使用壽命的限制,剩下的11套只能縫縫補補繼續用。如今這11套老古董太空衣真正能用的只有4套。很多人會問為什麼不用新的太空衣呢,其一太空衣的設計製造過於繁瑣,涉及數百名供應商,其中很多供應商已經不在了,從效率上上製造新太空衣並不是什麼高效的選擇。

不過隨著人類對太空的不斷探索,太空時代所開發的太空衣已經無法滿足需求。NASA計劃在2024年登陸月球,因此二代太空衣的開發迫在眉睫。這次研發新一代太空衣研發資金高達2.5億美金,主要目的是要用新科技降低太空衣製造成本,目標是每套降至兩百萬美金。我國目前所研發的第四代太空衣,選用多層纖維和樹脂,腰腹處採用鋁合金與鈦合金,使用壽命長達10年。
作者: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