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毒攜帶者遭遇簡訊敲詐:不給2萬曝光你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核心提示

  神秘來電

  廣東江門凌晨打來電話,同時,還發來一條簡訊:如果不想讓家人和朋友知道自己患有愛滋病,就準備好兩萬元錢。

  同名戶主

  除了個別醫院、疾控中心有記錄外,還有一家關愛愛滋病患者及病毒攜帶者的公益組織。要挾者提供的匯款銀行帳戶戶主陳某,與一個曾是該組織的員工的人名字相同。

  「如果他爸媽的同事知道他們的孩子是同性戀,還是同性戀傳播感染愛滋病,他爸媽會怎樣呢?」這些簡訊,出現在了愛滋病病毒攜帶者小常(化名)的手機上。發簡訊的人,用了一個廣東江門的手機號,對方熟知小常的個人信息以及愛滋病確診時間,通過簡訊要挾,要求小常給他匯兩萬塊錢,不然就把患病的事情告訴別人。昨日,在接到簡訊兩天之後,小常到派出所備了案。個人信息如何流入他人之手,發簡訊的人又是誰,目前都不得而知。

  簡訊一直在要挾 不給錢就曝光

  昨日上午,武侯區一住宅小區門口,成都商報記者見到了小常。小常是外地人,24歲,目前在成都有固定的工作,除了定期去醫院做復檢之外,平時的生活和別人沒有區別。不過,一條要挾簡訊的出現,讓他開始擔心起來。

  27日早上,一覺醒來的小常,發現手機上有一個來自廣東江門的未接電話,「凌晨打的,可能睡了沒聽到。」同時,一條未讀簡訊同樣來自這個號碼,點開一看,小常吃了一驚,大致的內容,是告訴小常,如果不想讓家人和朋友知道自己患有愛滋病,就準備好兩萬元錢。

  對方為了讓小常引起重視,將小常的個人信息發了過來,其中家庭住址詳細到了幾單元幾棟幾號,並且還有小常愛滋病的確診日期以及確診報告編碼。在發信息的同時,對方一直在對小常進行要挾,「如果不準備好錢,就把信息告訴別人。」小常詫異:發簡訊的人是誰,他如何曉得我的這些信息?

  對方發來銀行帳戶 戶主陳某是誰

  事發當日,小常把這件事告訴了朋友王明高(化名),後者也是一位愛滋病毒攜帶者。27日晚,王明高開始以小常朋友的身份,通過簡訊和對方聯繫,他告訴對方願意匯錢,並讓對方發銀行帳號。

  對方發來了銀行帳號,開戶行:中信銀行建設路支行,戶主為陳某。對方看到王明高沒有動靜,回了最後一個信息,「你想想,如果他的鄰居和同事知道了,會怎麼看他,走著瞧。」

  隨後,王明高把事情經過和簡訊內容,發到了微博上,一位愛滋病毒攜帶者在微博中說,「最近幾個朋友告訴我接到敲詐勒索的簡訊,要求打款2~10萬,不然就把患病信息告訴家人或同事。」王明高也在竭力呼籲有同樣遭遇的愛滋病毒攜帶者勇敢一點,不能讓這些要挾者得逞。

  微博發出,引起了其他愛滋病毒攜帶者的關注,大家都在議論,他們所知道的愛滋病毒攜帶者的個人信息,除了個別醫院、疾控中心有記錄外,還有一家關愛愛滋病患者及病毒攜帶者的公益組織。而其中一位愛滋病毒攜帶者在微博上提到,對方銀行帳戶戶主陳某,與一個曾是該組織的員工的人名字相同。

  派出所備案

  誰洩露了愛滋病毒攜帶者的信息?

  這家公益組織主要應對愛滋病等健康危機,更多的是在生活和精神上關愛愛滋病毒攜帶者。

  2012年,小常在Y市疾控中心確診為愛滋病病毒攜帶者,從Y市到了成都後,病歷檔案從Y市轉到了成都市某級疾控中心,Y市疾控中心只有備案。「這份確診報告上,有包括家庭住址在內的個人信息。」

  同年,小常在網上了解到了這家公益組織,並將自己的確診報告帶了過去,做了記錄,希望能得到該組織的一切幫扶,「但我至今一次都沒去過。」

  昨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來到了名為某健康諮詢服務中心的該公益組織。該中心隨訪部主管林小傑說,2012年到2013年之間的某段時間,確實有一名和陳某同名的志願者。

  「他沒幹多久就離開了,在這裡主要是負責一些打雜和接待方面的工作。」林小傑說,對於幫扶和關注的愛滋病毒攜帶者,的確留存了他們的個人信息,以便對他們開展幫扶,但這部分信息,只有服務中心內3名工作人員掌握和管理,其他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沒有權限看到這些資料。

  林小傑打開了電腦上的一個word文檔,上面粘貼了王明高發在微博上關於此事件的截圖,包括與對方的簡訊記錄以及網友的一些評論。「出現了這種情況,對於我們來說,是零容忍的。我們也打算商議,如何幫助被要挾的患者,擺脫困擾。」

  林小傑說,帳戶中的陳某,不一定就是曾在服務中心當志願者的陳某,另一方面,發簡訊的人,也無法證實就是陳某。

  昨日下午,小常抽空到了其住所轄區派出所,進行了備案,希望將發簡訊要挾者找出來。「如果信息真的被洩露出去,我也不怕,反正我父母是知道的,至於同事和朋友鄰居,這個我也控制不了,大不了我不要這份工作,別人要怎麼看我,我也沒辦法。」

  律師說法

  已構成刑法中的敲詐勒索罪

  小常的遭遇,因個人信息被他人掌握引起。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馬鈴談到,單位或機構、組織,如果故意把個人信息洩露給非法使用者,屬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如果是無意洩露,則將視為侵犯他人隱私權,並將作民事賠償。

  此次對方掌握到了小常信息,並以洩露為挾,首先,如果個人採取非法手段,從單位或機構,拿到小常的個人信息,將觸犯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而已經發生的用洩露信息為挾的行為,已構成了刑法中的敲詐勒索罪,「敲詐金額達到1000元,就符合立案標準,金額達一萬元,已是重大敲詐勒索,將追究刑責,即便受要挾者沒有匯錢,這種敲詐未遂的行為,罪名同樣成立,只能是減輕和從輕處理。」(成都商報記者 逯望一 王紅強)

相關焦點

  • 接觸愛滋病毒攜帶者,會感染愛滋病嗎?注意這2點來預防
    那麼,接觸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是否會感染呢?一般的接觸可能傳染嗎?接觸愛滋病毒攜帶者,會感染愛滋病嗎?一般的接觸可能傳染嗎?正常情況下,和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接觸,不會導致愛滋病的出現。因為普通的肢體接觸並不會傳播愛滋病,愛滋病傳播的方式有三種,即母嬰傳播、血液傳播以及性傳播。
  • 員工眼紅老闆開豪車 設局敲詐對方50萬被抓
    員工眼紅老闆開豪車 設局敲詐對方50萬被抓   因為看老闆開豪車眼紅,工人竟制訂敲詐計劃,向老闆索要50萬元,還敢把交錢的地點約在同安法院門口。
  • 男子冒充新聞記者 以負面報導要挾敲詐政府1.4萬
    在2012年3月至2016年4月間,吳某以「中國法制報導網」新聞工作人員名義,用手機發簡訊給某鎮相關負責人,以「報導Y縣某小區拆遷致人自焚」、「報導X縣某鎮暴力拆遷問題」、「報導X縣某鎮強拆致農民喝藥自殺」、「報導X縣某鎮違規用地建設小產權房問題」為要挾,敲詐4個鎮政府共計14000元。案發後,吳某在家中被公安部門帶走。
  • ...知艾|淋巴結|愛滋病感染|病人|愛滋病攜帶者|世界愛滋病日|人類...
    目前,全球有3800萬名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間或新增12.3萬至29.3萬例愛滋病毒感染病例,以及6.9萬至14.8萬例與愛滋病相關的死亡病例。有效預防和控制愛滋病,依舊任重而道遠。愛滋病究竟是個什麼病?
  • 因房產糾紛愛滋病毒攜帶者咬傷法官朝人群噴口水
    其中一名HIV病毒攜帶者將執行法官咬傷。另有一執行人員被抓傷,執行局局長也被噴了一臉口水。三位執行人經過檢查暫未發現被感染HIV病毒。該HIV病毒攜帶者因涉嫌故意傷害罪被移送公安機關,現已被批捕。【執行法官被咬出血,傷人者系HIV病毒攜帶者】據了解,此事源自一起房產糾紛。
  • 一個愛滋病毒攜帶者的疑惑:我還能拿到畢業證嗎?
    攝影記者 張瑞麒  據《青年報》報導,兩年前,一次疏於保護的行為,讓沈浩(化名)成為愛滋病病毒攜帶者。在他人生最灰暗的時候,學校的決定給了他一絲安慰,在校方的建議下,他選擇了「休學」在家自學。但2015年,到了本該畢業的時節,校領導許諾的畢業證問題卻懸而未決,學籍網上顯示的是醒目的「結業」二字。  「我還能畢業嗎?」沈浩產生了疑惑。
  • 如何辨別「愛滋病攜帶者」?醫生:碰到這3類人,勸你小心為妙
    愛滋病可以說是一種讓人「聞之色變」的病毒,據統計全球因愛滋病死亡人數已達到2900萬,最開始的數年至10餘年可無任何臨床表現,稱為潛伏期要發展成愛滋病人後,才會出現症狀,近幾年來愛滋病患病者在逐漸的增多,雖然現在可以通過抗病毒治療愛滋病,讓病毒得到有效的抑制,但是愛滋病攜帶者惡意傳播,報復社會的事件屢見不鮮,那麼應該如何區分呢
  • 一次「U盤敲詐」引發的思考:別把安全軟體不當回事
    , .vbs 文件將會播放有聲訊息:注意,注意,注意,你的文件、照片、資料庫和其他重要的文件被加密!&nbsp&nbsp&nbsp&nbsp我國面臨嚴峻的敲詐病毒威脅&nbsp&nbsp&nbsp&nbsp在我國,類似於李先生這樣遭遇敲詐木馬勒索的事件經常發生。
  • 愛滋病檢測試紙網上月銷2萬件,我們來檢測下靠譜不靠譜
    3670萬愛滋病病毒感染者中有一半無法獲得治療,差不多每5個愛滋病病毒攜帶者中就有2人對自身患病與否不知情。據官方估計,中國目前還有20萬至40萬感染者未被發現。在這樣的背景下,近幾年來在家就能自測的愛滋病檢驗試紙在網上持續熱賣。2017年11月,某寶上某商戶宣稱累積銷售40萬的愛滋病檢驗試紙本月有近2.5萬人付款,累計評論14萬條。評價顯示多數人都購買了血唾雙檢套裝,絕大部分都表示檢測後如釋重負。那這種檢測方式到底靠不靠譜呢?能否作為確診或排除的依據?
  • 世界愛滋病日:比愛滋病更可怕的,是歧視|hiv|傳染病|攜帶者|愛滋...
    (你身邊有認識的HIV攜帶者嗎?)(你會排斥和HIV攜帶者相處嗎?)徹底治療愛滋病或許還有點遙遠,這也基本上是專業的醫學人員的工作;但反歧視,是我們這一刻必須做到,而且每一個人都應該參與的大事。【我們為什麼會歧視愛滋病?】
  • 愛滋病毒藏身何處?安享性福要避免這些高危動作
    3)減少性伴侶個數,從而降低傳染可能性,「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也許是STD」。4)注射可用的疫苗,比如HPV、HBV疫苗等,事前進行必要的病原檢測,正確使用安全套,「拜託,你已經碰觸到了我的底線」。「所以,請問親嘴會懷孕嗎?」
  • 損失過萬,賣家控訴被不良「服務商」上差評勒索敲詐……
    並且還宣稱如果我們不按王某的要求返款,他就對店鋪及商品給予惡評,直至Listing被下架,不搞死誓不罷休」。 眾所周知,店鋪評論是轉化率的核心要素之一,對電商賣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該賣家要求王某讓買家自行退貨退款,王某以買家不願退款為由直接拒絕。於是,賣家配合王某將其提供的5個訂單號在後臺進行退款,並將已退款截圖給王某。
  • 中國愛滋「攜帶者」約125萬?飯後出現「3異常」,需提高警惕!
    一項令人震驚的數據擺在廣大人民面前,中國目前已知的愛滋病人數在85萬左右,衛生部預計愛滋病總人數在125萬。並且愛滋病感染每年都在呈現上升的趨勢。在過去感染愛滋病的人群大多是貧困地區,以及一些老年人。但是近些年,感染者逐漸年輕化,已經蔓延到部分高校當中。中國愛滋「攜帶者」約125萬?
  • 以曝光衛生不合格視頻相要挾,山西一記者敲詐北京食品公司獲刑
    山西一家報社的記者李某與人合謀後,由同夥到北京一家食品廠的生產車間打工,偷拍車間內生產環節衛生不合格視頻,李某則利用記者身份,以曝光視頻相要挾,向企業索要10萬元。記者今日獲悉,西城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1年6個月,並處罰金5000元。
  • 中國經濟時報河南記者站被撤銷 造負面報導敲詐
    中國經濟時報河南記者站被撤銷 造負面報導敲詐   中國經濟時報河南站亂象  ■利用輿論監督寫曝光文章,向基層施加壓力謀取非法利益  ■利用職務便利斡旋其他媒體,消除負面報導謀取非法利益  ■介入企業經濟糾紛,謀取非法利益並強迫企業搞有償宣傳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通報的中國經濟時報社記者站及記者敲詐勒索案中,記者利用新聞採訪報導活動謀取不正當利益,嚴重損害新聞隊伍形象
  • 如何分辨身邊「愛滋病」攜帶者?碰到過這「3類人」,請趁早自查!
    那麼如何分辨身邊「愛滋病」攜帶者?碰到過這「3類人」,請趁早自查! 2.體重一周內下降10%的人 愛滋感染後主要是影響人體的免疫功能,影響各大重要臟器的功能代謝異常,當然消化系統也一樣,從而會有營養素的吸收障礙,導致體重減輕,尤其是在感染愛滋病後的一個月,會出現腹瀉或者嘔吐的情況,若你發現身邊有人體重在短時間內大幅度下降,可別以為她是減肥成功了!
  • 每年170萬人感染愛滋病毒,別因新冠疫情忽略了他們……
    (文字:劉丹憶 製圖: 魏雷超)「抗擊任何一種疾病,都不應以犧牲另一種為代價」「得知染上愛滋病的那天下午,我感到很震驚,離開醫生辦公室後,整夜在街道上遊蕩。當我的意識終於清醒時,已經是黎明了。」來自墨西哥的亞歷加德羅回憶道。
  • 世界愛滋病日丨知艾才能防艾,你需要了解這些知識!
    目前,全球有3800萬名愛滋病病毒攜帶者。根據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間或新增12.3萬至29.3萬例愛滋病毒感染病例,以及6.9萬至14.8萬例與愛滋病相關的死亡病例。有效預防和控制愛滋病,依舊任重而道遠。
  • 雲南女子和網友在車上發生關係,結果被錄下不雅視頻來敲詐
    雲南省大理市的黃女士通過網絡認識了28歲的男子李某,兩人互加微信認識後相約見面,並且在李某的汽車內發生了性關係,讓黃女士沒想到的是,她的悲劇從此開始……李某不停地發來敲詐簡訊,短短時間就損失20000元……
  • 拜登支持修法,令傳播愛滋病毒不再算違法
    拜登說,他支持美國民主黨眾議員芭芭拉·李(Barbara Lee)提出的《廢除愛滋病毒歧視法案》。目前在美國26個實施傳播愛滋病懲罰法的州,愛滋病毒攜帶者的「血液、精液和唾液」被定性為「致命武器」 。但是李的法案指出,愛滋病毒不能通過唾液傳播。該立法將令愛滋病相關法律和政策「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