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優質listing,經濟使用FBA,與大賣互動暢聊如何提升單量。
2020-05-28 15:31
近日,有賣家爆料稱,行業內有自稱是服務商的詐騙人王某給賣家打電話表示,同行競爭對手讓其大量購買賣家商品後跑路,沒有給王某返本金。而王某多次以此為由,威脅恐嚇賣家並要求對其進行賠償。
據賣家透露,「對方通過店鋪綁定的手機,給我們打電話一再強調,在店鋪下了幾百單,但只提供給我們5個單號。並且還宣稱如果我們不按王某的要求返款,他就對店鋪及商品給予惡評,直至Listing被下架,不搞死誓不罷休」。
眾所周知,店鋪評論是轉化率的核心要素之一,對電商賣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該賣家要求王某讓買家自行退貨退款,王某以買家不願退款為由直接拒絕。於是,賣家配合王某將其提供的5個訂單號在後臺進行退款,並將已退款截圖給王某。
(圖/賣家供圖:退款截圖)
但賣家退款後,王某卻反覆稱其沒有收到,並繼續通過語音進行言語攻擊,自稱養了100多個帳號,同時要對店鋪其他產品進行惡意購買,並向同夥提供賣家店鋪及產品信息,繼續進行惡意購買,截圖給賣家。
「我們在被勒索敲詐後反覆提供已退款的截圖給王某,同時為確認對方是否收到款,讓平臺客服提供已受理的退款截圖給對方,但王某不予回復」該賣家說道。
(圖/賣家供圖:詐騙套路)
據多位受騙賣家表述,王某慣用傳統詐騙手法,欺騙賣家的測評本金到手後,卻不返給買家,導致買家給賣家上差評,產生惡劣後果,甚至有賣家為此付出上萬元的代價。據了解,目前已有德國站、美國站、日本站的賣家出現同樣的遭遇。
「我們曝光這個事情主要是想提醒同行防止被騙被敲詐,建議把最大購買量設置成1,然後把便利店付款和貨到付款關掉」賣家說道。
(圖/賣家供圖:黑名單)
賣家該如何處理惡意差評?
「行業裡存在刪差評的服務商,同樣也會有上差評的服務商」。那麼,跨境電商賣家在遇到被惡意差評的時候,應該怎麼辦呢?
1、向官方求助,如向亞馬遜說明該差評是競爭對手的惡意攻擊,希望亞馬遜能提供幫助。亞馬遜會根據該買家的IP信息、review記錄和帳戶情況進行判斷。亞馬遜會保留所有記錄,並記錄下賣家的響應能力和出客戶服務。有的情況下,亞馬遜可能會強迫賣家出示產品為正品的證明文件。在等待亞馬遜處理過程中,賣家可以嘗試購買自營商品,然後在該條評論下面回復稱此條評論來源於競爭對手的惡意攻擊之類的話術。
2、置頂好評,打開review,該Review下會有「Helpful」按鈕,通過一定數量的點擊「Helpful」,把好評頂上去,就能做到好評置頂,從而讓bad reviews沉下去。但前提是需要大量的、有一定權重的買家帳號,並且暴力點擊Helpful的操作手法已經失效。賣家需要把控好時間節奏,多天多時間段分散處理。
3、舉報差評,打開評論頁面,通過點擊評論下方的「Report Abuse」,亞馬遜績效管理團隊會根據該買家帳戶的歷史情況和帳戶互相之間的關聯情況進行處理。但該方法與置頂好評有相似之處在於,需要大量的(大概50-100個),有一定權重的買家帳號,並且需要把控好時間節奏,避免單一的買家帳號重複舉報一個review,否則會被系統判定為無效舉報,每個買家號過大概3個小時後再重複點擊舉報。
4、法律途徑,根據侵權責任法第36條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後未及時採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
這意味著賣家既可以依法要求買家刪除差評並賠償損失,也可以要求網絡服務提供者採取刪除、屏蔽、斷開連結等必要措施,防止惡意差評造成或可能造成的信譽受損。如果網絡服務提供者拒絕履行,賣家還可以要求其與買家一起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