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名20歲的康巴漢子丁真刷爆網絡。
有人說他像霍建華、許光漢、何炅、陳冠希、陸毅、夏之光、諾一(劉燁兒子)、武藝、王櫟鑫、黃子韜、木村拓哉、佐藤健……
有人整晚不睡覺只為刷他的臉,流量過億。
為了形容他的顏,還專門創作了一個詞:甜野男孩。
網絡造神,只要一夜。
可屏幕那頭,丁真只是懵懵懂懂被一個不熟悉的攝影師叫過來直播。
當網友看小丁皮膚好幹想給他寄大寶時,攝影師陰陽怪氣:
要寄就寄點貴的,我們不要便宜貨。
甚至淡然形容小丁是——電子寵物。
但丁真沒讀過書,聽不懂漢語。網友問小丁:你是哪個省的?
小丁一臉認真:媽媽生的。
後經提醒聽懂,羞澀得臉紅。
他對屏幕外的瘋狂一無所知。
屏幕內外,對比魔幻。
更魔幻的是,開始有人跳出來罵:
你們賤不賤呢怎麼看到男人就發情呢?
01
趙薇在談及「女演員40+很難出頭」的話題時,說:
根本不是女演員40+的問題,而是所有的女演員都很難出頭了。
現在所有的女性化妝品、護膚品等廣告都是小男生在代言,女演員和姑娘們都去哪了?
的確,《陳情令》爆後,肖戰、王一博都迅速拿下女性化妝品代言;
《親愛的、熱愛的》爆後,李現成為了某著名彩妝護膚的代言人。其他幾種知名化妝品都不約而同的邀請男明星做代言人。
消費男色,不是什麼新鮮事。
早在1995年。
日本化妝品牌佳麗寶,就史無前例地邀請木村拓哉為口紅拍攝廣告。
這支廣告一播,靠木村拓哉性感的眼神和挑逗的動作,反響巨大。
兩個月內,銷量竟達300萬隻。
不僅是帶貨,扛票房也以男演員居多。
三位票房過百億的演員是吳京、黃渤、沈騰。
票房接近100億的女演員只有白百何一人,而她只有94億,與150億先生吳京差很多。
除去適合女性的深層劇本較少外,還因為女性觀眾的比例較高。
一般類型片,女性觀眾佔55%,愛情片女性佔60%以上。
看起來似乎不算相差太多,但還原一下消費場景你會發現,你哪一次帶女票、老婆或者母上大人看電影,最後不都是她們拍板看啥的嗎?
所以,女性的偏好,對於資本來說顯得重要些。
消費男色,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女性社會地位上升、擁有更多話語權的表現。
所以過度苛責喜歡消費男色的女性,大可不必。
畢竟美色當前,人均」色批「。遠遠欣賞,打打嘴炮,無傷大雅。
可當「遠觀」變成「上手」,正常消費男色的性質就變味了。
02
有人開始不顧隱私地深扒、揣測他們的生活。
扒出丁真的家境、家庭關係。
對他是籤約公司,還是選秀進大廠指手畫腳。
然而,他本人聽完只是淡淡地說「不知道"。
並在被問道「願望是什麼」時靦腆地說:
賽馬比賽第一名,當賽馬王子。
是的,這都是所謂喜歡他的人自行腦補的。
這樣的例子也不是第一次。
前陣子,在出租屋被爆裂的鋼化玻璃割傷的小張,為了和物業討回公道,上了《1818黃金眼》。
結果因為「太帥」,上了兩次熱搜。
熱度上來後,有人開始扒他的浴室。
揣測畫紅圈的,是個灌腸器。
進而開始扒小張的性取向……
素人如此,男明星受到的侵害就更嚴重了。
易烊千璽很小的時候,就被人扒出老家住址。有人跑去和他爺爺奶奶說話,甚至去參觀他的房間。
還有粉絲瘋狂到溜進明星家裡,上演恐怖版《重慶森林》:
MIC男團成員趙泳鑫的家被私生飯非法入侵,警察趕到時發現該女子竟赤身裸體躺在浴缸中。
韓國偶像金在中就說過,有好幾次睡著睡著,有女人和他臉對著臉,默默看著他。
嗯,那不是鬼,是女粉絲。
不顧對方感受地越界,因為過度消費男性並不把男性當人。
是的,這時的消費男色,變成了物化男性。
他就變成了一張精修圖,一個二維的虛擬幻想對象。
為什麼說二維呢?
他得永遠保持絕對美好,以供yy。
可誰都知道,絕對美好並不現實。
所以丁真被挖出幾張「黑歷史照片」。
殺馬特、豎中指。
現實打翻粉絲腦海中自行腦補的幻想時,她們的反應也變得「二維」。
要麼,哀嚎「幻滅」「翻車」,出門左拐找下一個yy對象。
要麼,不分青紅皂白 ,無腦維護。
小張維權結果還沒出來呢,評論一水:
小張真帥,都是物業的錯。
甚至還追了一次熱搜:
明星業務能力不行不給說,說就是「你們不知道我家哥哥多努力嗎?」。
甚至涉及吸毒這樣的原則問題,還一副自家藝人受委屈的口吻:
——不管外人對你的評價是怎樣,請一定一定記得還有那麼多人喜歡你的人哦。
——我們一直都在。
這樣的男色消費還是在欣賞美好麼?
不。
當欲望蓋過理智。
這不僅是一種盲目,更是一種對私慾的放縱。
二維的精修圖不僅要完美,還能被強行佔有。
不問idol想法地幹涉婚戀:
保持萬年單身狗不好嗎?實在忍不住要嫁或娶——只能是我。
△ 王俊凱被穿婚紗的粉絲逼婚
不行的話……就當場自殺。
真有這種事。
成龍當年在日本擁有大量粉絲,甚至還成立了「非成龍不嫁團」。在成龍戀情曝光後,有15歲的女中學生臥軌自殺,有服毒自殺。
成龍向日本影迷會發出八千多封信,勸導理性追星。
劉德華為此困擾到看心理醫生。
但,個別女性的極端行為還不是最恐怖的。
03
最恐怖的是,當有一票人打著女性平權的旗號,肆意宣揚女流氓的行為。
把「賞色」變成對男性的公然物化,還沾沾自喜。
整個風氣就變得詭異了。
動不動叫年輕男明星小奶狗、小狼狗。
動不動就把想睡、doi掛嘴邊。
△ 評論20歲丁真的言論
其實只要把性別調轉一下,當你想表達對某女星的喜愛時,各種喊著「想睡她」,是不是多少帶點猥瑣。
網紅燕公子當場調戲黃軒,問「怎樣才能睡到你」「開個房」「戴不戴套」之類的露骨問題。
黃軒像當場吃了蒼蠅般地尷尬……
甚至真實上手。
對楊洋的蠟像公然調戲,摸胸、解扣,猥瑣至極。
圍堵四字亂摸。
面對極度不尊重別人的舉動,他只能低頭說:請別碰我!
甚至連大平臺的廣告,都在宣揚這種扭曲的價值觀。
一群高大帥氣的男人。
被一個個清洗……
挑選……
裝飾……
蓋上二維碼……
打包送進家門。
女客人一上來就撲上去脫衣服,瘋狂襲胸……
然後鏡頭一轉,男人們其實都是網上購買的商品。
還沒完,門再一打開。
是代言人王嘉爾。
這讓很多人想起了另一則品牌廣告。
婚禮現場, 婆婆突然衝上來對媳婦身體檢查:
又是捏鼻子、又是摸下巴。
表示ok後,又突然回頭,懷疑胸部的真假。
這時上來汽車廣告:
重大決定必須謹慎。
不僅把女性比喻成車,還影射整過容的女性猶如改裝車、二手車。
前者是物化男性,後者是物化女性。
明明都是物化,這兩則廣告評論區的畫風卻完全不同。
對物化女性是一派「絕對正確」的反對、譴責。
但對於物化男性,卻全是對結尾出現的代言人,王嘉爾的深情呼喚。
甚至切身融入廣告場景——在一堆裸男中找王嘉爾。
當過度消費男色成了大面積的通用語言、並被用在公眾輿論區域大肆傳播時,就要警惕了。
看上去,物化男性。
也是女性平權的輿論手段之一。
可,這真的是一種理性的、有效的抗爭方式嗎?
別鬧了。
消費男色可以。
但過度消費男色,甚至物化男性。
根本就是在自毀。
作為女性,明明曾經深受「被物化」的傷害,如果現在反過來成為施害者。
難道不是在打敗惡魔的路上變成惡魔?
要知道,男女本就不該對立。
無論物化的對象,是男是女。
本質上都是不把人,當人看。
丁真不是電子寵物、楊洋也不是蠟像。
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
物化他們難道不是在物化自己嗎?
編輯:意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