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太空時代的到來,人類向火星發射了數十個無人探測器,有些在軌道上繞著火星飛行,有些登陸火星表面。結果表明,目前的火星十分乾燥荒涼,並沒有河流,那些暗線只是火星上的深色沙子。
不過,火星上存在很多由洪水和降雨衝刷過的痕跡,例如,阿瑞斯峽谷,這裡在過去或曾與湖泊相連。種種跡象顯示,幾十億年前的火星存在過大量的液態水,這顆紅色星球曾經溫暖而溼潤。
在地球上,生命離不開水,有水的地方就容易出現生命,最初的地球生命被認為是從海洋中進化出來的。這不禁令人好奇,遠古火星上是否存在過生命呢?如果有,能否在現在的火星上找到相關痕跡,比如化石?
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不斷對火星進行了探測,一些探測器成功在火星上著陸,捕獲了大量的一手火星信息。不少天文愛好者也在盯著這些火星資料,以期能夠獲得重大發現。
此前,有天文愛好者聲稱,一張火星照片中疑似出現了一塊「人骨」,看起來像是人的股骨,難道這是「火星人」遺留下來的化石?火星上真的有過智慧生命和文明嗎?
對此,美國宇航局(NASA)做出過正面回應,這張照片確實是真的,由好奇號火星漫遊車所拍攝到。不過,NASA科學家指出,那並非「火星人的骨頭」,其實就是一塊形狀比較奇特的巖石,這是長時間受到風化或者過去受到水流侵蝕產生的結果。
除了所謂的「火星人骨」之外,還有「火星人臉」、「火星蘑菇」、「火星大腳怪」等類似的景象也都不是真正的火星生命,它們只是火星上的自然景觀,恰巧看起來有些像生命。只要提高圖像的解析度,或者換個角度來看,所謂的「火星生命」就會消失。
此類現象在地球上也很常見,有些山體巖石看起來像是烏龜、牛,甚至是人。但我們知道,那都不是真的生命,只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另外,人類也傾向於把一些隨機或者模糊的圖像聯想成某些具體的東西,這種簡化處理有助於我們大腦產生記憶,這就是所謂的幻想性視錯覺。
NASA科學家強調,雖然遠古火星確實有可能存在生命,但火星上並沒有條件進化出複雜的大型生物。火星的宜居時間只有短短幾億年,而且大氣中的氧氣含量並不高,這不足以支持大型生物的存在。要知道,地球上的生命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十分原始的狀態。經過30多億年的進化,才在海洋中出現了動物。
因此,如果火星上有過生命,也只會是一些微生物,不會存在可以留下巨大骨頭化石的動物,或者所謂的火星人。
當然,天文學家不會放棄對火星生命的搜尋。如果我們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火星的過去,也許就能找到有效方法來改造火星,使其成為一顆宜居的星球,人類在未來有一天就能去火星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