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火星就是科學家關注的重點,前幾天我國的天問1號成功發射,開始了正式探索火星的新曆程。人類之所以如此急切的探索火星,其實還是因為地球環境出現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如果人類再不尋找第二家園,我們就有滅亡的危險。火星的生態環境比較惡劣,為什麼會是我們的第一首選呢?
火星位於宜居帶
關於火星的傳說一直未曾間斷,科學家認為,雖然目前火星上沒有生命存在的痕跡,但在許多年前火星與地球一樣,或許都是孕育生命的星球之一,火星也位於太陽系的宜居帶上,大氣層的厚度也比較適宜。由於大氣層的密度只有地球的1%,因此導致火星的溫度並不會出現金星般的高溫,根據衛星傳回的數據來看,火星上的氣溫大概在零下幾十度左右。
除此之外火星與地球相似的另一個點在自轉的角度。地球上擁有適宜的溫度和四季,而火星的旋轉角度與地球十分相近,這也意味著在火星上也會出現分明的季節,也許與地球相比他們的時間會長一些,但這些現象都表明了,火星與地球的環境還是比較相似的,所以應該出現過生命。
火星上的人骨照片
曾經就有媒體報導,衛星在火星上拍攝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引人注意的還是其中的人骨。我們可以看到在凸起的溝壑上似乎有一個坐著的人影,這難道是火星人在乘涼嗎?除了神秘的人影外,科學家也曾發現火星疑似存在水源。這個發現可以說是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如果火星上真的存在湖泊,就說明有了水分和氧氣一定適合生命出現。雖然好奇號發現的這這片湖泊是鹽水湖,但是根據探測器顯示的結果來看,在火星的地表深處,疑似有液態水存在的痕跡。
所以有人認為,即使現在的火星上沒有出現生命,但並不意味著火星的環境一直如此,人類出現的時間也不過才近萬年,探索宇宙的歷程也不過才幾十年,想要利用幾十年的時間就解開火星的秘密,實在是非常困難。所以越來越多的人認為,火星在很久以前也是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他們的文明程度甚至比我們還要高。
如今各個國家都開始了探索火星的歷程,但不得不說的是按照目前火星的環境來看,其實並不適合人類生存,人類真的想要實現太空移居,氧氣,食物,動力這些都是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關於火星的這些傳說,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