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作為地球的鄰居,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一直受到大眾的關注。
如果火星真的存在生命,那麼他們生活在火星的哪裡?
2011年,NASA科學家發布一篇論文,聲稱在隕石外層發現了藍藻菌的痕跡的生活痕跡,並且找到了細菌的細絲結構。
這個論文讓很多科學家懷疑,研究人員表示該結論並不能完全證明太空生命,還需要進一步的觀測。但是由於該論文的出現,生命來源於隕石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或許火星的隕石坑中便存在有微生物。
科幻小說作家克拉克因為《2001:太空漫遊》而聞名,克拉克在觀察NASA的火星探測照片時,提出一些區域可能是火星灌木叢。
雖然這個猜測真實性不高,但是克拉克表示,火星的氣候環境和地球有著天壤之別,或許火星存在周期性的植物,每個火星年的時間裡,或許有一段時間存在植物。
人類對火星全球的探測並不全面,或許克拉克的推論是正確的。
火星在40億年前和地球基本相似,然而在失去磁場後,火星地貌出現了徹底的改變。
雖然目前火星表面不存在液態水,但是火星地表以下依舊溼潤,歐空局甚至檢測到火星南極地下存在湖泊,這意味著火星生命或許存在於地下,而南極地下的液態水湖泊,可能是火星生命的核心地區。
水是生命之源,擁有足夠的水資源,才能有發展生命的可能性。
人類的火星探測器在火星的火山口附近,檢測到甲烷的變化。
在地球上,90%以上的甲烷都是由於生命活動產生,如果火星出現甲烷的異常變化,或許就是生命在產生作用,然而目前人類探測器無法確定甲烷氣體的來源,甲烷有可能是生命產生,也有可能是火星獨特的環境自然產生。
目前人類火星探測器正在觀測甲烷變化,希望可以找到一些變化的規律性,幫助科學家確定甲烷來源。
至今為止,火星是否存在生命一直爭議不斷,其關鍵就是人類尚未從火星採集樣本。
目前墜落到地球的火星隕石大約有34顆,其中3顆帶有生命生存的痕跡,其中一顆隕石帶有細菌和有機物質,然而科學家無法判斷這些細菌和有機物質是火星產物還是地球產物。
隨著人類航天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太空飛行器開始探測火星,或許在不久的未來,火星生命的真面目就會被揭示,而人類也將登陸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