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技術在供暖中的應用

2021-01-15 小耗子講學

加空調學堂每日學習家電技術乾貨!

文章作者:鄧有源

國家註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現就職於大型央企甲級資質的設計院,畢業於西安冶金建築學院暖通專業,現任中國建築金屬結構協會輻射供暖供冷委員會專家組組長。

參與暖通的設計、審核、諮詢工作,組織負責過大中型礦山冶煉及民用建築工程的設計,先後承擔了有色工程、民用、商用及垃圾發電工程採暖、通風、空調等項目的科研及指導工作。

摘要:太陽能供暖系統已在民用住宅建設項目中得到應用,特別是在太陽能熱水、供暖等大中型工程中,在商業運作上也逐漸發現了市場的巨大潛力。但是,太陽能供暖系統的設計必須遵守有關原則,首先應考慮太陽能供暖系統與建築的結合,力爭達到太陽能建築一體化;另外,無論既有建築還是新建建築必須符合節能建築要求,才能達到建設投資省、運行能耗底、運行費用少的目標。

本期論壇闡述了太陽能技術在供暖中的應用,並研究了太陽能供暖系統的組成、運行原理、主要設計參數和經濟運行效益等,並提出了一種利用太陽能資源集輻射供暖、洗浴、製冷於一體的聯合系統,也可稱為三位一體太陽能綜合應用系統。

關鍵詞:太陽能;供暖;綜合應用;三位一體

1 太陽能供暖系統設計範例

據文獻介紹,目前國內太陽能供熱水系統技術比較成熟,而太陽能供暖系統才剛剛起步,在供暖系統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研究,作者通過已實施的工程了解到太陽能供暖系統由於設計不合理,而採用較大的儲熱水箱蓄熱,增加佔地面積及投資費用,沒有充分利用太陽能低溫運行的特點,有效地將熱量最大釋放在室內。

另外,北方地區夜間防凍、夏季真空管集熱器爆管等問題長期阻礙太陽能供暖的技術發展。因此,作者從國外及國內多項太陽能供暖系統中進行優化組合,總結出一套適合中國國情的較完善的太陽能供暖系統。已在部分工程中得到應用,證明本太陽能供暖系統設計合理、運行可靠。

作者認真總結國外及國內己運行的太陽能熱水系統,採用先進的理念設計一套較完善的太陽能供暖系統,輔助加熱設備選用空氣源熱泵。截至目前,該套系統已投入運行,反映良好,現將這套系統的設計特點及運行原理作如下闡述。

2 太陽能熱水系統設計理念

圖1 太陽能供暖系統設計原理圖

如圖1所示,本套太陽能供暖系統在冬季提供部分供暖熱源,非供暖期提供足量的生活熱水,為確保冬季室內達到舒適的溫度環境,在本套設計中加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形成集四季洗浴、冬季供暖、夏季空調三位一體的綜合應用系統。

3 太陽能熱水系統、熱泵供暖供冷原理

3.1 本系統中太陽能產生的熱水可通過生活水箱提供一年四季生活熱水。

3.2 本系統夏季啟動空氣源熱泵供冷系統,冷水可經過地暖的盤管或風機盤管來降低室內溫度,達到舒適的溫度環境。

3.3 本系統冬季太陽能熱水分兩支分別經生活水箱、供暖水箱,確保生活熱水及供暖熱水滿足需求,如晚上太陽能不足時可啟動空氣源熱泵供暖系統供暖。

4 太陽能熱水系統控制技術

4.1 太陽能集熱循環採用溫差控制、強制循環的落空系統,較好地解決了北方地區夜間或陰天太陽能集熱器內存水凍裂問題。

太陽能集熱循環工作原理是根據太陽能集熱器和供暖水箱的溫差控制集熱器一次循環泵啟停,當集熱器溫度高於供暖水箱設定值時,一次循環泵啟動,太陽能集熱器優先不斷將生活水箱加熱,生活水箱內溫度達到設定值時關閉閥門,此時太陽能集熱器不斷將供暖水箱中的熱水加熱,當溫差低於設定值時,一次循環泵停止,室外太陽能集熱器和系統中的水受重力作用回落至供暖水箱,採用系統落空技術替代國內外常採用的防凍液防凍措施,防止太陽能集熱器和管道系統腐蝕,並解決冬季集熱器內及系統中存水凍裂問題,從而減少工程造價,已通過工程實際運行,證實本系統防凍簡單、運行可靠。

4.2 供暖水箱與供暖末端輻射供暖地面設有二次循環泵,當集熱器收集熱量進入供暖水箱時,二次循環泵立即啟動,取消了中間換熱過程,提高了熱水系統效率,充分利用太陽能低溫運行的特點,有效地將熱量輸送到室內地面,減小供暖水箱體積,節省工程投資。供熱水箱體積應通過計算確定,供暖水箱選型時應考慮太陽能集熱器、供暖水箱至集熱器之間管道系統的存水量。

4.3 本系統較好地將集熱器與供暖末端組成最佳搭配。眾所周知,供暖末端選用低溫輻射供暖技術,供暖所需要的低溫熱水在35℃~55℃之間,正好是太陽能集熱器所能提供的適合溫度。

另外,在供暖系統中將供暖水箱中的熱能傳送給地板,以加熱盤管為散熱體,以整個填充層及地面作為散熱面,將地面視為一個極大的儲能元件(貯水箱),將太陽能集熱有效熱量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地面,使其以輻射方式傳播至室內從而達到供暖、儲能的目的。

使用地暖末端貯存熱量有兩個功能,一是冬季利用太陽輻射達到較強的蓄熱功能,二是當太陽能集熱器夜間及陰雨天無太陽輻射時,將供暖末端已貯存的熱量釋放至室內,確保室內溫度達到設計要求。綜上所述,將太陽能集熱器與低溫輻射末端組成供暖系統應是最佳的選擇。

5 結論

經過以上的分析,得出以下的結論:

5.1 本太陽能供暖系統設計方案,為冬季提供部分供暖熱量,夏季採用空氣源熱泵,為夏季提供空調冷量,一年四季提供足量生活熱水,設計方案切實可行,是今後太陽能光熱利用的重要趨勢之一,將逐步解決日益緊缺的能源問題。因此,本設計方案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5.2 太陽能供暖系統設計方案,應綜合供暖效果,太陽能供暖系統的規摸不宜太大,太陽能貢獻率一般控制在60%以下,太陽能集熱器面積和建築供暖面積比值一般保持在1:5~1:10之間。

5.3 太陽能供暖系統一次循環泵停泵,應採用系統落空技術,供暖水箱體積應與集熱器面積及管道系統相匹配。

由此可見,太陽能供暖系統已在民用住宅建設項目中得到應用,特別是在太陽能熱水、供暖等大中型工程中,在商業運作上也逐漸發現了市場的巨大潛力。

但是,太陽能供暖系統的設計必須遵守有關原則,首先應考慮太陽能供暖系統與建築的結合,力爭達到太陽能建築一體化;另外,無論既有建築還是新建建築必須符合節能建築要求,才能達到建設投資省、運行能耗底、運行費用少的目標。

歡迎大家文章底部留言!

相關焦點

  • 國內太陽能跨季節蓄熱供暖技術廠商一覽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太陽能清潔、廉價、易獲取,但太陽輻射存在季節性不均,即夏季過剩,冬季不足的問題。為克服這一矛盾,具有「夏蓄冬用」特點的太陽能跨季節蓄熱供暖技術引起人們廣泛關注,該技術可將春、夏、秋三個季節的太陽能熱量儲存於地下的水池或土壤中,以供冬季供暖之用,實現低能耗無煤化清潔供暖。
  • 蘇樹強:安全性、經濟性與安裝運行條件是供暖技術應用的邊界條件
    日前於北京舉辦的2019首屆中國清潔供熱蓄熱技術應用和發展論壇上,上海築能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築能科技)董事長蘇樹強介紹稱,此前,SM廣場每年市政供暖要繳納約2070萬的供暖費用,當地谷電電價0.3852元/kWh,使用這套系統後,去年採暖季運行費用僅600多萬元,一年節約供暖費近1500萬元,
  • 山東:供暖用上「太陽能+」,室溫持續25℃
    山東省供暖季即將結束。
  • 寒流預警中 新農村建設住宅如何利用太陽能採暖供暖
    在全國寒流預警中,新農村建設更應該重視同步進行新能源的建設。 2018年新農村建設有了新政策,農村統一規劃建房,農民最關心的是,我們沒有那麼多錢怎麼按規劃重建呢?這個國家有政策,每戶補貼18萬元。歐盟國家新建住宅普遍都採用了新能源技術,應用最廣泛的莫過於太陽能光伏發電與光熱採暖技術。
  • 燃氣壁掛爐+太陽能供暖系統的工作原理
    以前北方的農村地區供暖發展緩慢,很長一段時間內採用傳統煤爐進行採暖,環境汙染嚴重,也是導致霧霾產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國家對環保節能的高度重視,供暖設備及採暖方式也有很大的發展。
  • 天韻 太陽能+清潔能源供暖(熱)系統優秀服務商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在建設節約型社會方針提出後,國家層面及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太陽能+清潔能源供暖(熱)系統作為一種較為簡單、經濟、環保、可靠的改善建築環境的方法,是一種很適合我國目前經濟和環境狀況的採暖及供熱方式,在未來,這種節能環保的採暖方式將會被大範圍的推廣和使用。
  • 中國是世界上太陽能生產與應用的第一大國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局之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由中國農村能源行業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中國節能協會太陽能專業委員會、中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聯盟主辦的太陽能清潔供暖主題展——第十五屆(2018)中國國際太陽能熱利用產品品牌博覽會暨第十三屆中國清潔能源採暖
  • 湖南省:全面推進太陽能光熱、光電技術建築應用
    三、進一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規模應用  1.全面推進太陽能光熱、光電技術建築應用  我省城市城區範圍內所有具備太陽能集熱條件的新建12層及以下住宅(含商住樓)、12層以上居住建築的逆12層和新建、改建和擴建有熱水需求的賓館、酒店、醫院病房大樓、老年人建築、學校宿舍、託幼建築以及政府投資的有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築
  • 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地熱能供暖可以這麼簡單
    與任何一個北方居民住宅一樣,屋內的溫暖如春和室外的嚴寒形成鮮明對比,但不同的是,這個小區的供暖來自一種新型的清潔供暖方式——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中深層無幹擾地熱供熱技術俗稱「乾熱巖供暖」。近日,記者在陝西省採訪時了解到,陝西西鹹新區和西安市的部分地區已開始推廣乾熱巖供暖。
  • 「十四五」地熱供暖加速發展 「地熱+太陽能」多能互補備受期待
    對於「十四五」期間的地熱能供暖發展,行業內普遍期盼頂層設計的優化,以多能互補的理念發展地熱能供暖也獲得了廣泛認同。中國科學院院士汪集暘認為,必須加強地熱能開發的頂層設計,地熱只是可再生能源大家庭中的一員,必須放在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大局中去規劃。他所強調的「地熱+」思想,即把地熱和風電、水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利用。
  • 烯旺石墨烯供暖技術助力黑龍江清潔採暖!
    石墨烯水暖熱源設備主要是採用石墨烯技術對現有水暖直接進行改造,更快捷;與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相結合,更節能;石墨烯電暖器和太陽能集熱互補,耗電量大幅度降低,清潔無汙染。項目安裝完成後,同學們在充滿溫暖的教室與宿舍中學習和生活,老人們感受到隨時處在溫暖環境中的幸福感,經反饋,石墨烯供暖方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而該項目也獲得當地電視臺的新聞報導!
  • 北京首座節能樓探秘 供暖照明全部是用太陽能
    北京節能環保中心行政後勤部部長金瑞山介紹說,這座二十年前建成的小樓經過綜合改造,擁有十大節能亮點,多項技術領先國際。   樓的頂層似乎穿了一件別致的「保暖服」。金瑞山說,這是使用了世界先進水平的「涼屋頂」技術,一種抗紅外熱的特種塗層可將太陽輻射熱能阻止八成以上,讓屋頂表面溫度不超過人體溫度,節能效果達到了百分之八十五。
  • 濟南某別墅太陽能—空氣源熱泵複合供暖,又讓我漲見識了,快收藏
    一、太陽能—空氣源熱泵的組成及工作原理根據太陽能集熱器中工作介質的不同,太陽能熱泵系統可分為兩大類:直膨脹式太陽能熱泵供暖系統和非直接膨脹式太陽能熱泵供暖系統。按照集熱循環和熱泵循環的連接方式的不同,非直接膨脹式太陽能熱泵供暖系統,分為以下幾種結構形式:串聯式、並聯式和雙熱源式等[2]。
  • 東方宏海:碟式斯特林光熱技術多元化應用市場開啟
    本報訊  碟式斯特林光熱技術的多元化市場應用正在啟幕。據該領域代表企業——東方宏海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去年以來,該公司在碟式太陽能供暖、斯特林機垃圾焚燒發電等多元化市場領域取得顯著進展,進一步助推了碟式光熱技術和斯特林發動機的市場應用。
  • 何濤:中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9年5月30日,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與河北省邢臺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中國(邢臺)清潔能源供暖峰會」在邢臺召開,國家太陽能熱水器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副主任、國際能源署太陽能供熱製冷委員會副主席何濤作了題為《中國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發展的機遇與挑戰》的主題演講。北極星電力網對本次會議進行全程直播。
  • 太陽能電池優化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隨著能源在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太陽能發電的技術也越用越廣泛,現在太陽能光伏系統已經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就隨處可見了,比如太陽能熱水器等,但是太陽能光伏體系卻很容易被外部環境所影響,如果當天是陰天那麼太陽能電池的發電量就大幅下跌,據一組數據表示只要有10%的太陽能電池板面積被陰影覆蓋,那麼太陽能系統的總發電量就會下跌50%。另外太陽能電池隨著時間推移使用壽命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 太陽能技術的十大應用介紹
    太陽能技術的十大應用介紹長久以來,太陽能技術已經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每天都有新的技術投入使用,此前一些曾被認為遙不可及的設計理念如今也都得到了運用
  • 雷射技術在太陽能電池製造中的應用
    為了防止接觸面半導體層的脫落,加工過程中需要的典型脈衝重複頻率為35~45kHz。常用的刻蝕閾值約為2J/cm2,也就是能將25μJ的雷射能量聚焦到直徑為40μm的面積上,其平均功率非常低。由於綠光雷射器的平均功率均為數瓦量級,因此能夠將光束分光後進行多光束並行加工,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 太陽能熱儲存技術研究
    美國華盛頓地區利用地下土壤儲存太陽能用於供暖和提供生活熱水,在夏季結束時,土壤溫度可以上升至80℃,而在供暖季節結束時,溫度降至40℃。此外,地下巖石儲存太陽能和地下含水層儲存太陽能都得到了廣泛的研究。
  • 中科院「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精品培訓班舉辦---中國科學院
    6月24日至30日,由中國科學院人事局資助,中科院電工研究所承辦的中科院「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精品培訓班在張家口舉辦,來自全國42個單位70餘位從事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加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