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人多愛吃吃「水貨」,夏天的小龍蝦、秋天的螃蟹,春鯰夏鯉四季鯿,清蒸、粉蒸、紅燒、油燜、剁椒、煨湯…… 據說「沒有一條魚能活著走出武漢人的廚房」。「水貨」鮮美的肉質,讓武漢人愛不釋口!
曾以為「河鮮」美過「海味」,因其細膩肉甜,但上周三的一頓午餐給我添了來江漢路的新理由!
門店招牌之一,酸辣水煮小管。不油不膩,酸辣開胃,小管Q彈鮮美,碗底的配菜都能叫人忍不住吃完。
這裡的小管,食材來源於福建漳州那裡的福建最大的漁港——東山島。
每到「小管季」,東山有一景,「照小管」。小管追光而行,打一束光自己就跑過來了。
酸辣水煮小管,已經成為店裡最受歡迎的菜品之一。
雙椒油淋秋葵,爽口開胃,秋葵獨有的一絲滑膩非常勾人
XO醬雙椒爆螺片,非常出彩的炒菜!普通人家不會處理的螺片在這裡有滋有味!有辣椒但又不辣,芹菜的鮮香、XO醬的海鮮香味,杭椒的微辣口感,成就了螺片的脆嫩有嚼頭。
古法鮮黃花魚湯,打底的是脆甜的蘿蔔,吃起來,可以吃出清燉的清新,魚肉的鮮美,一碗下來蘿蔔先被吃了個乾淨!
臺灣香腸,一塊香腸加一塊蒜片,蘸著醬油吃,完全吃不出大蒜的衝鼻,只有肉甜!
據說只有夏天才有鹹蛋黃苦瓜,其他季節用的四季豆。真的不愛吃苦,但這清清甜甜的滋味壓過了苦瓜的苦,只留下了脆嫩清香,苦反而成就了回甘的餘韻。
蒜蓉粉絲蒸鮑魚,便宜,比自家買的好,比自家做得好,還比自家買的便宜!得點
炸五香,經典閩南菜。
美人魚,瓜子斑。用同桌錢媽的話就是「始於顏值忠於味道」。魚肉白嫩如蒜瓣,肉質緊緻鮮嫩,蘸一點醬油,魚肉的鮮美入口綻放。
一桌十人,才能呼啦啦點一桌,熱鬧,又能嘗到更多味。
椒鹽東山金昌魚,酥脆鮮嫩,幹口吃恨不得都可以吃上半隻。
店掌柜是廈門人,大家都叫他老餘。
追尋慢食文化的他,開出的店子,氣質渾然不同:一邊牆壁上有色彩濃鬱的彩繪畫,另一邊則是一面平底鍋勺牆壁。
武漢能將閩菜做得風生水起的餐廳並不多,尤其是在江漢路,而將閩菜和湖北菜風格融合,加上用餐環境中西合璧,令人賞心悅目,的確有點板眼!
#探店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