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線•採訪手記】陳蕾、申麗:翻山越嶺之前

2021-01-09 澎湃新聞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法官神秘又神聖,殊不知,身披法袍、手持法槌的他們同時也背負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壓力。「我們在一線•採訪手記」記錄法院工作的一個縮影、一個側面和點滴片段,真實再現法官們在辦案中經歷的喜怒哀樂。他們堅守審判一線,用青春、心血和智慧詮釋公平正義,在法槌起落、案卷翻飛中,交出一份人民滿意的答卷。

採訪手記

她們懷著「法官夢」來到法院,但時代的灰塵落下來,便在她們和這個夢之間立起了一座山。劉慈欣的科幻小說《帶上她的眼睛》裡講述了這樣一個情節,一位被困地心的女領航員,通過一種可以與其他人共享視角的設備,能暫時擺脫狹小的救生艙,看到太空探索員眼中的世界。希望通過這篇採訪,我們可以獲得共享她們視角的通道,讓孤島與孤島相連。

文 | 陸喬立

獨自等待

參加初任法官培訓時的陳蕾

法官助理陳蕾長著一張娃娃臉,每一根線條都是柔和的弧度。

「我算是個大齡留守兒童。」陳蕾笑著說出好像是屬於別人的故事。十歲那年,父母為了生計,去廣州工作,她就一直跟著奶奶生活。

雖然遠在一千多公裡外,但她的母親每天都要打電話回來詢問她的情況,多的時候,一天要打好幾通。

陳蕾說,其實,當留守兒童也沒什麼不好的,飲食起居有奶奶照顧,還會有別的孩子沒有的額外的自由。這些年,她習慣了有一個大大的個人空間,不被拘束。

她不太願意在人前過多展示,很多時候,她更希望自己不受關注,當一個「小透明」。陳蕾說,自己是典型的雙魚座,嗅覺敏感,能聞到空氣裡哪怕任何一絲的磁場變化。雖然獨處讓她放鬆和自如,不過,她更愛與朋友們相處的時光。

父母陪伴的缺失在她身上並沒有留下明顯的印記,可能從小在母親的「雲寵愛」裡長大,她不會把世界想得多複雜,也不會想著要去迫切地爭搶什麼。

不過她說,初中的時候,自己生過一場病,那個時候,會特別想念自己的母親。

至暗時刻

旅途中的申麗

申麗的這條路,在計劃之中,但走得曲折。

大學時的申麗,對自己頗有信心。拿著一等獎學金的她,在大四那年選擇報考了中國政法大學民訴法方向的法學碩士,當這門大熱的專業拒絕她後,也為她打開了另一扇門,——將她調劑為該校法律碩士。但申麗沒有接受。

將所有希望押寶在了考研上的她,此時已經沒有了選擇。她報名了一家保險公司的校園招聘。申麗滿心以為可以留在南京工作,卻最終被安排到了縣支公司。站在破舊的小樓前,申麗覺得,這絕不是自己的人生。

隨後的兩年,她先後參加了一次公務員考試、一次事業單位招考,但都差之毫厘。

眼看著原來的同學已經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小有成就,自己還不知道路在何方,她感受到了深深的挫敗感。

申麗說,最難的時候,她一直靠一個信念支撐:或許自己走得比其他人慢一些,但只要不放棄,終有一天是會走到的。

時間讓這些拒絕都在後來的努力中得到扭轉。2014年,她如願考進了法院,此時,距離她畢業已經過去了4年。

至暗時刻,螢火蟲般的光亮都是希望。

順流逆流

陳蕾的自拍

翻開陳蕾的朋友圈,你會發現,她是一個典型的90後女生,愛吃辣、愛旅遊、愛自拍。只是近一年更新得少了一些。

這一年,陳蕾和申麗更多地感受到了來自工作的壓力。

陳蕾覺得,自己總有寫不完的判決書。民庭副庭長葉飛的系統裡,未結案件已經突破了150件,他每天忙著連軸轉開庭,草擬判決書的重擔就落在了助理陳蕾的肩上。

申麗在基層授課

在少家庭工作的申麗感受到的壓力更多來自於當事人。一次,她主持調解一起離婚案件,當事人見她年輕,當場說出了輕蔑的話。申麗委屈了很久,直到庭長告訴她,自己也有到過類似的經歷,申麗才釋然。

在談到「入額」的問題時,申麗表現得坦然。她說,自己的法律職業生涯已經晚了4年,不在乎繼續等待。面對同樣的發問,陳蕾說:「我覺得自己還沒有完全準備好,還需要學習。或許,我可以先考個研。」她的眼睛露出一線閃亮的弧度。

嘗過失去滋味的申麗,選擇抓住當下;不慌不忙的陳蕾,希望慢慢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

道理永遠是道理,不會因為認可的人多而變得更有道理,也不會因為認可的人少而變得沒有道理;不會因為它年代久遠,我們就去疏離它,也不會因為它當下流行,我們就去諂媚它。

或許,我們和她們一樣,都是巨大機器上的小小齒輪,但齒輪也可以有自己獨特的呼吸、音色和品牌,當它擁有了獨立的靈魂,就值得慈悲和尊重。

當夢想照進現實,希望我們都還沒有選擇放棄。

原標題:《【我們在一線•採訪手記】陳蕾、申麗:翻山越嶺之前》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齊魯最美職工|陳蕾:12天研發出新型核酸檢測試劑盒 檢測過程不到20...
    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陳蕾,就是「戰士」之一。病毒檢測和感染患者的快速篩查是患者診治、隔離的基礎,也是防疫的關鍵所在。傳統的核酸檢測試劑盒,最快也需要兩小時才能出檢測結果,因為操作複雜,檢測人員感染風險較高。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青年講師陳蕾博士決定向快速檢測發起挑戰。然而,研發過程困難重重。
  • 「徵文啟事」我的脫貧鄉親——一線扶貧幹部手記
    我的脫貧鄉親——一線扶貧幹部手記精準扶貧,書寫著人類反貧困鬥爭史上的偉大故事,創造著減貧奇蹟。這些故事和奇蹟的背後,站立著成千上萬的湖南扶貧幹部。大家傾注滿腔心血和汗水,是扶貧事業的親歷者、推動者、見證者。
  • 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 | 陳蕾:行進在扶貧路上的真情女漢子
    即日起,廣安市婦聯將陸續刊發「巾幗力量·扶貧『她』故事」,帶領大家領略廣安扶貧戰一線的巾幗風採。今天讓我們走近武勝縣街子鎮扶貧專幹 陳蕾來看看她的扶貧故事吧~01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基層幹部的初心都說,扶貧專幹是多面手,是最基層的致富「領頭雁」,是服務群眾的「貼心人」,只有當好這個「多面手」,才能在脫貧攻堅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 「咕咚姥姥」陳蕾:隔代教育有秘訣
    「咕咚姥姥」名叫陳蕾,自稱是一位「五〇後姥姥」,因外孫小名叫「咕咚」,所以她將博客取名為「咕咚姥姥」。2010年外孫出生,讓孩子吃得好成了她和老伴的首要任務。在「咕咚姥姥」的博客裡,她將精心製作、精美擺盤的寶寶餐,以專業的攝影技術拍出來,讓人垂涎欲滴。不光從營養健康方面保障外孫的餐食,陳蕾還極注意咕咚的飲食習慣和細節養成,例如不吃添加劑太多的食物,喜歡吃的東西也不能無節制等。
  • 天元區:疾控一線人員手記「願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潔」
    紅網時刻株洲2月8日訊(通訊員 譚昕吾 李麗慧 李小燕)疫情爆發以來,醫護工作者、社區基層人員都已經在一線連軸轉了十餘日。一位一線疾控檢驗員劉星君的手機裡,我們看到了她關於最近疫情與工作的記錄和感受。他們始終忘我,奔波於疫點、發熱門診、疾控中心實驗室、高速路收費站監測點之間。
  • 善靠各方力量,講好中國故事——採訪全國人大代表安然手記
    新華社廣州5月11日電 題:善靠各方力量,講好中國故事——採訪全國人大代表安然手記  新華社記者周穎  這個寒假假期,全國人大代表、華南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安然收到一份特殊的學生作業。我們應該向中國學習。  看著這樣的學生作業,安然感到由衷的欣慰。「這樣真切的話語,完全來自她在中國學習生活的親身經歷。越來越多的留學生來中國,在感受中國文化魅力之餘,也成為傳播中國聲音的友好使者。」  2018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安然既是一名海外歸僑,也是一名從事留學生教育的高校教師。
  • 同盾陳蕾談保險業線上轉型:人工智慧重塑其核心業務
    貴州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曼紅,貴州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胡建華,同盾科技副總裁、保險事業部總經理陳蕾與來自中國銀保信、人保財險、平安產險等專家及業內人士,就「科技助力保險企業線上化轉型之路」各抒己見,深入交流。 貴州銀保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曼紅表示,科技賦能成為保險業的關鍵詞。
  • 專訪陳蕾: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在AI醫療中的「為」與「不為」
    智能客服回答的匹配率基於知識庫的完整以及基於知識庫的算法模型優化,據陳蕾介紹,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負責知識庫的完善,「我們做的是為每一個標準問題提供標準答案。」同時,為了增加智能體驗,醫院和小i機器人合作團隊還要一起針對各種問答和對話邏輯進行仔細的分析和設計。
  • 2020「齊魯最美職工」陳蕾:為戰勝疫情疫情交出「驚喜」答卷
    原標題:2020「齊魯最美職工」陳蕾:為戰勝疫情疫情交出「驚喜」答卷 ,碩士研究生導師陳蕾所帶領的。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陳蕾對疫情的發展十分關注。她準確判斷出遏制疫情擴散的關鍵且有效的環節,即對新冠病毒進行診斷,及時對感染者進行發現、隔離、治療從而控制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   陳蕾運用自己在病毒核酸檢測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在學校和學院的幫助下,迅速組成研發攻關小組,用12天時間就研發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快速檢測試劑盒。
  • 廣東——陳蕾
    陳蕾老師是導遊的老師,在旅遊學校擔任導遊專業的教學工作已經有二十多年了,她一向教導學生,在遊客心中應當是值得信賴的「文明導遊」,這樣遊客也就自願爭做「文明遊客」。在工作之餘,陳老師熱衷於旅遊,喜歡旅行中所遇到的那些風光,喜歡在旅途中每天遇到不同的事、認識不同的人。
  • 山東戰「疫」最美青年丨陳蕾:12天研發出新型快速核酸檢測試劑盒...
    編者按:有這樣一群青年,他們來自不同崗位、不同行業,卻同樣是戰「疫」一線最美的身影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導師陳蕾迅速行動起來,運用自己在病毒核酸檢測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組成研發攻關小組,爭分奪秒、與病毒賽跑。
  • 廣元市利州區政協主席陳蕾一行視察民政工作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近日,廣元市利州區政協主席陳蕾一行30餘人前往利州區嘉陵街道大華、南街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及川北社會組織學院、社會福利院、未成年人社會保護中心視察民政工作。陳蕾一行實地察看了學院的功能分區、孵化流程、培育成果等情況,並與學院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談。  隨後,陳蕾一行來到嘉陵街道大華、南街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實地察看了該中心的建設和運行情況,認真聽取了詳細介紹,並與現場的老人們進行了交流。(文 楊琴 譚芙蓉)
  • 我自愛桐鄉丨陳蕾:桐昆的「桐」就是桐鄉
    #我自愛桐鄉#陳蕾
  •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陳蕾:我們醫院有這4大需求場景,AI技術能做...
    5月19日,在健盟和2017中國大數據人工智慧創新創業大賽組委會共同舉辦的《人工智慧+醫療的創業機遇與挑戰》沙龍上,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市場與患者體驗部主任陳蕾主任帶來了婦產科醫院應用AI技術的一些需求場景,而這對AI醫療創業公司很有價值。
  • 陳蕾:創新服務方式 做大金融產業規模 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婁底市委常委、副市長陳蕾)市委常委、副市長陳蕾出席並強調,各金融機構要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做大金融產業規模,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市政協副主席蘇旻出席。為推動婁底金融產業健康發展,增強金融在地方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2017年,婁底市政協組織經濟界的部分市政協委員,就婁底金融產業發展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課題由市政協副主席蘇旻帶隊,市政協經科委組織實施。
  • 京紫外傳《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即將上映,我們等你!
    改編自曉佳奈著作的同名輕小說的動畫《紫羅蘭永恆花園》,OVA動畫《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將於2019年 於原定明年1月上映的《紫羅蘭永恆花園》劇場版不同,《永遠與自動手記人偶》並不是原創的全新劇情,而是根據
  • 在抗疫一線書寫奮鬥故事 10人獲評山東戰「疫」最美青年其中青島2人
    經過組委會初審、青年代表線上覆審和公示,10名來自不同崗位基層一線的傑出青年獲評山東最美戰「疫」青年。  他們分別是:山東省公安廳交管局秩序支隊一級警長畢雲龍、青島流亭機場海關旅檢三科副科長杜輝、山東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日照分公司運作主管楊賓傑、臨沂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吳鵬、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張孝田、山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師陳蕾、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季翔、淄博市臨淄區人民醫院護士孟力維、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新聞頻道融媒體採訪一部主任翁平亞、山東省胸科醫院隔離病區護理負責人魏志超
  • 2013年度風雲記者採訪手記——"紅嘴烏鴉"柴會群
    然而,當我們走進他的房間時,才發現他住的也只是這家遍布全國的連鎖旅店最狹窄的房間。  這是他第二次接受我們的採訪了,第一次因為技術原因導致收音效果不好,拍出來的素材全部都沒辦法用,於是我們懷著忐忑的心情給柴老師提出了重採的請求,柴會群的回覆依然像前幾次聯繫一樣,迅速及時、簡潔明了——就一個字:"好"。好像多出一個字都顯得奢侈。
  • 愛因斯坦手記上的預言,不可不知的事
    當他去世後留下了一份神秘手記,上面記載著的是他的一個預言:2060年地球將遭受到毀滅性的災難。手記中提到,其一是蜜蜂面臨滅絕,蜜蜂在生態系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十年之前,我國蜜蜂的種類達到了750種,而現在只有680種,美國的情況則更加嚴重,蜜蜂的種類以及數量已經減少了95%,因此,愛因斯坦預言在2060年人類將面臨糧食的困擾。
  • 第七屆"巾幗創新獎"提名獎獲獎者:陳蕾
    陳蕾,1971年3月生,東華大學材料學院副研究員,中共黨員。  長期從事高性能纖維的研究和產業化推廣工作,在高性能芳綸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參加的相關項目近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獎勵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