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重量怎麼稱出來的?

2021-01-21 小匡見科技

關於地球的形狀,從最開始的天圓地方到後來的球體,人類進行了很久的探索。

1522年,麥哲倫的船隊成功實現了環球航行,證實了地球是球體的猜想,此後又有人腦洞大開,非常好奇地球到底有多重呢?當時地球已經測出了地球的半徑為6400公裡,於是就學者就提出了這樣的計算方法,知道了地球的體積,如果算出地球的密度,根據公式:質量=密度*體積,就可以就算出地球的質量,這個想法看似非常合理,但是地球的構造非常複雜,地區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根本就不可能算出地球的平均密度。

在一切陷入僵局的時候,1687年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公式可以算出地球的質量,但前提必須知道萬有引力係數G的數值,科學家前赴後繼採用了很多的實驗方法,最終都以失敗而告終。

在科學家一籌莫展之時,英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利用「扭秤」實驗,成功地方大了微小引力,從而求得萬有引力係數。

在1798年已經67歲的卡文迪許向全世界公布,地球的質量約為5.965X10的24次方千克,自此人們將他譽為「第一個稱地球的人」,利用同樣的方法,相繼測出了太陽的質量以及其它星系的質量,人類也發現了更多的宇宙奧秘。

用此方法「稱的」太陽的質量為2X10的30次方千克,太陽質量是地球的30倍,盾牌座UY,一顆位於盾牌座的紅超巨星,是人類已知的最大恆星,相當於45億個太陽的大小。

TON618是一個非常遙遠明亮的類星體,它是宇宙已知的最大黑洞,而它的質量是太陽質量的660億倍,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是一個棒旋星系,包括了1000億至40000億顆恆星,它的總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1.5萬億倍,目前所能觀測到的可觀測宇宙半徑可達460億光年,而這還不是宇宙的全部,誰也不知道觀測不到的宇宙之外會是什麼樣。

相關焦點

  • 天體質量是怎麼稱出來的?其實不僅能稱重天體,還能稱重整個星系
    地球的質量為5.965乘以10的24次方千克,而太陽就要比地球大多了,它的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33萬倍,也就是1.9891乘以10的30次方千克。這是一些典型的天文數字,其所表示的也是天體的質量,而每當提及天體質量的時候,總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天體質量到底是怎麼稱出來的?
  • 影子有重量?科學家用「光壓」來計算,最終找到答案
    無論是什麼生物或者物體,在太陽的照射下都會有影子的出現,但是影子是虛無的東西,只能看得見,摸不著的東西,這東西真的有重量嗎?怎麼稱,會有多重?不要以為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其中隱藏的道理太深刻了,事實上呢,就連天體物理學家都在思考這相關的問題。
  • 當我們說到某顆恆星的質量是多少時,是猜出來的?還是稱出來的?
    而太陽嘛就更了不得了,質量達到了1.989×10^30公斤,是地球質量的三十萬倍。誒他們那麼重,究竟是怎麼稱出來的呢?當初曹衝稱象的時候呢,沒有體積那麼大、質量那麼好的稱,所以就只能找到船和石頭作為中間商來間接地得到大象的重量。都知道中間商肯定是要吃差價的,所以有一部分重量肯定是被吃掉了。而今天儘管還是沒有大到能夠把地球放上去的稱,但好質量的稱已經有了。所以在為地球稱重的第一步呢,就是出門買一把你能夠找到的最好的秤,然後爬上三樓,雙手一放,讓他自由下落。
  • 地球60萬億噸,地球的重量是如何測量出來的?歷史上有人「稱過」
    地球它又大又圓,承載宇宙奧秘,對於人類而言,對它有著無止境的探索與發現,如果你問:世界上第一個稱量地球重量的人是何許人也?小編告訴你,他是應該英國科學家卡文迪許,他經過深入探究,利用牛頓的測量萬有引力常數的扭稱實驗算出了地球質量。
  • 想做電飯煲蛋糕,家裡沒稱怎麼稱麵粉重量?
    這個克數的選擇主要依靠你掛在另一邊的物品的重量,如果一次不夠可以多次這樣,直到得到自己想要的克數。這個方法對廚房中用面的量基本都可以適用。2、曹衝稱象-水杯法首先,找一個容器或者是大點的量杯,裡面裝一些水,然後取你想要稱重的量的物品,你想取100克麵粉,這個時候,找身邊大概100克的物品,比如雞蛋,一顆雞蛋約是50克重,取兩個雞蛋放入盛水的容器中,然後標記一下水位線上升的位置,把雞蛋拿出來,然後把適量麵粉放入保鮮袋中也放到盛水的容器中,知道水位線和兩顆雞蛋沉下去標記的水位線差不多的時候就可以了。
  • STEM小實驗系列(一)力 :空氣有重量麼?怎麼稱空氣的重量?
    系列一:力實驗一:空氣有重量麼?空氣存在於我們周圍的任何一個地方,空氣非常輕,那麼空氣到底有沒有重量呢?能不能做一個稱空氣重量的實驗來說明呢?科學的研究基本過程是:第一步:發現問題第二步:提出假設第三步:實驗求證第四步:數據分析第五步:對比假設第六步:得出結論稱空氣重量就按照這個過程來實現如下圖的實驗。
  • 為什麼把電子秤翻過來,不能測地球的重量?重量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記得上學的時候,老師講卡文迪許利用扭秤實驗測量地球質量的故事。當時有人自信地說:「那麼費勁幹嘛?把電子秤翻過來,不就可以測量地球質量了嗎?」相信不止有一個人曾經這樣想過,但我們也都清楚地知道,這件事是非常荒謬的。那麼,到底為什麼這樣不能測量地球的重量呢?重量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呢?
  • 把全球的石油都用完,地球的重量會不會變輕?
    我們的地球有多重呢?地球的重量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 首先我們沒有那麼大的一個秤能夠來稱重地球,更沒有辦法使用曹衝稱象的辦法來計算地球的重量。事實上,這個問題也困擾了科學家很多年,1750年,英國19歲的科學家用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出了地球的重量。
  • 地球每年有幾十億噸煤被燃燒消耗掉,地球的重量是否在下降?
    ,那地球是不是在逐年的減輕重量呢?相信很多人都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其實我們的地球重量並沒有下降,反而時間的更迭,在不斷的增加重量。這是怎麼回事兒呢?其實看似煤炭和汽油都被燃燒消耗掉了,但是根據能量守恆定律,能量的形式是可以相互之間轉換的,總能量的質量保持不變,石油和煤炭的燃燒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 「地球的重量用什麼來稱?」
    經常帶根兒到商場和菜市購物,4歲時根兒發現了購物的過程中,會用秤來稱購買物的重量。
  • 靈魂的重量21克,是怎麼測出來的?
    既然有人相信靈魂是存在的,那麼就一定有人好奇:靈魂的重量是多少?靈魂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不可能測量到的,但靈魂學家們卻腦洞大開想到一種簡單的方法,把人活著時候的重量稱重,減去死後靈魂脫離肉體的重量,那不就是靈魂的重量嗎?於是,真的有人開始做實驗。
  • 地球會越來越輕麼?每日消耗的石油總量,重量相當於一條黃河
    地球總重需要小小費一番口舌地球的重量是多少,人類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對此大家都有個共同的認知,世界上是沒有稱能夠稱得起地球的秤,更沒有所謂曹衝稱象的辦法去計算地球的重量,所以地球實際重量同時困惑了科學家們許多年。
  • 地球會越來越輕麼?每日消耗的石油總量,重量相當於一條黃河!
    地球需要小小費一番口舌地球的重量是多少,人類又是如何計算出來的呢?對此大家都有個共同的認知,世界上是沒有稱能夠稱得起地球的秤,更沒有所謂曹衝稱象的辦法去計算地球的重量,所以地球實際重量同時困惑了科學家們許多年。
  • 再見了,有機地球!全球人造物重量首次超過總生物量
    換句話說,全世界所有塑料、磚塊、混凝土以及其他人造物體的總重量,將首次超過地球上所有動植物的重量。根據科學家的估計,目前,全球人造物的重量大約為一萬億噸。對於世界上的每一個人而言,如今每一周都有超過他們體重的人造物品被生產出來。
  • 地球會因為蓋樓而增加重量嗎?
    居然有人問我地球會不會因為蓋樓而增加重量?切!這不是禿子頭頂上有蒼蠅~明擺著的問題嘛。現在這幾年,地球那年不是咳嗽重感冒?不是發燒說胡話?有時脾氣大,那個產業不害怕?什麼引起滴?不奏是到處蓋樓大搞房地產麼。
  • 地球每年要消耗幾十億噸煤等燃料,地球的重量是不是也隨之下降?
    地球每年要消耗幾十億噸煤等燃料,地球的重量是不是也隨之下降?從遠古到現在人們雖然一直在發展的過程中,但是對能源這種東西一直處於依賴的狀態,不管是發現了多少新的能源物質,不管有多麼先進的技術手段,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如果不是地球上的這些古老能源的幫忙,我們也是生存不下來的。不僅燒煤供暖氣,還是日常的開車都在耗費著煤炭資源,那麼這麼多資源的開採和利用,是不是地球也在減輕著自身的重量呢?
  • 探索宇宙最奇特發現:地球的重量一成不變?
    1 地球的重量不是一成不變的。  雖然科學家在地球確切的重量上還達不成一致,但是他們都同意地球因為有隕石、大氣灰塵和彗星星塵每一天都在變重。據說每一年地球的重量都會增加10000-100000噸。
  • 人類每年消耗幾十億噸煤炭和石油,那麼地球的重量會不會下降?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關於地球,這兒流傳著一種說法,那就是地球的形成是源於一次宇宙大爆炸,在這之後,地球上又出現了適合人類居住的大氣等等,還有之後被人類開採出來的石油和煤礦
  • 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空氣,但它有重量,那地球上所有的空氣重多少?
    我們能證明空氣有重量嗎?為此,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只需進行一個簡單的實驗。你需要將兩個氣球充氣直到相同的尺寸,並用一根線將它們綁在水平放置的普通鉛筆的兩端。在這個位置,該結構將保持平衡,因為兩個球的重量是相同的。接下來,有必要刺穿其中一個球,這時,空氣將從這個氣球中釋放出來,鉛筆就會立即因超重而改變它原有的位置。
  • 重量和質量有什麼區別,如何確定地球質量?
    10^24千克,我們好像經常把質量和重量弄混了。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你站在體重秤上稱體重,這會得到你一個重量,再假設你拿著體重秤去月球旅行,再站在上面看下你的體重,你會發現這個新數字大約是你在地球上體重的六分之一。最後,想像一下去太空旅行,你再稱一次體重,你會發現你盡然「瘦到」沒有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