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金融跨界合作 全民健身蔚成風尚

2020-12-06 多彩貴州網

  為進一步普及全民健身理念,激勵更多民眾參與體育健身,推進江蘇全民健康事業蓬勃發展,省體育局與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等單位跨界協作,於去年年底創新推出了體育消費券項目。據省體育局副局長顏爭鳴介紹,本次體育消費券項目順應了2015年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的相關要求,計劃發放總額為5000萬元。截至4月10日,項目已累計發放金額3100萬元,拉動體育產業消費超過1億元,吸引近30萬名熱愛健身運動的民眾參與線上和線下活動,取得了經濟、社會效益雙豐收。

  省級層面率先布局 「體育+金融」創新落地

  在全國範圍內,擁有完整的制度設計、以省為單位推行全域覆蓋的體育消費券項目,江蘇是破冰者,也是探索者。這一創新之舉,順應了形勢,又創領了趨勢。一方面,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落實大健康理念,已上升為一項「國家戰略」;另一方面,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體育健身已走進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民眾對健康進行消費和投資的需求十分旺盛。發行體育消費券項目,正是對大健康理念的承接,也是以一種貼近民眾的創新方式,對民眾健康投資需求的滿足與激勵。

  「2015年,省政府印發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在全省範圍試行面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時間發放體育消費券,鼓勵群眾參加健身消費,這也是在新形勢下推動體育全面深化改革的有益嘗試。」顏爭鳴介紹說,2016年12月30日,省體育5000萬元消費券項目順利啟動,分別面向全省20000名「健身達人」及眾多的健身群眾發放。在中國銀行、積分通公司、中國銀聯、銀聯商務公司等合作方的積極配合下,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在群眾參與度、用戶滿意度、社會影響力及體育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體育與金融跨界合作,成為本次體育消費券項目的一個鮮明特徵。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熊偉表示,省體育局和江蘇中行等金融機構合作推行體育消費券,依靠體育+金融+網際網路的制度思維,追求市場化、多渠道、廣覆蓋的落地實效,這在全國也是第一次。這首先是一種融合創新,體育和金融形成一個聯盟機制,政府出資購買服務,江蘇中行利用其強大的金融系統讓消費券安全落地,可操作性強,精準度高;其次這又是一次資源的互動整合,銀聯錢包、銀聯商務等單位利用自身優勢廣泛參與,線上線下齊步發力,使得項目推進更加靈活、高效。

  「體育消費券的推廣發行是一項帶有公益性質的民生項目,有利於傳播引導健康生活理念,促生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圍。江蘇中行積極參與此項目,契合了我們一貫『承擔社會責任、做最好的銀行』的使命和宗旨。」江蘇中行個人金融部總經理彭成表示,在聯合推進過程中,江蘇中行圍繞如何提高市民參與活躍度、怎樣兼顧公平與惠民、怎樣讓活動形式更生動等問題做出了深度思考,經過半年之久的繁複推敲論證,最終設計出了一套可行、高效的落地制度和政策。

  體育消費券提法新穎,指向性明確。顏爭鳴表示,此項目的落地實施,旨在通過產業的運作,拉動、促進體育消費,為市民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公共體育服務。事實證明,由政府來奠定基礎,通過產業、市場構築一個多元體育服務體系,最後引導激勵、民眾消費,這一方式是可持續的,也是普惠性最強的。

  一分投入六倍產出

  小資源撬動大效益

  小資源,撬動大效益。此次體育消費券的發放,激活了全省體育資源,激發了民眾體育消費潛能,實現了良好的槓桿效應和放大效應。

  據了解,本次體育消費券項目自正式發放以來,截至4月10日,通過「健身達人」、健身群眾和積分通付卡三種形式,已累計發放金額3100萬元,發放率62%;全省近400家場館、30萬名熱愛健身運動的群眾參與了線上和線下活動,為我省體育健身事業發展圈定了優質的體育人口,並沉澱17億元的體育產業消費資金池;拉動體育產業消費超過1億元,實現了1分投入、6倍產出的經濟拉動效應。

  顏爭鳴表示,體育消費券推行短短幾個月時間,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十分令人欣慰,這也正印證了此次創新項目制度設計的合理性。「我們的出發點是真正滿足大眾健身需求,充分解析、沉澱體育消費大數據,制定的方案自然更接地氣、追求實效。2016年體育消費券以充分考慮群眾關切、最大範圍覆蓋人群為發放方式設計的基本出發點,制定了『一套終端、兩類人群、三種形式』的發放模式,取得了群眾的普遍認可。」

  政府出資做強力後盾,金融系統提供優良的技術與渠道支撐,「網際網路+」整合推廣方式貼近群眾、事半功倍,這一切使得此次體育消費券項目能夠順利推進,且惠及面廣,民眾參與積極性高、反響強烈。熊偉表示,考量投入及產出比,小投入撬動大效益,這個效益不僅僅指經濟效益,更重要是形成了對全民健身理念的推進,做到了服務公益,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據統計,自體育消費券發放以來,全省共20萬人次參與了線上APP領券,超過4萬人使用「滿100元減50元」消費券進行消費結算。同時,健身群眾和「健身達人」消費券及積分的日均使用額逐月、逐級提升,充分反映出活動參與者對於消費券項目的認可。通過「銀聯錢包」APP進行的線上領券活動,群眾好評率超過99%,是「銀聯錢包」APP上參與人數最多、客戶滿意度最高的活動。

  除了民眾滿意度高,線上線下的宣傳方式,也使得本次項目極大激發了民眾參與健康健身的意識和理念,形成了良好的社會氛圍。據了解,本項目通過各類渠道實現了超過9000萬人次的宣傳,其中包括中行公眾號和銀聯錢包APP在內的移動線上渠道,貢獻比例達到70%;電臺、地鐵和報紙等傳統宣傳媒介和方式,對於線上渠道宣傳形成了很好的補充。而中行全轄747家營業網點,為普通大眾提供了線下深入了解項目的窗口。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宣傳模式,使得消費券項目得以全方位地向健身人群進行展示,提高了消費券項目的社會影響力。

  瞄準需求不斷推進

  沉澱數據持續發力

  發放體育消費券絕非「一時之事」,激發全民健康健身理念也需要久久為功。將來,唯有瞄準群眾需求持續創新推進消費券項目,才能形成持久效應,為全省體育事業與全民健康注入活力與動力。

  顏爭鳴表示,按照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實施意見》,自2016年起的五年間,全省將每年發放5000萬元體育消費券,持續引導群眾健康生活方式形成,推進江蘇省體育產業發展。2017年及後續三年的消費券項目,將繼續以2016年體育消費券項目為設計原則,同時在原有模式上進行改進和創新,持續推出讓群眾滿意的體育消費券項目。例如,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省體育局正在研究如何通過消費券項目來引導冰雪項目的發展。

  專家指出,2016年體育消費券項目推廣的經驗積累與數據沉澱,將為未來更好開展體育消費券項目提供良好的基礎。比如,消費券日交易金額曲線反映,消費券在月末的交易額遠高於其他時間段。這是因為消費券設定有效期為領券當月,在臨近有效期結束時,持有人抓緊時間使用消費券,從而造成月末交易量的大幅度提升。而結合線上領券超過90%的使用率,則從一個側面說明「滿100元減50元」消費券優惠模式的設定,能夠較好地滿足目前絕大多數健身群眾的消費支出需求,這些都為以後推廣體育消費券項目提供了良好的參考。

  此次體育消費券項目的成功推廣,江蘇中行等金融機構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體育+金融」的創新合作模式將如何迸發更多火花?

  彭成表示,體育事業是朝陽產業,社會公益性強,且市場空間巨大。支持體育事業發展,這對江蘇中行而言,既是為社會做貢獻,也是自身謀求更好更快的發展。多年來,江蘇中行充分運用自身在金融領域的領先地位和龐大的客戶群體優勢,多措並舉地支持全省體育及全民健身產業發展:引導金融及社會資本參與體育產業投融資業務、積極支持體育場館建設和體育用品製造流通企業的融資需求、構建體育彩票銷售商戶的收單系統……未來,江蘇中行將繼續支持全省體育事業發展,與省體育局開展更加深入全面的合作。同時,還將創新推出更多惠民的體育項目,比如依靠數據支持,建立江蘇全省人口的體質電子檔案。

  據了解,2016年,江蘇中行和省體育局已經籤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體育產業發展、金融結算、體育彩票銷售代理、體育消費券發放及全民健身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同時,雙方創新發行江蘇地區首張以全民健身為主題的聯名借記卡,除了銀行常規的金融功能外,還整合各方資源逐步將該卡打造成為全省體育健身人員的一個平臺和載體。例如:整合銀行、銀聯的優惠商戶資源,以及各地體育局管理的場館資源,打造專屬於健身人員的體育行業優惠商圈,持卡人在指定體育類商戶消費即可享受折扣優惠。目前,該卡已發行23萬多張,沉澱了17億元的體育行業消費資金池。 韓 偉 張東海

相關焦點

  • 2019年江蘇全民健身十大新聞 - 國家體育總局
    為營造全民健身良好氛圍,中國江蘇網和江蘇省公共體育發展研究院聯合開展了「2019年江蘇全民健身十大新聞」評選。  聯盟通過舉辦長三角一體化全民健身示範區聯盟論壇、「長三角運動休閒體驗季」「長三角體育圈全民健身大聯動」等賽事活動,以資源共享、共建聯建為切入點,立足於搭建長三角區域間體育賽事的合作與發展平臺,推進長三角區域群眾性體育賽事與體育產業的融合發展。
  • 全民健身成熱點助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
    全民健身成熱點助體育消費市場穩步增長 發布時間:2020-01-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王輝 字體: 大 中 小
  • 全民健身日 我們一起挑戰冠軍做運動
    由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主辦、體育總局人力中心聯合北京卡路裡科技有限公司(Keep運動社交APP,以下簡稱Keep平臺)共同承辦的「我與冠軍PK,家庭健身項目線上挑戰賽」,自6月5日正式上線以來,每周二、周五分別更新上線一名冠軍,分享健身技能與方法,並守擂。截至8月5日,已有18位冠軍參與活動,廣大健身愛好者踴躍跟拍進行挑戰。
  • 廣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展示暨第十二屆廣西體育...
    廣西新時代文明實踐全民健身志願服務活動展示是由國家體育總局、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文明辦、自治區體育局、廣西體育總會指導開展的一項全民健身服務活動。活動以「運動助健康,體育促發展」為主題,旨在深入推進實施健康中國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以「全民健身日」活動為契機,積極發揮健身體育志願服務的動員作用,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科學有序恢復舉辦全民健身活動,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群眾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助推廣西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入開展。此次橫縣站是系列活動的第九站。
  • 體育融入社區,全民樂享健康 社區體育掀開琉森堡蘇園社區康養紅蓋頭
    12月2日夜幕降臨,百餘人的廣場舞隊現場表現精彩紛呈,社區籃球場上吶喊聲陣陣,業主們各自為戰進行團隊比拼,琉森堡社區豐富的體育設施滿足了居民多樣化的健身需求,也吸引了眾多市民參與到體育鍛鍊和各項賽事活動中來,引領了全民健身新風尚。11月20日, 凱裡市榮獲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稱號,凱裡市民以更高昂的激情弘揚時代文明新風,踐行中央文明辦:」文明健康,有你有我「活動。
  • 全民健身背景下青少年體育發展的思考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體育事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並將全民健身融入了社會發展。 全民健身大背景概述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作出了這一強調,體現了全民健康的重要意義。在當代社會,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缺一不可。
  • 全民健身日掀起全民運動熱潮 - 國家體育總局
    全民健身日掀起全民運動熱潮 發布時間:2019-08-12 來源:河南省體育局 字體: 大 中 小
  • 全民健身 你我同行 健康中國 體育在行動
    為了著力解決我國成人鍛鍊率較低,缺乏身體運動導致慢性病發生,耐力、柔韌性、力量等指標的變化不容樂觀,多數居民在參加體育活動時科學性不高等突出問題,「全民健身行動」提出了到2022年和2030年,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分別不低於90.86%和92.17%;經常參加體育鍛鍊人數比例達到37%及以上和40%及以上;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分別達到1.9平方米及以上和2.3平方米及以上;
  • 2018香港賽馬會助力全民健身公益系列活動
    2018香港賽馬會助力全民健身公益系列活動——全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技能交流展示大會,於11月24、25日在珠海舉辦。「交流展示活動,在提高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健身指導技能,增強社會體育指導員的科學健身理念以及促進各省區市社會體育指導員之間的學習與交流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為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科學健身需求,為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貴州代表隊在本次活動中獲得最佳編排獎、體育道德風尚獎、團隊風彩獎、太極拳項目一等獎、舞蹈項目二等獎、全民健身創新獎六個獎項。
  • 《全民健身指南》 - 國家體育總局
    《全民健身指南》 發布時間:2017-08-11 來源:中國體育報 字體: 大
  • 全民健身日,十英裡跑步測試賽探索全民健身新需求
    本次活動由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和天津市體育局支持,天津市全民健身促進會和天津十英裡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辦,天津市奧林匹克中心承辦;出席開幕儀式的領導有: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副主任吉偉東,天津市體育局局長、黨委書記李克敏,天津市體育局黨委副書記王洪,中國管理科學研究創新所體育產業管理委員會主任周昆,十英裡項目技術顧問張東風等。
  • 體彩助力「全民健身日」江西分會場活動 - 國家體育總局
    江西省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林軍在致詞中表示,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全省健身組織網絡日益健全、健身條件極大改善、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民健身已然成為一種理念深入人心,一種時尚引領群眾追求,一道道亮麗風景線遍及全省城鄉各個角落。
  • 新時代時評:讓「浪費可恥、節約為榮」在全社會蔚成風尚
    餐桌上的新風尚,映照著深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節儉基因」。無論是「克勤於邦,克儉於家」的勸勉,還是「儉節則昌,淫佚則亡」的告誡,有關儉與奢的箴言,沉澱著歷史的啟迪,牽動著中國人對家風與國運的思考。(11月2日,人民日報)「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事在全民、人人有責。」近日來,公共場所的電子屏、海報上隨處可見「節約」「光碟」等字樣,半份菜、單人套餐、「光碟」兌換獎勵等新型餐飲模式在很多餐廳和機關食堂也悄然推開。
  • 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縣創建工作啟動 - 國家體育總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關心重視體育工作,親自謀劃推動體育事業改革發展。國家已將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並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經全國評比達標表彰工作協調小組批准,國家體育總局決定在全國開展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縣創建,並於近日印發了《關於開展全民運動健身模範市和全民運動健身模範縣(市、區)創建工作的通知》,在全國正式啟動創建工作。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以下簡稱健身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是各級人民政府的重要公共服務職能,是貫徹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必然要求。為推進健身設施建設,推動群眾體育蓬勃開展,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 【官方解讀】國家體育總局:《全民健身指南》
    1995年,國務院頒布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綱要》;2007年,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2014年,國務院下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2016年,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對發展群眾體育活動、倡導全民健身新時尚、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做出了明確部署。
  • 體育強國建設下健身行業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體育強國建設綱要 《綱要》提出,到2035年,全民健身更親民 「少年強則中國強,體育強則中國強。」無論是全民健身的倡導,還是政策加持下快速發展的體育產業,無疑都向我們發出了一個信號,體育健身事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如何把握好難得的政策機遇推動行業的整體提升和發展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 全民健身日在上海北外灘「以武會友」 - 國家體育總局
    全民健身日在上海北外灘「以武會友」 發布時間:2020-08-09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白水 佳佳 字體:
  • 我市將打造全民健身「十百千萬工程」
    1月11日,記者從銀川市體育局獲悉,「十四五」時期,該局計劃培養10個全國冠軍,培育100名優秀體育教練,培養1000名青少年體育精英人才,培訓10000名社會體育指導員,引導100萬市民健身鍛鍊,打造「十百千萬工程」,提升公共體育服務品質,推動全市全民健身沿著高質量發展方向不斷前進。
  • 玩跨界合作:看海德力中國 X 鹿晨輝創新突破
    從LV與Supreme的聯名限量款上市,到Gucci與街頭藝術家GucciGhost的創意合作,一切與時尚、前沿有關的內容都能俘獲大批寵愛。  合作夥伴從keepland、樂刻健身、DMS冠軍杯賽事到組建楊家將PS海德力戰隊及訓練營,女子野外挑戰營、ATP訓練營、菲練不可訓練營......等等,幾十位頂尖團隊及優秀個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跨界合作,開啟了中國地區的PS紅黑風潮。  彰顯環球風尚,碰撞中國市場  市場的龐大及消費群體的多樣,讓不少國際運動營養品牌將注意力投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