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數與銀河系:
1963年,在一次會議中,烏拉姆無聊地在一張草紙上擺弄著數字,猶如下圖一樣,然後圈出其中的質數後,驚訝地發現,這些質數居然顯現著非隨機的模式。
會議結束後,烏拉姆列出更多質數,然後更清楚地看到,這些質數顯現著某種未知規律,並非完全隨機,這一發現可驚動了數學界。
圖中表示為黑點為質數,非質數被隱藏後的效果。明顯能看出質數在某些地方,隱約地形成直線和螺旋線,我們稱作質數螺旋( 國外稱Ulam spiral,既烏拉姆螺旋),這一下激起了數學界對素數規律的尋找熱情,1964年3月的《美國科學人》雜誌甚至把該圖作為封面。
這個時候,我們把一種銀河系背景圖,和上圖比對起來,把銀河系的中心和素數1的位置對齊,
我們會發現,素數的位置就是就銀河系中星座的位置,在大概率上是基本對齊的。
素數與元會運世,
在檢驗了9510,000,000(一千萬)以內質數表,發現在元會運世單位,大概率的出現孿生素數,(p,p+2)都是素數的情況。
根據元會運世的數集性質,
世:30=30,
運:30*12=360,
會:360*30=10800,
元:10800*12=129600,
經過簡化,p=30^n*12^m-1,可以使得(p,p+2)都是素數。
孿生素數猜想:
孿生素數就是指相差2的素數對,例如3和5,5和7,11和13…。這個猜想正式由希爾伯特在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報告上第8個問題中提出,可以這樣描述:
存在無窮多個素數p,使得p + 2是素數。
素數對(p, p + 2)稱為孿生素數。
在1849年,阿爾方·德·波利尼亞克提出了一般的猜想:對所有自然數k,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p, p + 2k)。k = 1的情況就是孿生素數猜想。
最新成果:
張益唐老師證明的是:相差7000萬的素數在自然數中有無窮多對。
這是孿生素數猜想的逼近證明,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p, p + 2k)。k = 3500萬的情況。
張益唐的論文在2013年5月14號面世,兩個星期後的5月28號,這個常數下降到了6000萬。
僅僅過了兩天的5月31號,下降到了4200萬。
又過了三天的6月2號,則是1300萬。
次日,500萬。
6月5號,40萬,不到原來的百分之一。
接著是25萬。
最後的問題:
孿生素數與浩瀚的宇宙中那些雙子星,有沒有聯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