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石油發布iPreSeis地震成像與定量預測軟體 打破國際壟斷有效...
12月20日,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在京發布iPreSeis地震成像與定量預測軟體,這是由該院自主研發的重大軟體應用成果,標誌著我國地震精準成像和油氣儲層定量預測技術實現新突破。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喻寶才參加發布儀式,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趙文智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共同按下發布按鈕。
-
中國石油國際石油2017年十大科技進展
在由中國石油集團科技管理部主辦、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十八屆中國石油與國際石油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會」上,來自石油公司、研究機構、院校等的60位院士、教授及專家依據創新性、實用性、突破性、引領性四大原則,評選出2017年在石油石化領域取得的中國石油(CNPC)與國際石油各十項重大科技進展。
-
李四光預測中國的四大地震 揭秘預測背後的真相
李四光是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一生為了中國現代地質工作奉獻出了一生,而李四光最廣為人知的就是網上流傳的預測了中國四次大地震,而這四次大地震的前三次均已實現了,只有最後一次還沒有應驗,此後關於李四光預測四大地震的說法就流傳出來了,但是事實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
「智」引:走進重點實驗室(26)-中國石油新聞中心-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碳酸鹽巖儲層重點實驗室 碳酸鹽巖儲層重點實驗室2010年在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杭州地質研究院正式掛牌運行,已初步形成碳酸鹽巖成巖演化微區多參數實驗分析、巖石組分與結構實驗分析、高溫高壓溶解動力學儲層模擬、多尺度儲層表徵和評價、基於儲層地質模型的地震儲層預測五項特色技術系列。
-
2019年度中國石油科學十佳論文發布
近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的「2019年度中國石油科學十佳論文」評選結果發布。此次共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石油科學十佳論文」10篇,提名論文59篇,內容涵蓋石油地質、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石油機械、石油化學、石油經濟及交叉學科等石油科學的各個方向。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挑戰地震勘探禁區,「雙複雜」勘探技術引領方向
9月13日,中國石油青海油田英雄嶺區塊史上地震環境最艱險、施工面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三維地震項目,已累計採集1.1628萬炮。這個項目的啟動,為青海油田在英雄嶺構造帶推進立體勘探、實現勘探新擴展按下了快進鍵。
-
內首個多對比度的定量圖譜磁共振成像技術MAGiC在中國正式上市
打開APP 內首個多對比度的定量圖譜磁共振成像技術MAGiC在中國正式上市 工程師4 發表於 2018-05-23 16:00:00
-
中國石油地震技術奠基人之一許雲逝世,享年93歲
中國石油地震技術奠基人之一許雲逝世,享年93歲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嶽懷讓 2020-11-28 09:40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女孩親身經歷加州地震:慌亂逃生 警報軟體毫無反應
中國日報網7月5日電 當地時間7月4日上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發生6.4級地震,洛杉磯地區有明顯震感。而今年在美國西海岸投入使用的地震預警系統ShakeAlert手機軟體在此次地震前和地震中都沒有發出警報,令許多南加州居民感到失望。
-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09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測研究所(原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是我國公益類非營利性科研機構,主要任務是通過對地震過程的觀測、模擬和預測理論及方法研究,探索地震孕育、發生和發展規律,促進地震科學發展,為地震監測預報和防震減災服務。 地震預測研究所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研究員20人,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56人。
-
地震科學預測新技術!「地下雲圖」,讓地震實時「看見」
在總結國內外地震預測研究現狀和汶川地震成因缺乏觀測和探測直接數據的基礎上,提出了地震預測途徑戰略和戰術,特別提出了動態跟蹤地下狀態,實施「地下雲圖工程」。 地下雲圖來源於氣象預測的衛星雲圖概念。,獲得了中國大陸部分地區地脈動噪聲成像的研究成果。
-
成都高新區發布新版地震預警手機軟體
12月11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已發布升級版地震預警手機軟體。據悉,升級後的軟體具有LBS地理位置服務功能,信息更精準,更加智能化,用戶可在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網站、360、91、豌豆莢、蘋果商店搜索「地震預警」下載。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進一步證實了該消息。
-
地震預測的夢想:中國"大師""國寶"數量世界居首
但是它卻讓國人誤以為中國地震專家已掌握了地震預測技術,即使次年發生唐山地震的大悲劇,人們仍然以為是因為地震局失職乃至壓制「國寶」的預測所致。 如果要預測一個大地震,就需要精確地知道大範圍的物理狀況的所有細節,而這是不可能的 在日本和美國加州這些大地震頻發的地區,地震部門從來沒有發布過大地震預報,也從未因此受到指責。
-
中國原創!全球首款western接觸式成像設備在慕尼黑生化展亮相
11月17日上午,易孛特光電全球領先的接觸式無損定量Western blot成像儀器TOUCH IMAGER發布會準時開啟,先進的產品性能吸引了諸多參會者駐足觀看。通過創新,WESTERN BLOT首次使用感光晶片接觸式成像方法,相比冷CCD成像,靈敏度提高了三個數量級,大於95%的樣品1秒極速成像;定量範圍提高了2個數量級。
-
國家行動:中國地震預測預報五十年
記者 劉 莉 如果說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將地震預測預報作為國家行為,那這個國家就是中國。 每當大地震不期而至,從事地震預測預報的研究人員總會面臨質疑,甚至網絡上和現實中鋪天蓋地的謾罵。但這些質疑和謾罵者似乎並不真正了解這門科學。地震預報至今是未解的世界級難題。
-
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運作紀實
8月中旬,在海拔近3000米的青海高原,由東方物探2256-2250聯隊承擔的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臺東縱橫波三維地震項目在這裡高效完成並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驗收。標誌著中國石油橫波源三維矢量地震勘探技術取得新突破。
-
李四光預測了四個地震,三個都發生了?這些地震謠言別再傳了
時至今日,關於地震的流言依然盛行:李四光預測過特大地震,地震可以提前一小時預警,路面開裂都是地震造成的,磁鐵可以預測地震……等等。銘記災難,莫傳謠言。汶川地震12周年,「科學闢謠平臺」聯合「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推出「地震科學流言榜」。
-
搜狗輸入法為報錯地震預警道歉,一個輸入法軟體也能預測地震?
2月4日凌晨,搜狗輸入法在官方微博發送致歉信息,向廣大用戶道歉,因為其在前一日的時候錯誤推送了一則地震預警信息,造成了所謂的"地震發生地"5000多名用戶的困擾。地震預警?很多同學看到這個大概都是一臉的黑人問號,搜狗一個好好的輸入法不做,居然還能搞地震預測,難道還要上天不成?原來搜狗輸入法其實本身是不具備地震預警能力的,它只是與權威的地震減災機構合作,在收到官方的地震預警信息之後,第一時間向民眾發布,目的是讓大家可以在最短時間接收到地震發生的信息,然後做出避險行為,最大程度保護民眾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
心理所等通過定量脊髓磁共振成像評估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
脊髓磁共振成像為非侵入式研究脊髓病變提供可能,但在這種體積較小且不斷隨生理節律移動的結構上成像,具有技術挑戰性。該研究為單中心臨床磁共振成像研究,運用多模態定量脊髓磁共振成像(quantitative spinal cord MRI)技術,招募多發性硬化症患者、MOG-Ab疾病患者、AQP4-Ab疾病患者和健康志願者共80人,獲取其頸部等區域脊髓的截面積、病灶分布、纖維束各向異性分數和磁轉化率等定量指標(圖1),用於區分三種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並評估其與殘疾指數和病理性疼痛等臨床指標的關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