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挖掉1200萬噸石油,地下都採空了,地球不會裂了嗎?

2020-08-19 小麥資訊

來源:搜狐網

原作者: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到現在為止,石油仍然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血液」,據媒體公開資料,2019年全球石油開採總量約為900億桶,按全球一桶石油平均137千克計算,大約為1200萬噸,看起來這個不是個小數字,那麼從地殼中抽出了那麼多石油,地球結構會被破壞嗎?

石油是怎麼開採出來的?

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石油鑽井鑽入油層,然後石油沖天而起,如果一直都是這樣的話,那就封上油井,裝個水龍頭就好了!要不然怎麼會有王進喜大冬天跳進泥漿池攪動泥漿壓住井噴的故事呢?

事實上鑽入油層的早期確實會有一個壓力釋放的過程,因為油田上方的巖層給它的壓力很大,噴出石油這種情況是可能的,但隨著油田開採,這個壓力會迅速下降,到平衡,此時就必須要抽油機,就是那個頭一抬一抬的設備,但繼續抽油最後會到負壓,也就是說你再開採的話,就會小於一個大氣壓,很可能就抽不出來了,必須要壓力平衡,通入大氣!

到最後油井中石油枯竭,再也抽不出石油來了,此時怎麼辦?在油井的很多縫隙裡含了大量的石油,很簡單,注水,在油井中注入大量的水後,因為石油密度比水要低,因此石油將會浮在水面上,然後將這些油水混合物一起開採上來,比如現在的大慶油田幾乎就是到了注水開採、發揮餘熱的階段了!

頁巖油的開採

除了常規的油井抽油機開採外,頁巖油確卻是另一種開採方式,因為頁巖油根本就不算一個油田,只是一些含油的石頭,所以油井裡面根本就沒有所謂的井,只是一大片含油的巖層,要從這些石頭中採出石油,必須要有高超的開採技術!

這個技術就是水力壓裂技術,它通過高壓水泵將含有沙子的水泵入地下,壓裂鑽口周圍的巖層,然後通過這些縫隙將石油慢慢富集,最後將這些油水混合物抽取上來,這就是頁巖油的開採過程,因為手續繁雜,設備要求很高,因此這個頁巖油開採成本極高!

這裡有個有趣的小故事,大家看看就好,當前世界石油市場暴跌,美國的頁巖油開採陷入停滯,瀕臨破產,但在2018-2019年時形勢卻好得很,因為在美國的鼓動下,歐佩克石油減產,油價高企,此時美國卻加大了頁巖油的產量,迅速佔領了市場,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高成本油田也獲利頗豐,等到2019年底歐佩克主要主導國沙特明白過來時,俄羅斯和美國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了!

Seven Generations能源公司在亞省Montney地區的頁巖油開採基地

所以從那會開始歐佩克表面上和俄羅斯扛上打擊油價,其實真正的目的卻是美國的頁巖油市場,當然沙特是不敢公開造次的,所以大家都說沙特和俄羅斯打架,真正受傷的卻是美國!

挖掘量那麼大,地球結構真不會有事嗎?

從油田開採和頁巖油開採來看,石油的採出同時會有大量的水注入,另外油田也很難出現大面積採空區,它不像煤礦,除了煤層外還有工人和設備通過的坑道,油田都是區域性塊狀分布的多孔結構,即使真正採空問題也不大,但石油開採的後期都大量注水,甚至會注入靠聚合物收集石油,而且水的密度比石油還大一些,根本不會產生結構問題!

那麼煤礦採空了會有問題嗎?

我們經常聽到煤礦透水事故,這是煤層採掘時挖通了地下水系,當然這是非常可怕的事故,但這也告訴我們一個結果,也即是煤礦在正常開採時也需要水泵將滲入的地下水抽走,否則長期積累就會淹沒坑道,因此大部分煤礦在被放棄後,地下水就會逐漸滲入,淹沒整個煤礦!

不過我們也不得不面對另一種情況,就是大量開採地下水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整個區域沉降,還有煤礦坑道也無水滲入,長期會導致採空區塌陷,甚至可能導致小型地震,從這個角度來看,採空區確實會對地面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首先是導致基建結構不穩,甚至坍塌,另一個是地下水位下降,不再適合農作物種植!最終的結果就是塌陷區居民遷移!

採空區塌陷

但對於地球整個地球來說,這些開採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我們最深的開採也不過4000米(姆波尼格金礦),最深的油田是俄羅斯遠東薩哈林島,Z-44 Chayvo油井(12.345公裡),只有地殼平均深度33千米的1/3,大陸上的地殼更是高達70千米,而地球半徑則高達6370千米,所以連雞蛋殼都還沒挖透,根本不會對地球有啥影響。

相關焦點

  • 每年挖掉1200萬噸石油,地下都採空了,不會破壞地球結構嗎?
    到現在為止,石油仍然是現代工業不可或缺的「血液」,據媒體公開資料,2019年全球石油開採總量約為900億桶,按全球一桶石油平均137千克計算,大約為1200萬噸,看起來這個不是個小數字,那麼從地殼中抽出了那麼多石油,地球結構會被破壞嗎?
  • 每年燒掉100多億噸煤炭和石油,地球的總質量減少了嗎?
    2016年全球煤炭產量為74.60億噸,比起2015年略有下降,2017年石油開採量為337.968億桶,按每桶157.4千克計算,約合53.2億噸,與地球龐大的質量(5.965×10^24千克)相比,這明顯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質量,但吃瓜群眾一直都很好奇,這麼多的煤炭和石油挖出來被燒掉,難道地球質量就不會變化嗎?
  • 最具風險的石油開採:不會出現採空區,卻在地下醞釀超級地震!
    甚至有大型坑道可以通過採煤化設備進入地下,進行機械化大規模開採,這些煤炭採空後留下的空穴是非常大的,之後煤炭採空,坑道廢棄,年久失修,而且失去了煤炭的支撐,因此這個區域可能就會塌陷,在地面上看來,就是某個區域地面開裂或者下陷!
  • 中東的石油開採了那麼久,地下都挖空了,未來會出現大地震嗎?
    中東地區是世界的油桶,儲量佔世界石油儲量一半以上,產量則佔到了30%以上,出口份額佔到全世界45%。1932年巴林石油公司在賈拜爾杜漢沙漠地區發現了中東第一口油井「埃米爾一號」以來,已經開採了將近90年!挖出了那麼多石油,中東地下都已經挖空了,會不會未來產生大地震呢?
  • 每年有大量石油產出,為什麼油田卻沒有枯竭?石油枯竭論正確嗎?
    每年有大量石油產出,為什麼油田卻沒有枯竭?石油真的會採完嗎?石油是我們人類重要的能源物質,如果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突然沒有了石油,世界一定會變得慌亂,因為除了交通工具需要用到石油外,生活中還有非常多需要用到石油的地方,要是沒有石油用人類社會一定會倒退非常多。
  • 把全球的石油都用完,地球的重量會不會變輕?
    而且地球大氣中還會有一些比較輕的氣體逃逸出去。地球可能每年要損失1600噸氦氣。比如人類每天都燃燒大量的化石燃料,如果有一天人類把地球上的化石燃料都燒了,地球會變輕嗎? 物質守恆定律 那些被使用掉的石油,它們是憑空消失了嗎?不是的,雖然經過燃燒之後,它們不再是石油的模樣,但是它們轉化成了其它的形式。 能量守恆定律就是我們自然界的鐵律之一。
  • 石油採空地層,會不會誘發超級地震?
    人類的工業社會,賴以為生的基礎就是以煤炭,石油等為代表的化石能源。這些能源源源不斷從地層深處被開採出來,滿足著人類社會的需要。煤礦附近發生塌陷,這在煤炭產地已經屢見不鮮。煤炭開採本身就會掏空地層,一旦遇到暴雨天氣,導致地面鬆軟,地層就很可能發生塌陷。
  • 地球石油資源有限,假設每年用掉50億噸石油,什麼時候會用完?
    那麼既然地球石油資源有限,假設每年用掉50億噸石油,什麼時候才會用完呢?1370萬噸,這樣計算下來,每年的石油消耗數量可高達50億噸。目前全球範圍內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大約是7萬億桶,其中1億萬桶因為開採過程簡單,所以已經被消耗掉。另外還有一部分開採不易,暫時無法投入市場使用,所以真正能夠在市場使用的只有2-3萬億桶,如果按照當下每年50億噸的石油消耗量來看,只能維持55-83年。
  • 如果挖穿地球,跳下去的人會從另一端掉出來嗎?
    迄今為止,人類挖到地球最深的地方為庫頁島的一口油井,深度將近13公裡。但這個深度仍然只是地球的表皮,地心還要再向下深入6300多公裡。如果未來人類有能力挖穿地球,從地球的一端挖一個洞到另一端,那麼,人跳到這個洞中會怎樣呢?首先,這個人需要面對高溫問題。越深入地球內部,溫度越高。
  • 為什麼不再喊「石油要枯竭」了?原來人類滅絕,石油都可能採不完
    很明顯專家們又錯了,人類到今天都沒有出現油荒,甚至是經歷了通貨膨脹,石油價格依然一路走低。 今天世界各地的油井,從沙烏地阿拉伯到巴西海岸外的大陸深溝,每天將開採約7500萬桶石油以滿足人類的需求。這大約是每年250億桶,而且這個數字正在以每年2%到3%的速度攀升。
  • 蘇聯的「挖穿地球計劃」,在地下10公裡發現了什麼?為何忽然停止
    蘇聯根本沒有什麼挖穿地球計劃,蘇聯三大工程中有一個科拉超深鑽孔,距離挖穿地球還有很遠的距離。科拉超深鑽孔工程,是前蘇聯組織的一場鑽孔工程,位於俄羅斯東北部的科拉半島,距離北極圈內不凍港摩爾曼斯克比較近。蘇聯用十多年時間挖這個洞,最後挖到了地下12262米,在地下8000米深處發現了含量很高的鑽石礦和金礦,最終不得不叫停。
  • 這麼多石油被開採,未來地面會塌陷嗎?
    然而,無論是汽車、飛機還是人們所穿的光鮮亮麗的衣服,都離不開石油。石油還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在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像沙烏地阿拉伯、俄羅斯、美國和委內瑞拉,都是當今的產油大國,中國則是實打實的石油進口國。石油對於我國來說,屬於緊缺能源,因為中國有著14億的人口,幾乎處處都要用到石油,能夠生產石油的省份,就那麼幾個。
  • 人類每天都會從地下抽走大量石油,地球會不會因此而塌陷嗎?
    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相對於地球來說,只不過是彈指一瞬,微不足道的。但是,人類對地球所產生的影響,應該是所有地球上生物中最大的了。人類不僅會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將其他生物趕出它們賴以生存的棲息地。人類的社會的發展需要非常多的燃料來提供支持,所以,地球上能夠提供能量的東西,基本上都被人類拿來用了。最開始是地球上的樹木,然後是煤炭,天然氣,頁巖氣等等等等。
  • 每年都有「幾十億噸煤」被燒掉,地球的重量下降了嗎?
    地球上的很多資源都是從地下開採的,尤其是煤炭、石油、礦產等珍貴資源。我們現在的生活離不開電力,出行也需要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這些都需要消耗石油、煤炭等。據統計,人類現在每天消耗的化石燃料有幾十億噸,這些消耗掉的資源是否就讓地球也減重了。
  • 石油到底是怎麼形成的?真的是生物轉化的?有那麼多的生物嗎?
    甲烷+二氧化碳,還有水,在高溫高壓的地下發生的反應,已經超越了我們目前的理解範疇,這種極端反應條件,我相信是除了原子核沒有熔在一起外,電子是自由移動的,因此組合也是我們沒法理解的,如果加上周圍土中有吸收氧的礦物,這樣甲烷+二氧化碳+水,或者其中的兩種,就有生成烷烴的可能了。
  • 人類把礦產資源挖光了會毀滅地球嗎?
    隨著西方國家率先開始工業化,人類開始大規模地開採礦產,大家爭相挖掘煤礦、鐵礦、銅礦和其它礦藏,從地下抽取石油和天然氣,用這些礦產資源生產出各種機械設備和產品,同時也極大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在意識到資源有限之前,人們已經採空了許多座礦山、抽光了許多口油田,留下一個又一個因資源枯竭而衰敗的城市。
  • 人類每年消耗幾十億噸煤炭和石油,那麼地球的重量會不會下降?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關於地球,這兒流傳著一種說法,那就是地球的形成是源於一次宇宙大爆炸,在這之後,地球上又出現了適合人類居住的大氣等等,還有之後被人類開採出來的石油和煤礦
  • 人類每年都要消耗幾十億噸煤炭和石油,那地球的重量會下降嗎?
    相信不少人都對地球的形成和宇宙的發展感興趣,從古至今,也有不少科學家一直在研究,現在也有了很大的成果,這真的很神奇,不少人都說,地球的形成是因為一次宇宙大爆炸
  • 如果一直往地下挖,能挖到美國嗎?
    文章來源於費米科學 在地球挖一個洞 人跳進去會從另外一邊掉下去嗎? 一直往地下挖會掉到哪裡 記得小學去阿爾山的天池玩
  • 地球每年有幾十億噸煤被燃燒消耗掉,地球的重量是否在下降?
    隨著我們人類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對地球上資源的消耗量日趨增長,根據相關科學家的估計,地球上每年都要消耗近80億噸煤炭,不光如此,地球上還有很多東西都在被大量的消耗著,各種金屬和礦物材料還有石油也是其中之一,每年有幾千萬桶石油被用作汽車燃料消耗掉了,地球上每年都有那麼多的資源被消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