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構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2020-12-10 索比光伏網

近年來,新興的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突飛猛進,在短短十年裡其光電轉化效率從3.8%迅速發展到目前25.5%的認證效率,被視為最具有應用潛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之一。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很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已與多晶矽薄膜電池相媲美,但是電池的長期穩定性遠未達到商業化的要求。此外,傳統的低溫溶液法可以便利地製備鈣鈦礦薄膜,但所製備的鈣鈦礦通常是多晶薄膜極易在晶界或表面產生針孔和缺陷。產生的缺陷不僅可以捕獲光生載流子,限制載流子的擴散,降低載流子的壽命,而且還會引起離子遷移和擴散,最終導致器件的穩定性和效率下降。

中科院功能納米結構設計與組裝/福建省納米材料重點實驗室高鵬課題組針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表面缺陷和水分侵蝕所導致的穩定性問題,開發了一系列D-π-A型卟啉分子,並在使用這一系列卟啉小分子鈍化鈣鈦礦表面缺陷作用機制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研究發現,以該系列卟啉分子CS0, CS1, CS2處理鈣鈦礦表面,不僅可以有效地鈍化鈣鈦礦表面缺陷從而抑制perovskite/HTM界面間的非輻射複合,由於卟啉分子上的疏水型長烷基鏈的存在同時還可以有效地阻擋空氣中水分子的入侵。最終基於CS0, CS1, CS2鈍化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均表現出良好的溼穩定性和提升的器件性能,基於CS1鈍化的器件獲得了22.37% 的最高電池效率。測試表明,編號為CS0-CS2的卟啉材料上的氰基丙烯酸官能團成功鈍化鈣鈦礦晶格表面和晶界的缺陷,從而提高器件的VOC和FF。

相關工作發表在國際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DOI: 10.1002/adfm.202007762) 上。本文通訊作者為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高鵬研究員,第一作者為麥綺倫副研究員,共同第一作者為博士研究生周勤。

化學人生

相關焦點

  • 福建物構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其光電轉化效率從3.8%發展到目前25.5%的認證效率,被視為最具有應用潛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之一。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較高光電轉換效率,可與多晶矽薄膜電池媲美,但電池的長期穩定性未達到商業化要求。
  • 福建物構所滷化鉛雜化半導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福建物構所滷化鉛雜化半導體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6-02-2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滷化鉛鈣鈦礦無機-有機雜化材料在光電子器件、太陽能電池、催化、離子交換和快離子導體等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 福建物構所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研究獲進展
    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有機金屬框架材料中的客體分子限域效應為合理調控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的居裡溫度提供了新思路。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實驗人員在實驗室測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樣品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轉換效率高,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 目前處於防控新冠肺炎的關鍵階段,同大部分人一樣,居家辦公成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遊經碧的日常工作方式。「之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看看學生的實驗、進展、報告,如今正好可以集中挖掘裡面的新東西,打開一些新的思路。」 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
  • 我國科學家優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展迅速,其光電轉化效率從3.8%發展到目前25.5%的認證效率,被視為最具有應用潛力的新型高效率太陽能電池之一雖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較高光電轉換效率,可與多晶矽薄膜電池媲美,但電池的長期穩定性未達到商業化要求。
  •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2020-03-02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該工作不僅為後續設計寬禁帶鐵電材料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而且進一步拓展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在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的研究,相關的研究結果最近以通訊的形式發表在《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
  •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偏振光探測的光鐵電體研究獲進展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偏振光探測的光鐵電體研究獲進展 2020-11-17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近年來興起的金屬滷素雜化鈣鈦礦鐵電材料,因其耦合鐵電自發極化和優良的半導體光電性能,為實現高效自驅動紫外偏振光電探測提供了一種有效策略。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結構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光電功能晶體材料」研究員羅軍華團隊和副研究員姬成敏首次在二維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中,實現了高靈敏的自驅動紫外偏振光電探測。
  • 福建物構所光固化3D列印研究獲新進展
    面向人工智慧和健康監控的柔性可穿戴傳感器正在從基礎研究向產業化方向發展,3D列印具有不受零件幾何結構限制和快速製造的優勢,在可穿戴傳感器方面具有應用前景,但如何滿足智能穿戴應用中的各種力學性能和傳感性能要求仍具挑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3)新材料及新結構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最常用的光吸收材料為CH3NH3PbI3。電子傳輸層最常用材料為TiO2,spiro - OMeTAD為空穴傳輸層。為進一步提升效率,研究者從材料入手,以期設計得到新材料,從而體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勢。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助於大規模商業生產
    打開APP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助於大規模商業生產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1 15:49:55 德國科學家研究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印刷工藝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通過研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印刷工藝,德國科學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結論來開發適合將鈣鈦礦電池材料沉積到基板上的油墨。雖然近年來有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所取得的、最為顯著的成果大多是在不到一平方釐米的設備上且採用在大規模商用設備生產中並不實用的工藝來取得的。將這些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大規模生產是另一個亟待探索的研究領域。許多不同的工藝都被認為是適合於此,其中槽模塗布和噴墨列印最為突出。
  • 福建物構所金屬氟碘酸鹽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光電材料化學與物理重點實驗室葉寧研究團隊,將能夠有效增大帶隙、提高損傷閾值的F-離子和對能夠增大晶體結構極性的Bi3+離子引入碘酸根體系,設計合成具有大倍頻效應和高損傷閾值的(NH4)Bi2(IO3)2F5非線性光學晶體。
  •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理工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空穴傳輸材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21703008)和北理工創新人才科技資助專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培育基金)的支持下,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崔彬彬特別副研究員課題組與材料學院「青年千人」陳棋教授課題組合作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總結
    2.2  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由於鈣鈦礦中的有機金屬滷化物受溼度和光照的影響較大,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會造成電池效率的快速衰減甚至失效。因此,為了實現生產具有成本效益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標,製備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也成為該領域未來的必然趨勢。為了解決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問題,研究人員嘗試尋找其他合適的傳輸層材料來改善電池穩定性。
  • Cover| 綜述: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來自太陽天然的饋贈——太陽能被人類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使用由來已久,從最初原始的利用食物對太陽能的吸收來直接烘乾食物以備長期使用,到近代的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並通過合適的裝置將轉化的電能併入電網供電。
  • 北理在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穩定性方面的研究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In-situ Cross-linked 1D/3D Perovskite Heterostructure Improves Stability of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for Over 3000h Operation」為題在線發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第一性原理計算最新進展
    這種效率的快速增加歸因於有機—無機雜化滷化物鈣鈦礦光吸收層獨特的電子結構與性能以及鈣鈦礦的成膜質量。為了進一步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理解其優異性能的物理化學起源和機制,基於密度泛函理論的第一性原理計算顯得尤為重要。此外,對鈣鈦礦材料結構和特性的充分理解對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設計和性能的優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 物理所鈣鈦礦型甲胺鉛碘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獲進展
    鈣鈦礦型甲胺鉛碘薄膜太陽能電池以其結構簡單、製備成本低廉等優點吸引了眾多科研工作者的關注。其光電轉化效率在近5年內從3.8%迅速提高到15%以上,高於非晶矽太陽電池效率,被Science評選為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隨著電池工藝的進一步發展和成熟,電池效率有望突破20%,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華東理工大學新型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研究獲進展
    新型太陽能電池關鍵材料一直是清潔能源領域的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