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向右|什麼是左什麼是右,歐洲極右勢力三次浪潮

2020-12-04 澎湃新聞

從左至右依次為:海德爾、勒龐、福圖恩、小泉、貝盧斯科尼。

       海德爾、勒龐、福圖恩……布希、小泉、貝盧斯科尼……右翼思潮的興盛是西方政治向右轉的前提,也是極右翼得勢的社會基礎,極右翼的得勢又推動了西方社會的向右傾斜。

       西方世界為什麼全面右傾?右翼思潮為什麼盛行於世?極右翼為什麼扶搖直上?

       在討論「右翼思潮」時,有必要對「左」與「右」有個概念分析。左右,看似簡單的方向詞,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界定形式,比如美國的「左」與「右」和歐洲的不一樣,發展中國家「左」「右」的區分就更加複雜了。

       左右之分起源於法國大革命期間,三級會議(Estates General)的座次安排:坐在議長左邊議席的大多是反對君主制,而支持大革命的力量,贊成共和制和世俗化;坐在右邊勢力則支持舊政權的傳統體制。

       從那之後,「左」「右」的內涵越來越豐富,在現實政治中的含義千變萬化。但大致來講,「左」總是和社會平等相關,反對社會等級,關注弱勢群體,致力於消除不公正的不平等。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無政府主義通常會被歸為左派,二十世紀風起雲湧的民權運動、反戰運動、環境運動也大致被稱為左翼運動。而「右」的理念通常認為,基於傳統或自然律,社會等級和不平等是自然存在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恰當的。右翼最初指傳統保守或反動勢力,後來也用來指新保守主義、國家主義、種族優越主義、原教旨主義、古典自由主義等。        

       「右」的三種主義

        在西歐社會的政治光譜中,「右」分幾種:

       一、新自由主義、新保守主義,這是中右勢力

       包括裡根、柴契爾夫人,他們在經濟上是新自由主義,資本主義的市場原教旨主義,推行放鬆控制、私有化、自由化的經濟政策。但在政治上,在涉及國家,民族、種族、家庭、倫理道德、文化價值觀念方面是保守主義的。

       上世紀30年代西歐有一次保守主義革命,保守主義政黨與法西斯同流合汙。2000年海德爾在奧地利上臺,展現了新保守主義和右翼民粹主義聯合執政的模式,但當時出現這種情況的還只有一個奧地利。現在看來,義大利、丹麥、挪威等國都在模仿這個模式,其他國家也在不同程度上往這個方向走。

       二、比保守主義更右的是右翼民粹主義。        

       人們往往籠統地稱它們為極右勢力,其實極右勢力又分右翼民粹主義和右翼極端主義,兩者不是一回事。前者是合法的,雖然它比保守主義更右一些,但同新舊法西斯還不一樣。法西斯就是赤裸裸地要推翻民主制度,右翼民粹主義還是要在民主範圍內活動,利用議會民主制選舉上臺,可以叫它「合法的法西斯主義」。        

       民粹主義最大的特點就是美國政治學專家所說的:從「拍賣政治」轉到「營銷政治」。多黨議會民主制就是政治上的市場經濟,經濟家賣的是股票,政治家賣的是選票。「拍賣政治」就是推銷自己的政治綱領,讓公眾相信自己的政治綱領是正確的,投我一票。現在的「營銷政治」就是要研究政治市場的需求,看老百姓想的是什麼,哪些口號能夠獲得更多的選票。所以排外、反腐敗、反官僚,能得到許多下層公眾、特別是窮人的擁護。工人並不是天然的左派,在西方社會反共政治文化根深蒂固影響廣泛的地方,工人會投票擁護極右派。         

德國光頭黨。

        三、右翼極端主義,也就是新老法西斯主義,如德國光頭黨等。

       這類組織在西方一般是被取締的、是非法的。這股勢力非常頑強、被取締以後往往改頭換面,換個名字,重新登記註冊,開展活動。  

       我們現在把歐洲右翼政黨一股腦都稱為極右勢力,實際上它們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極右政黨沒有一個稱自己是極右的。它們經常宣稱自己是「非左非右」,是「第三條道路」。對極右翼的界定,目前沒有一個普遍認同的觀點,於是對它們的稱謂五花八門:法西斯主義政黨、後法西斯主義政黨、新納粹、極右翼、激進右派、新右翼、極右民粹主義等等,據不完全統計,有26個稱謂,涉及50多個特徵,足見這個問題的複雜性。但總的看來極右勢力有這麼幾個特徵:1.極端的民族主義,2.極端的種族主義,3.排外仇外,4.反民主反體制、主張建立強國家。

       一些極右翼政黨,其政策主張不一定很極端。極右政黨雖然思想體系龐雜,但其核心是種族主義、民族主義,強調國家和民族的旗幟,強化反移民情緒。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反對歐洲一體化(個別極右翼政黨除外),認為一體化將會取消各國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性,他們提出的口號是「要民族國家,不要歐洲聯邦"。

       在很多情況下,極右政黨的民族主義情緒有著強烈的反美國傾向。他們把美國看作是霸權的超級大國,一些極右翼人士還認為,全球化是由美國主宰,法國及歐洲處在從屬地位,他們反對美國主導這樣一個世界新秩序,希望與美國平起平坐。  

法國極右政黨勞動節集會。

      

        歐洲極右勢力的三次浪潮        

       戰後以來,歐洲極右勢力的興起大約出現過三個波次。        

       

 第一個波次大約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出現,當時義大利法西斯退伍軍官建立了一個名為「義大利社會運動」的組織,引起關注。70年代英國的「民族陣線」在選舉中取得突破,進一步引起重視。

       第二個波次是80年代,法國勒龐建立的"國民陣線"在選舉中的選票超過法國共產黨,引起歐洲政壇震驚。  

       第三個波次出現在90年代,義大利北方聯盟、義大利全國聯盟(原義大利社會運動)進入政府及2000年奧地利海德爾的自由党進入政府,在歐洲引起大規模抗議浪潮。這次勒龐在法國大選中爆冷更是出乎人們預料。


        

       從表象上來看,歐洲極右翼崛起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是兩極格局的瓦解,歐洲一體化進程加速,為以民族主義為核心的極右翼提高了機會。

       冷戰結束後,一度受壓抑於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民族主義思潮泛濫。

       第二是傳統的左右翼失去特性,向新自由主義轉變。

       左右翼面對的共同問題是經濟效益低下,因此需要進行社會福利改革,但改革都無多少成效。曾經頗為流行的"第三條道路"也不能根治歐洲根深蒂固的疾病。         

       從更深層次講,歐洲極右翼的出現實際上是歐洲傳統治理的危機。


       極右翼的共同特點是對現行體制提出挑戰,當今歐洲的極右翼黨派主要以「反對移民、種族民族主義、歐洲懷疑主義、反伊斯蘭」為政治訴求。在許多國家,選民對政治表現出不滿與疏遠,選舉中的投票率低,政治家在公眾中的形象不佳,主流政黨已經失去民眾的信任。選民認為政治家是自私的,只考慮自身利益,不關心選民疾苦,只關心選民的選票。這樣,選民在投票箱前就投了抗議票,支持極右政黨。  

       在經歷了多年的債務危機之後,歐洲的政治情緒已經跌到了谷底,對高失業率的憤怒、對外來移民的不滿、對緊縮政策的反感、對未來的悲觀,還有對歐盟的疏離感都刺激著歐洲民眾藉由手中的選票來發洩他們的不滿。

       

        (本文大部分內容摘自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的講座「右翼、極右翼與未來的世界」,發言者為閻學通、王緝思、 張世鵬、史志欽、金熙德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恐怖主義肆虐歐洲的背後到底潛藏著什麼?
    恐怖主義活動一直是困擾著歐洲的安寧與和平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自19世紀末期以來,國際社會一共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恐怖主義浪潮:無政府主義、反殖民主義、意識形態戰爭和宗教極端主義。在這四次浪潮當中,歐洲都一直處於風暴的漩渦中心,甚至是發源地。
  • 光頭黨、電子樂、前沿亞文化:歐洲極右翼的「反抗運動」
    有趣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法國的排外主義針對的是義大利人、波蘭人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種族主義開始汙名歐洲以外的人口,而歐洲人口的流動不再被視為移民。新一波的法國光頭黨運動紮根於巴黎地區、皮卡第、北加來、羅亞爾河、阿爾薩斯和洛林這些老工業區,這些地區通常遭受了全面的去工業化浪潮。弗朗索瓦發現,這裡的政治文化一方面是非常左翼和反資本主義的,一方面又是勒龐主義的。
  • 歐洲新議會格局初現 政治光譜更趨複雜
    新華社布魯塞爾5月27日電(國際觀察)歐洲新議會格局初現 政治光譜更趨複雜  新華社記者  第九屆歐洲議會選舉26日落下帷幕。初步統計顯示,議會最重要兩個黨團的議席數相比上屆出現下降,而極右翼勢力的席位有所增加,政治光譜更趨複雜。
  • 難民違法引爆歐洲治安問題 極右派抗議:不歡迎難民狼
    據《歐洲時報》1月11日消息,雖然歐盟和成員國領導人拒絕將難民汙名化,但庇護申請者的違法犯罪問題越來越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德司法部長:有計劃犯罪1月10日,德國司法部長馬斯(Heiko Maas)表示,科隆市除夕發生駭人的集體性騷擾事件,屬有計劃犯案。
  • 半月談|三重危機,正在撕裂歐洲
    三重危機,正在撕裂歐洲尹繼武 姜靜雅飽受新冠肆虐的歐洲,又籠上了恐怖主義的陰霾。11月3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中心城區發生槍擊,槍手將槍口對向了新一輪「封城」前聚集街頭的民眾。10月29日,法國南部城市尼斯一座聖母院教堂發生了持刀襲擊。同月18日,巴黎郊區一名教師因在課堂上援引《查理周刊》中的諷刺漫畫而被「斬首」。
  • 世界史:近代第二國際為何會有左中右三派?各自又代表什麼主張?
    巴黎大會是第二國際的第五次代表大會。開會前一年,法國的一位社會主義者加入資產階級內閣,做了工商部長,此人名喚米勒蘭。一名社會主義者竟然在資產階級官府中當上了部長!此事若在今日之歐洲,可說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但在那時卻是破題兒第一遭,不免令人備覺新奇,且在社會主義運動中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 歐洲的未來:向左轉,向右轉?
    編者按2008年末以來,歐洲各國失業率高企,罷工抗議的浪潮席捲東起泰晤士河西到日本海的廣袤疆域。由於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社會政治生態各不相同,東西歐各國採取的經濟拯救措施也不盡相同。歐洲各國又一次因為世界性經濟危機,站在了社會、政治發展道路的十字路口。歐洲各國將何去何從?
  • 沙俄為何在拿破崙失敗後成為歐洲憲兵?歐洲均勢體系需要
    這場旨在推翻君主制度的運動在推翻波旁王朝後,旋即陷入了秩序混亂之中,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熱月黨人相繼上臺,最終面對圍剿革命的強大壓力,從督政府內部崛起的政治明星拿破崙擔負起了掃蕩歐洲君主專制勢力的重任,法國因此進入拿破崙時代。拿破崙打破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拿破崙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意義,同克倫威爾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相同。
  • 左打右打
    左打右打是一款非常有趣的戰鬥遊戲,遊戲裡面玩家可以控制一個藍色的橡皮人向左邊攻擊,消滅要對你攻擊的敵人,也可以向右邊攻擊將要對你攻擊的人,一會向左,一會向右,通過靈活的操作,消滅所有的敵人,利用遊戲裡面的戰鬥技巧,成為遊戲中最強大的格鬥大師。
  • 為什麼我們常說「男左女右」,男左女右到底是什麼意思?長見識了
    「男左女右」這個詞大家一定都聽過,看似非常普通,但有沒有人認真地考慮過這個詞到底是怎麼來的?人們為什麼就會莫名的認同它,它最早出現在哪裡呢?看來其中細節還是需要仔細推敲一番啊!小編經過整理之後發現,它的原因其實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哲學方面其實這與我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家密不可分,天地有日月,人間分陰陽,古代哲學家們認為貫穿世間的事物莫不分為陰陽兩面,大,上,強,左居為陽,小,下,弱,右分為陰。大地上的山河相間,花鳥環繞都被陰陽所包括。
  • 左讓右,右對齊——記住「六字訣」,左右結構偏旁全搞定
    左右結構的字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偏旁部首在左,一種是偏旁部首在右,下面我分別給大家做一講解。 首先,看一下偏旁部首在左邊的情況。 首先給大家解釋一下六字訣「左讓右,右對齊」。「左讓右」是對左右結構整體而言,就是左邊偏旁要對右邊組字部件進行避讓,儘量給右邊部件騰出足夠的空間。究竟怎麼避讓呢?
  • 德國情報機構:4名國防軍人涉嫌勾結土耳其極右組織被逮捕
    歐洲被中東極端組織甚至恐怖分子滲透的很嚴重,其中法國是重災區,德國其實也遍布了很多極端組織。不過,德國政府對這些極端組織的打擊力度要強於法國,最近,德國政府發現該國極端組織勢力有抬頭跡象,甚至已經滲透到了德國軍隊之中。
  • 俗語「向左是把鎖,向右是把槍」什麼意思?民間挑選土狗有講究
    摘要:農村俗語「向左是把鎖,向右是把槍」啥意思?古人挑選好狗的講究!文/農夫也瘋狂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其也是在世界上養殖最廣泛、養殖頻率最高的一種寵物了。可是農村的土狗就不一樣了,它們雖然長得不太好看,但卻是看家護院的好手,並且還很好養活,也不會挑食,主人給什麼就吃什麼,很少生病不說。就算是主人家很窮,也不會「嫌貧愛富」。對於養狗的朋友們來說,都想要養一條聽話的、通人性的好狗。那如何挑選一條好狗呢?農村俗語「向左是把鎖,向右是把槍」啥意思?古人挑選好狗的講究!
  • 左黃右蒼&霞光新月合誦《祖國到底是什麼》
    祖國到底是什麼作者:張鍥合誦:左黃右蒼&霞光新月女:我 曾經不止一次地想過祖國,到底是什麼?我想呀,想呀每一次我想起「祖國」這兩個字血管裡便奔騰著一股股熱血眼裡便湧起一片片晶瑩的淚花心裡便泛起一陣陣溫柔的浪波男:祖國是什麼?她是山,是海,是森林,是草地,是村莊,是城市,是綿延起伏的丘陵,是莽莽無垠的沙漠。祖國是什麼?
  •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左半球是管人的右邊的一切活動的,一般左腦具有語言、概念、數字、分析、邏輯推理等功能;右半球是管人的左邊的一切活動的,右腦具有音樂、繪畫、空間幾何、想像、綜合等功能。想知道你是左腦更發達還是右腦更發達,你是適合做科學家還是藝術家。那就做一做,下面的測試吧!是天才還是瘋子,測了就知道!
  • 經得起歷史檢驗的結論——要警惕右,主要是防止「左」
    十四大修改黨章引人注目地強調:「反對一切『左』的和右的錯誤傾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在此之前,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闡述過這個重要觀點,這個觀點有充分的歷史和現實依據。
  • 俄羅斯和歐洲有什麼歷史矛盾麼?為啥歐洲排擠俄羅斯?
    俄羅斯拼了命的想擠進歐洲的文化圈子裡面,可是歐洲就是死皮賴臉的不承認,甚至到現在為止,歐洲還不認為俄羅斯是正統的歐洲國家。 葉爾欽的改革 大家都知道在上個世紀的時候有一場世界級的大範圍的極有可能爆發的戰爭,那就是美蘇兩國爭霸,但是我們不難發現,無論是美國也好還是蘇聯也好,都在有意的克制自己的勢力範圍內膨脹,也都在有意的克制自己的戰略意圖。
  • 第二次世界大戰席捲了亞、非、歐洲,拉丁美洲的國家都在幹什麼?
    二戰席捲了半個世界,另外半個世界的國家,都在幹些什麼呢?我們都知道,迄今為止涉及範圍最廣參戰國家最多的戰爭是著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這場戰爭至今都是歷史發燒友與軍迷朋友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的觀察世界地圖,我們就會發現——二戰的主戰場僅在三個大洲展開:非洲、亞洲和歐洲。而且,非洲戰場僅僅局限於北非戰場,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非洲地區並沒有參加二戰。換句話說,儘管參加二戰的國家很多,範圍也很廣,但二戰席捲了半個世界。那麼,世界各主要大國在二戰戰場上拼盡全力搏殺的時候,另外半個世界的國家都在幹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