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展|看山見雨 山水詩行:回溯傳統又看見未來的精神之旅

2021-01-07 中攝協影像中國

時間:2021/1/1-1/17

地點:浙江省樂清市晨曦路蝴蝶廣場1號樓4F

「雁蕩經行雲漠漠,龍湫宴坐雨濛濛」。當年,唐代僧貫休的詩句引發了長安城內不少文人騷客來雁蕩仙遊,留下無數千古名章。而我就出生在雁蕩山的仙橋景區,家鄉的山山水水浸潤著我的精神與靈魂,多年來,如同赤子般地投入到山水攝影創作中,或許這是家鄉風景帶給我的靈感和動力。

這次展出的其中一些作品就是我對家鄉風景的禮讚。在我的鏡頭下,故鄉既有著「層峰疊巒煙波漫漫」的空靈,也有「山色空濛雨亦奇」般的飄逸,這片山水化作水墨詩痕,濃淡相宜。我在觀察中體驗空靈、輕盈的中國美學帶來形式上千變萬化。其實,我最熱愛的,還是靜靜地坐在老家的窗前,在山水間感悟四季的流轉,光陰的流逝。幸運的是,我找到了對自然、生命的一種連結,我試圖用攝影的方式將這種連結呈現出來。

「豎畫三寸,當千仞之高;橫墨數尺,體百裡之遠」。我將在自然界中感知豐富而完整地投射在影像裡,空山、秀樹、澗水、飛瀑,無一不是生動優美的生命體。我用心感受自然界帶給我的靈感,用獨特構圖、水墨影調表達含蓄、雋永的山水意境,在作品中不拘形格,展現中華山水氣派。以巨嶂山水的寬闊畫幅來展現這種偉岸、遼闊的磅礴氣勢。

山頂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巍峨的雪松在雪中佇立、沉默不語。曾幾何時,我夢見過這樣的場景。雪花在人工光前閃爍,松的力量在升騰,雪、松這種極富中國意象的物體被帶入一種強烈光線的凝視下,仿佛擁有了一種獨特的精神氣質。此時的松柏被作為一個獨立生命形象,莊嚴、圓滿地存在於天地之間。

山,喜馬拉雅山、三清山、黃山、天山……天下之山皆屬大物,山如紀念碑般的莊嚴,而如何把這些山藏於心中化為靈虛之物,沒入心靈之境地,讓其散發出精氣神,則是一種追尋。山,尋常物,求,非常味。或身居山巔、或身居空谷、或身居碧溪,皆能感受大自然流行不殆、周流不息之精神。因為,那一山一水、一樹一雲之間均飽含風神凜凜之氣韻,都漾溢著蓬勃生機,令人在「萬物靜觀皆自得」中獲得心靈的愉悅。

多年前,我沿著入海大瀆一路逆流而上,遊歷了從錢塘江往富春江、建德江、新安江兩岸的山川、村落,以四年的時間跨度去體驗這條中國古代隱匿之路的前世今生,探尋著「富春山居」獨特的精神氣韻。在如此繁盛的時代,「富春山居」依舊是中國秀美山川的代表,奇山異水,天下獨絕,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

在隱匿中出發,在山水間輪迴。希望這次展覽是回溯傳統又看見未來的精神之旅;也是呈現東方文化一脈相承的包容萬象的胸懷。期待能和觀者共同生成一次持續在場的深度觀看體驗,找到我們內心深處與自然和故鄉的連結。

——葉文龍

部分展出作品

△《冬雪》系列

△《回望·富春山居圖》系列

△《空山新雨後》系列

△《雲水禪心》系列

△《山水詩行》系列

展覽現場

關於藝術家

葉文龍 1979年生於樂清福溪

第12屆中國攝影獎金像獎獲得者

中國攝影家協會藝術攝影委員會委員

民建中央畫院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浙江省攝影家協會理事、主席團委員

浙江省文旅攝協副會長

2020年

獲中宣部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回望·富春山居」系列,中華世紀壇藝術館個展

「東方山水」系列,美國洛杉磯國際攝影博覽會個展

「詩畫大陳島」之「聽濤聞風」海景系列作品台州個展

2019年

「冬雪」系列,法國巴黎羅浮宮foto fever攝影博覽會個展

任第27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評委

「回望·富春山居」系列獲中國文聯文藝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

「中國山水」系列,美國洛杉磯國際攝影博覽會個展

「冬雪2」系列,大理國際影會個展

2018年

「中國山水」系列,義大利歐洲國際攝影節個展

「冬雪」系列,獲平遙國際攝影節「優秀攝影師」獎

「山水有嵐透墨香」系列,浙江美術館展出

「山水詩行」系列,中國風景攝影四十周年展展出

「山水詩行」系列,成都當代風景攝影展展出

2017年

共振:2020年度(第十二屆)三影堂攝影獎作品展

用99張關於上海的珍貴照片,致敬這座城

馮方宇崑曲影像展:「驚,夢。」

「 浙」裡長城: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展

宜昌的社區抗疫情紀實

這場跨越三個世紀的攝影展,帶你看140年前的鼓浪嶼的樣子

拾城攝影師的抗疫情影像日記

我與你:埃裡克·索斯

時代的觀看一一抗擊新冠疫情紀實攝影的使命與擔當

《夜南扉》:試圖打破人們對影像藝術的定見

江西抗洪搶險攝影展:為英雄塑像 為時代存

葉文龍:回望·富春山居 從隱匿出發,在山水間輪迴

吳國勇以田野調查方式為深圳城中村留下肖像

平遙國際攝影大展 :精彩世界 · 美麗中國

周強:用相機探索生存與欲望之間的關聯

多視角、多維度、多參與 | 北京國際攝影周2020開幕

共同的世界·以山為語|2020多彩貴州·第十三屆大展鎮遠開幕

2020春夏的影像:非常日常

2020上海國際攝影節

2020書香滿中國公益廣告徵集

徵集 | 「重逢阿爾山·與色彩約會」全國攝影大展

徵集 | 2020首屆「紫金山杯」全國攝影大展

中國第18屆國際攝影藝術展覽徵稿啟事

徵集 | 《紅色印記》 「映像中國」攝影月賽

啟動 | 「微信攝影時刻」全國短視頻作品徵集

《我的2020》 | 「映像中國」攝影月賽

更多提醒

這位投稿的攝影人是故意玩兒我們嗎?

能不能做到認真閱讀徵稿啟事?

不要趕截稿的最後一天投稿

關於照片說明,你怎麼還不會寫?

你知道瀏河鎮的攝影打卡地嗎

這才是阿爾山的正確打開方式

本公眾號為公益平臺

圖文僅供介紹知識之用

不以盈利為目的

相關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上海12月份展覽大全,魔都周末看展行李寄存攻略
    馬上到周末了哦,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上海12月展覽大全,很多展覽信息哦1、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回眸——張樂平誕辰110周年紀念特展20209.26-12.1310、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斷片/Black Out11月11日起·上海旅遊攻略|上海展覽活動|魔都看展攻略
  • 佛教界必讀:從雞足山隱修僧看佛教精神的回歸
    雞足山中的隱修僧(圖片來源:資料圖)「來自寶島的佛門犀利哥」——如果不是老老實實打開這部關於雞足山隱修僧見寬法師的紀錄片,一分一秒看下去,這個頗有些噱頭的名字,或許會先入為主地給人以「譁眾取寵」之感。但是,當看完法師在風中舞動的最後一幕,在震撼並感動於他的率直與灑脫之後,你曉得,這是又一則有關信仰與修行的生命故事。
  • 佛教之中是如何理解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個公案的
    老陽按:有時候我看網上的一些哲理文章,有很多都引用佛教的禪宗文化,來作為說明,其中有一個很有名的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公案,我們來一起學習南懷瑾老師是如何看待這個公案的。經常有人提到禪宗的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與見山見水的公案,不妨在此再加一番討論。
  • 說禪,從看山是山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唐代禪師惟信有一段話說:「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後來,親見善知識,悟得一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你們說,這三般見解,是同是別?有人描素得出,許汝親見老僧。」惟信的「三般見解」,正是他在參禪中悟道過程的表述,「是同是別」的問題正是抓住了禪的本質提出的。
  • 有雨山戴帽 無雨雲攔腰
    雲蓋住山頂,叫「山戴帽」。雲層擋住山腰,可見山頂,叫「雲攔腰」。   當陰雨天氣來臨時,雲層比較低,雲底蓋住山頂。雲層越厚,雲罩山越低,表明空氣中的水汽越多,這就越容易形成雨天。但是,如果山戴帽了,雲層不增厚;或者在雨後出現的雲抬高的「山戴帽」,就不是有雨的預兆。所以有「有雨山戴帽,快晴帽抬高」的說法。
  • 都能回溯前世今生,量子催眠(QHHT)與傳統催眠的區別在哪裡?
    但事實上,如果把量子催眠比作高樓大廈的話,傳統的回溯前世催眠只能算是模具而已。量子催眠(QHHT)的創始人朵洛莉絲·侃南曾說過:對於普通的催眠而言,回溯前世已經是終點,但對於量子催眠而言,回溯前世僅僅只是起點。
  • 綠色雨山從何來?
    在馬鞍山市雨山區向山鎮,2012年,原大王山丁山礦區北部出現邊坡滑塌,礦區內3家礦產企業停產、停建。八年來,由於礦區停採,原露天採坑匯集了大量的風化巖石淋溶水及雨水,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碧綠色積水坑。「雖然表面上感覺很好看,但其實都是酸水,汙染嚴重。
  • 成都最新一批傳統村落,每一個都是周末打卡好去處!
    從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到李白的「問餘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再到「全球網紅」李子柒所展示的鄉村田園生活引來眾多關注、點讚,人們從未停止過對「世外桃源」般的生活的嚮往。如今,越來越多的人在工作之餘走進深山、住進民宿和農家院,去感受「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詩意生活。
  • 廈門未來一周又是雨雨雨+熱熱熱套餐!謹防強對流天氣
    五月的最後一天  也是周末  你是怎麼度過的呢?  大家一定要加強防範  注意出行安全  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如何?  午後多陣雨或雷陣雨天氣  又是雨雨雨+熱熱熱的套餐  各位朋友挺住!
  • 「看蘇州說天氣」雨將歇,周末又將如何?蘇州溫度卻要一降再降?
    一想到明天就到周末了,是不是分分鐘元氣滿滿?那麼今天的天氣怎麼樣呢?周末又將如何?馬上為你揭曉【天氣預報】今天最高氣溫:11~12℃,昨天白天最高氣溫:12.5℃,明晨最低氣溫:7℃左右,今晨最低氣溫:10.8℃(截至05:20)。
  • 臺北,偏偏遇見雨
    臺北,偏偏遇見雨   □張強  關於臺北,在沒來前,我就想像這座城市與雨,與柔柔的細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寺內供奉觀世音菩薩,並祀奉媽祖,四海龍王,十八羅漢,城隍爺註生娘娘,山神,土地公,甚至還有月老,因此被稱為眾神的聚集地。  雨絲在寺內飄飛,因寺內有屋簷和建築物遮擋,起初我們並未在意。及至出來,雨已變得頗具陣勢,兜頭敲打起來。  好客的紫鵑並未準備結束行程,還要帶我們去附近的華西街夜市走走。她取出細花傘打開,還要讓我們躲到她的傘下來。
  • 催眠:前世回溯時被告知她前世是神仙
    2、催眠療愈後催眠結束後,我問小虹,催眠前有在哪看見過太上老君的畫像或雕像嗎?她說沒有,但是小時候夢見過。她說小時候,夢見自己是天上的仙童,跟另外的幾個小仙童在一座大殿外面玩。這個時候天帝因為有仙女私自下凡而震怒,召集眾仙開會商討要如何處理。她很好奇,也想進去看。可惜自己仙階不夠進不去,因為太上老君疼愛她,所以就偷偷放她進去。
  • 這個會展不去看,你會錯過一個億!
    開幕式中,新都區「新繁藥浴」、「新都棕編」、「川西婚禮」、「桂花糕薑糖、」「清流板鴨」、「新繁泡菜」、「寶光素食」等國家、省、市、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通過作品成果展和現場互動體驗形式
  • 周末見火星與月亮會合
    周末見火星與月亮會合那些不知道或沒有事先通知的人幾乎肯定會感到奇怪,因為他們在這個假期的周末之夜隨意地瞥了一眼月亮,那徘徊在月亮上方的「明亮的橙黃色燈光」到底是什麼?不知道的人們會認為「神秘的不明飛行物」,它正在我們的月球附近盤旋!從南美洲中部和西非一小片地區出發,月亮將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以在周日早晨的黎明前隱藏或遮蓋火星。實際術語稱為掩星。
  • 看見我們看不見的悲傷
    雖然看片的時候你會覺得略有些繚亂,話語彙成聲音的河流,流水線上的勞作匯成畫面的洪流,挾裹在一起奔流到你的面前,但隨著影片的行進,片中人物群體的生存狀態還是比較清晰地呈現了出來:他們一般都是「二代農民工」,小時候見不著父母,因為父母都在城市打工,到14歲左右,他們也來到城市打工,條件惡劣的流水線上的工作,孤獨而貧瘠的生活,常常被壓榨被欺負的孤獨無助,讓他們決定變成「殺馬特」。
  • 「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
    原標題:新華國際時評:「中國天眼」與世界共「見」未來   中國日前向世界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4月1日起將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
  • 北京最新天氣預報:未來三日天天見雨,最低氣溫降至10℃左右
    氣溫整體較9月下旬有所下降,最高氣溫在20℃左右,最低氣溫10℃左右再加上北風助力,涼意十足氣溫下降、體感陰冷未來一段時間不論是在京還是有出行、出遊安排的朋友請關注即時天氣預報適時添衣謹防感冒、發燒祝大家愉快迎接中秋、國慶假期(原標題:雨、雨、雨!
  • 「催眠心理治療」2.催眠療法中的「回溯技術」是真的嗎?
    催眠治療中常用的「回溯技術」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年齡回溯」,另一種是大家最為好奇的「前世回溯」。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對這兩種技術的科學解釋。首先,我們來看「年齡回溯」:年齡回溯是傳統的心理治療技術之一。
  • 周末看展|吳國勇以田野調查方式為深圳城中村留下肖像
    2004年起,深圳就已經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自然村落和村治組織了,取而代之的,是城市化改造後的集體股份公司和新型社區,但這些社區依舊保持著傳統村落的村(居)民自治模式。對於那些原居民,這裡是他們的根,而對無數外來的租住客來說,城中村只是其夢想的暫時棲息地。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無數攝影師長期並持續關注深圳城市的變遷與發展,吳國勇就是其中一位。
  • 帶你看展|隨物生心,感受來自北歐的「硬核」心跳
    最近天氣炎熱,部分地區室外最高溫度達到了37℃,又掀起了大家的一波看展熱。相較於室外陰晴不定、不受控制的天氣,展館的高級布景、專業光影、藝術格調,可以輕輕鬆鬆滿足人們的「顏值需求」。八一建軍節這天,比起在家吹空調吃瓜,不如出門去看展。優畫君選擇來到了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