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一共3488字 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明天投資必看的財經解讀
1 最新表態!螞蟻重啟上市無期
11月17日,根據香港經濟日報,螞蟻集團集團日前暫緩A+H股上市計劃,重啟上市無期。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今日在創新經濟論壇上表示,螞蟻集團上市是不是有時間表,取決於政府如何重組監管框架,特別是對於科技概念股,而且也特別關注公司如何應對監管環境。
檀評:無論從市場角度還是監管環境角度,對螞蟻集團來說目前顯然已不是一個好的上市節點。投資者們仍需密切關注未來的監管框架變化,類似的科技概念股可能迎來價值重估。
2 警惕過早「去工業化」 製造業不能丟!
11月16日,根據中新社,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17日在國新辦吹風會上表示,從理論上分析,在現代化過程中,隨著一國人均收入的提升,製造業所佔比重就會逐漸下降。但需要注意,製造業本身具有創新效應、產業關聯效應以及外匯儲備效應等,如果這些效應還沒有充分發揮好,製造業比重就快速下降,會產生過早「去工業化」的問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放眼國際,日本、韓國等,人均GDP已邁入3萬-4萬美元水平,但製造業佔比依然保持在20%以上。目前中國人均GDP 1萬美元左右,而現在製造業佔比已經低於30%。因此,需要保持製造業佔比穩定。
檀評:貿易摩擦以來,中國的產業鏈、供應鏈遭遇挑戰,一些國家要「去中國化」,中國必須繼續維持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在11月3日發布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願景目標建議就提到,要保持製造業比重基本穩定,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
3 這三個方面 要加大力度了!
11月17日,根據中國網,發改委表示:下一步,在應對債務風險以及違約處置方面,將重點在三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加強監管。充分發揮地方的屬地管理優勢,通過項目篩查、風險排查、監督檢查等方式,做好區域內企業債券監管工作,防範化解企業債券領域風險。二是強化協同。加強公司信用類債券管理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構建高效的工作協同機制,加強信息披露、加強統一執法,完善制度建設,推動債券市場披露規則統一,共同防範化解債券市場潛在風險。三是抓早抓小。建立早識別、早預警、早發現、早處置的風險防控工作體系,提前了解風險、儘早處置風險。針對個別苗頭性風險隱患,密切關注相關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檀評:關於債務風險的提醒最近是越來越多了此次高層強調的東西其實沒太大新意,但確實都是非常重要的點。
4 紫光集團美元債繼續下跌
11月17日,根據華爾街見聞,紫光集團昨日到期的私募債發生違約之後,公司2021年1月到期的美元債買價下跌3.8美分,至每一美元21.35美分的紀錄最低。控股股東清華控股發行的公司債也一度大跌,隨後收窄跌幅,「16清控01」現跌5%,「16清控02」跌8%,此前兩債均跌超10%。
檀評:紫光集團評級被列入降級觀察名單後,市場恐慌情緒會蔓延,引發更多的人低價拋售。這段時間,債市雷聲陣陣,也是給大家提了個醒,債券≠保本,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
5 八連升!房地產依舊景氣
根據證券日報,10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100.50,在2月份觸及年內低點97.44後,八連升至年內高點。
檀評:八連升有點厲害,雖然疫情之前壓抑了很久,但是據統計現在商品房銷售金額不減反增,全年可能會超過去年同期,不過這是商品房,商業地產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6 資本市場將持續助力科技創新
11月16日舉行的「2020中關村科創金融論壇」上,與會人士指出,未來資本市場將在支撐科技創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據北京監管局局長賈文勤介紹,截至目前,北京轄區的科創板上市企業IPO募資總額已超500億元,上市公司總市值超過6000億元。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介紹,一系列服務科創企業的金融政策正在醞釀中,包括提高上市申請效率的企業信用信息查詢平臺,跨境資金通道以及信用債券和股權融資的對接平臺等。
檀評:科創板會成為中國的納斯達克。目前,科創板上市企業已經有201個,北京市有33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其中海澱區就佔了15家。目前,有11家企業科創板上市在審,有11家企業正在輔導備案。
7 定了!華為開啟戰略轉型
根據華爾街見聞,華為聲明稱,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於交割後的榮耀,華為不佔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共有30餘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發起了本次收購,這也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
檀評:華為的榮耀業務,最初設立是為了與小米的紅米、OPPO的一加競爭,定位是高性價比的獨立子品牌。此次整體出售,華為也是為了輕裝上陣,做好核心手機業務的同時,將精力又轉移到了新能源車業務上。
8 大勢所趨!高科技行業迎來歷史最高值!
財聯社11月17日訊,《2019中國併購指數》發布,2019年中國的併購市場共完成了交易2500多筆,金額達到了1300億美元,其中,國內併購是2345筆,佔總數的93%,併購金額大概1200億元;海外併購163起,佔比是6.54%,金額大概1200億元。從行業上來看,房地產併購交易連續三年下降,高科技行業達到了歷史的最高值。
檀評:房地產併購連降三年,高科技行業達到最高值,這一下也就能看出現在大趨勢是啥,有了一個趨勢後就是瘋狂累積數字。
9 磷酸鐵鋰電池東山再起
財聯社11月17日訊,經歷了高峰與低谷的磷酸鐵鋰電池,呈現出東山再起的勢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磷酸鐵鋰電池共計裝車量同比增長127.5%,風頭蓋過三元鋰電池。使用該種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公司,正在通過降價手段加速搶佔新能源電動車市場。「磷酸鐵鋰電池具有成本優勢及安全優勢。」有業內人士說。
檀評: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是新能源車兩大電池品種。需要注意的是,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較低、在低溫下電量衰減較快。
10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發文:管理好金融機構風險
財聯社11月17日訊,據央行消息,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發表研究文章《再論中國金融資產結構及政策含義》。其中提到,要管理好金融機構風險。金融是特許行業,必須持牌經營,嚴厲打擊非法集資、非法放貸和金融詐騙活動。居民要在正規持牌金融機構存款或投資,中國已經建立起存款保險制度和金融消費者保護機制,可以有效保障廣大居民的合法權益和資金安全。要穩步打破剛性兌付,該誰承擔的風險就由誰承擔,逐步改變部分金融資產風險名義和實際承擔者錯位的情況。
檀評:之前行長出席了G20財長與央行行長視頻會議,最終會議的結果是全球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復甦仍不平衡,不確定性較大,下行風險上升。會議重申將繼續使用一切可用的政策支持就業,促進經濟復甦,增強金融體系應對風險的能力。
數據與市場
異動商品
螺紋主連上漲2.16%:
11月17日,截至17:27,螺紋主連上漲2.16%,交易量429.15億,最新價格3919。
A50期指窄幅震蕩:截至11月17日17:28,下降0.02%,最新指數16284.000。
富時A50指數,截至11月17日17:29,上漲0.10%,最新指數16307.210。
外匯:
截至11月17日17:31,美元指數下跌0.15%,報92.43;歐元上漲0.13%,報1.1867;英鎊上漲0.20%,報1.3226。
商品貨幣方面,澳元報0.7333;加元報1.3071。
避險貨幣方面,日元報104.34;瑞郎報0.9114。
11月17日大宗商品價格指數BPI為841點,較昨日上升了6點,較周期內最高點1019點(2012-04-10)下降了17.47%,較2016年02月03日最低點660點上漲了27.42%。(註:周期指2011-12-01至今)
黃金:
截至11月17日17:37,現貨黃金上漲0.12%,報1890.51美元/盎司。
原油:
截至11月17日17:37,布倫特原油上漲0.73%,報44.13美元/桶。
比特幣:
截至11月17日17:39,比特幣上漲0.09%,報16688.90美元。
-- END --
Copyright
作者:曉太陽/劍平/張潔/阿閱/熊童子/六一
景楓圖片:有畫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