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在海洋中苦苦掙扎,大自然報復人類,我們的活路究竟在哪兒?

2021-01-15 每天溫哥華

溫哥華人都在看

後臺回復 了解

BC省最新疫情資訊


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讓更多的異常天氣出現,讓熱帶擴大,讓海平面上升,也在改變著地球的生物圈。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鯊魚在艱難的海洋環境中苦苦掙扎。小鯊魚孵化的時間變得越來越早,它們出生後極度虛弱,必須立即進食,否則將無法維持身體應有的能量。



此前,澳大利亞科學家曾對虎鯊卵做過一個實驗,將2組12個虎鯊卵分別放在20.6℃和23.6℃的溫箱中。


結果一個月後,受到最高溫度影響的5隻鯊魚在孵化一個月內死亡,高溫環境對倖存的鯊魚大腦產生嚴重影響,它們都傾向於向右方遊動。與人類類比,就像是「右撇子」一樣。



以較強的適應能力而在海洋中聞名的肩胛鯊,即使在酸性海水環境中也能從容面對。可在31℃的海水中,它也挺不住了。研究人員發現,它的生長速度變慢、尺寸變小且繁殖能力降低。


這樣頑強的物種都無法在持續變暖的海水中生存,那些不耐受的物種呢?鯊魚是保持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的重要捕食者,沒有它,整個生態系統將會瀕臨崩潰。



如果鯊魚消失了,小魚的數量就會激增,因為沒有捕食者,很快,小魚的食物,包括浮遊生物、微生物、小蝦也會消失,整個食物鏈會徹底崩塌。


到本世紀末,澳大利亞大堡礁的平均溫度很可能會接近甚至超過31℃,鯊魚物種在全球範圍內已面臨嚴重威脅,這一現象令人擔憂!


海平面上升


對於人類而言,全球變暖的危害更不能被忽視。海冰和極地冰蓋不斷融化,使海洋裡的水量增多,就造成了海平面升高。目前,世界上有很多像邁阿密這樣的城市都面臨著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


融化的冰川

冰川融合後科羅拉多河流量增加了6倍,如果情況持續惡化,到2100年,海平面將比現在高出6米,這意味著印度尼西亞的熱帶島嶼、邁阿密和紐約市的曼哈頓將被淹沒。



在本世紀,蒙大拿州國家公園的冰川已經嚴重削減,壯麗的景色已被生長的植物覆蓋,為5億人提供飲用水恆河正在以每年37米的速度減少。


熱浪的侵襲


在最近的50到100年中,酷熱熱浪的發生頻率比往常高出了兩到四倍。據預測,在未來40年中,還會有高過100倍的情況出現。專家預測,持續的熱浪會導致森林大火的出現、疾病的增多和平均氣溫的升高。


暴風雨和水災


全球氣溫上升會對降水造成影響,而在短短30年間,4級到5級強烈颶風的發生頻率也增加了一倍,溫暖的海水增加了強烈風暴產生的可能性。



研究發現,1905年與1930年間,平均每年約有3.5次颶風;1931年與1994年間,平均每年約有5.1次;而1995年與2005年間,平均每年就有8.4次颶風了。


乾旱




全球一些地方遭受洪水和襲擊,而另一些地方卻飽受乾旱威脅,如印度、巴基斯坦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



隨著氣候變暖,專家估計旱情可能至少增加66% ,並導致農作物產量迅速下降,人們面臨飢餓的威脅也會越來越高。


疾病



乾旱的高溫天氣給病毒創造了極好的生長環境,蚊子、扁蝨、老鼠等攜帶疾病的生物愈發繁盛,如蚊子就使加拿大人感染了西尼羅河病毒。隨著人類繼續破壞荒野棲息地,將會有更多的傳染病蔓延。


世界衛生組織聲稱,新生的或復發的病毒正在迅速傳播中,而神秘的」X病毒「、伊波拉和新冠病毒成為了人類需要攻克的又一難題。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已導致全球近9000萬人確診,194萬人死亡;加拿大累計確診67.3萬人確診,1.7萬人死亡。到目前為止,人類還沒有徹底弄清這種病毒的來源,對於它還知之甚少。


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我們正遭受著大自然的報復,一次又一次的悲劇正在重複上演。人類必須痛定思痛、幡然警醒,對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


每天溫哥華,你身邊至少有10個朋友關注。


  ---歡迎投稿,成為我們的特約寫手,獎勵豐厚---  

  ---郵箱:hello@vanday.ca---  

  ---微信:vanday001---  

【版權聲明】本平臺所有標明原創的文章,包括其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Vanday Media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平臺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本平臺已經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以不小於14號字體清晰註明"稿件來源:每天溫哥華, 公眾號vandayca",違者本平臺將依法追究責任。



相關焦點

  • 上千鯊魚被塑料纏住 海洋垃圾成生活在大海中生物的頭號殺手
    上千鯊魚被塑料纏住 海洋垃圾成生活在大海中生物的頭號殺手時間:2019-07-08 15:01   來源:文匯客戶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上千鯊魚被塑料纏住 海洋垃圾成生活在大海中生物的頭號殺手 據《太陽報》7月5日報導,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新研究顯示,已發現1116隻鯊魚和鰩魚被海中塑料垃圾纏住
  • 鯊魚,究竟為什麼攻擊人類?
    不幸的是,去年秋天,麻薩諸塞州遭遇了82年來首次致命的鯊魚襲擊,越來越多的鯊魚襲擊事件,致使許多海灘被迫關閉。但據研究鯊魚的科學家說,沒有證據表明鯊魚正在獵食人類。例如,北大西洋的大白鯊表現出季節性的遷徙模式,在冬季的幾個月裡,它們會遷徙數千英裡到更溫暖的南部水域。
  • 我們一直苦苦尋找的外星人,它們究竟在哪裡呢?
    說到外星人,相信科幻迷們一定都不陌生,我們想像中的外星人,它們都來自高度發達的星球,擁有高度的文明,有著許多我們人類望塵莫及的高科技,還有著我們意想不到的超能力。所以,一直以來人類對宇宙和外星文明的探索就從來沒有停止過。地球 在茫茫宇宙中只不過是滄海一粟,渺小的好比一粒塵埃。宇宙浩瀚無垠 類似地球的星球應該是不計其數。
  • 海洋「惡棍」的真相:為什麼我們需要鯊魚?
    長尾鬚鯊是海洋中最新的鯊魚種類這是一條會走路的鯊魚,屬於長尾鬚鯊屬(Hemiscyllium)。它呈現了鯊魚的另一種形象和生活方式,與人們對這類可怕動物的刻板印象截然不同。生物學家在海洋中已經發現了9種長尾鬚鯊。它們是海洋中最新出現的一類鯊魚,歷史可能只有900萬年,其中最年輕的兩個物種在不到200萬年前分離。
  • 那些被人類割掉鯊魚鰭的鯊魚,再被放回海中,下場會是什麼?
    魚翅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品之一,是山珍海味中的一種。自古以來被奉為養生之佳品,被人們看作是高檔消費的象徵,因其價格昂貴,有很多人就以為營養價值很高,甚至還認為有防癌作用。真的是如此嗎?那你是否知道,那些被人類割掉鯊魚鰭的鯊魚,再被放回海中,下場會是什麼?
  • 海洋中的這三種生物,比鯊魚更強大,人類可能也無法對抗!
    我們都知道地球大部分是由海洋和地球組成,目前我們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憑藉這一點,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也在擴張。人類和一部分動植物在陸地上生活,避免了很多的危險。人類探索海洋的階段海洋在我們印象中,和宇宙一樣,是十分廣袤無垠的存在。科研人員如今對海洋的探索也正處於萌芽時期,至少有9成以上的空間我們從未涉足。目前的海下設備還有很多的局限,因此我們沒有能力也不敢去海下探索。
  • 海洋科普(950)| 酸化海洋能腐蝕鯊魚堅硬「盾鱗」?鯊魚:我太難了
    本文來自 澎湃新聞、觀滄海(ID:china_oceannews)海洋酸化究竟有多厲害?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12月19日發表的一項海洋生物學研究指出,長時間暴露在高二氧化碳含量(酸化)的海水中,甚至可能會腐蝕覆蓋在埃氏寬瓣鯊皮膚表面的齒狀鱗片(盾鱗),而這種角質化的盾鱗,其實是非常堅硬的。
  • 盤點海洋世界中最奇特的十種鯊魚(組圖)
    第1頁: 第2頁:   鯊魚是海洋中捕食能力最強的食肉動物,它們被人們稱為「不用動腦的獵殺機器」,下面讓我們來欣賞10種稀奇古怪的鯊魚吧!   錘頭雙髻鯊(HammerheadSharks)  與其他的鯊魚相比,錘頭雙髻鯊魚算是鯊魚界的新人了。
  • 被誤會的鯊魚:《巨齒鯊》不可怕,人類想像鯊魚的方式才可怕
    然而,這些途經往往缺乏某種形式的規範框架,會影響我們對於上述信息的理解。當我們親眼看到有人從衝浪板上被拉下來,或者傷員在水中掙扎,我們很少會像影片中那樣驚慌失措地厲聲尖叫。從生理上來看,所有救生員都認為,無論是否出現鯊魚,恐慌是我們在海洋中遇險時最危險的反應。
  • 半截身子的海獸在掙扎中捕食,讓我想起了很多以前人類的罪過……
    【半截海豹的掙扎捕食】這個視頻其實我剛過好幾個版本了…十分痛心,半數以上的評論裡說是鯊魚撕咬,但是我覺得鯊魚如果把海豹咬去半截身子沒有理由不圍而殲之
  • 跟在航母后面貪吃的鯊魚,被螺旋槳刮成條狀,傷口實在讓人揪心!
    拿「海上吞金獸」航母來說,航母在大海上航行的場面極其壯觀,能有效保護國家的海域不受別國侵犯,但也有其殘忍的一面,水下的鯊魚、鯨魚等海洋生物拼死掙扎,看看跟在航母后面貪吃的鯊魚,被螺旋槳刮成「條狀」,傷口實在讓人揪心,簡直不忍直視。航母螺旋槳的殺傷力有多厲害?
  • 鯊魚是海中巨無霸,如果這款防鯊服能上市,人類連鯊魚都不會怕
    如今人類之所以能夠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成為地球新一屆霸主,是因為人類擁有智慧並懂得利用智慧來克服困難。如果將一個不攜帶任何武器和工具的人放在森林中,估計他很難生存下去,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人類在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中還是處於劣勢。
  • 假如海洋中沒有了鯊魚會怎樣
    所以,很多人希望海洋裡沒有鯊魚,這樣可以更安全些。 但是如果所有的鯊魚都消失了,海洋會是什麼樣子呢? 鯊魚在世界各地的生態系統中存在,包括淺海紅樹林棲息地,熱帶珊瑚礁,寒冷的北極水域和廣闊的開闊海洋。無論鯊魚生活在哪裡或者它們有多大,它們都是掠食者,因此對其棲息地的健康至關重要。
  • 鯊魚與人類∣殘忍背後該如何選擇?
    展出依然以探索魚翅消費和人類行為對海洋的影響問題為主線,通過藝術家的創作提升人們對鯊魚保護和海洋保育的意識,而且在展出中很多作品都能引人深思、觸及心底。準備好了嗎?銳利的「魚槍」刺入鯊魚身體,它們本能的用力扭動、痛苦掙扎,希望擺脫被人類捕捉的命運,可所有的掙扎都無濟於事。
  • 鯊魚海洋中的一方霸主,但遇到它卻毫無還手之力,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鯊魚可以說是海中一霸,它們是海洋中的掠食者,海中猛獸。但話雖如此,鯊魚卻也有自己的天敵,那大家想一下誰會是這海中霸主的天敵呢?可能大家都沒想到鯊魚的天敵居然是外表可愛的動物——虎鯨。大家千萬不要被虎鯨可愛的外表迷惑了,雖然虎鯨外表憨態可掬但它卻擁有極高的攻擊力。一旦鯊魚不小心遇到了虎鯨,鯊魚便會停止不動,任由虎鯨擺布,這是什麼原因呢?
  • 海洋中的可怕捕食者,鯊魚和海洋霸主的愛恨情仇
    鯊魚,是生活在海洋中的可怕獵食者,而鯨魚在我們的印象中卻是溫和的大型海洋生物,鯊魚和鯨魚都屬於海洋食物鏈中的頂端,在漫長的生物演化史中,鯊魚和鯨魚碰撞出過怎樣的火花?它們之間又有什麼故事?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鯊魚並不是海洋中絕對的霸主,在海洋食物鏈最頂端的生物是「虎鯨」也被稱為「殺人鯨」和「逆戟鯨」,我們熟知的「大白鯊」也在虎鯨的獵食名單中,虎鯨還會主動攻擊其他鯨魚,甚至是海洋中最大的生物「藍鯨」在幼年時也會遭遇虎鯨的攻擊,在目前的海洋霸主爭奪中,鯨魚全面佔據上風
  • 被誤會的鯊魚:《巨齒鯊》不可怕 人類想像鯊魚的方式才可怕
    然而,小說中的巨齒鯊長著危險的鰭,下巴咀嚼不停,並且對人類懷恨在心,這些障眼法般的描述使得我們無從習得鯊魚真正的迷人之處。我們把影片中的鯊魚和真正的鯊魚混為一談,這就導致現實中人們普遍把鯊魚看作必須趕盡殺絕的惡獸。從歷史上看,由於人類對鯊魚研究投入的資金不足,所以有關鯊魚的神話傳說才會如此之多。現在,我們開始意識到,鯊魚對於維持人類賴以生存的健康海洋環境至關重要。
  • 擁有「電鋸」牙齒的鯊魚,海洋稱「霸王」,它如今又在何處呢?
    鯊魚界中的「電鋸」,滿嘴長著螺旋狀牙齒,幸好早已滅絕!如果說人類在陸地上稱霸主,那麼在海洋中佔領主導地位莫過於鯊魚。人類科技如此發達,也無法到達海底深處,沒有造出頂得住海底壓力的潛水艇。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僅僅只有幾百萬年,鯊魚在5億年前就已經在地球上生存進化,一直繁衍至今。
  • 嘴裡長著「電鋸」的鯊魚,幸好已經滅絕,否則人類難以靠近海洋!
    嘴裡長著「電鋸」的鯊魚,幸好已經滅絕,否則人類難以靠近海洋!如果說人類是陸地上的王者,那麼在海洋當中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頂級掠食者應該就是鯊魚了。在地球上它們比人類出現的時間更加的悠久,大約在4億年前鯊魚就已經開始在地球上進化了。
  • 《動物來啦》呼籲關愛鯊魚
    由於人類對魚翅的誤讀導致鯊魚瀕臨滅絕,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張勁碩博士揭秘吃魚翅竟如同「吃鉛筆」;哪些東西屬於我國規定禁止入境攜帶的物品呢?首都國際機場檢疫犬小貝將為我們現場揭曉答案;國寶也要體檢,大熊貓抽血要從哪兒下手呢?本期《動物來啦》將為您繼續科普更多動物們的冷知識……748種動物滅絕!野生動物保護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