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願上一個月班也不想帶一周孩子,真的好累,二胎我是真不敢想!

2021-01-13 學霸的秘笈

無論是生男孩還是生女孩,都應該對孩子負責任。生兒育女是很多人都必須要經歷的一件事,但是有很多父母都沒有盡到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尤其是生養女兒的家庭,很多父母仍然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孩子的理念。一些父母認為生女兒比生兒子更省錢,因為不用給女兒買房子,買車子。

網絡截圖

但是現在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育兒思想比較先進的父母大多都會給女兒買房,保障女兒的安全感。對此很多父母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阿香奈

兩個女兒,雖然也想兒女雙全,但是不敢生了!一是經濟實力不允許,二是想工作,不想窩家裡帶孩子當家庭主婦。在家裡窩了三年,很迷茫,不知道做什麼工作,現在找到工作了,雖然工資不高,但是感覺很充實。

我也沒學歷沒技術沒經驗,剛開始對自己沒信心,不敢找工作。但是壓力大,不工作不行,孩子越大開銷越大,先做簡單點的,工資低點沒事,慢慢來。加油寶媽!

@搖瀾

我在帶老二,現在一歲,準備兩年後工作,沒學歷,沒經驗,也不知道該做什麼工作,現在都很想找份工作,可是孩子沒人帶,感覺脫離社會越久,越怕接觸社會。哎……

網絡配圖

@新立

我也是兩女兒,二寶現在都還沒出生都感覺有壓力了。本來都害怕懷二寶的,老大很大了都不願意要,今年她爸爸跟我吵架後懷的二寶。自從懷著二寶感覺我的生活質量都下降了一半,現在還有一個月就生了更加無語。除了上班還得回家做所有的家務看老大。

你可能沒遇到過孩子問你「人家媽媽都會,你為什麼不會?」。

我女兒上中班要做手工,我沒買材料說不會。她就是這麼問我得,做得不漂亮她還不願意。害得我為了她的手工,懷著八個多月的二寶給她加班兩三天到12點做手工,都害怕她以後會問我「媽媽為什麼人家媽媽那麼優秀,你在原地踏步??」

所以,我現在除了工作以後都很認真地學習各方面的知識,遠遠比我讀書的時候要努力千萬倍。

@崔皖清

為啥要追求兒女雙全呢,我覺得只是人的慣性思維,覺得湊成好字人生就完美了,但是也存在很多弊端不是嗎,如果是兄妹組合還好,姐弟的話對女孩太不公平了,有弟弟的女生找對象也屬於減分項,我覺得最完美的家庭是兩個女兒,我不需要兒子,也不喜歡兒子,僅代表個人觀點!

@中了凡瑤的毒

不是覺得湊個好字,單純的就是要個兒子。感覺沒兒子,晚年就特別悽涼我覺得一個人晚年悽涼與否,跟有兒子還是沒兒子沒關係。反正怎麼說,每個人的想法怎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我只知道,我有兩個女兒,覺得已經美滿了。願我閨女平安快樂!

前天在大潤發排隊買單,在我前邊的是一家5口,三個女兒,大的可能15歲左右,小的可能9歲左右。三個女兒都嘀咕想喝可樂,媽媽不讓買,又是飯點了,爸爸說孩子們好說沒吃過KFC了,這話一出孩子們高興得我無法形容,估計也是孩子多吧,生活真不易。

其實,有些孩子家裡就算有山珍海味他都寧願吃辣條,不要看事物的表面,有些孩子脾胃不好,一吃就上火,口氣重,家長都是實在沒辦法才準許孩子吃,那肯定開心了,孩子畢竟是孩子,很多孩子就是喜歡那種氛圍,吃不了幾口最後都是大人吃了。

我寧願上一個月班不想帶一周孩子,真的好累,不光是身體上的,更多心理上的,怕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怕管太嚴也不好,放太松也不好,我媽幫我帶孩子我覺得特別特別愧疚,對她們倆都是。

生女兒比兒子壓力更大,主要是精神,物質富養。其次才是房子,車子,票子。換句話說,首先培養她自己的能力,其次,作為父母,我想多給她一點保障,至少在受到婆家,老公欺負的時候,如果父母不在身邊,你有個自己的家。一個別人無權幹涉你的地方,一個可以遮風擋雨,釋放自己壓力痛苦的地方。噴子就不要回了,扯什麼酒店也能遮風擋雨,呵呵,這概念能一樣麼。

相關焦點

  • 一名35歲寶媽的自述:那些曾勸我生二胎的人,現在都在羨慕我
    女兒出生後,我們全家都非常開心,那時候二胎政策已經放開了,身邊很多已經有了二寶的朋友就勸我再生一個,湊個兒女雙全。婆婆更是頻頻給我們暗示,希望能再抱個孫子。雖然我和老公都很喜歡孩子,但是我們又都比較自我,並不想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
  • 生完二胎後,我不知不覺地變成了「隱形貧困人口」!
    有人說,養一個孩子就等於養了一臺碎鈔機,兩個孩子就是兩臺。沒錯,生完二胎後,大家最強烈的感受就一個字:窮!網上有人做了份詳細的統計,列舉了孩子在各個階段的花費,看著真讓人頭疼。根據所處城市的不同,一個孩子大概要花62萬~197萬,這其中還不包括孩子生病時候的花費。
  • 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所以即使別人的孩子周末和寒暑假天天去上輔導班,但我家孩子不想上,我們也從來沒強迫過他。任他自由自在地在小學的課外時間痛痛快快地玩了六年。也因此可能成為小學期間唯一一個幾乎沒有上過輔導班的孩子,是奇葩一樣的存在。
  • 網友:還敢生二胎?
    如果收入不高,那麼每天的生活就要精打細算了,看著自己每天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而煩心,也會很好奇別人家都是怎麼過得呢? 網友來者匆匆:生活在三線城市,老婆每天賦閒在家帶孩子,我每個月領著5000塊錢的固定工資,說沒壓力是假的,但勉強也能混的過去。一個月5000,一年六萬,房子是雙方父母在結婚時共同幫襯著買的,車子是貸款,這麼多年下來,小日子過的到也算是「平穩」。
  • 看完N個媽媽的故事,再也不吐槽2020了!
    交完定金,老公說我的開心全寫在臉上,連腳步都變得輕盈了。這一個月的自由價值不菲,但現在想起來也不覺得後悔。@西西:產後多請了 2 個月的育兒嫂,很值!二胎叫了幫手才知道一胎有很多苦是不用吃的!我需要努力的只有賺錢。@歪,我是明明:猶豫了很久,請了育兒嫂。每個月的工資在付過阿姨的費用後還剩下小一千塊,但能睡整覺的日子真香!
  • 奇怪想法,竟然想選擇一個機器人做「二胎」
    一年一度的CES可以說是科技領域的一個風向標,像人們展示著最新、最炫的科技成果或者最新概念。就在昨天機器人管家在CES上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但是我遇到了您現在可以擁有的最酷的機器人。它可以清洗倒立,翻轉,跳舞,發射火炮……還有呃大便、放屁等搞笑技能,而不是清潔地板。沒錯它就是Robosen發布的最新高端玩具機器人K1 Interstellar Scout。
  • 寶媽生二胎,大寶在產房外守護是什麼感受?太讓人揪心了
    文|好孕姐前兩天,看到一個新聞,說的是一位產婦在生二胎,在產房外只有她家大寶在守候,而產婦老公卻因為太累回家補覺去了。當時看到寶寶孤零零守在產房門外的照片,感覺太讓人揪心了。二是為產婦家大寶感到心疼,那麼小的孩子,卻要為媽媽擔心。家人關心生男生女,大寶只要媽媽「快點出來」或許,產婦生二胎,家人會覺得反正已經生過一次了,有經驗了,有沒有人守候都一樣。或者,就算有人守候,很多家人都關心二胎生的是男是女。畢竟,很多人都希望生倆孩子湊成「好」,尤其是那些大寶是女孩,二胎大多想追生男孩。
  • 「二胎出生後,我越來越討厭老大」,心理學家:理解寶媽吧!
    考慮到小何的大兒子很好帶,平時不愛哭鬧、晚上也不折騰人,白白胖胖的很可愛,小何也覺得可以要個弟弟妹妹了,還能培養老大作為哥哥的責任感,就生了二胎。好不容易安撫住兩個孩子,小何是身心俱疲,越想越生氣,怎麼生了二胎之後,老大反而成了家裡最麻煩的那個!
  • 一直自己帶的孩子,要把她送回去給老人帶,心裡難受極了
    我們打算把妹妹送回家,給她奶奶帶一陣子,等幼兒園開學了,再接回來。這是我最不願意的!疫情還未結束,幼兒園開學還沒有消息。轉眼間,2020年就過了四分之一了。各種壓力,逼得我們不得不做出抉擇。我不願意把妹妹送回去,可是不送回去,我就沒法找工作,上班。沒法上班,沒有收入,生活壓力,精神壓力大,壓力大了,就煩躁不安,生活充滿絕望。
  • 生二胎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個人帶倆娃!9張圖道盡二胎媽媽的心酸
    文|福林媽咪都說生二胎一定要具備四個條件:經濟條件要好、身體素質要佳、夫妻關係要融洽、還要有人能幫忙帶娃;也有人說只需要具備一個條件:只要經濟條件好,其他的都不是什麼問題了。其實,生二胎不可怕,可怕的是沒人搭把手,一個人要帶倆娃。
  • 「我27歲時父母了生二胎,從此工資月月光」大齡剩男的話讓人心酸
    朋友今年33歲了,之前談了一個四年的女朋友,臨到結婚時卻突然分手了。朋友說,也不怪她,誰讓自己窮,買不起車和房。但是,我知道他月薪還是挺高的,真不算窮。可是,他說:「我27歲時父母生了二胎,從此工資月月光。」大齡剩男的話讓人心酸。原來,自從弟弟出生,他就開始跟父母一起養弟弟,每月工資除了生活費其餘都交給爸媽。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一位72歲老人哭訴:「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指望兒子養老。霍阿姨/72歲我72歲了,我只有一個獨生子,當年兒子出生後,我們一家人都特別開心,特別的疼愛兒子,因為有一個孩子在家,特別的熱鬧,本身我就很喜歡小孩子,所以把所有的愛都給了兒子,不管兒子需要什麼,我都會滿足。
  • 導致現在人不要二胎的,根本不是什麼高房價,而是人們的自私天性
    但我覺覺得很多專家,或者現在廣大的群眾根本就沒有看清人們不生孩子的本質,把少生孩子與房價、教育成本高掛鈎,覺得是這些因素導致了少子化。 我今天就想告訴大家,這種認識其是完全錯誤的。
  • 帶孩子出去玩心情說說 家長與孩子一起出遊注意事項
    形容帶孩子出遊的心情說說就會出現在在朋友圈中,內容也十分有趣。   每一次旅行,每一次出遊,都是想拓寬孩子和自己的眼界,見的多了視野就很寬,不管去哪裡,都完全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感受當地的文化底蘊。   周末帶著孩子老媽和閨蜜出遊,幸福滿懷。這麼多年無論陰晴冷暖,她們總是義無反顧伴在身旁。
  • 「什麼樣的家庭,才適合生二胎?」一位二胎媽媽袒露心聲!
    陳思和老公有一個女兒,已經上初中了,她和老公都一直想再要個兒子。正好二胎政策放開,她和老公商量後,決定要個二胎。終於,在陳思40歲那年,他們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一個兒子。一兒一女湊成了個好字,本來是多開心的一件喜事,但是後來再見到陳思時,她整個人看起來都是憔悴疲憊的樣子,和從前那個精心打扮的陳思判若兩人。
  • 一個孩子都快養不起了,還生三胎?
    她老公還是一個普通文員,每天早出晚歸掙錢,回到家裡已經累成狗。我心想:人和人果真不一樣啊,我覺得生一個孩子就夠我喝一壺的了,人家卻敢生三胎。前段時間,跟一個90後聊天(最早一撥90後也30歲了),她跟我說,她就是不想生孩子,而且她身邊很多朋友持的也就是這樣的想法。
  • 一位教師父親的檢討:教育立竿見影是神話,寧願相信我孩子是大器晚成
    我是個教育工作者,有滿腦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論,所以開始我力圖對孩子的學習不幹預,抱定多觀察、多鼓勵、多引導的原則,堅持不在外邊報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結果呢,我看到孩子的磨磨蹭蹭,經常大腦像斷了線一樣,長時間愣神,作業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
  • 透視學而思④|對話總校校長:家長不敢讓孩子初三高三才努力
    二是和我們的傳統有關係,中國家庭收入中很大一部分都在孩子身上,最多的還是教育上,雖然現在放開了二胎,但子女還是整個家庭的核心,子女教育還是最受家庭的關注。而我們的文化又深受儒家影響: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出現這樣的現象並不奇怪。
  • 90後不想丁克,卻有預感晚育
    前有80後與他們在職場和情場上競爭,後面的00後享受著新中產父母的庇護,衣食無憂。 而他們活在夾層中,單身的不敢結婚,結婚的不敢生子。 有人說,如果你想讓一段婚姻變成愛情的墳墓,就讓他們生一個孩子;如果你想要毀掉一個女人的生活,就讓她生一個孩子。 話雖誇張,卻不無道理。如果婚姻中的兩個人對生孩子這件事,沒有健全的認識,也沒有合理地分配責任,孩子的到來真的可能摧毀他們的生活。
  • 真實傾訴:老公只愛兒子——懷孕8個月的我,不想生了!
    其實在小區裡看到年輕夫妻一起推著嬰兒車出門我挺羨慕的,但曹國寧太忙了,他哪會有時間和耐心來跟我一起帶娃?5一諾八個月斷奶後,我要回公司上班,曹國寧也同意了。其實我只是擔心他有花邊事,所以想每天守著他。而一連幾次的測試,她都是不及格,成績墊底。我都不敢跟曹國寧說,他本來就偏愛小宇,要是知道一諾的表現,一定更加失望。有天一諾不小心把小宇的作業灑上了水,小宇還沒有開口,曹國寧已經大發雷霆。私下裡我跟曹國寧吵,他反問我,你看你怎麼教的孩子?以為你基因好,沒想到一諾這麼笨,跟小宇比,簡直是差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