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自己帶的孩子,要把她送回去給老人帶,心裡難受極了

2021-01-17 離海兒時光

生活中太多的抉擇,太多的分離,太多的不得已,都是為了活下去。

馬上五一了,可能大家都在想想去哪裡走走看看,可是我家,將遇到人生中最大的選擇。

我們打算把妹妹送回家,給她奶奶帶一陣子,等幼兒園開學了,再接回來。這是我最不願意的!

疫情還未結束,幼兒園開學還沒有消息。轉眼間,2020年就過了四分之一了。各種壓力,逼得我們不得不做出抉擇。

我不願意把妹妹送回去,可是不送回去,我就沒法找工作,上班。沒法上班,沒有收入,生活壓力,精神壓力大,壓力大了,就煩躁不安,生活充滿絕望。

有一次去姐姐幼兒園開班會,說學校有貧困家庭補助,請相關家庭當場報名,在班會上闡述困難的原因,全體投票表決。而報名的家庭,幾乎都是二胎家庭,因為生了二胎,讓自己變成貧困戶了。當時我覺得真可笑!

有人會說,沒法養,為什麼還生二胎?有一個人可以陪她長大;當我們老去,還有一個人可以繼續陪著她。一起歡笑,一起玩耍,一起去承擔生活中的痛,感受生活的美好。

困難是一時的,一個家庭最難的也就是孩子幼小的那幾年。熬過去了,幸福就來了。

孩子長大18歲需要花多少錢,有人說30萬元,有人說60萬元,有人說200萬元......

我沒有做個詳細的計算,我只知道,近幾年,我們兩口子賺的錢,都花在了兩個孩子身上了。孩子生活,學習,特長班這些,一年下來,我們的工資也就所剩無幾了。

真希望,時間停留,我可以陪她多一點。願時間走快點,我們早點把把接回來。願這樣的事情不再出現,我不再做這樣的抉擇!

怎麼辦?還沒有走,就開始想念了!

相關焦點

  • 老人夏天帶娃的「迷信」行為,多數都在坑孩子,新手爸媽要重視
    老人帶孩子肯定會疼愛孩子,但是也會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有的時候老人的育兒理念跟不上,就會給孩子帶來一些不太好的影響。老人和年輕人對帶孩子也總有不同的觀點,很容易出矛盾。 這些都是把孩子交給老人帶,可能會出現的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
  • 都在吐槽老人帶娃,但全職外婆/奶奶的辛苦有人理解嗎?
    妙妙奶奶是從外地來成都專門帶孫女的,平時,妙妙爸爸媽媽上班,奶奶負責接送、做晚飯。雖然兒子、兒媳都跟她說,「你不用做晚飯,等我們下班了再做飯好了。」但是,孫女要吃晚飯呀,總不能只做自己和孫女的吧。所以,她每天晚上還是要操持一大桌子飯。 今天,妙妙耳朵有點不舒服,兒子兒媳帶她去醫院。她給兒子打電話想問問晚上還要不要燉鴨子。兒子非常不耐煩地說,「哎呀,你做嘛。
  • 孩子問「聖誕禮物是誰送的」,媽媽的回答暖心極了
    我的女兒今年8歲了,依然深信聖誕老人的存在,並且會在每一個聖誕前夕工整地寫下自己的願望,希望聖誕老人能夠看到。記得她6歲的時候,身邊很多人就告訴她聖誕老人是不存在的,那些禮物都是爸爸媽媽買來送給自己的,她回來問我:「真的有聖誕老人嗎?」我並沒有直接回答她,而是分享了一個小故事給她,這是關於一個小女孩的一封信的故事。
  • 陳顯心裡高興極了,連忙向陸迅道謝,並把他送出門!
    陳顯心裡高興極了,連忙向陸迅道謝,並把他送出門!說完,一溜煙跑了出去。劉曦也起身向外走。我去天牢一趟,陸大人回來,立即通知我。葉開抓起桌上的劍,跟上劉曦。等等我!兩人到了刑部天牢,劉曦報明了來意,葉開立即讓獄卒將初九和江娘子提了出來。他們兩人在大牢裡被關了一個多月,雖說開始是為了隱藏身份,但時間也確實有些長。
  • 老人幫著帶孩子,給不給錢?社會學家提出了中肯的意見
    還有一條寶媽留言,公婆就是她丈夫的兒子,她生完孩子後想出去工作,想讓公婆帶孫子。於是,婆婆帶了兩個月,竟開口問她們要的「薪水」。寶媽非常生氣,她說:「家裡的人,公婆只有一個兒子,他們帶孫子難道不是沒有道理的嗎?怎樣得到額外的薪水?
  • 「我被生父母拋棄,半路又被要回去了」諷刺的人生沒有辦法解釋!
    曾經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做父母好像不需要許可證,孩子生下來,你就是孩子的父母。除了血緣關係的無可取代,更是一份對生命的責任。就像孩子不能選擇父母一樣,做父母的也不能選擇自己的孩子。一直在那個家庭長到10歲。後來不知道因為什麼,家裡人又來把我要回去了,和我的養父周旋了好久,送了禮又送了錢。終於把我帶回家了。這整個過程沒有徵求過我的一點意見。
  • 「老人要來咱家,你把臥室騰給她吧」她的回應,讓丈夫無話可說
    我想,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家庭整天都陷在爭吵的氛圍當中,這樣的環境,誰願意長久待在其中呢?丁藝傑並不是媽寶男那種令人生厭的類型,對於長輩,他只是懂得要孝順這個道理。他不像有些男孩子,在少年時期會有叛逆的表現,丁藝傑一直很懂事。成年後的他,在別人的介紹下,娶了王悠知為妻。小夫妻兩人的生活,雖然比不得那些做生意或者富二代這樣的家庭生活,但是他們兩人都很勤奮踏實。
  • 「我是男人,怎麼能在家帶孩子」「你自己賺多少錢,心裡沒點數」
    而老婆卻在一家大型公司上班,每個月的收入1萬以上,老婆的收入之所以可以達到如此之高,是因為她工作能力原本就很強。而且這兩年來,她的業績也有了非常明顯的突破。眼看著老婆的事業屢次突破,而他卻在原地踏步,他心裡也有過非常難過的體驗。
  • 「春節回家帶點啥?」一個愁人的選擇題
    這問題不只蔣玲有,在微博等社交平臺,「春節回家帶啥」再次成為討論的熱門話題。  糾結  蔣玲聽朋友的建議,本要在網上淘堅果禮盒寄回去。但同事勸說她,剛來北京第一年,可以帶點特產。  「也沒啥其他帶的,帶點烤鴨、糕點等特產回去,讓老人們嘗嘗鮮」,成為很多人的想法。  逢年過節,都是白酒的銷售旺季,今年也不例外。在超市裡,人頭攢動的還有酒類區。  對於「上有老下有小」的張雷來說,即使選酒也遇到了發愁的問題。
  • 和親家一起帶孩子,怎麼相處才好?
    小長假的時候,小兩口開車帶著兩個孩子出去玩,就奶奶和外婆一起出去到處逛逛,唯一的不足就是兩個人語言交流很困難,說著蹩腳的普通話,就像鴨與鵝講,你說你的,她回答她的,也不知道聽懂沒有。婆媳交流和親家母一起帶孩子,該如何相處?第一,首先家務事要分工明確,為了家庭的和睦,兒子兒媳婦要各自安排好自己的父母,協商解決家裡家外的工作,不能做的做,看的看。
  • 「半夜孩子哭婆婆裝聽不見,老公說太吵睡不著,她立馬來哄孫子」
    執筆:檸兒【原創內容,歡迎個人收藏轉發】昨天跟朋友琳琳聊天,她說有了孩子才發現,自己在家裡永遠都是個外人。她說,生孩子前感覺公婆對自己挺好的,客客氣氣,沒讓她感覺不舒服,反而讓她覺得少了父母的嘮叨和管束,特別自在。可是,生完孩子她發現,還是自己的父母最親。
  • 帶娃搞科研這四年,最對不住的是孩子
    02、孩子出生之後要按時接種疫苗,為了讓我安心科研,先生每次都請半天假帶著老人和孩子去醫院打針,我不止一次地聽他們說「寶寶怕疼,哭得很兇,要哄好久……」我錯過了所有陪孩子打針的時刻,作為一個媽媽,我應該把他抱在懷裡輕聲安慰,再餵他吃一顆糖丸。
  • 每日一笑:女友回去發一條朋友圈:我一定會好好養大你送我的蝌蚪
    1.我有一朋友,交往了一女友,心裡特別喜歡人家,電腦桌面手機桌面都是他女友的照片!一天他女友照了一套寫真,他把一張寫真照當成了電腦桌面,猜怎麼的了?一天他媽媽問他,兒子這桌面上濃妝豔抹的女生是誰啊?他一慌,回答到:一個明星!他媽媽說,哦,哪個明星長那麼醜,還能出道!
  • 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說明腦袋瓜很機靈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夠擁有一個聰明的腦袋瓜,聰明孩子學東西比較快,以後才能夠贏在起跑線。為了讓孩子擁有聰明的腦袋瓜,孩子還在娘胎裡的時候,父母就開始努力。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會吃一些有利於胎兒大腦發育的食物,等到孩子出生之後,父母又開始各種食療、訓練,希望能夠助力寶寶智力發育。
  • 天津一大怪,姥姥帶孩子:姥姥姥爺和爺爺奶奶到底誰更愛孩子?
    網上一直流行著一句話:「媽媽生,外婆養,爸爸回家就上網;外公天天菜市場,爺爺奶奶來欣賞。」有人贊同有人反對,還有人笑出了眼淚,但也有人是真的心酸不已。不知道別的地區是什麼樣子的,但在天津有一大怪現象,那就是「姥姥帶孩子」。放眼望去,各大小區帶孩子的老人,基本上都是姥姥,那句打油詩可以說是非常貼切。
  • 動物園內父母帶孩子投餵狼群上黑名單:沒修養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
    父親知道女兒曾有過偷東西的行為,也教育過她,但自己平常工作忙,根本管不過來。 郭麒麟從無人知曉到無人不知,從「相聲郭」到「綜藝郭」再到「演員郭」,他一直把教養帶在身邊。 他待人有禮貌、懂得尊師重教、遵守規矩,大家都喜歡這個有教養的孩子。 在《星廚駕到》中,郭麒麟因為廚藝不佳被罵,但他沒有懷恨在心,而是虛心地接受師傅的訓誡。
  • 這3種老人帶的孩子,不僅聰明機靈,情商也特別高,建議收藏
    很多老人退休後沒事情做,也願意和自己的孫子孫女在一起,自然就承擔起照顧孩子的重任了,不過,有的老人因為文化水平低,或者不願意接受新的教育理念,經常會和孩子的父母產生衝突。實際上老人帶孩子,就是有好有壞的,不過,通常來說,讓這三種老人去帶孩子,帶出來的孩子不僅非常的聰明機智,而且情商會很高,能夠被周圍的人喜歡。
  • 婆婆不帶孫子,卻去大姑姐家帶外孫,清明節回來掃墓,兒媳紅了眼
    大姑姐丈夫做物流生意賺了不少錢,兩人嫌一個孩子冷清,不顧四十歲高齡冒險生二胎,和周周兒子僅相差一個多月。婆婆剛照顧完周周坐月子,就提出要去大姑姐家帶外孫,這令周周心裡很不舒服,哪有放著自家親孫子不帶跑去帶外孫的奶奶?
  • 捐獻遺體的15歲少年:要去醫院做讓人尊敬的「大體老師」
    (健康時報記者 韋川南)松華遺體的角膜被取走的時候,北京大學首鋼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曹鳳沒去,她坐在辦公室,眼淚難以自控地流個不停。「原本是想最後再去送送他,但那一刻真正到來的時候,還是太心痛,沒辦法去看。」曹鳳對健康時報記者說。
  • 孩子表現很自私,大人該管嗎,怎麼管
    最近,我們家小朋友,表現的很愛護著自己的玩具。不願別人碰,也不會給別人玩。我以為只有我們家小朋友會這樣,她才2歲3個多月。結果,我們一起去小區裡面玩的時候,和小區裡帶孩子的大人們一起交流了。才知道,他們家小孩也是如此,感覺現在的小朋友都好自私。不願和別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