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 有三種年齡的分布:① 0歲,1歲,2歲;②0個月,12個月,24個月;③ 0天,365天,730天,關於這三組數據的離散程度,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三組數據的離散程度最大;(B)第三組數據的離散程度最小;
(C)三組數據離散程度一樣大; (D)單位不同,無法比較。
2.某班級一次英語考試成績服從正態分布,全班平均成績為70分,標準差為10分,一個學生成績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為( )
(A)前10% (B)前 20% (C)後10% (D) 後20%
3.一個滿分為20分,且測試結果服從正態分布的測驗,想了解該測驗結果與文化程度是否有關聯,則最恰當的方法是( )。
(A)等級相關 (B)二列相關 (C)點二列相關 (D)卡方檢驗
4.已知某智力測驗測試結果服從正態分布,總體方差未知,從中隨機抽取10名被試,其平均值,方差 ,則總體均值的0.95的置信區間為( )。
(A) (B) (C) (D)
5.拒絕H1假設時所犯統計錯誤的概率為( )。
(A) <α>α (C) <β>β
6.在完全隨機單因素方差分析中,當組數大於3時,用均數兩兩比較的t檢驗,將會( )。
(A)同時增大第一類錯誤和第二類錯誤; (B)只增大第一類錯誤,但不增大第二類錯誤;
(C)只增大第二類錯誤,而不增大第一類錯誤; (D)第一類錯誤和第二類錯誤的變化均不確定。
7.對於樣本平均數而言,總體服從正態分布且總體方差未知時,該統計量對應的標準誤為( )。
(A) (B) (C) (D)
8.對於一元線性回歸方程有效性的F檢驗,總的變異可以被分解為( )。
(A)誤差平方和和區組平方和兩部分; (B)殘差平方和、組間平方和和區組平方和三部分;
(C)總平方和、回歸平方和和殘差平方和三部分; (D)回歸平方和和殘差平方和兩部分。
9.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是( )。
(A)比奈-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奈量表 (C)西蒙-比奈量表 (D)韋氏量表
10.你在施測一個人格測驗,並認為它能夠預測心理障礙。但你擔心表面效度對部分被試產生影響。你認為下列( )涉及到了表面效度問題。
(A)我認為人格測驗能夠很好地測量人格
(B)我認為被試可能會感到這個人格測驗侵擾了他們的隱私
(C)我認為各種人格測驗都非常擅長測查精神障礙
(D)我認為有精神障礙的被試不會接受該測驗
11.因素分析的目的是( )。
(A)根據一組心理特質的測量推導出新的心理特質的測量
(B)用更少量的因素概括或解釋一大群變量之間的關係
(C)同時估計大量變量之間的信度,而不必對每個變量都進行計算
(D)測量一大群變量在不同被試或施測條件下效度之間的差異
12.韋氏智力測驗提供了( )。
(A)言語、操作和總量表的IQ分數 (B)言語和空間知覺的分數
(C)只有一個總的IQ分數 (D)實踐智力和學術智力的分數
13.下列( )研究者會最反對斯皮爾曼的智力理論。
(A)卡特爾(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 (B)斯騰伯格(實踐智力,言語智力和問題解決)
(C)吉爾福特(智力結構模型) (D)瑟斯頓(七種基本心理能力)
14.人格測驗中迫選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受暗示性 (B)識別謊言 (C)消除猜測 (D)減少謊言
15.效標關聯效度係數( )。
(A)測量的是測驗的內部一致性 (B)是測驗分數與效標測量間的相關
(C)測量的是測驗適用於何種人群 (D)是因素分析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