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將去向何處

2020-11-11 光明網

□張彥梅

最近看了以色列作家羅伊·澤扎納的《未來生活簡史:科技如何塑造未來》,我發現我對未來的理解太缺乏大局觀了。

自古以來,人類對未來發展的探究從未停止。

未來,從個體來說,是指個體的命運。從人類來說,則指我們人類將要去向何處。

一場疫情,讓我們更關注未來如何戰勝病毒,關注科技怎樣影響未來。而本書恰在此時,用三場科技革命及場景應用,為我們預測預見了一個「未來」。本書之所以抓人眼球,引發對未來的思考,是因為文中所涉全是我們關注的未來學話題。

作者是一位在全球頗受讚譽的智能與未來學家,擁有十年以上預測和預見、趨勢分析和市場研究分析經驗,是世界未來協會的高級科學顧問和全球代表。他的文字,權威不失生動,理性不失俏皮,將我們引入他娓娓道來的未來世界中,圖靈、虛擬替身、創新納米技術、基因工程……一步一步徜徉科幻的未來世界,我們的好奇心也隨著本書層層遞進,未來世界的面紗也層層揭開。

如果說人工智慧、大數據、3D列印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已經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顯現出了它的強大便捷,在未來則更會深入應用到生產製造、建築設計、醫療等行業。作者邏輯嚴謹地勾勒出了三場科技革命在未來改變人類的工作、生活和思維方式,甚至在未來重新定義人類的場景。

未來個性化製造革命:3D列印被國內外學術界稱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重要標誌。在未來,3D列印技術的普及,把製造能力從大型工廠和富人那裡轉移到普通大眾手上,個人可以掌握設計和製造各種材料和物品的能力,可以自己列印生活用品、食物,這讓生活更便捷美好和個性化。

智能革命:計算機開始模仿人類的部分語言和思維能力,其實這個部分是我們最為熟知的,因為在當下,很多智能革命正在發生著。在當今和未來世界裡,計算機逐步取代人類掌控一些任務和活動,比如與他人交談、駕駛、處理客戶服務等。在未來的日子,這些方方面面的智能革命,將會逐步完善,人類和電腦的界限會變得模糊,人類的定義將被不斷超越。

生物革命:當醫學的目的從治療轉變為改善和增強,人類開始編輯基因、植入晶片……所謂長生不老再也不是神話或科幻,對人類的增強和改善更可能產生「超人類」。這場革命或將從政治、經濟、道德、宗教等方面徹底改變人類社會。

從來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未來也一樣。便捷的製造能力,使個人都可以列印槍枝、身體器官、上癮藥物,智能革命達到頂峰時,甚至會把我們這些有血有肉的生物體轉化為虛擬實體,這些都是未來發展的隱患。

合上書頁,我的感覺是未來已來。

我們能怎麼辦?

我的理解是,對一部分人意味著未來有大量的機會,利用人工智慧對場景進行再優化,就像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改變我們的生活一樣。

對一部分人意味著要轉行。比如,產品經理學習人工智慧知識,或者,做一些依靠直覺、需要創造性非標準化的工作,這部分工作很難被替代。

對另一部分人則意味著要被動改變。

未來什麼樣?不是人工智慧把我們帶到哪裡,而是我們要把自己帶到哪裡。未來和應對方法就在我們的想像中。

來源: 石家莊日報

相關焦點

  • 蜘蛛俠退出漫威 小蜘蛛將去向何處?
    蜘蛛俠退出漫威 小蜘蛛將去向何處?時間:2019-08-24 13:0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蜘蛛俠退出漫威 小蜘蛛將去向何處? 據多家外媒報導,因為索尼和迪士尼就影片的收入分成並未達成協議。此後,漫威影業和其主席凱文費吉將不再參與新的蜘蛛俠電影。
  • 《未來生活簡史》:帶你了解人類去向何處,未來學家如何預測未來
    馬斯克在前不久在Neuralink總部開了一場發布會,當他為我們展示將硬幣大的Neuralink植入物和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時閱讀本書,你將了解人類去向何處」。 面對未來,人類何去何從?問題可以從這本書中找到答案。書中詳細的預測了未來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應用場景,如果你對未來會發生什麼感興趣,就讓我帶你一起翻開這本書,帶你了解未來與科技,看看科技革命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 測測你死後靈魂將去向何處,結果可能很扎心 →
    小數據研究所 1522 期閱讀時間 約4分鐘靈魂去向何處
  • 百年之後,人類將去向何處,移民火星就差這一步了
    太陽系位置圖我想,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的地球在浩瀚的宇宙中,如同空中的一粒塵埃一樣,微小,我們的地球相當於浩瀚的宇宙來說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可它又是如此的特殊,特殊之處在於我們人類這個迄今為止,我們人類能夠百分之百的確定能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只有現在我們人類的母親,地球。從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開始,人類就從來沒有停止過仰望星空的行為。走向近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向太空勇敢邁出的步伐。前有,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勇敢邁向太空,成為歷史。
  • 魚頭店裡為啥只看到賣「鴉片魚頭」,魚身都去向何處?答案在這裡
    魚頭店裡為啥只看到賣「鴉片魚頭」,魚身都去向何處?答案在這裡。鴉片魚頭對於大家來說都是非常的健康的,並不是我們小小的那一種,尤其是這種魚的本名呢,它也都是叫做牙片。為什麼會叫做鴉片魚頭呢?因為當我們在吃了這一種魚以後呢,都會特別的上癮,因此才會叫了這樣的名字。魚頭店裡面經常都會看到很多的一些魚頭了,而這些魚身呢,其實也都是被當作魚片在國外進行銷售。
  • 人腦冷凍後有望在3年內復活,科學家或將解釋人類之後的去向
    記住那個誕生了世界上人類換頭手術的神經外科在實施換頭計劃之後,將嘗試一項全新的計劃:人腦。神經科醫生卡納維羅做腦部移植手術,並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這項具有歷史意義的手科大學教授合作在哈爾濱進行家將在哈爾濱進行,與哈爾濱醫科大學的教授合作。
  • 人腦冷凍後有望在3年內復活,科學家或將解釋人類之後的去向
    記住那個誕生了世界上人類換頭手術的神經外科在實施換頭計劃之後,將嘗試一項全新的計劃:人腦。隨著記住那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科技的進步,原來許多看起來不可能的事逐漸成為,例如一直不受歡迎的人,目前已有人工智慧控,當然是一些常見的小毛病。儘管如此,些研究仍然面臨著看似的困難。
  • 科技的永恆力量,會將人類文明引向何處?
    當我再有機會去重訪的時候,就給自己提了幾個問題:人類的文明是從哪裡開始的?這麼多的文明彼此之間是什麼關係?各個文明的優勢在哪?他們對人類的今天有什麼樣的貢獻?」最近一期復旦問學講堂,在復旦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系主任凌鴻教授的主持下,原民政部副部長顧朝曦為我們帶來「新科技巡禮」主題演講。
  • 人類是地球的客人!掌管這個世界的主人到底是誰?來自何處?
    「客人」對每一個家庭成員來說都含有一定的「陌生感」,家中來客了,會變得肅然起敬,收起自己的壞脾氣將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那如果人類是地球的客人呢?試問掌管這個世界的主人到底是誰呢?他們來自何處?地球曾經經歷過冰河世紀,大陸板塊從一個整體變成如今的「四零八落」可能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命中注定,但是人類的存在也會是命中注定嗎?人類最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萬年之前,那時的人類並未完全發育!人類的存在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必然!
  • 上海交大等4所滬上高校發布畢業生就業報告,他們將去向何方
    畢業去向有哪些變化?上海交通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等院校發布了2020年就業質量報告,一起來看下。上海交通大學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校就業率達到97.60%,畢業生赴重點行業及赴基層就業數均創歷史新高,到中西部、基層和國家重要行業關鍵領域就業的比例達69.53%,就業引導率穩步上升。
  • 又要去向何處呢?
    將自己置身其中,猶如去到那個星光璀璨的宇宙,跟隨飄搖的燈火,遊歷一處處歷史的遺蹟。接下來,我們就主要講講在「星際爭霸2」中人族的歷史是如何發展的吧!它分為七個階段,分別是「西方文明的衰退」、「新秩序」、「大淨化」、「流放和長眠」、」聯邦與新世界「、」克哈的叛變「、」大戰前夕「。
  • 湖泊出現千年生物:南美洲金字塔被開發,瑪雅人消失之謎或將揭開
    湖泊出現千年生物:南美洲金字塔被開發,瑪雅人消失之謎或將揭開當今世界,全球化已經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潮流,各國之間逐漸摒棄了以往的恩怨,在文化、經濟各個領域開始了交流。每當好萊塢有新片上映,必定會在社會中引起軒然大波,因為美國的導演擅於運用各種敘事方式,將自己的想像力和劇本結合一起,展示如今人類尚未清楚的領域,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要知道,雖然現在的科技比較先進發達,但是還無法完全破解地球的所有奧秘。
  • 人類低估了外星人,它們或早已來到地球上,如今身在何處?
    宇宙中只有人類一種文明嗎?這個問題飽受大家爭議,最近幾天NASA宣布外星人不僅存在,並且它們很有可能早已來到地球上生存,這位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發現,宇宙中有很多古老行星系,它們甚至已經誕生了110億年,然而在1萬年以前,地球上才剛剛誕生文明,那麼這些古老行星系統中是否有和人類同樣的文明呢?
  • 同舟講壇丨後人類時代,人類將去往何處
    人類把自身放在歷史的中心太久,很難客觀看待自身文化與價值的失衡之處。科技倫理上的陰霾,一直以來也是人類未曾彌補的一塊。可以說,後人類時代的技術前景在不斷挑戰人類文明缺失部分的同時,也不斷地激發人類以新的方式去認識自身。
  • 一種結果兩種去向
    月亮然而在1609年11月30日,義大利的天文學家伽利略將自己製作的天文望遠鏡對準了月球。其實去向很簡單,無非就是一種結果,兩種去向。月球表面的巨大隕石坑一種結果是什麼呢?這些隕石有兩種去向。一種去向就是留在了月球上。小行星天體撞擊了月球之後,產生的隕石碎片一部分就散落在了隕石坑周圍的月球上。還有一部分隕石碎片在撞擊的一瞬間被拋射到了太空中。這部分倍拋射到太空中的隕石碎片一部分受到月球的引力影響又落回到了月球表面。這些隕石碎片就會在月球表面形成一些比較明亮的輻射紋。
  • 人類的存在有什麼意義?只是一個偶然還是有著崇高的使命?
    仰望宇宙星空,不得不感慨人類的渺小,人類與宇宙相比充其量只能算是浩瀚大海中的一個夸克!而縱觀人類世界,我們又不得不感慨人類的偉大,我們創造了輝煌的文明,雖然只是在一個小小的地球上,但人類的思想卻包容著整個宇宙!
  • 科學家發現進化論「漏洞」,推翻猿人進化論,人類究竟源於何處?
    文/玉濁清科學家發現進化論「漏洞」,推翻猿人進化論,人類究竟源於何處?人類究竟從何而來?這個問題從古至今一直是科學家思考的終極問題,關於人類的起源,在18世紀中葉之前,人們都深信人是由神創造的。但是之後,達爾文提出進化論的觀點,人類自此開始了比較科學的認知。
  • 人類究竟起源於何處?科學家推翻猿人進化論,真相無人能承受
    導語: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在提高,智慧型手機現在成為了我們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手機上我們可以很方便的獲得資訊,了解你想要了解的新聞,而且如今的手機支付技術也已經非常成熟了,但是手機最重要的功能還是獲取資訊,信息的傳遞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小編在這裡每天都會分享許多的新消息給大家,大家今天就跟我一起來看看人類究竟起源於何處
  • 假如北極的夏天沒有冰 北極熊將在何處安身?
    你是否能想像,到本世紀中葉,北極的夏季可能就沒有冰了,原來在海冰上行走的北極熊將在何處安身?由於海水升溫,亞北極的生物種類可能一路遷移到南極,導致海洋生態系統發生根本性的改變。  8月31日晚,一場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討論在浦江創新論壇·未來(科學)論壇的直播間展開,多國學者就這個關係人類未來命運走向的話題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