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幽靈粒子的相互作用

2020-09-30 技術力量


中微子-核子相互作用與能量的截面

科學家常把中微子稱為 "幽靈粒子"。中微子是宇宙起源時最豐富的粒子之一,今天依然如此。太陽當中的核聚變反應產生了大量的中微子,每天都會傾瀉到地球上。每一秒鐘都有數萬億個粒子穿過我們的身體,然後飛過地球,好像它不存在一樣。

美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核物理學家亞歷山德羅·洛瓦託說:"雖然中微子在近一個世紀前首次被提出,65年前首次被探測到,但由於它們不願意與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因此仍然籠罩在神秘的陰影中。"

洛瓦託屬於一個來自四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的成員,該團隊構建了一個模型來解決關於中微子的眾多謎團之一:它們如何與原子核相互作用。這一知識對於揭開一個更大的謎團,為什麼中微子在穿越空間或物質的過程中,會神奇地從一種轉變為三種可能的類型。

為了研究這些振蕩,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進行了兩組實驗,分別是MiniBooNE和NOvA。在這些實驗中,科學家們在粒子加速器中產生強烈的中微子流,然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MiniBooNE)或距離源頭五百英裡的地方(NOvA)將它們送入粒子探測器。

知道了中微子的原始分布後,實驗人員就會收集中微子與探測器中原子核相互作用的相關數據。從這些信息中,他們可以計算出中微子「味」隨時間或距離的任何變化。在MiniBooNE和NOvA探測器的情況下,原子核來自同位素碳-12,它有六個質子和六個中子。

阿貢物理學部門和費米實驗室的博士後諾米·羅科說:"這些實驗需要一個非常精確的中微子與探測器原子核在大能量範圍內的相互作用模型,鑑於中微子的難以捉摸,實現對這些反應的全面描述是一項艱巨的挑戰。"

該團隊的中微子與單個核子和一對核子相互作用的核物理模型是迄今為止最精確的。羅科說"我的是第一個在如此微觀水平上模擬這些相互作用的團隊,早期的方法並沒有這麼精細。"

洛瓦託說:"探測器中的核子越大,中微子與核子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大。未來,我們計劃將我們的模型擴展到更大的核,即氧和氬的核的數據,以支持計劃在日本和美國進行的實驗。"

羅科補充說:"對於這些計算,我們將依靠更強大的計算機,即現有的Theta系統和即將到來的超大規模機器Aurora。"

科學家們希望,最終將出現一幅完整的中微子及其反粒子(稱為 "反中微子")的「味」振蕩圖。這種知識可能會揭示為什麼宇宙是由物質而不是反物質構建的,這是宇宙的基本問題。

這篇題為 "Ab Initio Study of (νℓ,ℓ-) and (ν¯ℓ,ℓ+) Inclusive Scattering in C12: 除Rocco和Lovato外,作者還包括J. Carlson(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S. Gandolfi(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和R. Schiavilla(Old Dominion大學/傑弗遜實驗室)。

相關焦點

  • 幽靈粒子能夠穿越一切物質,你知道幽靈粒子的秘密嗎,快來看一看
    今天我們來探索一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那就是幽靈粒子,我們知道幽靈粒子可以穿越任何一種物質,所以科學家才這樣稱呼這種粒子,其實幽靈粒子真正的名字叫做中微子,是一種物理學中的粒子。首先要告訴大家的一點是中微子屬於輕子,是質量極小的一種粒子。
  • 光子是光明的「幽靈粒子」
    (2)像地球和太陽、中子星和黑洞之類天體的強大磁場和強大引力場會發生相互作用嗎?如果彼此毫不相干,那麼為什麼天體的兩種物理屬性不發生相互作用?難道引力是引力、磁力是磁力,「井水不犯河水」?如果磁場和引力場、或磁力和引力發生相互作用,那麼它們之間發生怎樣的交互作用?
  • 「幽靈粒子」中微子,是如何與原子核互動的?
    該橫截面圖展示了與中子-原子核相互作用之於能量的變化趨勢。中微子,從宇宙起源時一直到今天都是宇宙中最為豐富的粒子之一。科學家經常把這種由太陽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大量物質稱為「幽靈粒子」。每秒鐘就有數萬億的中微子傾瀉在地球上,悄無聲息穿過地球,仿佛它們並不存在。《物理評論X》當地時間9月28日發文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構建了精細模型以解開關於中微子的眾多謎團之一——它們如何與原子核發生相互作用。
  • 在義大利一座山下,發現太陽內部產生的稀有「幽靈粒子」
    物理學家第一次發現由太陽內部奇怪的融合產生的稀有幽靈般的粒子。這些被稱為CNO產生的中微子的粒子從太陽傳播到埋在義大利一座山下的探測器,這一發現使人類進一步了解了我們恆星的火熱核反應。義大利米蘭國家核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學家:「貝雷西諾已經徹底闡明了,為太陽提供動力的兩個過程。」
  • 解密「幽靈粒子」中微子如何與原子核互動
    該橫截面圖展示了與中子-原子核相互作用之於能量的變化趨勢。中微子,從宇宙起源時一直到今天都是宇宙中最為豐富的粒子之一。科學家經常把這種由太陽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大量物質稱為「幽靈粒子」。每秒鐘就有數萬億的中微子傾瀉在地球上,悄無聲息穿過地球,仿佛它們並不存在。《物理評論X》當地時間9月28日發文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構建了精細模型以解開關於中微子的眾多謎團之一——它們如何與原子核發生相互作用。
  • 中微子探測器Borexino發現來自太陽的新型幽靈粒子
    據外媒報導, 義大利一個巨大的地下粒子探測器Borexino已經檢測到一種從未見過的來自太陽的中微子。 這些中微子證實了一個90年前的假設並完成了我們對太陽和其他恆星融合周期的描述。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產生的超輕粒子,地球上探測到的大多數中微子都是由太陽將氫聚變為氦時產生。
  • 中微子探測器Borexino發現來自太陽的新型「幽靈粒子」
    據外媒報導,義大利一個巨大的地下粒子探測器Borexino已經檢測到一種從未見過的來自太陽的中微子。這些中微子證實了一個90年前的假設並完成了我們對太陽和其他恆星融合周期的描述。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產生的超輕粒子,地球上探測到的大多數中微子都是由太陽將氫聚變為氦時產生。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幽靈粒子
    NEXTMIND在南極廣袤冰凍的地表之下,科學家發現了捉摸不定的「幽靈粒子」。據外媒Sciencealert報導,南極洲冰立方天文臺發現了穿過地球的中微子,但科學家無法探測它們的源頭,因此把它們稱為」幽靈粒子「。
  • 幽靈粒子不再神秘 丁洪教授未來論壇揭秘外爾費米子
    9月12日,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究員、北京凝聚態國家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丁洪教授,將做客由未來論壇主辦,百度新聞聯合主辦的「理解未來系列講座」,揭秘「幽靈粒子」——外爾費米子的發現歷程和應用前景。 外爾費米子是德國科學家威爾曼·外爾在1929年預言的,此後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物理學界一直沒有放棄對它的探求。
  •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眾妙之門
    而其中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以及它們之間的基本相互作用是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狹義上講,此類研究通常被稱為粒子物理或高能物理。這實際上是一門最能體現物理學還原論思想的學科。相對於在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其他物理學科,如光學、凝聚態物理等等,粒子物理更多屬於理論研究的範疇。因此,公眾以及很多物理學教師對粒子物理的研究內容、理論基礎以及前沿現狀了解較少。
  • 奇妙的中微子:物理學家不斷追尋的幽靈粒子
    於是,少數物理學家假設了一種全新粒子的存在。這些粒子攜帶著缺失的能量,它們很微小,很輕,而且沒有電荷。它們可以悄無聲息地躲過探測器的觀測。證實中微子的存在花費了數十年時間,足見這些微小粒子的神秘。1956年,中微子被歸入了一類已知並結果測量和確認的粒子,事情又變得更加奇妙了。
  • 「幽靈粒子」讓「穿越」成真?(圖)
    用月球探測中微子  日前,歐洲科學家稱發現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靈粒子  A「幽靈粒子」速度超光速  幽靈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個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過地球。說它神秘,還因科學家猜想,宇宙中的中微子,像一個幽靈在飄蕩,怎麼也捉不到它。甚至,每天可能有數以萬計的幽靈粒子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  如今,神秘的中微子終於在地下1400米深的實驗室裡露面了。科學家們捕捉到了它,而且發現了它的「超光速」。
  • 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簡介
    而其中組成物質的基本單元以及它們之間的基本相互作用是物理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狹義上講,此類研究通常被稱為粒子物理或高能物理。這實際上是一門最能體現物理學還原論思想的學科。相對於在實際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其他物理學科,如光學、凝聚態物理等等,粒子物理更多屬於理論研究的範疇。因此公眾以及很多物理學教師對粒子物理的研究內容、理論基礎以及前沿現狀了解較少。
  • 我們終於知道高能「幽靈粒子」從何而來
    2017年9月22日探測到的所謂神秘的「幽靈粒子」,穿越了40億光年,從一個名為blazar的極具能量的天體上到達我們。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它不僅證實了火焰是高能中微子的來源,而且還建立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多信使中微子天體物理學——利用不同類型的探測器來研究相同的現象。
  • 光子準粒子: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在光子準粒子的應用中,光子可以被限制在幾納米的空間尺度內,光子的偏振和色散對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影響很大,這使得光子與束縛電子以及自由電子相互作用時產生了很多豐富的物理現象。該文章聚焦總結了近年來光與物質基於光子準粒子進行相互作用的重要進展,用統一的理論將電子與微腔(或光子晶體)中的光子、等離激元、聲子和激子等之間看似不同的相互作用囊括在一個框架中。這篇綜述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待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的束縛電子和自由電子,詳細介紹了如何通過宏觀量子電動力學理論框架去統一描述這些看似不同的電子系統中的光子準粒子現象。
  • 曾迷惑能量守恆定律24年的「幽靈粒子」
    人類自詡是地球上最高智慧的生物,然而祖先留給我們的感知自然的能力,卻無法察覺來自宇宙的「幽靈粒子」——它們隨時隨地以每秒幾百萬億顆的頻率,肆無忌憚地穿過我們的身體。那麼,科學家又是怎麼發現它們的呢?1896 年, 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的放射性元素會以看不見、摸不著的方式釋放出能量。
  • 什麼是幽靈粒子?它的作用有多大?
    看了幾個小夥伴的回答,認為靈魂粒子就是靈魂,我覺得有點太唯心論了。在這裡個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靈魂粒子,不然你就說那是靈魂,豈不是讓人家笑話。一.靈魂粒子是怎麼回事所謂靈魂粒子,實際上就是中微子。那麼為什麼叫它「靈魂粒子」呢?
  • 捕捉到超光速幽靈粒子 就能玩「穿越」?
    歐洲一隊科學家日前稱發現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靈粒子」):同樣的時間內,在長達730公裡的隧道裡,中微子比光子多跑了18米——具體算下來,每秒鐘比光速多「跑」6公裡。  那麼,原本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最快的速度是光速,沒有任何速度能超越光速,因此有了「相對論」。如果超越光速的物質真的存在,是不是人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都要被顛覆?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產生的「幽靈粒子」
    據國外媒體報導,數十年以來,科學家致力於探索被稱為「幽靈粒子」的中微子具體來源,目前,科學家在義大利地下實驗室掌握到了確鑿證據,顯示這種中性亞原子粒子是在地殼之下產生的。這項研究有助於揭曉哪些放射性元素位於地殼之下,以及地球內部放射性過程如何產生熱量。
  • 美媒:科學家在義大利高山下檢測到太陽內部罕見的幽靈粒子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新媒體專電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報導,物理學家們首次發現了太陽內部的一種奇異聚變產生的罕見幽靈粒子。這些粒子是碳氮氧(CNO)循環產生的中微子,它們來自太陽,被義大利一座山下的探測器發現。這一發現有助於人類進一步了解劇烈的核反應如何給太陽提供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