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靈粒子」中微子,是如何與原子核互動的?

2020-09-30 科學大觀園雜誌


該橫截面圖展示了與中子-原子核相互作用之於能量的變化趨勢。

中微子,從宇宙起源時一直到今天都是宇宙中最為豐富的粒子之一。科學家經常把這種由太陽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大量物質稱為「幽靈粒子」。每秒鐘就有數萬億的中微子傾瀉在地球上,悄無聲息穿過地球,仿佛它們並不存在。

《物理評論X》當地時間9月28日發文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構建了精細模型以解開關於中微子的眾多謎團之一——它們如何與原子核發生相互作用。

原子核,即由質子和中子(統稱「核子」)被強力捆綁而成的複雜系統。這一認識對於解開一個更大的謎題至關重要:為什麼中微子在太空或物質中「旅行」時會神奇地產生三種不同類型(也稱作「味」)形變。

為解開中微子的重重謎團,費米國家加速器實驗室分別利用MiniBooNE和NOvA兩類粒子探測器進行了兩組實驗。

在這些實驗中,科學家們在粒子加速器中生成一股強烈的中微子流,然後分別用MiniBooNE和NOvA探測器捕獲它們。MiniBooNE可在中微子運動一段時間後將其捕獲,而NOvA則在中微子長達500英裡的旅途中將其捕獲。

MiniBooNE和NOvA兩臺探測器採用的原子核來自碳-12同位素,它有6個質子和6個中子。在得知中微子類型的原始分布情況後,實驗人員進一步收集了中微子在探測器中與原子核發生相互作用的相關數據。

根據這些信息,他們能夠計算出中微子類型隨時間及距離變化而產生的變化。模型計算所得的中微子彈性截面數據與理論預期幾乎一致,這表明了該模型的有效性。

鑑於中微子難以捉摸的特性,要對其反應進行全面描述是一項艱巨的挑戰。該小組基於中微子與單個核子或核子對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核物理數據模型,迄今為止最為精確

。Noemi Rocco是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物理部和費米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人員,他解釋道:「我們的研究模型是首款能在如此微觀的層面上模擬這些相互作用的模型。早期的方法沒有這麼精準。」

該實驗室的核物理學家Alessandro Lovato補充道:「探測器中的原子核越大,中微子與它們發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就越大。未來我們計劃使模型引用更大原子核(如氧和氬)的數據來支持其他實驗。」

科學家們希望中微子及其反粒子(被稱為「反中微子」)振蕩的完整圖景最終會掀開神秘面紗。這將有助於解答「為什麼宇宙是由物質而非反物質構成」這一關於宇宙的基本問題。

原創編譯:朱明逸 審稿:西莫 責編:陳之涵

期刊來源: 《物理評論X》

期刊編號: 2160-3308

原文連結: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0-09/dnl-tca092820.php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編譯,中文內容僅供參考,一切內容以英文原版為準。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解密「幽靈粒子」中微子如何與原子核互動
    中微子,從宇宙起源時一直到今天都是宇宙中最為豐富的粒子之一。科學家經常把這種由太陽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大量物質稱為「幽靈粒子」。每秒鐘就有數萬億的中微子傾瀉在地球上,悄無聲息穿過地球,仿佛它們並不存在。《物理評論X》當地時間9月28日發文稱,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首次構建了精細模型以解開關於中微子的眾多謎團之一——它們如何與原子核發生相互作用。
  • 垂釣幽靈粒子|中微子的理論研究和科學探測,它會改變宇宙模型嗎
    先聽聽它所擁有的頭銜:宇宙深處的神秘信使、幽靈粒子、暗物質已知的候選者,看到這些名詞,估計夥伴們已經知道它是誰了。對,沒錯!它就是一秒鐘能夠穿透你大拇指一萬億次的奇異粒子——中微子。哈哈,有沒有被震驚到,不過它的神奇之處才剛剛開始,我們就從一下幾個方面開始今天的探秘之旅吧!太陽內部發生了什麼?
  • 微觀粒子發現史之五:幽靈一般的中微子
    靠著α粒子,盧瑟福做了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原子核就是這麼來的,靠著α粒子,盧瑟福發現了質子,揭開了原子核的秘密,這把屠龍刀借給弟子查德威克玩了兩天,查德威克就發現了中子,徹底了解了原子核的構成。雖然屠龍在手,天下無敵,不過倚天劍還是出現了,對屠龍刀的地位發起了挑戰,β射線就是這把倚天劍。
  • 微觀粒子發現史之五:幽靈一般的中微子
    靠著α粒子,盧瑟福做了散射實驗,提出了原子行星模型,原子核就是這麼來的,靠著α粒子,盧瑟福發現了質子,揭開了原子核的秘密,這把屠龍刀借給弟子查德威克玩了兩天,查德威克就發現了中子,徹底了解了原子核的構成。雖然屠龍在手,天下無敵,不過倚天劍還是出現了,對屠龍刀的地位發起了挑戰,β射線就是這把倚天劍。
  • 了解幽靈粒子的相互作用
    中微子-核子相互作用與能量的截面科學家常把中微子稱為 "幽靈粒子"。中微子是宇宙起源時最豐富的粒子之一,今天依然如此。太陽當中的核聚變反應產生了大量的中微子,每天都會傾瀉到地球上。每一秒鐘都有數萬億個粒子穿過我們的身體,然後飛過地球,好像它不存在一樣。
  • 宇宙中微子背景是什麼?中微子為什麼是第二豐富的粒子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系列徵文中微子僅次於光子作為宇宙第二豐富的粒子,也是宇宙大爆炸時遺留下來的古老遺蹟,除了微波背景輻射,宇宙標準模型最後一個未經驗證的預言就是中微子背景,那麼中微子在宇宙早期是怎樣產生的?它們如何能大量的保存下來?我們為什麼探測不到中微子背景?下面我就從宇宙的起源說起。
  • 中微子探測器Borexino發現來自太陽的新型幽靈粒子
    據外媒報導, 義大利一個巨大的地下粒子探測器Borexino已經檢測到一種從未見過的來自太陽的中微子。 這些中微子證實了一個90年前的假設並完成了我們對太陽和其他恆星融合周期的描述。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產生的超輕粒子,地球上探測到的大多數中微子都是由太陽將氫聚變為氦時產生。
  • 中微子探測器Borexino發現來自太陽的新型「幽靈粒子」
    據外媒報導,義大利一個巨大的地下粒子探測器Borexino已經檢測到一種從未見過的來自太陽的中微子。這些中微子證實了一個90年前的假設並完成了我們對太陽和其他恆星融合周期的描述。中微子是在核反應中產生的超輕粒子,地球上探測到的大多數中微子都是由太陽將氫聚變為氦時產生。
  • 中微子怎麼被發現的?曾迷惑能量守恆定律24年的「幽靈粒子」
    我們以及我們身處的物質世界,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物質與反物質捉對廝殺,同歸於盡,今天的宇宙應該空無一物。然而一部分反物質神秘丟失,物質世界得以倖存,這幕後的「力量」究竟是什麼?人類自詡是地球上最高智慧的生物,然而祖先留給我們的感知自然的能力,卻無法察覺來自宇宙的「幽靈粒子」——它們隨時隨地以每秒幾百萬億顆的頻率,肆無忌憚地穿過我們的身體。那麼,科學家又是怎麼發現它們的呢?1896 年, 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了天然的放射性元素會以看不見、摸不著的方式釋放出能量。
  • 奇妙的中微子:物理學家不斷追尋的幽靈粒子
    微小的電中性粒子這些微小的粒子被稱為中微子(neutrino)。1934年,傑出的美籍義大利裔物理學家恩裡科·費米(Enrico Fermi)提出了這一術語。在義大利語中,「neutrino」的字面意義是「微小的電中性粒子」。中微子概念的提出,其實是物理學家用來解釋一個奇特核反應的嘗試。
  • 宇宙大爆炸產生的「幽靈粒子」是何方神聖?
    「幽靈」是何方神聖?我們的宇宙產生於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宇宙大爆炸在一秒鐘內產生了無數的中微子。宇宙大爆炸初期,由於光子無法擺脫引力外逃,而中微子卻與物質不發生任何作用,可以暢行無阻。所以,它們攜帶了比光更早的宇宙信息走到了現在。由於中微子難以探測,所以被科學界稱之為「幽靈粒子」。
  • 我們終於知道高能「幽靈粒子」從何而來
    2017年9月22日探測到的所謂神秘的「幽靈粒子」,穿越了40億光年,從一個名為blazar的極具能量的天體上到達我們。    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它不僅證實了火焰是高能中微子的來源,而且還建立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多信使中微子天體物理學——利用不同類型的探測器來研究相同的現象。
  • 大量的中微子是如何打破物理標準模型的?
    中微子,這些微小、幽靈、難以捉摸但基本的粒子,根據基本粒子標準模型,不應該具有質量,應該擁有三種類型的中微子:電子、介子和τ子和三種類型的反中微子,它們一旦形成便應保持穩定且性質不變。不幸的是,宇宙還有其它的想法。
  • 一口氣讀懂最鬼魅粒子「中微子」
    這是因為他們發現了100多種粒子,但是卻無處將它們安放。後來,逐漸發展出了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在這過程中,我們國家的物理學家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吳健雄等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你要問在眾多粒子當中,誰是最難被發現的?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產生的「幽靈粒子」
    據國外媒體報導,數十年以來,科學家致力於探索被稱為「幽靈粒子」的中微子具體來源,目前,科學家在義大利地下實驗室掌握到了確鑿證據,顯示這種中性亞原子粒子是在地殼之下產生的。這項研究有助於揭曉哪些放射性元素位於地殼之下,以及地球內部放射性過程如何產生熱量。
  • 幽靈粒子能夠穿越一切物質,你知道幽靈粒子的秘密嗎,快來看一看
    今天我們來探索一個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題,那就是幽靈粒子,我們知道幽靈粒子可以穿越任何一種物質,所以科學家才這樣稱呼這種粒子,其實幽靈粒子真正的名字叫做中微子,是一種物理學中的粒子。首先要告訴大家的一點是中微子屬於輕子,是質量極小的一種粒子。
  • 科普貼:來自太陽的幽靈粒子八分鐘可到達地球
    幽靈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個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過地球。從太陽出發的中微子,只要8分鐘就可以到達地球。1000億個中微子與地球相遇,幾乎全部都能順利地穿越地球,再次進入茫茫的宇宙之中,只有1個中微子可能與地球上的原子發生作用。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幽靈粒子
    NEXTMIND在南極廣袤冰凍的地表之下,科學家發現了捉摸不定的「幽靈粒子」。據外媒Sciencealert報導,南極洲冰立方天文臺發現了穿過地球的中微子,但科學家無法探測它們的源頭,因此把它們稱為」幽靈粒子「。
  • 「幽靈粒子」讓「穿越」成真?(圖)
    ,歐洲科學家稱發現了超光速中微子(又叫「幽靈粒子」):在同樣的時間內,在長達730公裡的隧道裡,中微子比光子多跑了18米,即每秒鐘比光速多「跑」6公裡。  A「幽靈粒子」速度超光速  幽靈粒子,是指中微子。中微子很神秘,一個小小的粒子,居然能穿過地球。說它神秘,還因科學家猜想,宇宙中的中微子,像一個幽靈在飄蕩,怎麼也捉不到它。甚至,每天可能有數以萬計的幽靈粒子穿過我們的身體,但我們根本感覺不到它。  如今,神秘的中微子終於在地下1400米深的實驗室裡露面了。科學家們捕捉到了它,而且發現了它的「超光速」。
  • 什麼是幽靈粒子?它的作用有多大?
    看了幾個小夥伴的回答,認為靈魂粒子就是靈魂,我覺得有點太唯心論了。在這裡個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靈魂粒子,不然你就說那是靈魂,豈不是讓人家笑話。一.靈魂粒子是怎麼回事所謂靈魂粒子,實際上就是中微子。那麼為什麼叫它「靈魂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