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跨越70年的科普書:直至錢偉長先生逝世前仍在收集相關資料

2020-09-05 北晚新視覺網

2020年,是著名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錢偉長先生逝世10周年,北京出版集團出版了全新插圖版的《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緬懷先生在中國科學事業發展上做出的傑出貢獻,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學習先生愛國精神,艱苦奮鬥,科學報國。

作者:司徒劍萍

《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錢偉長 著 北京出版社

錢偉長1912年生於江蘇無錫,其父是錢穆長兄錢摯。錢摯英年早逝,錢偉長靠叔父錢穆接濟讀完高中,並深受錢穆影響,國學功底紮實。1931年他以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九一八」事變發生,錢偉長棄文從理,轉學物理系。在校期間,他積極參加抗日運動,1936年便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1939年,錢偉長奔赴西南聯大教授熱力學,並與清華大學中文系高才生孔祥瑛結婚。孔祥瑛出身書香世家,曾師從朱自清、陳寅恪、聞一多等教授,其父愛好收藏古籍,也有紮實的國學功底。1940年,錢偉長留學加拿大,並在多倫多大學攻讀博士期間提出了著名的「板殼內稟理論」。獲得博士學位後,他赴美任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研究總工程師,從事航天科學研究,提出奇異攝動理論,被國際上公認為該領域的奠基人。但是,在美國期間穩定的科研生活並未腐化他的愛國之心。1946年,錢偉長回國,任清華大學教授,兼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繼續從事力學研究。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的科學事業百廢待興。錢偉長一方面帶領研究團隊全力以赴展開「彈性圓薄板大撓度問題」等問題的研究,另一方面投身我國科學教育事業的調整更新工作之中。1952年起他任清華大學教務長、副校長,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唯一一本面向青少年的科普讀物《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現名「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初版問世。

其子錢元凱在北京出版集團出版的全新《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的導讀《一本父親寫給我的書》 一文中,首次披露了該書背後的故事。

原來,錢偉長與孔祥瑛夫婦雖然工作繁忙,但從未放鬆過孩子的閱讀學習。在錢元凱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錢偉長與他交流科學家的故事,發現錢元凱知道的都是國外科學家。錢偉長深感當時我國科普工作空白所帶來的弊端,便開始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開始著手梳理中國古代的科學發明。

那時沒有任何電腦檢索,古籍復刻、各地圖書館藏書信息匯總公開等各方面工作都尚未起步。錢偉長及夫人孔祥瑛只能從家裡的藏書或圖書館、同事朋友家借的古籍中翻閱尋找資料,並建立專門的檔案卡片,再總結撰寫成文。1950-1953年間,錢偉長堅持四處收集材料,匯總歸納,並與國外科學發明進行對比研究,有的章節是他在工作至深夜12點之後著手寫就,有的章節甚至是在他參加抗美援朝慰問團赴東北的火車上寫就。1953年6萬餘字的《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初版問世,現在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還藏有董必武收藏的1953年版《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

1953年該書第一次出版之後,全國各地也開始出版大量類似的科普讀物,有專於某一個方面的,有考證性的、有歷史性的,這些出版物均給錢偉長留下深刻印象。改革開放後,他看到了「現代科學技術在世界各國的成就和實況,也看到了各先進工業國家經濟發展和生產建設的經驗和教訓」,認識到「真正的現代化的實現,還是靠我國廣大的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在自尊自信的基礎上,團結自強、奮發創造,才能達到」。他對這本《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進行了修訂,增加到了9萬多字。但是,他遺憾未能對我國歷史上的醫學、化學等領域的貢獻進行補寫,直到他2010年去世之前,他仍在四處收集相關資料,製作知識卡片,以備修訂補寫之需。可惜的是,他最終未能完成這樣的心願。1987年版的《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成為錢偉長生前做的最終修訂版本。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科學史研究的不斷發展、考古文博工作不斷取得新成就,不少以往難得一見的藏品、古籍文獻都有了很好的展示。2020年,北京出版集團推出全新《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便是在1987年錢偉長所做的《我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修訂版基礎之上,進行全新的編校與配圖,並配上電子讀物與有聲書的形式,收進「大家小書科技卷」。

在《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一書中, 錢偉長從農業科學、水利工程、數學、天文和曆法、指南針和指南車、造紙和印刷術、火藥、機械和建築九個方面對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進行了梳理。這不單純是一部中國科技發展史,還是一部中外科技發展的比較史,錢偉長在梳理中國每項重大發明時,還儘可能找出西方或其他文明古國達到同樣水平的時間,對很多技術給出了從東向西傳播的路線圖。他用事實告訴中國的青少年,在人類歷史上的科學發展上,我們中國人曾經領跑世界,但是,近幾百年來,我們逐漸落後於世界,走過了漫長的曲折道路。人類歷史的書寫,不應僅僅是朝代更替、成王敗寇的故事,更是文化發展、科技進步的記錄。而這些,是整個民族乃至全人類最應引以為豪的。在我們不斷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強調科技強國的今天,錢偉長的這本《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更凸現了其經典的內容穿透力和文化傳承力。

「大家小書」的主編袁行霈曾對「大家小書」進行過定義「一、書的作者是大家;二、書是寫給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讀物。」這套走過15年,至今收錄近200本作品的「大家小書」愈來愈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自2018年「大家小書」啟動「科技卷」以來,整理收錄了竺可楨《天道與人文》、華羅庚《優選法與統籌法評話》《數學知識競賽五講》、劉先洲《中國機械工程發明史》。巧合的是,這些書,都曾是錢偉長生前撰寫《中國歷史上的科學發明》時參考過的材料。這些為共和國科學事業發展做出過傑出貢獻的先生們,在這裡,又一次相聚了。

(原標題:跨越70年的科普書)

來源: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9

相關焦點

  • 2010年7月30日,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先生逝世
    科技史上的今天【2010年7月30日,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先生逝世】九一八事變後,他轉學物理,決心學造飛機大炮以振興中國軍力 ;1948年,因拒絕放棄中國,未獲赴美籤證;就任上海大學校長27年,他不拿學校一分錢工資,也沒有自己的房子;他與錢學森、錢三強被合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2010年的今天,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逝世。
  • 「錢偉長星」閃耀太空,紀念錢偉長逝世十周年活動在滬舉行
    上海大學供圖中新網上海7月30日電 (記者 許婧)今年是中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30日,「錢偉長星」命名儀式暨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在上海大學舉行。2020年2月5日,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並發布國際公報,把國際編號為283279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錢偉長星」,以紀念錢偉長先生傑出的科學貢獻。
  • 南仁東先生逝世三周年紀念日,新書《仰望星空——中國天眼之父...
    全書採用人物傳記的文學形式,以南仁東從少年到老年、直至去世的求學、科研、訪問,以及全身心撲在打造「中國天眼」的人生經歷為線索,書寫了南仁東不懈奮鬥的一生,真實展現了其窮盡二十餘年生命與精力,打造國之重器的先進事跡。南仁東先生是時代楷模、人民科學家、最美奮鬥者,是貴州平塘天眼大射電望遠鏡項目的領軍人物。
  • 以他命名的「錢偉長星」閃耀太空,上海大學「永遠的校長」錢偉長逝世十周年
    十年前,與錢學森、錢三強合稱為「三錢」的錢偉長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7月30日,為緬懷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錢偉長先生,上海大學舉行「錢偉長星」命名儀式暨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
  • 「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逝世四周年
    2014年7月30日訊,四年前的2010年7月30日6時20分錢偉長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遺體於2010年8月7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火化。錢偉長是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的奠基人之一,與錢學森、錢三強被周總理合稱為「三錢」。
  • 錢偉長逝世十周年紀念日 上海大學舉行「錢偉長星」命名儀式
    7月30日是世界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上海大學原校長錢偉長逝世十周年紀念日。今年2月5日,經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把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283279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錢偉長星」,以紀念錢偉長先生傑出的科學貢獻。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小行星命名委員會主任楊捷興說:「老一輩科學家愛國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希望通過這次對小行星的命名,能夠引導我們年輕一代熱愛科學,努力地發展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
  • 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逝世 上海大學悼念最年長校長
    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逝世 上海大學悼念最年長校長        中廣網上海7月31日消息(記者湯一亮)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6時48分報導,昨天(30日)早晨6點,著名科學家、上海大學校長錢偉長在上海逝世
  • 緬懷錢偉長卓越貢獻「錢偉長星」命名儀式在上海大學舉行
    今年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錢偉長逝世十周年。為緬懷錢偉長先生的生平業績和卓越貢獻,弘揚傳承他的科學精神、教育思想、愛國精神,7月30日,上海大學舉行「錢偉長星」命名儀式暨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
  • 傅高義逝世,他是怎樣的「中國先生」?
    報導提到,傅高義在醫院接受手術,因治療後情況不理想而突然逝世。 傅高義逝世後,其親友及此前就職機構紛紛發文悼念。 傅高義的兒子史蒂夫20日深夜在推特上發文悼念父親。他在推文中寫道:「我父親今天去世了,(因為)手術後出現併發症。一周前他還是很健康。他非常享受生活,尤其是在晚年。我們享受(和)他(一起度過的時光)。」
  • 最強「偏科生」錢偉長:高考物理只考5分,後成中國力學大師
    然而, 錢偉長屬於「偏科生」,在數理上一塌糊塗,物理只考了5分,數學、化學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沒學過是0分。但他下了決心就不回頭。禁不住錢偉長糾纏的物理系主任吳有訓,同意錢偉長來試讀,但要求他一年內數理化都必須達到70分。 那一年,錢偉長除了吃飯睡覺,全部時間和精力都撲在物理和數學上。
  • 兩位院士先後逝世
    9月26日,官方發布兩份訃告,張新時、戴元本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先後逝世。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26日訃告稱: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植物生態學家、無黨派人士優秀代表、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時因病醫治無效,於當地時間2020年9月24日14點10分在美國西雅圖逝世,享年86歲。
  • 64年後科技界「三錢」星河再聚,283279號小行星被命名為「錢偉長星」
    今年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為緬懷錢偉長先生的生平業績和卓越貢獻,弘揚傳承他的科學精神、教育思想、愛國精神,7月30日,上海大學舉行「錢偉長星」命名儀式暨錢偉長先生逝世十周年紀念活動。
  • 錢偉長重要學術成就
    圓薄板大撓度問題,是一個典型的非線性問題,其非線性微分方程由馮·卡門在1910年提出,但長期沒有找到好的求解的方法。1934年,S-韋(Way)提出了冪級數解法,但是,收斂太慢。馮·卡門在1940年提出這個問題還需要一種工程師能夠運用的解法。錢偉長在1947年做到了這一點,其計算結果和1942年由麥克弗森(Mcpherson),朗布爾格(Rumberg)及利維(Levy)所完成的實驗相符合。
  • 錢偉長:畢業於清華大學,45歲任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享何待遇
    在多個老師的精心培養下,錢偉長的物理成績突飛猛進,並在1935年畢業後,成功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  1935年底,錢偉長參加了一二九運動。在此期間,他結識了我黨成員,並開始閱讀先進書籍和馬列著作。次年,他在我黨成員的影響下,加入了抗日救國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 著名生理心理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邵郊先生逝世,享年94歲
    著名生理心理學家、北京大學教授邵郊先生逝世,享年94歲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網站 2017-09-21 20:12
  • 我國近代力學的奠基人著名力學家——錢偉長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縣鴻聲鄉七房橋村。20世紀初,中國正處於推翻帝制,建立共和,西學東漸,國學衰微之際。錢偉長就出生在一個具有國學功底、創辦新學的貧窮的詩書家庭。在無錫這個毗鄰太湖的魚米之鄉,為了家族的繁衍昌盛,還延續著義莊制度。由於做私塾先生的祖父早逝,錢偉長的父親錢聲一(錢摯)和叔父錢賓四(錢穆)就是靠從錢家的義莊領取糧米,艱苦求學的。
  • 習近平曾看望錢偉長 稱其是四個現代化創導者
    2007 年,時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到學校看望錢偉長,說起當年他還是河北省的一個縣委書記時,就曾聆聽過錢偉長的報告,給他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親切地對錢偉長說:「您老也是我國要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創導者呵。」錢偉長精神矍鑠,四處奔忙,卻有好多雙眼睛正追隨著他的身影,關注著他重振事業的走向。1979 年前後,在國內高校間有個「錢偉長想離開清華大學到南方發展」的說法。
  • 科學巨匠錢偉長:中文、歷史考雙百,物理僅5分,卻成為力學之父
    可是力學之父錢偉長,用他98年的人生印證著他說的每一句話,一點一滴締造著屬於自己的傳奇。,1912年出生於江蘇無錫。據說吳教授被打動,給他一年時間,如若他數理的三門課能考70分就可以試讀。他十分珍惜這次機會,此後的每一天,都早早便到達科技館學習,還在此結識了數學家華羅庚。
  •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著名結構力學家張維嶽逝世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著名結構力學家張維嶽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20-03-05 08:52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