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法學期刊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大學舉行

2020-12-05 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安傑

11月29日,由武漢大學法學院主辦、《法學評論》編輯部和《武大國際法評論》編輯部承辦、廣東明思律師事務所協辦的「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與新時代法學期刊創新發展研討會」在武漢大學法學院舉行。來自國內21家期刊(排名不分先後)的主編、編輯會聚一堂,與武大法學院師生代表共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研討法學期刊在新時代如何更好地服務於全面依法治國。《法學評論》主編秦前紅教授主持開幕式,武漢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長陶軍、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教授、《法學研究》社長張廣興研究員、《政法論壇》主編王人博教授、廣東明思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夏金萊博士分别致辭。

陶軍簡要介紹了武大人文社會科學的歷史底蘊、學科實力、重要平臺、重大成果、期刊方陣等情況。他認為,期刊作為學術發表和交流的重要陣地,是學術進步的重要支撐,他期待法學期刊在新時代不斷創新,並引領哲學社會科學的整體發展。

馮果代表武大法學院對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前來參會的期刊界同仁們表示衷心的感謝。馮果認為,不久前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明確提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體要求,用「十一個堅持」系統闡述了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戰略部署,廣大法律工作者深受鼓舞。這次期刊研討會要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致力於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期刊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武大法學院長期以來得到法學期刊界的大力支持,造就了一大批優秀法律人才,希望各位一如既往支持法學院,特別是支持法學院的青年教師,希望在更多的優質平臺上看到他們的文字、聽到他們的聲音、見到他們的學術成果。

張廣興從期刊的角度談了對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幾點體會。一是幸運。他認為這一代期刊人是幸運的,見證了新中國一系列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重要成果,尤其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正式確立;二是責任。在當前全社會學習、貫徹、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熱潮中,法學期刊作為思想、學術的傳播平臺,如何發揮應有的功能、如何作出應有的貢獻,責任重大;三是期待。他期待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宣傳貫徹要基於權威的解讀和準確的理解,期待法學編輯能進一步提升理論水平以避免工作失誤,期待法學期刊上發表的有關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成果能促進中國的法治建設。

王人博發言的主題是法學研究應當重視中國知識和中國價值。首先,要注重理解「中國法治思想」的特定意涵。中國的法治思想,放在中國的知識這一視角來看,既包含了照章辦事,也強調統籌格局(大局意識和統籌意識),換言之,既有堅持原則,又有靈活安排。其次,關於價值。如何正確認識共同性價值和具體價值的關係,這是當前中國的法治研究和法治實踐中值得重視的問題。一方面,共同主義價值依賴「中心——邊緣」結構,在目前西方價值中心化的這個結構裡,我們現實可行的做法是,在觀念上先把共同主義價值與它的傳播方式、途徑區別對待,不能把西方的殖民擴張、徵服、霸凌行為與共同主義價值混同,不能僅僅停留在意識形態層面把共同性價值一起否定。另一方面,基於價值的「共同性——具體性」結構,共同性價值深植於特殊性的具體實踐中,離開具體的人、具體的實踐,所謂共同主義價值也只是一句口號而已。共同價值不能取代具體價值,不應凌駕於具體價值之上,相反,共同價值要尊重中國的具體價值、尊重中國人的民族習性和文化習慣。

夏金萊向武大法學院以及現場所有的學界前輩、同仁們表達最真誠的感謝。

秦前紅轉達了法學期刊研究會會長張新寶教授對本次會議的寄語「政治立場堅定是安身之本;專業要強是立命之術;工作認真細緻是要務;身體健康是常態」。

主旨發言環節由《法商研究》常務副主編溫世揚教授主持。《比較法研究》副主編丁潔琳就期刊發展談了四點看法:一是要認真對待博士生的文章,《比較法研究》對於博士生稿件不關門,重要的是嚴格把關,而不是由關係遠近、打招呼人的身份高低來決定用稿;二是在目前C刊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建議C刊擴大頁碼數,給博士生發文提供更多機會,鼓勵博士生成長成才;三是對雙作者稿件嚴格控制,防止利用人際關係碰瓷;四是建議法學期刊研究會制定期刊引證行為準則,制裁虛假引證行為,打擊期刊之間相互虛假引證和作者虛假引證行為,建立期刊引證黑名單制度,以創造良好的、健康的、風清氣正的辦刊環境。

《環球法律評論》副主編支振鋒研究員認為,目前期刊論文也有內捲化的現象,期刊編輯與學者之間要有一些相互理解的環境。他強調,期刊要做到不忘初心,發揮期刊原本應有的平臺和載體功能以呈現好文章;同時他強調在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過程中不能走形不能犯錯,嚴把學術標準。

《新華文摘》編審王青林認為,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要在政治站位準的基礎上推進創新,要有一定的解讀能力和解讀水平。此外,他認為我們應當擁抱和歡迎新興學科,比如監察法學、衛生法學,也要注重文理科的前沿交叉問題。

《當代法學》副主編李海平教授認為,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對十八大以來法治思想的高度提煉、概括和總結。期刊從業人員應當注重政治邏輯和學術邏輯的關係問題,既要把握政治方向,也要尊重學術邏輯。要認真對待新興學術熱點與學術基礎理論,給基礎理論更多空間。關於外國法理論的移植與學術創新問題,他認為要以國外法作為理論工具的同時更加注意歷史的轉向和未來的轉向,外國法理論最好能為我們呈現某個理論的全景而不是某個片段。最後他認為學術批評性文章偏少,而批評性文章恰恰非常能夠推動學術發展。

《法學論壇》副主編吳巖認為,習近平法治思想是我國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是不斷發展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指導思想,同時也為法學研究提出了許多新的研究課題,法學期刊應加大相關領域的研究力度,比如對涉外法治的研究。法學期刊還承擔著培養年輕法治人才的使命,應當注重發表年輕學者和博士生的文章。

《法律科學》主編楊建軍認為,法學期刊要積極學習、宣傳、闡釋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法治思想提出了新的法治理論,重構了法治話語體系,開創了不同於傳統法治的一種新的法治模式。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內涵獨特的法治理念、價值追求,提出了新的制度設計。

《北方法學》主編董惠江教授著重強調了期刊和評價體系的關係問題。提出作為期刊編輯更要重視論文質量,期刊評價應當更注重學術評價而不是數字評價,為了更好的發展,期刊應當採取一系列改革措施。董惠江還就期刊該如何理解破「四維」問題、如何正確看待引證率、論文長度與期刊版面之間的矛盾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分組討論階段,與會代表就學習研究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新時代法學創新發展中的多領域法律問題展開專題學術對話,並就教師代表提交的論文從選題、研究方法、結構安排、文獻引用、投稿策略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各項建設性意見和建議。

相關焦點

  • 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二○二○年年會在南昌舉行
    ,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江西瀛洪仁律師事務所、中國知網、北京大學出版社協辦的中國法學會法學期刊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南昌舉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的科學總結,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根本遵循、行動綱領,是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取得更大成就的思想旗幟。
  • 「公司法重大修訂與商事法治現代化」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商法學...
    10月31日至11月1日,「公司法重大修訂與商事法治現代化」研討會暨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2020年年會在廈門舉行。本次年會由中國法學會商法學研究會主辦,廈門大學法學院承辦,福建旭豐律師事務所協辦。
  • 《武漢大學學報》四位一體勇創新百家爭鳴求發展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以下簡稱《武大學報》)均為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負責出版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由1930年創刊的《國立武漢大學文哲季刊》發展而來。
  • 「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法治發展」研討會在上海舉行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少校)近日,「改革開放四十年與中國法治發展」學術研討會在華東政法大學舉行,50多位專家圍繞近四十年來中國法治的成就經驗及改革方向展開研討。本次研討會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編輯部承辦。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興良對中國刑事立法四十年發展歷程作總結回顧。
  • 第九屆光學期刊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原標題:第九屆光學期刊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8月8-11日,由中國光學學會和《中國雷射》雜誌社主辦,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光電子前沿》)編輯部和華中光電技術研究所《光學與光電技術》編輯部聯合承辦的第九屆光學期刊發展與合作研討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
  • 天風證券向武大珞珈法學發展基金捐贈500萬元,武漢大學副校長吳平...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9月8日下午,《天風證券向武漢大學珞珈法學發展基金捐贈儀式暨「創新校企合作模式,助力一流法學教育」專題座談會》在武大法學院舉行,天風證券(601162.SH)向珞珈法學發展基金一次性捐贈500萬元,主要用於包括金融法治人才培養、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法學院教育事業發展。
  • 武漢大學專家共議新時代一流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建設
    為了探索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的創新路徑,更好地開展學術傳播和交流,更好地服務於哲學社會科學「三大體系」建設, 10月31日,武漢大學召開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暨《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90周年座談會。來自國內期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評價及轉載機構、國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及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專家圍繞主題深入研討交流。
  • 「紀念蘇俄憲法頒布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師範大學舉行
    月13日,由中國法學會憲法學研究會、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南京師範大學中國法治現代化研究院主辦,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承辦的「社會主義憲法的歷史與未來——紀念蘇俄憲法頒布一百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師範大學仙林校區舉行
  • 孩子考上了武漢大學法學專業,未來發展前途如何?
    「孩子考上了武漢大學法學專業,未來發展前途如何?」有人問。孩子考上武漢大學的法學專業,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武漢大學本身是一所頂尖的985大學,每年在各種款式的大學排行榜中都位居國內前列。武大的法學這一學科,是屬於「五院四系」中的一個成員。「五院」我們就不說了,和武漢大學基本上沒有多大的關係,那麼「四系」到底是哪四大系呢?其一是北京大學的法律系,其二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法律系,其三是武漢大學的法律系,其四是吉林大學的法律系。由此可以看出,武漢大學的法學專業是非常牛的。
  • 南方科技大學召開美育新趨勢和新路徑教育研討會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南方科技大學美育教育研討會在教職工文化活動中心舉行。本次研討會由南科大藝術中心主辦,來自全國30餘所高校或機構的100餘名藝術及科學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南科大,探討世界一流大學美育建設的新趨勢和新路徑,共論「如何發展大學的美育教育」。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下簡稱「人文學院」)講席教授李鳳亮,人文學院院長、講席教授陳躍紅等出席了研討會。
  • 武漢專業期刊聯動學術抗疫
    原標題:武漢專業期刊聯動學術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由武漢大學主辦的10餘家學術期刊聚焦疫情防控及社會治理,推出多篇論文,為解釋和解決現實問題貢獻智慧。
  • 2020年全國法學教育年度新聞正式揭曉
    2020年4月30日,在由中國政法大學主辦的「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學術研討會上,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馬懷德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政法大學作為法治人才培養的「母機」,高度重視法治人才培養工作,建立廣大青年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引導廣大青年人才參與實踐,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幹,不斷拓展青年人才的發展平臺和路徑,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 第三屆中法先進材料研討會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行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2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羅雯 李松濤)11月17日至18日,由武漢理工大學、法國洛林大學聯合發起和共同主辦的第三屆中法先進材料研討會在武漢理工大學舉行。會議由該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國際化示範學院和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共同承辦。
  • 青島大學舉行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
    11月6日上午,青島大學原創歌劇《韓信》首演新聞發布會暨藝術研討會在青島大學舉行。、青島大學兼職教授、歌劇《韓信》主演雷巖,2019年文華獎美聲唱法金獎獲得者、歌劇《韓信》主演李鰲,山東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院長魏凡儉,著名文藝評論家王道誠,著名文藝評論家蔣力,武漢音樂學院聲樂系主任餘惠承,武漢音樂學院科研處處長谷傑,韓信故鄉、淮安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徐克等國內高校領導和文化藝術屆名家,青島大學校長夏東偉,黨委副書記汪黎明,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世珍出席活動。
  • 報考武漢大學自考法學專業怎麼樣?
    想要報考武漢大學自考法學專業,難度高不高?       想要報考武漢大學自考法學專業,如果你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對法律很感興趣,那是可以報考的。報考武漢大學自考是很多自考生的選擇,法律或者法學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也不錯。以下小編幫你們整理了武漢自考中比較熱門的專業。
  • 法學強校盤點丨除了五院四系,這些學校的法學專業也值得報考
    新中國的法學教育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從借鑑蘇聯法學教育模式開始,逐漸建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法學教育體系和模式。 新中國第一所正規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是1950年建立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到1954年,已經建立了「五系」、「五院」的法學教育格局。
  • 關於「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論文徵集的通知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實中央關於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重大部署,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共安徽省委和求是雜誌社擬於5月底在合肥聯合舉辦「科技創新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
  • 第三屆全國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建設東湖論壇在漢舉行
    第三屆全國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建設東湖論壇暨「依規治黨與黨內法規理論創新」研討會在漢舉行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黨內法規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不斷提高黨內法規研究機構建設水平
  • [光明日報]專家學者齊聚武漢研討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
    10月31日,「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暨《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創刊90周年座談會」在武漢大學舉行。來自國內期刊主管部門、行業協會、評價及轉載機構、國內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及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學科的專家圍繞新時代一流學術期刊建設深入研討、廣泛交流。
  • 通知丨「科技還是科幻:未來的法學研究」線上研討會
    科幻作品中不會有新時代的《秋菊打官司》嗎?當我們為人工智慧問題不斷絞盡腦汁時,阿西莫夫在上世紀中葉就提出了「機器人三定律」,庫布裡克在《2001太空漫遊》中也已經設想了人工智慧謀殺人類的場景。在這個意義上,科幻作品恰恰關照了因科技發展而帶來的根本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