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了解了月亮的運行規律,所謂的一個月,就是指月相變化一次所用的時間。在一個月中,頭一天為初一,古人通常稱為「朔日」,這一天,地球上看不見月光。
電影《畫皮》中前一秒掛著圓月,後一秒就說那天是大年初一
初一新月不可見,只緣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面朝西。
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東下半夜。
這首《月相變化歌》簡單明了地告訴了我們一月之間月亮的變化,如果想記得更簡單點,那就是:十五六會看到圓月,其它時間沒有。
中國人對於月亮的感情,歷來是深厚的。所以,在影視作品中,會有許多月亮的特寫鏡頭。
這不,在電影《畫皮》中,蜥蜴妖怪要吃夏冰,被龐勇發現後,就和蜥蜴妖怪打鬥,這時天空中出現了一輪明亮的圓月,畫面倒是挺唯美。不過當龐勇扶著受傷的夏冰進客棧喊人時,夏冰來了一句:「別叫了,大年初一。哪裡還有人啊。」聽到了吧,這天是大年初一哦,哪裡來的圓月。而且大年初一是沒有月光的,圓圓的大月亮根本看不見。
當然這個錯誤也不偶然,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珅和杜小月說好下月初二去和府,電視劇中初二那晚的月亮可真圓啊。他倆改日子了嗎?
我們的祖先很早就了解了月亮的運行規律,所謂的一個月,就是指月相變化一次所用的時間。在一個月中,頭一天為初一,古人通常稱為「朔日」,這一天,地球上看不見月光。過了一個星期,大約在初八,月球此時已圍繞地球公轉了四分之一圈,在北半球上觀察時,可以看見月亮右側明亮的一面,這通常被稱為「上弦月」。
再過一個星期,大約在農曆十五,此時地球處在太陽和月球之間,整個月亮的光面對著地球,只有這時我們才能看到圓月,古代人稱這一天為「望日」。
又過一個星期,月球此時已圍繞地球公轉四分之三圈,在北半球上觀察時,可見看見月亮左側明亮的一面,這通常被稱為「下弦月」。等到了月底,地球上就又見不到月光了。
如果你有時忘了今個初幾,其實可以看月亮分辨一下。當我們看到的月相外邊緣是接近反C字母形狀時,那麼這時的月相則是農曆十五日以前的月相,相反,當我們看到的月相外邊緣是接近C字母形狀時,那麼這時的月相則是農曆十五日以後的月相。
說了這麼多,小編就是想告訴大家,月亮可不是隨便可以拿來當背景的。應該說,所有天文現象在文學作品中都容易出差錯,只不過月亮是寫得最多的,所以也實在是許多作品裡最容易出錯的地方,搞不好就掛錯了。
其實讓月亮出錯,不僅在古裝劇中出現,現代戲也有這種情況。
如電影《人在囧途》裡也有過長達1秒的滿月特寫鏡頭,雖然電影明明講的是過年的事兒;2015年央視春晚小品《小棉襖》,作品劇情時間是「今天過年」,那麼問題來了,小品舞臺背景為啥要弄一輪圓月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