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教授爆料:蘋果手機暗藏「竊聽器」!消費者如何保障個人隱私

2020-12-05 圖釋世界

手機加速器,可能大家都用過,是智慧型手機中一種能夠測量加速度的傳感器。

能給手機加速,是不是感覺很贊?但有沒有想過手機加速器,正在竊聽你的數據,盜取你的個人信息?

浙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任奎研究發現:手機加速器是一種基於深度學習加速度傳感器信號的新型「側信道」智慧型手機竊聽攻擊方法。

「智慧型手機App可在用戶不知情、無需系統授權的情況下,利用手機內置加速度傳感器採集手機揚聲器所發出聲音的震動信號,實現對用戶語音的竊聽。」

這也意味著,你正在被竊聽!

我們是怎麼被竊聽的?

加速度傳感器,又稱加速計,是目前智慧型手機中最常見的一種嵌入式傳感器。

它主要用於探測手機本身的移動,常見的應用場景包括移動檢測、步數統計和遊戲控制,等等。

加速計之所以能被用來監聽電話,主要是由於智慧型手機本身的物理結構。

由於聲音信號是一種由震動產生的可以通過氣態、液態、固態等介質進行傳播,因此,手機揚聲器發出的聲音會引起手機本身的震動。

「而加速計可以準確的感知手機的震動,攻擊者可以通過加速計來捕捉聲音信號引起的手機震動,進而推斷出其中所包含的敏感信息。」任奎說。

竊聽語音的準確率有多高?

竊聽語音的準確率與具體的竊聽任務有關。

根據任奎的實驗結果,在關鍵字檢測中,這種竊聽攻擊可以以平均90%的準確率識別並定位用戶語音中所攜帶的關鍵字。

任奎說,攻擊者在訓練自己的模型時,可以自行選擇想要識別的關鍵字。「在數字識別任務中,竊聽準確率可達80%,可對0到9十個數字的英文發音進行區分。」

在任奎看來,準確率有所降低的原因是數字發音較為簡單,越複雜的詞彙識別率越高。

而在實際攻擊中,攻擊者還可以結合上下文信息和實際語言中各個詞彙的使用頻率,進一步提升竊聽語音的準確率。

「可怕的是,這種攻擊對場景並沒有特別的要求,手機放在桌子,拿在手中,甚至邊使用手機邊走路,攻擊者都可以準確地識別出手機揚聲器所播放的語音信息。」

不過,和人的聽覺系統一樣,這種攻擊的準確率也會受到揚聲器播放的音頻的清晰度的影響,噪聲越大,準確率越低。

「竊聽器」在哪些手機中普遍存在?

加速計在智慧型手機中普遍存在,但在不同手機系統中實際竊聽的情況可能不同。

一方面,不同手機系統對加速計的使用限制不同。比如,IOS要求所有訪問加速計的應用提供一句話來解釋為什麼要採集加速計的數據,那些明顯用不到加速計的應用,可能就無法竊聽了。

另一方面,各手機系統對於後臺採集傳感器數據的機制也有差別,這會影響竊聽的應用場景。

此外,手機本身的結構(主板上加速度傳感器和揚聲器的相對位置)和性能,也對竊聽效果產生一定的影響。

而從其研究樣本不難看出,其中就有蘋果手機。

「不同手機型號,加速計的採樣率和其所採集到的聲音信號的強度,都可能存在差異,最終可能影響語音識別的效果。」任奎說。

要命的是,這種竊聽竟然還不違法。

第一,加速計數據在各類手機中均被定義為非敏感數據,各類手機應用可以在無需申請權限的情況下自由地採集這些數據,這並不違反智慧型手機系統權限機制。

第二,據最新《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範》,目前對個人敏感信息的保護主要是證件號碼、銀行帳戶、通信記錄等,並未涉及非敏感的傳感器原始數據。

第三,目前,國家治理APP運營者的違法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主要是要求APP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然而,這種竊聽是攻擊者在拿到加速計數據之後,對數據進行進一步分析的手段。

也就是說,攻擊者完全可以先通過記步軟體等必須用到加速度傳感器的APP,合理合法地對加速計數據進行收集,進而發起竊聽攻擊,「這種攻擊目前灰色地帶,法律管不著,但使用或販賣分析出的個人敏感信息,依然是違法的。」

消費者應該怎麼辦?

作為普通消費者,該怎樣防範,保障個人隱私?

任奎說,在各大手機廠商提出進一步解決方案之前,最有效的防禦方式就是用耳機接聽電話或語音信息,「因為手機中的加速計與耳機間的物理隔離,使其無法接觸到耳機發出的震動,所以通過耳機播放的聲音是不會被這種攻擊竊聽的。」

「我建議各大手機廠商提高加速度傳感器的權限級別,儘量避免各類應用在非必要的情況下採集加速計數據。同時,各大廠商還應對加速計的採樣頻率進行限制,或通過系統內置濾波器提前過濾掉加速度傳感器信號中包含最多語音信息的高頻部分。」

為了避免出現類似的漏洞,我還建議各大廠商重新評估各個傳感器的安全性和敏感性,修改Android作業系統對手機App調用各種傳感器數據的使用權限,像鴻蒙OS等自主可控的作業系統更是可以從系統層面考慮,杜絕未來的「側信道」攻擊路徑。

任奎簡介:任奎教授目前任浙江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院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國家特聘專家。任奎教授主要從事數據安全、人工智慧安全、物聯網安全與隱私保護等領域的研究。

作者|吳靜

圖片|有問(部分網圖)

原創作者吳靜授權《周哥視角》發布,嚴禁盜用

相關焦點

  • 稜鏡門啟示錄:iPhone用戶如何保障安全隱私?
    ,特別是記錄、存儲在數碼產品上面的個人隱私資料、照片等信息。前有香港明星陳冠希電腦洩露的「豔照門」事件,現在稜鏡門事件再次來襲,作為普通的數碼產品用戶又該如何防備個人信息被洩露?當然了,豔照門事件是個人資料被別人偷看了洩露,屬於個人數碼產品的資料被盜問題,而稜鏡門事件是政府部門能夠對即時通信和既存資料進行深度監聽。
  • 今年315隱私成為關注重點?手機這幾個設置保護個人隱私
    而今年315,手機中的隱私洩漏問題成了消費者關注的重點,畢竟躺在手機簡訊裡的「澳門賭場」,以及平時隔三差五就接到的「買房」電話就讓人不堪其擾。當然,被電話騷擾影響生活還算小事,嚴重的甚至會威脅到人身、財產安全,所以保護個人隱私變得尤為必要。    在手機上要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呢?
  • 蘋果下狠手,打造隱私安全 「保護罩」環境
    隱私安全一直是我們所關注的一個問題。這幾天,蘋果因手機防水宣傳有誤導的事情被罰款的事情引發不少的關注,不少人因為這件事而對蘋果手機出現牴觸,對於蘋果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現如今我們的時代隨著大數據網際網路時代的飛速發展,但這也使得用戶的個人隱私也更加輕易的被獲取。
  •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智能時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極...
    如何防止手機內的個人信息被洩露?手機是我們個人信息的載體,承載了很多我們比較隱私的數據,一旦這些數據被不法分子盜取,後果將不堪設想,很多小夥伴以為,將手機中存儲的信息,照片等數據刪除之後,手機內的信息就不會被洩露。但是這樣真的能徹底刪除手機裡的信息內容嗎?我們一起往下看就一目了然了!
  • 小心手機照片暴露自身定位!蘋果手機關閉這個設置,保護個人隱私
    蘋果之前有說過希望可以升級iOS13的用戶在此日期前儘快升級,很多升級之後的果粉體驗有的很好,有的不是很理想,導致很多用戶不知道該不該升級,對於其他方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觸,但是升級iOS13之後,是可以關添加了刪除照片位置信息的功能,可以保護你的隱私安全!
  • iPhone的隱私保護,蘋果手機的王者之劍?
    摩託羅拉發明手機的時候,那身形,真是又大又黑,諾基亞主宰功能機的時代,手機不僅有按鍵,還多了彩色的屏幕,等到了賈伯斯發明iPhone的時候,智慧功能興起,緊接著,小米、華為、OPPO、vivo等國產巨頭,又把全面屏、拍照、快充、屏下指紋等,變成了手機剛需,那麼,手機下一個賣點的風口,會是在哪裡呢?
  • 恢復二手手機數據洩露隱私,「蘋果恢復大師」回應
    【鈦媒體瞬眼播報】5月29日,媒體報導了關於二手手機洩露隱私的新聞,記者在通過蘋果恢復大師的軟體實測了手機數據恢復過程。隨即,蘋果恢復大師開發廠商蘇州開心盒子軟體有限公司對此作出回應。該公司表示,他們在設計產品的時候非常注重安全性的設計,要使用開心盒子軟體必須具備解鎖手機的權限。開心盒子方面表示,之所以推出這樣一款數據恢復軟體,源於公司研發團隊深知數據丟失的遺憾與痛苦,同時在經過一定市場調查後,發現有很大用戶群體存在類似情況,因此研發推廣出這款應用軟體。
  • 蘋果手機iPhone怎樣實現虛擬定位-隱私保護工具黑鷹位移
    為什麼要進行手機的虛擬定位?現代科技日新月異的急速發展,以智慧型手機為載體的新科技正在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極其方便和快捷,但是手機App竊取個人隱私和過度收集用戶信息的現象卻早已不是新的問題,人們現在對智慧型手機的深度依賴已經讓它成為了隨身不可缺少的物品。無論何時都將手機帶在自己的身上。而這樣的行為也使得手機的隱私洩露會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甚至還會帶來嚴重的精神傷害和心理折磨。
  • iOS 14 多項隱私新功能:如何保護我們手機上的隱私?
    蘋果公司近年來面對競爭,試圖將隱私作為區別於其他公司的一個關鍵因素。蘋果CEO蒂姆·庫克在去年也宣稱隱私是一項「基本人權」。智慧型手機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不可替代,手機裡幾乎涵蓋了所有關於個人的信息。
  • 蘋果維修服務站iPhoneX手機上的6個功能防止隱私洩露
    我們不能沒有手機溝通,工作,娛樂,旅行,吃飯等,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必需品。然而,隨著手機功能的不斷增加,手機的隱私和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何防止隱瞞?私人信息如何被竊取?及時關閉Wi-Fi功能。不要連接到未知網絡:許多人已經養成了在Wi-Fi網絡環境下使用手機的習慣。
  • WiFi探針查個人隱私?第三方app才是元兇
    在上周五播出的3.15晚會上,央視報導了使用WiFi探針功能可以竊取用戶隱私的事件,引發了不少人的恐慌。其實,WiFi探針技術本無偷竊個人隱私的功能,手機裡亂裝的第三方app才是出賣用戶數據的元兇。也不要連接陌生的和來路不明的WiF,保護個人隱私。此外,從安卓8.0的原生系統開始,安卓系統已經默認開啟「MAC地址隨機」的功能,在安卓9.0的開發者選項中也可以找到,建議用戶打開這項功能。這樣一來,每一次探針掃描到用戶設備的MAC地址都不一樣,可以迷惑對方。安卓手機千萬小心不要安裝不知名應用市場的app,亂下app會讓你的隱私加速洩露。
  • 到處都是人臉識別,我們如何保護個人隱私?
    近期,人臉識別快速入場已是諸多年度大會的標配, 2019杭州雲棲大會信息採集入口,其人臉授權的提示已毫無遮攔的直接索要嘉賓們的個人隱私信息,姓名、手機號、郵箱、工作單位、職務信息一應俱全……人臉識別以方便用戶的名義,獲取個人隱私信息,這樣的場景太多……Part1:前不久,一款名為「ZAO」的AI換臉軟體瞬間一夜走紅,僅需一張圖片,出演天下好戲。
  • 「稜鏡」反射「燈下黑」 蘋果手機洩密別小覷
    蘋果的「傲慢」眾所周知,縱使今年央視3·15晚會及此後半個多月的痛批,蘋果依然「傲慢」。但有良知的美國人愛德華·約瑟夫·斯諾登來了,他勇敢地揭露了包括蘋果公司在內的9家美國IT企業「監聽」全球特別是中國大陸和香港人的電話記錄和社交媒體活動,「竊取」蘋果手機用戶的所有信息。
  • 遠程竊聽,悄悄定位,蘋果手機比間諜還優秀
    文/極客修小編即便報導蘋果再多的負面新聞,最後該買 iPhone 的人還是會掏錢。極客君問了下那些選擇 iPhone 的用戶,為什麼寧願花 1 萬元買 iPhone ,也不去選擇更便宜的安卓手機。他們給我的回答無非是流暢、省心、安全。但是...如果極客君告訴你蘋果現在不再安全,你們會不會很失望呢?
  • 如何讓個人隱私告別「裸奔」?
    在此必須要為天津、南京和杭州這三個城市點讚,他們的迅速反應,有力地保護了當地消費者的權益,尤其是天津。12月1日,《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表決通過,並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採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並約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 隱私安全有保障 8848鈦金手機詳細解析
    (中關村在線西安行情)現階段國產智慧型手機市場競爭慘烈,所有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都在壓低產品價格以換取更高的市場銷量,只有極個別的廠商的產品敢賣到4000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依舊被蘋果三星這樣的廠商佔據,而更別說奢侈手機了。    如今開始有廠商想要涉獵其中,這家公司叫「E人E本」。
  • 蘋果新隱私政策遲到 在線廣告行業急尋新方案
    2020年12月8日,蘋果公司軟體工程高級副總裁克雷格 費德裡希(Craig Federighi)在歐洲數據保護和隱私會上表示,從2021年起,蘋果將會要求所有想要跟蹤用戶的App獲得用戶的授權同意,否則,將被蘋果的App Store下架。
  • 蘋果向Facebook谷歌正式宣戰:瀏覽器部署反監控功能
    美聯社報導指出,在個人隱私軍備競賽中,蘋果以及另外一家知名瀏覽器火狐準備向消費者伸出援手。眾所周知的是,在瀏覽器訪問網頁的過程中,網站使用了一種名為Cookie的數據文件,用來提供一些必要的用戶信息。而蘋果Safari瀏覽器和火狐瀏覽器的最新舉措,就是要限制網絡公司將Cookie轉變成功能更強大的網民監控工具,從而保護個人隱私。
  • 蘋果手機防窺膜什麼牌子好,保護手機屏幕隱私都選它
    隨著手機功能越來越完善,人們對手機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大。在公車、地鐵等公關場合玩手機見怪不怪。手機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同樣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特別是現代很多人都會通過手機進行支付交易,若是手機上的隱私被人偷窺了去,很有可能會帶來嚴重的損失。為了加強屏幕安全性,很多人會選用防窺膜保護手機屏幕隱私,那麼手機防窺膜怎麼樣呢?
  • 高清護眼抗藍光,實用防爆蘋果XR手機鋼化膜精選
    說到對於手機的保護,除了手機殼以外就是鋼化膜了。鋼化膜最為手機碎屏的主要保障,相信各位果粉都不會陌生,特別是如今全面屏手機盛行的趨勢下,更是著重於屏幕的保護。畢竟屏幕越大,碎屏的風險也就越高。作為全面屏設計的iPhone XR同樣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