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之下》口碑崩塌,高開低走難成爆款,只因3個缺點沒有解決

2021-01-08 騰訊網

改編自《掌中之物》的《陽光之下》在播出前備受期待,尤其是在某短視頻平臺,關於《陽光之下》的剪輯視頻都會擁有幾十萬的點讚。原著小說「貝昕」所著的《掌中之物》擁有大批粉絲,所以當《掌中之物》要拍真人版的時候,呼聲非常高。

但是因為題材原因,這部劇一直遲遲沒有過審,所以有不少粉絲笑稱:這部劇只要能播出,在普法欄目播出都行。在千呼萬喚中,《掌中之物》改名為《陽光之下》空降芒果,一時間登上了熱搜。

男女主的選角在外形上還是很貼合原著的。彭冠英飾演的傅慎行狠厲且英俊,彭冠英的大長腿也很像傅慎行。蔡文靜溫柔漂亮,但骨子裡又有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這一點和知性但倔強的何妍也很相似。劉凱飾演的小五也是痞壞痞壞的,總的來說選角很是很成功的。

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全員改名了,但是為了劇情還是有很多網友繼續觀看,而且前兩集的還原度還是很好的,網絡上的風評也不錯。但是隨著劇集的播出,《陽光之下》的口碑有高開低走之勢,不少觀眾吐槽,越來越不好看了。

劇情剪輯問題

因為原著中有很多劇情拍了但是不能過審,但是因為檔期原因沒有辦法補拍。所以很多劇情只能一刀切全刪了,這就導致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看不懂劇情,非常不連貫。電視劇不是只拍給原著粉和主演的粉絲看的,更多的是廣大普通觀眾,只有原著粉能看懂的電視劇當然不是一部優秀的電視劇。

劇情注水問題

原著中,傅慎行和何妍是男女主角,但是因為男主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正派角色,所以劇中男主改成了小五。傅慎行和何妍有大量的對手戲,也是因為剪輯問題,由於柯瀅和封瀟聲很多對手戲都被減掉了,為了湊時長,很多無關緊要的片段都被剪到正片裡了,有很多粉絲說是鋪墊,但是每一集大半的時間都在鋪墊就有湊時長的嫌疑了。

配角團選角太玄幻

餘澄波原本是大學校草,但是劇中人物真的難以想像這是校草。記者喬宇原設定也是帥哥,甚至是他的外號就是喬大帥哥,但是劇中的人物實在是有點點的老,苗苗也沒有原有的靈氣了,主角團選角如此優秀,配角相比之下就差了些吧。

除此之外,彈幕的戾氣實在是太重了,很多沒看過原著的,對於這種剪輯就是看不懂,發在彈幕上之後被群懟,紛紛質疑「這都看不懂?」。一部電視劇有說它好的權利,也有權利說它不好看。

《陽光之下》上線兩周之後就開啟了超前點播,但是前期緩慢的劇情的推進,已經勸退很多人了。

大家覺得《陽光之下》好看嗎?關注猹猹,帶你看劇,下期見!

相關焦點

  • 從評分8.0降到7.2,《陽光之下》高開低走的原因在哪兒?
    從《掌中之物》到《陽光之下》,劇方就是以這個名字弘揚一種,不論犯了什麼罪行,都會在陽光下暴露無遺,並得到懲罰的概念。這部劇從開播以來上熱搜的次數大多與「封瀟聲」有關,小到彭冠英的一個表情,大到這部劇的劇情發展,都能引起大眾的討論。即使之前沒有看過《陽光之下》的觀眾,在看到他的表情時都會嚇一跳,實在是太恐怖了。
  • 《重生》高開低走,涉案劇的「重生」失敗了嗎?
    正統的涉案劇對於案件、邏輯的合理性以及情節、懸疑點的設置都要求非常高,而「懸疑+」的方式能夠通過其他元素的設定提升合理性,彌補推理層面上的不足,又能滿足更廣的觀眾群體的觀劇需求。但可惜的是,近兩年大部分「懸疑+」的嘗試之作都反響平平,口碑也不盡如人意。
  • 年終爆款《陽光之下》男強女強虐戀奇情
    最近兩天經常聽人提起這部才上映沒幾天的電視劇《陽光之下》,應該是湖南臺歲末的重頭劇。除了衛視,只有他家App上能看到此劇,並且也是部空降流量。隨便翻查一下資料就能知道,這是部網改作品,原著是貝昕創作的現代都市懸疑虐戀小說《掌中之物》。小說裡有一段文案是這麼介紹劇情的:一個心狠手辣的男人,一個不屈不撓的靈魂,以及一段處處是錯的糾纏。
  • 十年爆款不斷,正午陽光憑什麼?
    正是在那裡,他與當時的導演孔笙、編劇李雪相識,幾年之後,這幾個男人會被稱為正午陽光鐵三角。早期的正午陽光更像是山影的一個製作部門,或者乾脆說是「孔笙工作室」,《戰長沙》《北平無戰事》等現象級作品,都在這一背景下完成。直到2014年,盛名之下的山影準備上市, 侯鴻亮在山影即將上市的前一天辭掉了總經理一職,加入正午陽光。
  • 《陽光之下》熱播 極致細節實現製作審美升級
    作為芒果TV的跨年大劇,《陽光之下》上線後,社交平臺網友們熱議不斷。從劇集品質、角色適配性、演員演技,到每集精彩劇情等,《陽光之下》屢上熱搜。《陽光之下》是博納影業正式發力電視劇領域後,推出的第一部作品,極為引人矚目。劇中每一個細節,都被網友放到了顯微鏡下。
  • 《冒險王衛斯理》:高開低走的王晶式科幻片
    作為一個老牌IP「衛斯理」,這部主打科幻冒險的網劇,在剛開播的時候熱度很高,口碑也不錯,可終歸還是王晶式的作品,越看越感覺尷尬,最後淪為消磨時間的口水劇。《冒險王衛斯理》雖然口碑高開低走,但在收視率方面其實還算不錯,一路飆升突破2億播放量,在愛奇藝平臺剛開始上架播出的時候,大家對這部電視劇就充滿好感,雖然後續的內容和劇情並沒有太多的驚喜,科幻特效也談不上驚豔,可勝在一眾主演的演技紮實,完全依靠餘文樂的顏值,任達華的顏值撐起了半部劇情。
  • 開分8.0的《陽光之下》,為什麼降分了?
    《陽光之下》,劉凱飾演小武 網絡IP改編向來都是爭議高地,《陽光之下》也不例外,從開分之初的8.0到現在的7.4,除劇集本身存在的剪輯、節奏、刪減等硬傷之外,視角的變化和相當一部分屬於女主線的隱晦表達
  • 《悟空傳》獲得近7億票房,票房高、口碑低的「西遊IP」還能玩多久?
    金評媒(https://www.jpm.cn)編者按雖然改編的西遊系列口碑不佳,但是炒冷飯現象依舊沒有停止。「取經」路漫漫,大聖年年見。可以肯定的是,從目前資本的熱度來看,對西遊改編的「套路」不會停歇。
  • 他的表現高開低走
    在《食戟之靈》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少天才一般的角色,比如說繪裡奈和幸平創真,這些角色全程高開高走參加大賽也是讓人非常放心,然而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比較讓人失望的角色,葉山亮就算是其中之一,表現嚴重的高開低走,我們來看看。
  • 《陽光之下》開播豆瓣8分,你傅慎行PTSD了嗎?
    掌中(陽光)奶奶們,歡呼了。翹首以盼的《掌中之物》,後改名《陽光之下》,千呼萬喚終於使出來。時間回到兩天前,網友發現芒果tv毫無預兆地上線了四集《陽光之下》,隨即,#《陽光之下》開播#話題迅速衝上熱搜。開播後,《陽光之下》支稜了起來,開局不錯。豆瓣開分8.0,即刻甩開一眾國產電視劇。
  • 《霧山五行》人氣高開低走?八千萬播放量的背後!
    不過《霧山五行》也經歷了所有動畫都遇到過的情況:人氣高開低走。《霧山五行》雖然看上去每一集都很火,但其實他它第1集的熱度,比後面兩集加起來都要高。下面小編為大家用數據分析一下,《霧山五行》的人氣走向。不過《霧山五行》高開低走的情況,還是得不到改變。如果根據彈幕和評論數來分析觀眾的活躍程度,《霧山五行》第一集彈幕和用戶是最活躍的,第二集和第三集則不斷下滑,當然《霧山五行》的彈幕已經夠多了,一集35萬的彈幕,已經夠讓觀眾眼花繚亂,再多屏幕就裂了。
  • 港影:既已崩塌一角,《掃毒Ⅲ》如何能夠實現口碑的逆風翻盤?
    三男主拿到四個影帝提名,雖未獲獎,也算一種肯定。 該影片一如當年《三岔口》的三線敘事模式。 但與其暗線交錯的模式不同。 《掃毒》以三個情同手足的警察為主線,鋪陳出整個劇情。
  • 《清平樂》被評高開低走不能共情,評價標準竟然是沒有甜甜的戀愛
    最近太多人都在討論《清平樂》的好壞,而且和很多古裝戲做起了比較來剖析為什麼《清平樂》會高開低走,其實這樣的評論並沒有多少的意義,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立足點就已經錯了。《清平樂》被評高開低走不能共情,評價標準竟然是沒有甜甜的戀愛。
  • 《有翡》已成爆款,《餘生》卻遙遙無期,肖戰還能趕上王一博嗎
    《有翡》已成爆款,《餘生》卻遙遙無期,肖戰還能趕上王一博嗎其實,在娛樂圈內很多明星所走的路線都存在相似之處,比如楊紫和譚松韻、成毅和許凱,他們不僅在資源方面存在競爭關係,而且還很容易被拿來進行對比,不過要說最難解難分的還要數肖戰和王一博。
  • 此生必看五大非典型美劇 難分類高口碑無法複製
    在青春題材的框架之下,管你是普通人還是吸血鬼,都得在校園裡談狗血的戀愛;在罪案題材的瓶子中,主角們總要每集解決一個小案子、季末幹倒一個大BOSS;在家庭倫理劇的屋簷下,永遠有不省心的老公老婆和非主流的兄弟兒女……而在「非典型美劇」的世界裡,則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任何劇情元素都有可能出現。
  • "低口碑高票房"很合理?專家:符合正態分布理論
    ■本報首席記者 邵嶺  ■誰在定義口碑?誰在貢獻票房?  ■看電影,聽藝術的還是聽股民的?  ■大多數觀眾的審美口味,靠誰提升?  當2015年的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定格在440.69億元這個新高度,一大批「低口碑高票房」電影同時成為圈內外熱議的話題。
  • 《姜子牙》上映後市值蒸發66億,光線傳媒下一個爆款在哪裡
    據光線傳媒12日晚間公告,預估截至2020年10月11日,《姜子牙》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11天,累計票房收入(含服務費)約為14.56億元,公司來自於該片的營業收入約為3.6億元至4億元,這個接近前三季度營收的數據,顯然將大幅改善光線傳媒全年的業績。不過,就其上映後高開低走的口碑和票房走勢而言,後勁明顯乏力。
  • 《龍嶺迷窟》成爆款,4部電視劇3部電影緊隨其後,鬼吹燈宇宙來了
    除了播放量、口碑雙豐收,《龍嶺迷窟》在網上討論度也很強,多次登上熱搜榜單,堪稱今年影視劇市場又一爆款佳作。實際上,在最近幾年,由《鬼吹燈》改編的影視劇並不少見,這是由於早期原著小說影視化版權分流,被多個出品方拿去改編成電影、電視劇造成的。正因如此,《鬼吹燈》小說改編的影視劇出現了質量良莠不齊、劇情銜接不上等現象。對於原著粉來說,難免會感到失望。
  • 《猩球崛起》狂攔四億票房,但它難成爆款
    新的觀眾提不起興趣,僅靠老觀眾,是成不了爆款的。還有,如今,暑期檔已經過去,一大波大片在路上,《蜘蛛俠》、《敦刻爾克》都在分散觀眾是注意力。何況還有《消失的客人》這種口碑片吸引走一小批影迷。留給《猩球崛起》的票房和觀眾已經不多了。
  • 從華晨集團破產重整說起 盤點那些在國內高開低走的汽車企業
    於是,趁著這個機會,車談君打算跟大家盤點幾個國內高開低走的汽車企業。 01.華晨 華晨集團的前身要追溯到瀋陽金杯,在當初的仰融時代可謂是紅遍了半邊天。當初華晨和寶馬在國內成立合資公司華晨寶馬,從此在國內生產銷售的寶馬上面都帶著華晨兩個字,迅速被國人所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