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從連續流反應器技術領先者美國康寧公司(CORNING)方面獲悉,康寧公司日前宣布康寧反應器AFR (Advanced-Flow Reactors) 技術取得了重大進展,推出單臺年通量萬噸的G5反應器。
浙江巍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惠和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與康寧反應器技術有限公司合作,採用康寧G5微通道反應器成功實現了單套年通量萬噸級農藥中間體全連續化生產,成為全球首套康寧萬噸級G5微反應裝置,至今已經安全穩定運行6個月。
浙江巍華新材目前有兩條生產線採用了康寧G5反應器,裝置於2019年11月成功開車至今已運行半年。據悉,各項指標均達到既定目標:實現了重氮化反應+水解反應+下遊分離純化的全連續穩定生產;實驗室到G5無放大效應,全流程收率和年淨利潤大幅度提升;生產本質安全化,重氮化持液量減少99.99%,水解持液量減少96.5%;減少佔地90%,人工80%;減少三廢和能耗。
上海惠和化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則是一家創新型流動化學工藝技術開發公司,是康寧在華的第一家康寧反應器應用認證實驗室(AQL),使用康寧微通道反應器和其他流動化學工具,為客戶提供連續流合成工藝包和生產項目落地服務。
康寧反應器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兼總經理姜毅博士表示,「康寧反應器技術擁有18年創新積累、12年工業化經驗。解決方案覆蓋從實驗室多功能開發平臺到模塊化工業化連續生產、以及流動化學教育平臺和培訓。康寧持續創新、提升功能、拓寬領域,G5就是我們努力創新的最新例證。」
微反應技術起源於20世紀90年代初。相比於傳統反應器,微反應器分子擴散距離短、傳質快、通道內為層流、停留時間分布窄、無返混、單位體積的比表面積超大、傳熱速度快、換熱能力強、易控溫。早期微反應技術主要用於實驗室研究,無法放大。近十年來,微反應器技術發展迅速,使之適用多相難混合、強放熱、難控制的快反應及中間體不穩定、易燃易爆反應。微通道反應器也被認為是21世紀化工產業的革命性技術。
早在2008年,康寧微反應器技術就進入了工業化應用階段。目前康寧與醫藥、農藥、精細化工和新材料行業的客戶全面合作,在亞洲、歐洲和美國安裝了60多條康寧AFR微反應連續工業生產線。值得一提的是,就在2019年9月26日,康寧公司宣布其常州製造中心正式投入運營,將為康寧反應器技術有限公司生產連續流反應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表示,「康寧單臺萬噸級通量G5反應器的發布,標誌著微反應器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應用的不斷提升。微反應器技術不再局限於需求量小的化學品生產,而是可以擴大到幾萬噸甚至幾十萬噸的基本化學品生產。」
康寧公司成立於1851年,總部位於美國紐約州康寧市,是全球材料科學的領導創新者。2018年,康寧公司核心銷售額達到114億 美元,2019年美國財富500強排名第279位。康寧參與中國市場已逾35年,康寧公司通過其子公司康寧(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經營其在中國區的業務。迄今為止,康寧公司在中國投資已超過70億美元,擁有超過5000名員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