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叫虎丘塔為「東方比薩斜塔」,比薩斜塔應該叫「西方虎丘塔」

2020-12-05 多藝堂傳播

昨日是大年初二,在家閒來無事,聽說虎丘有廟會,於是攜家人一同前往趕個熱鬧。驅車來到虎丘風景區,哇塞!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虎丘廟會已經舉辦20多年了,每年都有,真是有幸昨日我們還趕上了迎財神的活動,希望新年財運亨通!

虎丘,原名海湧山,相傳春秋時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傳說葬後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名虎丘。又一說為「丘如蹲虎」,以形為名。虎丘已經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有「吳中第一名勝」、「吳中第一山」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寫下「嘗言過姑蘇不遊虎丘,不謁閭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

來虎丘遊玩,除了觀賞劍池就是虎丘塔。虎丘塔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塔分七級八面,內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簷,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於從宋代到清代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簷均遭毀壞,現塔身高47.7米,原先據說有60餘米。

虎丘塔是座斜塔。始建時它並不傾斜,而是到了明代,由於地基原因,虎丘塔開始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4米,最大傾斜角度3.59度,被稱之為「東方比薩斜塔」。說到被稱為「東方比薩斜塔」,小編很是不服氣,憑什麼叫虎丘為「東方比薩斜塔」,而不叫比薩斜塔為「西方的虎丘」呢?

按建造歷史長短來說,義大利比薩斜塔始建於1173年,我們蘇州虎丘塔建塔時間比義大利比薩斜塔早上200多年,應該是比薩斜塔的先輩,應該叫祖爺爺才對。比薩斜塔和虎丘一樣,也是因為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因為這個傾斜問題,比薩斜塔從開建到完工歷經二百年才完成。

從材質用料上講,虎丘塔以條磚和黃泥為主要建築材料。總共用磚130萬塊磚,塔體重量約為6000噸。義大利比薩斜塔則以石料為主,總共用24424塊石頭,塔體重量約為14500噸。比薩斜塔更為沉重一些。

從高度上講,虎丘塔不佔優勢,因為歷史原因,塔頂被毀,少了十幾米高度。義大利比薩斜塔則塔高約56米,略勝一籌。

在建築斜度上看,虎丘塔與比薩斜塔比較,也是稍遜一等。虎丘塔最大傾斜角度3.59度,而比薩斜塔最大傾斜角度曾高達5.5度,從1990年至2001年,比薩斜塔經過持續11年的修復,穩住了傾斜度,塔身傾斜度從原來的5.5度挺直為現在的3.99度。

虎丘塔為何被稱為「東方比薩斜塔」,究其主要原因還是差在了名氣和斜度上了。虎丘塔和比薩斜塔同為世界八大最斜古塔之一,同為世界文化遺產;但比薩斜塔因為有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而世界聞名,而虎丘缺少了這個「名人效應」。

但是小編還是不服氣,因為我們虎丘塔歷經風雨千年,比義大利比薩斜塔工程完工早近400年,建塔600年後才開始傾斜,目前已經經歷400年傾斜而不倒;而比薩斜塔開工一年以後就開始傾斜,建成之後於現代,修復了11年才穩住斜而不倒;可見我們虎丘斜塔的結構穩定性遠勝於比薩斜塔。建築比較,就應該比建築質量,「豆腐渣」工程誰稀罕呢?所以虎丘塔比質量為佼佼者,而比薩斜塔遜之。

此外虎丘塔是唯一保存至今的中國五代時期建築。其文化歷史意義及學術研究價值遠勝比薩斜塔,我們目前輸的只是可宣傳的名氣而不是文化價值。因此稱蘇州虎丘塔為「東方的比薩斜塔」,是屈尊,是自降身價。相信未來,隨著歷史的發展,虎丘聲名會越來越大,超越「後來者」。

相關焦點

  • 蘇州有這麼一處5A級景區,藏著中國版的「比薩斜塔」,你來過嗎?
    今天,小編就來講講,蘇州有這麼一處5A級景區,藏著中國版的「比薩斜塔」,你來過嗎?另外還有一個推薦指數超高的景點正巧在拙政園旁邊,它曾經是「晚清時期」太平天國的忠王府,後成為蘇州博物館的館址。宋代詩人蘇軾先生曾在虎丘山留下千古名句「嘗言過姑蘇不遊虎丘,不謁閭丘,乃二欠事」,可見來蘇州不去虎丘山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情。一進到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的南大門,你會看到「吳中第一山」的牌坊,但是令人疑惑的是海拔只有34.3米的虎丘山為何能有「吳中第一山」的美譽。讓我們來對虎丘山做一次探秘之旅。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中國鄭州版比薩斜塔
    在義大利奇蹟廣場上有一座著名的比薩斜塔,身處在比薩大教堂後面,每年都有許多遊客到奇蹟廣場去目睹比薩斜塔的奇特,那麼比薩斜塔為什麼會傾斜呢?下面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一下比薩斜塔的許多故事,順便看看我們中國的「比薩斜塔」。
  • 比薩斜塔
    奇蹟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 《義大利遊記》比薩斜塔
    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驗說起,那麼多年了我記得比薩斜塔,都因這個實驗而起。至今仍然不知道這是故事還是實驗,我其實鍾情比薩斜塔。毫無疑問的是,伽利略選擇這座中世紀的古城作為他實驗的場所:一是用以吸引民眾的眼球,這是在向權威亞里斯多德挑戰;二是比薩斜塔的「斜」,一定不同凡響。比薩斜塔適合鐵球墜落時的觀察角度,我大概還惡意地想像,那種斜拉橋狀的古塔,三角形一樣的弧度。
  • 義大利比薩斜塔即將變成比薩直塔?是瘋了嗎?
    上面這個故事叫兩個鐵球同時落地,曾出現在全國各個版本的小學課本中。相信我們大部分的90後甚至是80後對比薩斜塔的第一印象都是來源於此。從那次實驗以後,比薩斜塔開始聲名鵲起,它一度成為了比薩城的標誌性建築物,讓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城迅速晉升為義大利甚至是整個歐洲的熱門旅遊城市。大家來到這裡總是樂於用各種姿勢,把這個歪歪的塔推回去。
  • 世界上最斜的塔根本不是比薩斜塔,綏中縣一塔斜度是比薩斜塔三倍
    那時候,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斯多德,並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許更改的真理。亞里斯多德說,兩個大小不一的鐵球同時從高處落下來一定是重的先著地,但是伽利略卻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實驗向眾人宣告鐵球下落的結果。
  • 比薩斜塔,歷經多年依然斜而不倒,至今也沒有準確答案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園中盛開的菊花,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比薩斜塔。比薩斜塔是一座有近1000年歷史的鐘樓建築,它高高矗立在比薩奇蹟廣場上。但是很奇怪的是,這座塔是朝向東南傾斜著的,雖然歷經這麼多年的風霜雨雪卻依然斜而不倒,其原因至今仍然是難解之謎。自從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扔下兩個鐵球起,比薩斜塔就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這座12世紀的建築原先是一個比薩大教堂的鐘樓,但是建成後不久這裡就開始朝東南傾斜,至今依然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傾斜著。神奇的是,雖然斜塔傾斜得很厲害,就是斜而不倒,這也成為世界建築史上一樁難解的公案。
  • 日本學者:伽利略沒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
    四百年前,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更讓這座斜塔聲名遠播。數百年來,人們一直把這作為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從來沒人懷疑過這個事實。但不久前,一位日本科學史研究家市場泰男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伽利略根本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的實驗。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
  • 「吳中第一山」僅34米,內有千年斜塔,蘇東坡在此留下千古名句
    「吳中第一山」僅34米,內有千年斜塔,蘇東坡在此留下千古名句!說到「上有天堂,下有蘇州」,第一印象就是蘇州園林。來蘇州一定要去園林遊玩,有名的如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獅子林等,都是遊客喜歡的地方。蘇州市內雖有海拔34.3米的名為「虎丘」的小山,但其名氣絲毫不遜色於蘇州園林,在「江左丘加裡之表」的風吹下,巖石嶙峋。虎丘之名,相傳在24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吳王閭在越國的楔李大戰中誤傷,不久於內而死。死後數日,兒子吳王夫差把他葬在虎丘,三天後白虎屈服於山上,將「海湧山」改名為虎丘山。
  • 世界第一斜塔,傾斜度是比薩斜塔的3倍,建造年代也比它早數百年
    導語:世界第一斜塔,傾斜度是比薩斜塔的3倍,建造年代也比它早數百年。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提起斜塔,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比薩斜塔。這座塔因為傾斜數百年不倒而聞名於世,更由於伽利略的「兩個鐵球」自由落體實驗而被寫進了中學課本。大家去義大利旅遊,幾乎都要去拍一張借位的手扶比薩斜塔的照片,但它其實並不是世界上傾斜度最高的塔。
  • 被「扶正」了4釐米的比薩斜塔登頂到底斜不斜?
    由於它的傾斜以及建築特色使得比薩斜塔有著獨一無二的美麗。而到了1990年因塔身傾斜4.5米麵臨倒塌,比薩斜塔停止接待遊客。1993至2001年,通過填埋重物,並挖掘傾斜對側的土壤,比薩斜塔被「扶正」43.1釐米,2002年再次對外開放。上個月義大利對外宣稱:比薩斜塔又被「扶正」了4釐米。
  • 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地,比薩城乃至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世界著名的景觀,也是義大利標誌之一。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蹟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 鐘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 比薩斜塔為什麼不會倒?結果令人敬佩
    比薩斜塔傾斜個這麼久,為什麼不倒?難道它有一種神秘力量能夠抵抗地心引力?沒有那麼超自然,從建築結構上看,從開始建造這個塔的那天開始,這個著名的結構就一直處於倒塌的危險中。其實當時的建築商造比薩斜塔的時候是按垂直型設計的,只不過選的那個地方是由泥土沙子和黏土組成的軟土地,地基下的地下水位也非常淺,深度只有大約1米。最新的地質勘探發現,比薩斜塔的選址位於古代的海岸線上,也就是說,在建造之時地基土壤就早已沙化。如此一來,這座塔的命運在剛一建造就註定:它很快將產生不均勻沉降和傾斜。
  • 因地基塌陷形成的世界奇觀——比薩斜塔,還能堅持多久矗立不倒?
    那麼傾斜的比薩斜塔就等於是違反了重力作用,它是最初就被設計為傾斜的嗎?如果是,相信這個設計師一定技藝非凡。比薩斜塔坐落在奇蹟廣場上,它原本只是一個「配角」,因為這裡有很多和它同時修建的大教堂等非常傑出的藝術作品。所以在眾多的作品中,它本應該是一個普通的鐘樓。
  • 揭秘「比薩斜塔實驗」,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比薩斜塔實驗」,這個聞名世界的實驗,也因為它的盛名,讓被譽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比薩斜塔再次收穫一大批「鐵粉」,每天來此參觀的遊客數不勝數!「比薩斜塔實驗」講述的是著名物理界大佬伽利略,曾在著名建築比薩斜塔上做過的一個著名的實驗,從而證明了一個著名的定則,留下了著名的影響!(多次用著名,渲染一下重要性,哈哈!)拿著兩個重量不一樣的球,來到比薩斜塔上。塔下面已經有很多人在圍觀。
  • 子彈說 | 不靠譜的名人故事(五)伽利略與比薩斜塔
    這個青史留名的故事最大的貢獻並非伽利略的試驗成果,而是讓我們都知道了比薩斜塔,從此比薩斜塔成為了全世界最著名的景點之一,無數遊客慕名而來。根據維瓦尼的記述,伽利略在比薩擔任教授時(大約25歲),特地召集了比薩大學的所有教授和學生,請他們來觀摩斜塔實驗。
  • 比薩斜塔的故事是假的?近代物理學啟蒙人——伽利略
    按照慣例,開頭先來幾句廢話:比薩斜塔作為義大利最優秀的文化遺產,被譽為中世紀七大建築奇蹟之一。它斜而不倒的優美造型在全世界都獨一無二,是聞名世界的經典之作。可能很多人知道比薩斜塔是因為中學課本上的那個故事——《兩個鐵球同時落地》:話說在1590年,伽利略在認真研究了亞里斯多德的「物體落下的速度和它的質量成正比」這個觀點後產生了質疑。於是他就帶領自己的學生做了個實驗,登上了比薩斜塔的頂層,讓手中兩個質量不等的鐵球同時從塔頂垂直自由落下,結果他的學生不幸被鐵球砸死了。
  • 每天一個你一直認為是真的故事:比薩斜塔
    相信大家在語文課本中都曾經看到過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這個說法最早出現在伽利略的學生維維亞尼寫的《伽利略傳》。他的學生在書中寫到:「我的老師曾登上比薩斜塔在許多哲學家和科學家的目前將兩個重量不一樣的鐵球懸空後,同時在塔上將其拋下,結果聽說落地。」
  • 重慶清代舍利塔傾斜百年不倒 斜度超比薩斜塔
    榮昌斜塔百年不倒  一座神秘的清代舍利塔,不知從何時開始傾斜至今,其約30度的傾斜程度遠遠超過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比薩斜塔高55米,目前傾斜約5.5度)。   在當地人注視下,斜塔經歷百年來的地震、山洪和風吹雨打仍屹立不倒,箇中緣由究竟是為什麼?有人說這座塔塔底埋藏的舍利子有神力,可保塔身永遠斜而不倒;也有人說工匠在建造斜塔時精確計算了角度,故意修成傾斜的姿態……  奇!塔身搖晃竟然不倒  這座神奇的石塔位於榮昌縣河包鎮經堂村白塔山半山腰,距鎮政府0.5公裡。
  • 義大利的比薩斜塔,傾斜角度為3.99度,你喜歡它嗎?
    要說起旅遊景點在我們國內是非常多,每一個國家都是有著他們自己的特色,而小編在這篇文章之中要跟大家介紹一下的,就是義大利的建築比薩斜塔了。其實對於比薩斜塔來講,相信有很多人在課本中都是了解過的。對於這座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並且它位於奇蹟廣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