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探疑 為什麼熱帶草原會出現在中國的海南島?

2021-01-15 地理蹊

熱帶草原並非僅僅分布在非洲,在我國海南島也有熱帶草原分布。小蹊在這裡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我國唯一的熱帶草原。





海南島位於北緯18°10′—20°10′與東經108°37′—111°3′之間。地處熱帶,為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光熱充足豐富,雨量充沛,旱季明顯。


地形複雜,中高周低,山地集結於中部偏南,最高峰為五指山,海拔大約867米,丘陵分布於山地四周。



境內海拔9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臺地及濱海,發育著熱帶草原749萬畝(包括草叢草地和灌叢草地),約佔全島總面積15%,為我國主要草場資源之一。




海南島的熱帶草原,與典型的熱帶草原和溫帶草原成因與種群都不同。前者主要受乾熱氣候所制約,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其間有個別喬木稀疏分布的草本植物群落,後者主要受溫帶大陸性半乾旱或半溼潤氣候制約,以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的草本植物群落。而海南島的熱帶草原,則是因為受熱帶季風氣候控制,旱雨季明顯,以旱中生或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為主,其間有個別喬木或灌木稀疏分布,呈現出獨特的群落結構和生態外貌。




從圖上可以看出海南島西部地區降水少而旱季時海南島又以偏東風為主,另外海南島西部一些地方沉積巖透水性強,地表水易於滲漏,地表水留存較少,這都為熱帶草原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條件。海南熱帶草原在熱帶季風氣候區裡之所以能夠形成,除了自然原因之外絕大多數還有人為原因。




自然原因:

1、局部(特別是五指山西部地區)受地形影響,降水少,水熱條件極端不協調;

2、由於土壤中局部地段存在著透水層,地表積水少再加上乾旱季節性交替,不利於森林的發育。

人為原因:

是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反覆破壞森林,形成的次生性熱帶草原。




受人類活動的影響,特別是海南島中有不少原始熱帶森林被大面積強度採伐後,不僅沒有及時育林,反而在被砍伐的林地上再次遭受反覆亂砍濫伐,最終致使水土流失愈加嚴重,生態環境變化,形成次生性的熱帶草原

 

(2016上海高考卷)海南島西部某些地方呈現熱帶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觀,這一現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讀圖文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海南島地處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為旱、雨兩季。專家研究認為,海南島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島內其他地區更乾旱,是那裡形成熱帶稀樹草原景觀的關鍵因素。


 

材料二:海南島旱季以偏東風為主。 

材料三:海南島西部一些地方沉積巖透水性強,地表水易於滲漏。

 


 

50.海南島西部的惹到稀樹草原景觀反映了什麼地域分異現象?說明判斷理由。(4分) 


51.海南島西部「旱季更顯乾旱」的一個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從風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並概括造成這裡「旱季更顯乾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6分) 

 

(補充題)據資料統計,目前島上森林覆蓋率不到1956年覆蓋率的80%,請從生物、氣候、水文三個方面,簡析海南島森林覆蓋率的變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5分)



50.現象:非地帶性地域分異現象。理由:海南島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應該出現的是熱帶季雨林景觀,南海南島西部卻呈現熱帶稀樹草原景觀,因此其反映的是非地帶性地域分異現象。

 

  51.原因:海南島旱季以北偏東風為主,由於水汽受到中部山脈阻擋與攔截,西部為雨影區,降水明顯減少。因素及作用:風速大,日照長,導致蒸發量大;巖石和土壤持水性差,旱季土壤含水量更小。因此,這裡旱季更旱,不利於熱帶季雨林的生長。


補充題:生物多樣性減少;平均風速增大;水旱災害多發;地表徑流量增加;地下徑流量減少;河流含沙量增加;(5分)



相關焦點

  • 【地理技巧】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
    而且,熱帶季風氣候雨季的降水量比熱帶草原氣候雨季降水量更為集中。(3)降水過程不同。一般來說,熱帶季風氣候的逐月降水量具有突變的特點。熱帶草原氣候的逐月降水量具有漸變的特點。(4)氣象災害差異。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區每當夏季風和熱帶氣旋活動不正常時,會引起水旱災害,熱帶氣旋也可能發展成為颶風(颱風)。熱帶草原氣候常見的氣象災害是旱災。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中國的熱帶草原在哪裡麼?
    地形複雜,中高周低,山地集結於中部偏南,最高峰為五指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海拔約1867米,丘陵分布於山地四周。境內海拔900米以下的山坡、丘陵、臺地及濱海,發育著熱帶草原749萬畝(包括草叢草地和灌叢草地),約佔全島總面積15%,為我國主要草場資源之一。
  • 熱帶稀樹草原是如何形成的?
    你聽過熱帶稀樹草原嗎?稀樹草原與傳統意義上的草原有何區別?它是如何形成的?稀樹草原,是點綴著稀疏樹木的草原,它又叫「薩瓦那」,來自英語 savanna。熱帶稀樹草原分布在具有周期性乾濕季節交替的熱帶地區,這種景觀在非洲很常見,在我國卻很少見,我國海南島西部地區分布著一處熱帶稀樹草原。
  • 【地理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
    氣候的成因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 昌化江入海口一帶,風光頗具熱帶草原氣息,為海南島所獨有
    而昌化江下遊兩岸及入海口的沙洲上,頗具熱帶草原的味道與氣息,此種地貌與氣候地理特徵為海南江岸地帶所特有。遠眺出海口,沙洲岸邊與熱帶草原相似但昌化江及入海口北岸的景致又有所不同,離海岸兩三公裡內矗立著昌化大嶺及長達5公裡山脈,而昌化大嶺主峰海拔超過300米,是海南島北部海岸線上的最高山峰。
  •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
    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高中地理屬於文科範疇,所以在學習上需要背的知識點就很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具體內容如下。高中地理熱帶草原氣候類型考點整理1、判斷依據:第一步,根據最冷月、最熱月判斷南北半球。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卻是熱帶草原氣候?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
  • 瓊西「薩瓦那」:獨特的熱帶稀樹灌叢草原生態系統
    鮮為人知的是,在海南島的西部,呈現著非地帶性的熱帶稀樹草原自然景觀,和危機四伏的熱帶雨林不同,其原生景色之美麗,讓人置身其間,就算在海島也能感受到荒野的靜謐。大田保護區是野生動物的天堂。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傑 攝海之南「薩瓦那」的形成什麼是「稀樹草原」,其實字面上早已給出了答案。
  • 熱帶草原、黃金與巴西利亞
    總的來說,巴西高原的植被類型可以分為兩種:沿東、南邊緣的「雨林」,覆蓋高原腹地的「熱帶草原」。後者依照植被的類型不同,又可分為兩個區塊:一是東北方位的「卡廷加草原」(又譯「卡丁加」);二是面積約為前者三倍的「喜拉多草原」。之所以在地理相連的情況下,從生態角度上又區分為兩塊,是因為這兩片草原的降水量有所有同。熱帶草原氣候區的年降水量一般在750-1500毫米。
  • 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的成因如何?
    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的成因與赤道低氣壓帶有關嗎?盧達晨中學地理問答答:無關。澳大利亞大陸南部熱帶稀樹草原氣候區緯度較高,赤道低氣壓帶影響不到這裡。這裡之所以仍稱熱帶稀樹草原氣候,是因為這裡的氣溫、降水指標與典型的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特徵相近,降水有季節變化(冬雨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氣壓帶與風帶)
    ①圖中位於非洲的東非高原,雖然有赤道穿過,但由於海拔較高(高原地區),因此不是熱帶雨林氣候,而是熱帶草原氣候;②從圖中兩個城市的降水圖可知,該地區有明顯的幹、溼兩季,進一步確定了為熱帶草原氣候。(2)分析遊牧的原因。①該地的熱帶草原氣候,由於受赤道低氣壓帶、信風帶的交替控制,有明顯的乾濕兩季。
  • 生活在廣闊的非洲熱帶草原中的動物,為什麼要不停地來回遷徙?
    此外,非洲也是一個自然地理相對簡單的大洲,非洲的海岸線比較平直,少有半島、海灣和島嶼;非洲也是一個「高原大陸」,地形以高原地形為主,比較單一。非洲草原上的動物為什麼要遷徙?非洲還是一個「熱帶大陸」,非洲絕大多數的陸地都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赤道在非洲的中部地區穿過,整個非洲幾乎關於赤道南北對稱。
  •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熱帶草原氣候成因
    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熱帶草原氣候成因 2013-04-25 12:24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候類型的判斷、非洲、熱帶草原氣候)
    看最低氣溫,熱帶氣候的最低溫在15℃左右,亞熱帶在0℃左右,溫帶則低於0℃(高於-15℃);(2)以水定型:看降水多少、季節分布。①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較多,季節分布均勻;②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較少,季節分布均勻;③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降水極少,季節分布均勻;④熱帶草原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季節分布不均勻。
  • 【熱門考點】草原的地理怎麼劃分?每個地理考生應該知道的知識!
    見過草原的小夥伴們一定會感慨草原的寬廣和滿眼的綠色,其實草原是分區域的,按照生物學和生態特點還分為不同的生態地理區,那麼草原的地理是怎麼劃分? 今天的文章帶你了解草原地理的劃分!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的比較!
    ,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草原氣候的成因是有差異的,也較為複雜。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乾濕季氣候、薩瓦納氣 候、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 該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5℃,年降水量一般在750~1000毫米。終年高溫、長夏無冬、乾濕季分明是該氣候的突出特點。溼季時植被繁茂,動物活躍;乾季時草木枯萎,動物成群遷往有水、草的地方 。
  • 熱帶草原氣候都有哪些成因?
    ——熱帶草原和地中海氣候,冬夏季大氣環流不同,氣候存在明顯季節差異。   熱帶草原氣候是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兩種大氣環流一個降水少、一個降水少,必須交替還能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 面積一樣大,為什麼臺灣島人口是海南島人口幾倍?
    今日話題: 面積一樣大,為什麼臺灣島人口是海南島人口幾倍?臺灣島地處中國海區東南部前沿,又位於亞洲東部島鏈中環,為中國東南沿海和近海交通線側翼的海上屏障,是維護中國在東海、南海和太平洋海上權益的戰略要地。臺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寒潮來襲 海南島將出現今冬以來「最冷」天氣
    海南省氣象服務中心 供圖中新網海口12月29日電 (尹海明 袁迎蕾)中國中央氣象臺28日發布最高級別的寒潮預警,此輪「霸王級」寒潮來襲,讓地處熱帶的海南島也喊「冷」。海南省氣象局29日10時10分發布寒冷三級預警,31日夜間海南8市縣最低氣溫將降至7℃及以下。
  • 辨析:熱帶季風氣候VS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VS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氣候的成因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草原氣候的成因是有差異的,也較為複雜。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乾濕季氣候、薩瓦納氣 候、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 該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5℃,年降水量一般在750~10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