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的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這裡人跡罕至,最早發現的人類活動蹤跡可以追溯到3萬年前。然而上個世紀,科學家在德令哈市區西南約80公裡的白公山上,發現了數百根鐵管,距今至少10萬年,要知道那時候的人類根本不具備製造鐵器的能力。
當地一片山峰當中,白公山很不起眼,只有大約200米高,外形遠看像金字塔,離正面80米就是就是託素湖,風景宜人。走近可發現,山上有1大2小三個巖洞,外貌都是三角形,洞內除清一色的砂巖外,不見任何雜質,看著像有人工開鑿的痕跡一般。
本來一切正常,但偏偏出現了一些不可思議的「鐵管」,詭異的嵌入山體裡面,所以出現了一種說法,有人猜測這座山並不是「單純的山」,而是遠古時期的天文臺或者外星人的飛船發射基地!
鐵管分布的範圍很廣,大約半平方公裡,除了白公山,在40米開外的鹽湖灘上也發現很多鐵管,沿著東西走向的湖岸放置,看起來像是要擺出某種圖案。它們有直管、曲管、交叉管、紡錘形管等,形態各異,鏽跡斑斑。
山洞口的這根鐵管直徑達到40釐米,其他的有10釐米或者更小,但卻無法測量這些鐵管的長度,因為洞裡的十幾根鐵管都是直接嵌入堅硬的巖石,就像筷子插進饅頭裡一樣,管壁與巖石完全吻合,並不像先鑿好洞後放進管子。
湖岸的鐵管相對較小,最細的直徑如牙籤,但它們內部中空,歷經歲月腐蝕,管內卻並沒有堵塞。上世紀發現鐵管後,科學家取了樣本做科學檢測,實驗證明鐵管的氧化鐵佔80%以上,還有一些二氧化矽和氧化鈣等,然而卻有8%的元素檢測不出來。
它們是怎麼出現的?是什麼樣的神秘力量把鐵管嵌入巖石不留一點縫隙?檢測不出來的元素又是什麼?科學家最終給出解釋:製造者不是人,並非是外界所傳的外星人或史前人類。
白公山所在的德令哈市,被譽為亞洲最佳天文觀測點,中國科學院早早就在此建立了「紫金山天文臺青海觀測站」,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天文學家也經常來此考察。鐵管被發現後引起各種猜測,後來科學家又用最先進的光譜測試來解釋這個謎團。
經過現代精細檢測方法,明確了鐵管的組成部分,除了常見的十幾種元素,還發現了一些有穩定含量的有機物,想必這就是檢測不出來的神秘元素。而在鐵管內部有一些宏觀上的同心圓結構,非常像樹木的年輪,也就是說鐵管很可能是樹木化石形成的。
雖然沒有發現樹幹、樹皮等植物結構的顯微鏡下證據,但樣品中鉀和鐵含量的漸變規律,有利於管狀物是植物化石形成的觀點。科學家猜測,數百萬年前,印度板塊和亞洲大陸的碰撞,促使喜馬拉雅山急劇升高,導致雨水充沛的柴達木盆地氣候變幹變冷。
同時青藏高原不斷的地質活動,導致白公山地區下陷,使大量樹木被深埋地下數百米,在幾十萬的漫長時間裡,這些樹木經過脫水,自由氧逐漸消耗,形成鐵質管狀物,後來三價鐵變成二價鐵,經過多年的風沙,泥土被吹起,埋在地下的「鐵化木」就重新顯露出來。
一切看起來似乎都明朗了,但科學家給出了一個最大的疑點,既然是地質活動那肯定是同時進行的,然而經過檢測,白公山的巖石有幾百萬年歷史,但鐵管卻只有10多萬年?就算是現代技術也無法將鐵管這樣完美嵌入巖石,難道是憑空出現的?這個謎團至今仍然無法解釋。
2011年,德令哈地區又有人在一處沙化的牧場上,發現了一個直徑近2000米的巨型圓環圖案,後被譽為中國首個「沙漠怪圈」,比國外發現的多個「麥田怪圈」要大很多。白公山附近的許多鹹水湖還發現了液態鋰金屬,這種金屬是製造鋰電池的材料,再聯想到白公山鐵管,因此關於此地曾是外星人基地的傳說不絕於耳。
鐵管和「怪圈」的形成原因,科學界也存在著很大分歧,在尚未確認的情況下,青海省卻已經「官宣」此處就是「外星人遺址」,並打造了一處景點,很多UFO愛好者都前去參觀,當然這種做法更像是為了吸引遊客。不過有日本的天文學家表示,白公山和託素湖一帶是亞洲最理想的天文觀察點,如果外星人真的造訪地球,這裡也是首選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