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更換30件展品 董其昌畫作佔1/6

2020-12-06 人民網

原標題:吳湖帆是董其昌的擁躉

  吳湖帆是董其昌的擁躉

  配合本次「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上海博物館特意增加展出了董其昌的《煙江疊嶂圖》。該畫是吳湖帆外公沈樹鏞舊藏。頗有意味的是,同樣的畫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有一幅。早在1990年代,這兩件作品就引發了孰真孰偽的爭議。圖為明董其昌《煙江疊嶂圖》(局部)。(上海博物館供圖)

  本報記者 李婷

  正在上海博物館展出、備受關注的「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日前完成了展品更換,正式進入第二展期。新展出的30件作品以元明清的精品為主,其中吳湖帆所藏的董其昌書畫是一大亮點。

  董其昌為明代著名書畫家,松江華亭 (今上海松江) 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吳湖帆是董其昌的鐵桿粉絲,曾高度評價其「開文人畫千古法門」、「可謂畫中之聖。」記者獲悉,第二期新更換的展品中,董其昌作品佔到了六分之一,共5件,分別是 《北山荷鋤圖》軸、《畫禪室小景圖》 冊、《行書蘇軾重九詞》 軸、《山水圖扇》、《秋興八景圖》 冊。其中,《畫禪室小景圖》冊為「梅景書屋所藏董畫第一」,前面有著董其昌畫像的 《秋興八景圖》 冊則為享譽畫史的董氏傳世代表作。《秋興八景圖》 冊共八開,曾為「收藏富甲東南」的龐萊臣所收藏,描繪的是作者泛舟吳門、京口途中所見景色。圖中峻拔的山頭、沉重的石塊、深邃的溪谷、瀰漫的煙霧,各盡其態。既有草木蔥茂、風雨迷濛的江南丘陵特點,又有沙汀蘆荻、遠岫橫亙的水鄉情調,亦有江天樓閣、彩舟競發的江上景色。

  吳湖帆不僅悉心收藏董其昌畫作,還深入研究、屢有題跋。比如 《北山荷鋤圖》 軸上的「審其筆勢,在七十歲以前所作無疑義」等語,即為吳湖帆所題。《山水圖扇》 上則有吳湖帆「董文敏畫扇第一」的跋語。本次亮相的吳湖帆鑑定手稿 《燭奸錄》,則客觀記錄了其過目董氏書畫的鑑定意見。比如,對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小中現大圖》 冊,吳湖帆給出的真偽鑑定意見是:「非董其昌親筆,應為王時敏縮臨」。

  記者看到,為配合本次「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上海博物館的書法館也特意增加展出了董其昌的 《煙江疊嶂圖》。該畫是吳湖帆外公沈樹鏞舊藏。頗有意味的是,同樣的畫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也有一幅。早在1990年代,這兩件作品就引發了孰真孰偽的爭議,是畫史著名「雙胞案」之一。上海博物館研究員、古書畫鑑定家鍾銀蘭在上世紀90年代發表的 《董其昌<煙江疊嶂圖> 兩本辨偽》 中指出,歷史上儘管也有畫家創作兩幅同名、類似作品的情況,不過,這兩件作品比較下來過於相似,不僅畫面布局、題跋、署款一致,甚至樹木和石頭的疏密、位置、角度都一模一樣,包括題跋中字的筆畫、間距都完全相符。董其昌是位學養淵博的文人書畫家,他不大可能刻意繪製兩幅一模一樣的作品,其中一幅必定是對另一幅的複寫仿製。儘管目前學術上尚未有定論,但兩幅作品同時為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副主任凌利中指出,此次特意將 《煙江疊嶂圖》拿出來展覽,是為了增強展覽的學術聯動性,提供同時觀摩的機會。

  吳湖帆是過去百年中國書畫收藏界的傳奇式人物,然而,他不是獨唱者,在他身旁和背後,還有一批分擔著伴唱、和聲部角色的人物。記者在展覽中發現,吳湖帆收藏的不少精品,來自他的朋友圈。以本次展出的明代王轂祥 《群英圖》 卷為例,它原本是吳湖帆弟子徐邦達的藏品。據記載:「1938年,值吳湖帆妻潘靜淑習作花卉,徐氏攜至,夫人見而愛之,遂歸梅景書屋 (吳湖帆的書齋)。」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作品還是吳湖帆夫人潘靜淑生前「絕筆」繪畫作品的臨摹母本。據介紹,1939年春,潘靜淑始摹寫是卷,曾對吳湖帆言「卷至長,恐無力盡其能事」,一語成讖,夫人臨摹至「紅芙蕖」一段而逝。吳湖帆忍痛續完,稱「此靜淑絕筆也」。凌利中告訴記者,王榖祥 《群英圖》 卷在1938至1941年的4年中,曾三度輾轉互贈於吳湖帆及其弟子徐邦達兩人之間,是師徒深厚友誼的實證。(李婷)

(責編:歐興榮、陳苑)

推薦閱讀

中央美術學院:培養有人文情懷的能工巧匠初夏的涼風習習,從2016年五月歌會合唱比賽現場傳來師生們一曲曲或悠揚或激昂的歌聲,回顧著崢嶸歲月,暢想著美好未來。【詳細】

父親節,聽男神致父愛今年父親節,人民網文化頻道力邀多位文藝「男神」傾情獻「聲」,送上一聲聲祝福,帶來一首首詩篇。在平平仄仄的歲月裡,找尋峰迴路轉的光陰故事。【詳細】

相關焦點

  • 上海博物館舉行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 古書畫精品薈萃
    上海博物館舉行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 古書畫精品薈萃2015-12-9 17:12:44 來源:東方網 作者:徐程 選稿:葉頁 圖片說明:吳湖帆一生鑑藏主要圍繞董巨、趙孟頫、元四家、明四家、董其昌、四王吳惲等畫史主流文人畫家的作品,圖為董其昌的畫禪室小景圖冊。
  • 吳湖帆特展第二期明天開始,滬臺同展董其昌「雙胞畫」
    上博「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相鄰書法館特增設的《煙江疊嶂圖卷》與臺北故宮「妙合神離——董其昌書畫特展」中的《煙江疊嶂圖》恰為存世的不同兩本,為著名「雙胞案」之一。上海臺北兩地近期各有一場書畫大展引發海內外關注,臺北是臺北故宮今年1月9日推出的「妙合神離——董其昌書畫特展」 ,上海則是上博去年底開始推出的 「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
  • 上海博物館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圓滿落幕
    作為中國大陸地區舉辦的首個董其昌藝術專題大展,「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是上海博物館根據新時代對文物工作的要求,對接上海市委、市政府全面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行動計劃的具體舉措,對標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世界著名旅遊城市的最高標準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更高需求,通過「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打造向全世界展示中國書畫藝術、彰顯城市特質的重要窗口。
  • 董其昌大展 上海揭開面紗
    然而以董其昌為主角的展覽卻並不多見,重要的有以下幾回:1992年美國納爾遜博物館《董其昌世紀展》,以董氏書畫為主兼及17世紀有關名家作品來展示董其昌支配下的17世紀中國書畫發展狀況;2005年澳門藝術博物館、北京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等共同主辦《南宗北鬥——董其昌誕生四百五十周年書畫特展》,展示董其昌作品為主,其師友、代筆者
  • 吳湖帆:用珍藏商周古銅器換來《剩山圖》
    初名翼燕,字遹駿;後更名萬,字東莊;又名倩,別署醜簃,號倩庵,書畫署名湖帆。中國現代繪畫名家、書畫鑑藏家。藏有金石書畫1400件,其中包括堪稱國寶的黃公望《剩山圖》。張大千評「湖帆先生其人其藝甚服我心」吳湖帆生於晚清,他的祖父吳大澂曾任晚清湖南巡撫,精於鑑賞,書法造詣頗深。
  • 上海博物館董其昌大展開門迎客!
    12月7日,上海博物館「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面向公眾開放,這是大陸舉辦規模最大的董其昌藝術大展。為期三月的展覽以上博館藏為主,同時向北京故宮博物院、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海內外15家重要收藏機構商借藏品,遴選董其昌及相關作品共計154 件(組)。
  • 上海終於舉辦董其昌大展了!上博2018展覽計劃今晚公布
    作為中國書畫史上承前啟後、影響巨大的一代書畫大師,晚明時期的董其昌(1555-1636)是上海松江人,然而上海乃至中國大陸卻一直沒有舉辦過一次真正的董其昌大展,而在前兩年,臺北故宮博物院、東京國立博物館都曾舉辦過與董其昌相關的大展,美國的相關博物館則早在1992年即舉辦過董其昌大展。但在2018年,上海將舉辦一次規模前所未有的董其昌書畫大展。
  • 山西博物院建院百年,五大特展從董其昌看到「玉見你」
    今年恰逢山西省博物院建院百年,澎湃新聞從山西博物院獲悉,「百年傳承 守正創新——山西博物院百年特展 」、「山鷹之子——安第斯古代文明特展」、「百代標程——董其昌書畫藝術展」、「玉見你——周代與當代關於玉的對話」等五大展覽將於下半年相繼拉開帷幕,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山西博物院建院百年。
  • 一周觀展指南|「黑石號」特展倒計時,清宮遺珍現國博
    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地點: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展期:2020年12月15日—2021年3月15日此次展覽是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合作,首個以「雲間三友」為主題的書畫特展正式開展,展出上海博物館館藏12件真跡,以「雲間三友」交遊為線索,呈現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三人的藝術成就和藝術發展脈絡。
  • 一周觀展指南|唐代沉船特展倒計時,盛京清宮遺珍現國博
    80、90後作者共80名,佔總數的43%。 雲間三友,逸筆丹青:董其昌、陳繼儒、莫是龍書畫藝術特展 地點: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 展期:2020年12月15日—2021年3月15日 此次展覽是董其昌書畫藝術博物館與上海博物館合作
  • 「上博董其昌展」閉幕:參觀人數達60萬 文創銷售額超1300萬
    東方網記者熊芳雨3月10日報導:被市民稱為年度不容錯過的「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今天晚上在上海博物館閉幕。展覽從2018年12月7日至2019年3月10日,陪伴了大家三個月,據統計,截止10日下午17點,展覽共接待參觀人數60萬人次。
  • 中年創作,晚年潤色,吳湖帆繪《雲瀑圖》
    吳湖帆是近代著名畫家、收藏家、鑑定家。他是名門之後,家中各種金石書畫藏品在江南首屈一指。吳湖帆祖籍蘇州,他31歲那年定居上海,和海派名家馮超然成了鄰居。此後吳湖帆和上海結下緣分,再也沒有離開過這座城市。
  • 一周觀展指南|京滬瓷器特展多,江南扇面涼風至
    展覽開幕式後松江佛協文化大講堂第三期,特邀香港寶蓮禪寺方丈淨因大和尚作佛教專題講座《壇經的創新思維》主題演講,與書畫展相輔相成。南京金色阿富汗——古代文明的十字路口展期:2019年7月9日—10月9日地點:南京博物院特展館3樓11展廳展覽共有231組共計1406件展品,全部來自阿富汗國家博物館,體現了希臘文明、波斯文明
  • 獨家揭秘|「安第斯文明特展」全套展品順利運抵重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楊渝 羅惟巍157件套展品,有陶瓷器、金銀器、木質展品,還有兩件木乃伊……6月19日上午, 在重慶兩路寸灘海關現場監管下,西南地區唯一一站的「安第斯文明特展」展品順利運抵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 上海蘇寧藝術館「館藏山水人文主題特展」今日開幕
    在上海市普陀區文旅局的指導和支持下,蘇寧藝術館「江南——館藏山水人文主題特展 五大篇章述說江南故事 本次特展自館藏藏品中,精心遴選了展現江南文化的古代至近現代書畫作品約50件。 此次展覽中,觀眾不僅能看到張大千《羲之換鵝圖》、趙雍《前浦理綸圖》、鄭重《江山勝覽圖》、文徵明《秋山論道》等具有巨大藝術價值的書畫作品,還能通過清代的畫作《杭州四季風俗
  • 王叔重︱最後二十年:吳湖帆與毛澤東的交往片段
    此時的吳湖帆尚是一頭霧水,與稍後的五十年代依然風光不斷,藝術上突破此前的臨仿古畫階段,且有開創相比,是否離開大陸,或許只在一念之間。1949年12月6日,「山水三鼎甲」之一的張大千離開大陸,飛抵臺灣新竹,隨即赴臺北。同月率家前往香港暫住。其間,吳湖帆接到張大千自港來信,告知他香港當地基本情況及海外書畫行情,意囑其移居香港。
  • 國慶觀展指南 | 月明望白石,「日出」觀莫奈
    展品包括兩位作者近50件畫作,以及各自的詩集。這是亨利·米修畫作首次在中國展示,也是木心畫作在上海首次展示。大美朵雲——朵雲軒120周年珍藏精品特展展期:2020年9月26日—10月26日地點:朵雲軒藝術中心(上海市徐匯區天鑰橋路1188號)展覽展出120件展品,精選自朵雲軒歷年經營積累的萬餘件文物藝術品庫藏,分書畫、碑帖、印譜、雜項等,這也是朵雲軒創立120年來,歷史上首次公開如此大規模對外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