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虛妄到真實—虛數的 200 年升級史,歐拉高斯都曾為其添磚加瓦

2020-12-06 胖福的小木屋

負數的產生源自於生活,比如我們做包子來賣,今天買材料花了 30 元,最終只賣了 15 元。那我們就是虧了 15 元,為了方便生活,人們就考慮了用相反意義的數來表示。從而在數學中引入了正負數這個概念。

生活中負數應用很廣泛

不過直到 16、17 世紀,歐洲還在為負數的合理性爭論不休,很多大數學家都認為負數並不存在,比如在概率論有過卓越貢獻的帕斯卡,就認為負數完全是瞎扯,0 怎麼可能減去 4 ,完全是腦子有毛病。

帕斯卡的朋友阿潤德甚至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說法來反對負數,他說(-1):1=1:(-1),那麼較小的數與較大的數的比怎麼能等於較大的數與較小的數的比呢?甚至就連萊布尼茲也承認這種說法合理。

當然了,儘管人們一直逃避負數的存在,在解方程的時候,負數還是會不經意間跳出來。比如卡爾丹提出了著名的缺項三次方程求根公式。

缺項三次方程就是缺少 2 次項的方程,我們現在也叫一元三次方程,所以卡爾丹公式也就是關於一次三次方程的解法公式。當時卡爾丹只給出了一個解。但其實有三個解。

而在另外兩個解中,兩個兩次根號下面卻可能得到一個負值。因為它的三個解如下:

它得出的判別式是:

判別式的給定範圍不同,得出的結果也就不同。其中當:

時,就會得到一個實根,而另外兩個利用長除法得到的解則需要對負數開根號。然而在那個時候,對負數開根號對數學家來說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們就認為當它大於 0 的時候,其實就只有一個解。

直到 1572 年,義大利工程師邦貝利首次嘗試去解釋卡爾丹公式裡面出現的負數開根號的問題,他在自己出版的《代數學》中,他列舉了一個方程:x^3-15x+4=0

將它帶入卡爾丹公式之中,就會得到:

邦貝利巧妙地利用待定係數的辦法,把上面等式化解成:

最終,卡爾丹公式給出了不可約情況下的正確解:x=4。對負數開根號,居然可以加入運算,並且最還可以得到一個正確結果,這對當時的數學家起到了巨大的啟發作用。

到了 16 世紀下半葉,著名賭鬼數學家卡爾達諾在其著作《大術》中提出了最早的虛數符號: 1545R15-15m ,但他認為這僅僅是個形式表示而已,並沒有任何意義。他還嘗試把把負數的平方根寫到公式中。

有史以來第一位把自己算死的數學家

卡爾達諾在書中還探討是否可能把10分成兩部分,使它們的乘積等於40時,他把答案寫成

儘管他仍然認為這兩個表示式是沒有意義的、想像的、虛無飄渺的。

而到了笛卡爾手裡,在其《幾何學》中第一次給出「虛數」的名稱,並和「實數」相對應。因為當時的觀念認為這是真實不存在的數字,所以笛卡爾對提出這個名稱。

不過,雖然笛卡爾提出虛數這一概念,一些數學家也開始接受虛數,但對於數學界來說還是新事物,加上當時沒有成熟知識系統,因此也引起了數學界的一片困惑,很多大數學家都不承認虛數。

再加上的確沒有什麼地方可以使用到虛數,而且也沒有什麼實際用處,所以在很長時間,虛數都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

萊布尼茨就曾說到:虛數是神靈遁跡的精微而奇異的隱蔽所,它大概是存在和虛妄兩界中的兩棲物。

直到 1747 年,法國數學家達朗貝爾指出,如果按照多項式的四則運算規則對虛數進行運算,那麼它的結果總是a+bi的形式(a、b都是實數),首次提出了複數的概念。

一向擅長創造符號的歐拉,他在《微分公式》一文中第一次用 i 來表示-1的平方根。

歐拉首創了用符號 i 作為虛數的單位。總算讓虛數在數學界有了一席之地,並且在號稱「上帝公式」的歐拉公式中運用了虛數符號。

挪威的測量學家韋塞爾在 1797 年就試圖給於這種虛數以直觀的幾何解釋,他發現虛數可對應平面上的縱軸,與對應平面上橫軸的實數同樣真實。所以韋塞爾向丹麥科學院遞交論文《方向的解析表示,特別應用於平面與球面多邊形的測定》,他首先提出把複數用坐標平面上的點來表示,使全體複數與平面上的點建立了一一對應關係,形成了複平面概念。

但當時沒有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當時的數學界並沒有掀起波瀾,不過在幾十年後,得到了數學王子高斯的認可,並且將其大力推廣。

他在1799年、1815年、1816年對代數基本定理作出的三個證明中,都假定了複數和直角坐標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不過一向謹慎的他直到1831年他才對複平面作出詳細的說明。

他說:「迄至目前為止,人們對於虛數的考慮,依然在很大的程度上把虛數歸結為一個有毛病的概念,以致給虛數蒙上一層朦朧而神奇色彩。我認為只要不把+1、-1、i 叫做正一、負一和虛一,而稱之曰向前一,反向一和側向一,那麼這層朦朧而神奇的色彩即可消失。」

虛數在複平面的位置

在這期間,德國數學家阿甘得在 1806 年公布了複數的圖象表示法,即所有實數能用一條數軸表示,同樣,複數也能用一個平面上的點來表示。在直角坐標系中,橫軸上取對應實數a的點A,縱軸上取對應實數b的點B,並過這兩點引平行於坐標軸的直線,它們的交點C就表示複數 。象這樣,由各點都對應複數的平面叫做「複平面」,後來又稱「阿甘得平面」。

簡而言之,複平面就是指虛數軸和實數軸構成的平面稱複數平面,複平面上每一點對應著一個複數。在阿甘得和高斯的努力下,複平面漸漸被數學家所接受。

複數平面

1932 年,高斯系統地完善了複數理論,他第一次提出了「複數」這個名詞,還將表示平面上同一點的兩種不同方法——直角坐標法和極坐標法加以綜合。統一於表示同一複數的代數式和三角式兩種形式中,並把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一一對應,擴展為平面上的點與複數一一對應。高斯不僅把複數看作平面上的點,而且還看作是一種向量,並利用複數與向量之間一一對應的關係,闡述了複數的幾何加法與乘法。

複數理論的建立,讓在數學領域遊蕩了200年的幽靈——虛數揭去了神秘的面紗,顯現出它的本來面目。複數理論的建立解決了很多的問題。

比如最簡單 x^2+1=0 在此之前無法得出解,而在複數理論提出之後,人們提出了復根的概念去解決這類問題,復根就是複數根,複數是由實部和虛部構成的,實部是實數,虛部是純虛數。就是達朗貝爾提出的a+bi的形式。,後來,我們用符號C來表示複數集,用符號R來表示實數集。

虛數以及由其建立的複數理論在後來被數學家廣泛運用,複平面的完善,「一切數」都能在複平面中找到。

而且基於對虛數的研究,在十八世紀時,一門新的數學分支「複變函數」發展了起來它是研究以複數作為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函數,複變函數在學以及工程技術科學等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

而後來數學家通過對歐拉公式的研究,通過「虛i和π的積」做為「自然底數e」的指數,它將三角函數的定義域擴大到複數,建立了三角函數和指數函數的關係,在複變函數論裡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 20 世紀的作用虛數以及由其建立的複數理論發揮到了最大,在 20 世紀以來,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影響了量子力學與相對論,薛丁格方程的表達式就引入了虛數。

量子力學的核心方程就是薛丁格方程,它就好比是牛頓第二定律在經典力學中的位置。正是基於薛丁格方程的建立,之後才有了關於量子力學的詮釋,波函數坍縮,量子糾纏,多重世界等等的激烈討論。

為了定量地描述微觀粒子的狀態,量子力學中引入了「波函數」作為「薛丁格方程的解」,這個神奇的波函數用「複數」的形式能清晰地描述微觀粒子的狀態,著名的「波動力學」誕生。

除此之外,作為公式化數學和量子力學的關鍵性概念之一的希爾伯特空間也用到了複數理論。希爾伯特空間成為泛函分析中最重要的和最常用的一類空間,它在許多其他數學分支、理論物理和現代工程技術理論中,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希爾伯特

而弦理論的雛形是在1968年由Gabriele Veneziano基於歐拉公式發現的,這公式能夠成功的描述他所要求解的強作用力。進一步將這公式理解為一小段類似橡皮筋那樣可扭曲抖動的有彈性的「線段」是在不久後由蘇士侃所發現,這在日後則發展出「弦理論」。弦論是現在最有希望將自然界的基本粒子和四種相互作用力統一起來的理論。弦理論的提出歐拉公式中的虛數 i 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可以說,這個數學領域遊蕩了200年的幽靈慢慢進化,成為在數學王國不可或缺的神靈,並且在各個領域如物理學、電子信息工程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相關焦點

  • 高考數學讓你崩潰,你應該感謝歐拉、高斯、笛卡爾貢獻這些知識點
    笛卡爾的工作成為從常量數學到變量數學的轉折點,後來高考知識點「向量」就是來自力學、解析幾何中的有向線段 。最先使用有向線段表示向量的是英國大科學家牛頓。在笛卡爾手裡,第一次給出「虛數」的名稱,並和「實數」相對應。因為當時的觀念認為這是真實不存在的數字,所以笛卡爾對提出這個名稱。
  • 高斯說,如果不能一眼看出歐拉公式,永遠成不了一流的數學家
    所有之前的數字都屬於實數範疇。虛數是另一種性質的東西。在他們出生的時候,虛數被認為是一種數學工具,用來處理負數的平方根,而「虛數」這個詞帶有貶義。i,表示虛數的字母,等於-1的平方根。這是在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取任意數量的弧度並將其插入到α中,我們得到的就是圍繞此半徑為1弧度的半徑1的圓周旋轉,這反過來又意味著我們處於該點(cos(直角坐標系中的α),sin(α))。
  • 既然虛數不存在,為什麼還要學它呢?
    實際上,如果沒有虛數,數的世界就會變得不完整。另外,對於探明微觀世界的「量子力學」來說,虛數也是不可或缺的。虛數不虛:從虛幻到實用人們研究虛數的動力來自一元三次方程的根式求解。中學都學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式求解,其中最關鍵的方法就是配方法。如果遇到x2+1=0的情形,人們會認為該方程無解,不予深究和討論。
  • 歐拉和高斯這樣的頂級數學家可以厲害到什麼程度?
    頂級數學家到底可以恐怖到什麼地步許多數學家,我們知道很厲害,但是無奈他們的研究實在太過高深,以至於,你根本不理解到了頂級這個行列之後,厲害之處在哪兒,今天就舉兩個個頂級數學家的最恐怖也是最基本的實力,計算能力。
  • 最美的公式——歐拉恆等式
    說到公式很多人都會頭疼然而每一個公式都推動了科技的進步很多公式耗費了數學家一生的心血
  • 不可思議的歐拉恆等式
    ——數學王子高斯人類歷史上產生過很多的數學家,其中歐拉就是數學家中的佼佼者,作為18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幾乎每個數學領域都能看到歐拉的影子。在他的晚年,歐洲所有的數學家都稱歐拉為導師。
  • 數學中最優美的公式——歐拉公式,這是一個越看越美的公式!
    歐拉公式是數學中當之無愧的最美公式,公式中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思想,也隱含了宇宙的哲學原理,其形式相當優美和迷人。e^iπ+1=0這個恆等式叫做歐拉公式,最早是由瑞士數學家萊昂哈德·歐拉在1740年發現,高斯曾說:「如果一個人第一次看到這個公式而不感受到它的魅力,那麼他不可能成為數學家。」
  • 風採演講——歐拉和歐拉公式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一個人物——歐拉。歐拉,瑞士數學家、自然科學家。1707年4月15日出生於瑞士的巴塞爾,1783年9月18日於俄國聖彼得堡去世。歐拉出生於牧師家庭,自幼受父親的影響。13歲時入讀巴塞爾大學,15歲大學畢業,16歲獲得碩士學位。歐拉是18世紀數學界最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不但為數學界作出貢獻,更把整個數學推至物理的領域。
  • 簡潔完美的歐拉公式想說愛你不容易
    1707年,歐拉出生在瑞士。歐拉是個天才,更是勤奮的結果。歐拉一生寫下了八百多篇論文和大約五十部書籍和專題報告。彼得堡科學院為了整理他的著作整整花了47年,他去世50年間還在發表他的文章。後來他於雙目失明,也依舊堅持研究,直到去世。高斯說,如果他像歐拉那樣工作也得瞎。
  • 虛數如此重要,幸好人類沒錯過,不然21世紀的自然科學將無法繼續
    人們開始意識到「幾何」與「代數」都是重要的,二者都不可偏廢。1637年,大數學家笛卡爾發明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第一次將「幾何」與「代數」相結合,創立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解析幾何學」。「解析幾何」在代數與幾何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從此以後,「幾何」概念用「代數」來表示,「代數」也可以用「幾何」形式來表示。人們從此不必再糾結到底是「幾何」重要還是「代數」重要的問題了。
  • 你也能看懂:歐拉用這個結論解出巴塞爾問題,高斯最終證明
    (在這裡我們把實數看成虛部為零的複數)人們稱上述結論為代數基本定理。擁有了這個定理,我們就可以證明,一個n次的多項式可以分解成為n個一次因式的乘積的形式。上述定理在歐拉的有生之年都未得到證明,但是歐拉直接將其應用到了無窮級數的研究當中。
  • 歐拉——數學界的英雄:歐拉公式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優美的公式?
    人類史上著名的數學家如果說高斯是數學界優雅的王子,那歐拉就是一位披荊斬棘無所畏懼的英雄。歐拉當然上述的表達形式只是歐拉公式的特殊表達形式,其廣義的一般表達形式是:e^ix=cosx+isinx,隨著x學電氣工程的,不會歐拉公式可能教科書都看不懂。任何涉及圓周運動的計算只要有了歐拉公式你的計算過程就會簡化無數倍。量子力學裡費曼大神的路徑積分裡也要用到它。這個公式讓歐拉封了神,但讓他一舉成名的卻是——巴塞爾級數。他在計算這個級數時用到的方法之巧妙讓世人無不敬佩。在歐拉之前,巴塞爾級數已經困惑了數學界100多年。
  • 此「歐拉」非彼「歐拉」 你可真正了解歐拉?
    阿基米德的「給我一根槓桿和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豪言壯語,牛頓因為砸在頭上的一顆蘋果而引發萬有引力定律,高斯從小就展現的數學天分,這些都是學生時代耳熟能詳的典故,唯獨沒有關於歐拉的。相對於其他三人,歐拉的人生簡直少了許多戲劇性。但是,作為數學史上最多產的數學家,歐拉的人生不得不讓人驚嘆!
  • 數學家歐拉、高斯等也沒研究透徹
    1792年,15歲的高斯在他對數表的最後一頁,給出了關於質數分布的一個猜想: Primzahlen unter a(=∞)a/lna用現在的符號表示為:π(x)~x/lnx.(1,b)上圍成的曲邊梯形的面積等於在(1,ab)上圍成的曲邊梯形的面積,其值均為:2Ⅰ*+Ⅱ* .
  • 為什麼說歐拉公式是世界上最美的公式?欣賞歐拉公式的美學!
    不論是高等數學還是大學物理,歐拉公式都如影隨形。因為其重要性和劃時代意義,Euler Formula(歐拉公式)有著很多了不起的別稱,例如「上帝公式」、「最偉大的數學公式」、「數學家的寶藏」等等。這個發表於公元1748年的數學公式,將三角函數與復指數函數巧妙地關聯了起來。
  • 從高斯、黎曼到希爾伯特,看世界數學中心哥廷根學派200年興衰史
    提到數學的發展,哥廷根數學學派是無法忽略的,哥廷根數學學派在 200 年的時間裡為數學界貢獻了半壁江山。而哥廷根學派的興衰除了標誌著數學中心的轉移,也標誌著從工業革命開始興盛,主宰世界 200 年的歐洲開始衰弱,不再是科學的中心,科學家心中的殿堂。
  • 何為虛數?以及關於它的 5 個數學事實
    這看起來可能不多,但認識到我們可以有負數是一個巨大的突破,而且負數和正數一樣多。整數包括所有的自然數和它們的負數。有理數:可以表示為一個整數除以另一個整數的任何數字。這包括所有的整數(可以表示為它們本身除以 1)以及每個整數之間無窮多的有理數。任何無限循環的小數都可以用有理數來表示。
  • 神奇的「虛數i」,為何讓數學擁有如此迷人魅力?
    在虛數還沒發現之前,單條數軸,足以描述所有的實數。但到了17世紀時,數學家笛卡爾發現了虛數,這時一條數軸己顯得不夠用了,於是創立了著名的「笛卡爾直角坐標系」。「直角坐標系」是我們進入初中就「必須要求」掌握的重要工具。「笛卡爾直角坐標系」可以描述為兩條相互垂直於「原點」的兩條數軸。
  • 數學大神——歐拉
    數學大神——歐拉>1、瑞士數學家、物理學家,生於1707年4月15日,逝世於1783年9月18日。2、歐拉的父親是一位牧師,很喜歡數學,對歐拉的影響很大。3、大學學習哲學和法律,喜歡數學。他的老師是約翰·伯努利,其大學博士論文的內容是研究聲音傳播的。4、1727年-1741年,歐拉在俄國科學院工作, 1735年協助地理所繪製俄國第一張全境地圖,從此即28歲之後,歐拉右眼失明。期間為俄國的數學和物理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