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不同場景應用需求的「超級能元」,落地項目已涵蓋用戶側削峰填谷、配網增容、發電側調峰、調頻、光儲充微網、新能源配套、數據中心備電等領域,獲得了市場極大認可。
的確,多個能源品種相互融合互補、藉助智能化、數位化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綜合智慧能源」理念,近幾年熱度不斷攀升,業內與之相關的一系列探索,正在令未來能源世界的圖景逐漸清晰豐滿起來。
由於「出發」的較早,同時擁有水、火、核、風、光、氣等全部電源類型,清潔能源裝機佔比超過53%的國家電投,對「綜合智慧能源」很有發言權。
12月1日,國家電投將智慧能源與美麗鄉村的天作之合,深深烙印在安徽小崗村這片身俱改革基因的熱土,以打造生態小崗、智慧小崗、幸福小崗為目標的美麗鄉村綜合智慧能源示範項目正式開工。
該項目由安徽分公司投資運營,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EPC總承包建設。依託小崗村現有
太陽能、地熱、水源、生物質等資源,量身定製綜合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第一階段將建設清潔能源
光伏發電系統、環保節能供冷供暖系統和光伏農業系統。以跨界融合無邊界的思維,為小崗村同步提供智慧政府、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旅遊等拓展服務選項。通過國家電投匯聚眾智研發的綠動慧能GIES1000綜合智慧能源調度控制平臺,將能源農業+、
戶用光伏、農光互補、水面光伏、光伏步道、光伏車棚、屋頂光伏、地源熱泵、生物質能源站、儲能站、鄉村微網等數十種模塊緊密連接,將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智慧元素為小崗村注入新的澎湃動能。
改革是小崗的基因,已經融入小崗的血液當中。正因如此,才會與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綜合智慧能源一拍即可,即將在2021年建黨100周年建成的小崗美麗鄉村綜合智慧能源示範項目,將實現清潔能源扮靚綠水青山、戶用光伏完全能源自給、技術創新降低用能成本、智慧管控帶來貼心關愛等四大功能。
11月10日,國家電投黨組書記、董事長,中國智慧能源產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錢智民在2020年全球智慧能源高峰論壇上談及智慧能源對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作用,「基於智慧能源開發的城市和美麗鄉村,有望進一步縮小我國農村和城市的整體差距,解決農村現有的能源、製冷供暖、用水及環境等問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截至2020年10月底,國家電投在運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共215個,其中納入生產經營統計的194個;在建及前期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共167個,其中已立項納入大中型基建投資統計的98個,在建項目51個,前期項目47個。另據不完全統計,尚有跟蹤開發項目約121個。
智慧能源、能源系統如何智慧起來的?國家電投綜合智慧能源憑什麼進入快車道?我們一起了解國家電投如何快人一步將綜合智慧能源作為集團最重要的增長極抓起來、幹起來的!
01智慧實踐
率先提出綜合智慧能源概念的國家電投,已在智慧能源領域形成了多個良好實踐!
在中國延安幹部學院,紅色革命聖地與綠色智慧能源相逢。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自主研發的綜合智慧能源調度控制系統落地應用,有了讓能源更聰明的「大腦」,各種能源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由中國延安幹部學院、陝西分公司投資,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總承包建設的更加智能化、數位化、集約化的智慧校園有了雛形。
校園裡的壓力發電步道暗藏玄機,走兩步試一試,綠電原來也可以這麼簡單。
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鋁電公司寧夏能源鋁業和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氫氫地」拍了拍光伏電站。光伏電站與制氫站的智慧組合,夜間悄然消納谷電,白天用光電水解制氫,以氫燃料電池車為主的智慧交通體系,有了澎湃的動力來源,產生更多蛻變的可能,電力過剩、利用率低的難題迎刃而解。
在海南洋浦港口岸電項目,因為國家電投,船舶靠港之後將有望使用綠電來替代柴油,實現零油耗、零排放、零噪音。海南公司投資建設,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總承包,並運用雲中心+5G技術,一系列量身定製的創新設計、設備配置、管理系統在智慧港口場景中實現應用,一整套兼顧當前與長遠的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從這裡徐徐啟幕。截至目前,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已落地20餘項,正在推進90餘項,其中19個項目聯合與外部單位共同開展。
在東協博覽會舉辦地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廣場東路上5盞印刻著國家電投logo的嶄新路燈特別醒目,這是廣西公司實施落地的首個綜合智慧能源項目。該項目智慧路燈具備智慧照明、微風發電、儲能系統、視屏發布、廣播系統、視頻監控、無線網絡、汽車充電樁等8項功能,通過物聯網及網際網路技術將智慧路燈與南寧國際會展中心智慧管理平臺、視頻監控等平臺相結合,實現該區域清潔、智能、智慧發展需求,將向全國及東協各國展示科技先進的智慧路燈及智慧城市發展趨勢,推動綜合智慧能源及境外項目開發。
在安徽分公司窯河光儲項目,國家電投首個漁光互補配套儲能項目搭配資本控股融和租賃一款靈活的積木型「充電寶」——「超級能元」,有力解決棄光限電問題,實現平滑光伏輸出,大幅提升電站一次及二次調頻能力。同樣在上海市寶山區玖行能源充電場站,「超級能元」發揮削峰填谷優勢,大幅降低充電場站運營成本,平均能耗成本降低30%-40%,為新基建充電樁提供優選解決方案,斷電時還能實現儲能無縫連接,確保用電安全。
滿足不同場景應用需求的「超級能元」,落地項目已涵蓋用戶側削峰填谷、配網增容、發電側調峰、調頻、光儲充微網、新能源配套、數據中心備電等領域,獲得了市場極大認可。
「國家電投搞的這個綜合智慧能源項目,能源綜合利用率高達80%以上,每年可以為醫院節省能源消耗5%-10%、節約標煤超過1000噸、減排二氧化碳 3300噸,減排氮氧化物約90噸,這還僅僅是對一個醫院的供能,這在以前是不可想像的。」在剛剛打完「硬仗」的湖北麻城,湖北分公司投資建設的湖北省麻城市人民醫院綜合智慧能源項目,以燃氣三聯供和屋頂光伏發電組成能源供應系統,為醫院提供供冷、採暖、生活熱水和電力服務,並研發綜合智慧能源智能工況尋優系統,醫院整體的節能降耗,將設備運行匹配至最佳狀態。
「這種項目規模不大,但經濟型非常好,具有很好的可複製性」。湖北分公司依託麻城人民醫院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大力推進武漢光谷中心城項目,在武漢東湖技術開發區綠色、低碳環保的高科技商務中心光谷中心城,規劃建設兩座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站。
在廣東橫琴,廣東公司橫琴綜合智慧能源項目以1座燃氣電廠、10座集中能源站為基礎建設區域集中供冷供熱工程,發揮著聯結澳門、珠海以及橫琴新區的能源供應中樞作用。目前燃氣電廠至3號、10號能源站的蒸汽管網已全線貫通。
坐落在上海大虹橋商務區核心區的虹橋基金小鎮「光充儲用」直流微網綜合智慧能源示範項目,搭載項目建設者上海電力自主研發的「能源E管家」APP,為小鎮增加新特色。通過手機,客戶可以隨時了解家中動態,更有「一鍵預約」家政公司上門服務功能,是上海電力在開發綜合智慧能源和提升客戶體驗、滿意度的新探索。
從小鎮沿著中環路來到黃浦江的另一邊,那裡有一個外表完全看不出傳統能源站痕跡的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它是上海電力又一力作前灘綜合智慧能源項目,採用高效蓄能技術,充分利用峰谷電價差,實現夜間蓄能、白天釋能,為前灘區域內的辦公、商業和酒店建築提供約217萬平方米高效環保的綠色能源,項目節能35.6%,減排溫室氣體40.3%,相當於植樹1萬棵以上,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達到81.9%。「網際網路+」分布式控制系統,讓全站運行實現全時自動化。
在雄安新區容城縣白洋澱火車站,國家電投有盞「智慧」的燈。當夜幕降臨,70個標有「國家電投」字樣的5G智慧路燈同時亮起,這是東方能源(河北公司、雄安公司)在雄安新區投運的首個智慧城市示範項目。項目與市政電力進行多能互補,使景觀照明具備智慧照明、5G微基站、WiFi熱點、環境傳感、智能充電、信息發布、安防監控、求助報警及綜合智慧能源控制等九大功能。智慧路燈還搭載了自主研發的「國家電投御能系統」,具有大數據分析、智能控制和節能調節等特點。
「園區每年節約用能成本近百萬元,避免了2000萬元的增容投入,供冷供熱不再發愁,而且只要一個人就能監控整個園區供能情況……」這是綜合智慧能源給北科產業園區帶來的效益。中國電力投資新建設屋頂光伏、儲能和餘熱制冷機組等,利用IEMS多能流能量管理系統集中控制,既能滿足園方新增供冷、供熱需要,又能削峰填谷,解決尖峰時段供電容量不足問題。這是中國電力在綜合智慧能源領域的第一次試水,打響了中國電力在這一領域的第一炮。
之後,在京郊寶之谷國際會議中心,中國電力中電智慧投資建設、山東院設計並以總承包模式實施的寶之谷示範項目,通過搭建風光儲充智能微網,園區自有可再生能源發電在辦公生活用電中佔比達50%以上,電儲能系統年儲電量75萬千瓦時。創新應用中央研究院自主研發的斜溫層冷熱雙蓄水儲能罐,「妙手」調節峰電、谷電冷熱資源供應節奏,年節省運行費用約150萬元……與煥然一新的寶之谷一同亮相的,還有中國電力中電智慧和山東院聯合自主研發的綜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統,藉助數據挖掘與人工智慧技術,紛繁的電、熱、冷、水各類數據實現系統採集與集中監控,出力與用能負荷得以精準預測和優化調度,整個能源系統實現智能化監控、協同優化調度和集成化管理。
2019年開始,五凌電力(湖南分公司)迅速布局湖南綜合智慧能源市場,組建公司、併購項目全力進軍新業態。紅橡項目是湖南分公司首個併購的綜合智慧能源項目,投入使用的石門人民醫院、湖南移動、中車電機、湖南教育出版社等4個清潔供暖(冷)智慧能源項目,集中供能面積超過30萬平方米,涉及醫院、辦公樓宇、研究中心與住宅。特別是石門縣人民醫院項目,是中南地區最大的土壤源熱泵供暖(冷)項目,較同體量供能項目節能近40%。
去年10月,由東北公司燕山湖發電公司制氫站駛出的貨櫃式貨車,滿載著壓縮氫氣鋼瓶,駛入朝陽朝花葯業公司,正式開始了朝陽天然氣摻氫示範燃燒試運行,在國內首開先河,實現了摻氫示範燃燒「零的突破」。得益於中央研究院和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的強大技術支持,該項目取得了第一階段氫氣電解製取、儲存、壓縮加注、運輸、商業使用全鏈條示範的階段性重大突破。
在山東海陽,山東核電「核能綜合利用+智慧能源」創新示範項目正在建設,包括水熱同傳、空氣源熱泵、電鍋爐、蓄熱罐以及分布式光伏等多種能源方式,通過綜合智慧能源管控系統進行綜合調度、最優匹配,實現供熱零碳化,同時提高清潔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用能成本、提升能源系統靈活性。目前蓄熱系統、光伏及智慧路燈正在按計劃進行。
在天津,資產管理公司開發的中新藥業大廈綜合智慧能源項目,集成電蓄熱、光伏、風電、充電樁、能耗平臺於一體的 「五+1」的綜合智慧能源系統,提升採暖舒適度、實現精細化管理、智能化控制,供熱成本降低27%,節能率21%,入選天津市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示範項目。
在內蒙古霍林河地區,內蒙古公司霍林河循環經濟示範項目形成了一條「用煤發電,用電煉鋁,以鋁帶電,以電促煤」能源高效轉化、資源高效利用的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鏈。
不僅如此,國家電投在打造移動式「新能源+農業」方面也有新成果。基金公司牽頭開發的綠能植物工廠小型化項目——「綠能補給艙」,已完成一代首個產品生產。它是一種可離網供能、全智能控制、高效生產的新型立體種植產品,日產蔬菜量6公斤,15-20天即可成熟一茬,與陽光溫室相比,單位面積產量提高16-24倍,無菌無農藥,健康環保。
在江蘇,國家電投正在無錫打造一個綜合智慧城市,江蘇公司聚智蘇州正打造吳淞江科技產業園智慧園區。
在江西,江西公司儒樂湖區域供冷供熱和中醫藥科創城綠色智慧能源兩個項目的建設已經啟動。
在貴州,貴州金元在和平、金沙、黔西等省級經開區持續布局開發增量配電網試點和綜合智慧能源項目。
……
國家電投正在產業園區、集群樓宇、能源基地等不同場景下發揮 「水火風光核氣儲氫」齊全的優勢,聚焦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客戶提供一站式能源解決方案,打造出可複製、可推廣的綜合智慧能源「樣板」。
02平 臺
今年4月,為了將黨的十九大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的要求落在實處,順應能源電力發展大勢,服務「2035一流戰略」,將綜合智慧能源打造成集團最大的增長極,國家電投黨組決定以國核電力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為基礎,組建綜合智慧能源科技公司,作為全集團的綜合智慧能源產業發展平臺。
此前,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就已經開始了組織機構調整的步伐。從各部門抽調精英人才227人,成為3月2日設立的綜合智慧能源研究中心,4月30日成立的智慧能源設計分公司的中堅力量,一系列承載智慧能源業務開展的公司(部門)陸續成立。以創新中心為規劃技術引領、以平臺公司為專業化服務載體、以區域公司為投資發展主體的綜合智慧能源產業體系正在逐步形成。
3個月後,國家電投在京舉辦綜合智慧能源技術方案推介會,發布《綜合智慧能源典型場景整體解決方案》,智慧能源(國核電力院)圍繞「智慧城鎮型、產業園區型、集群樓宇型、能源基地型」四大類型、24個典型場景進行了全方位技術推介。
基於實踐中對典型場景用能、供能特點的研究,針對制約綜合智慧能源發展的痛點難點,提供了標準化、模塊化、菜單式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回答了我們的用戶在哪裡、我們的能力是什麼、我們怎麼幹、如何能盈利等核心問題,體現了綜合智慧能源「定製、綜合、智慧、生態、協調」價值。
如今,國家電投綜合智慧能源發展已經進入快車道!
03能源+金融
萬物互聯的智慧時代,跨界融合成為常態,不同領域事物的碰撞往往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
上海浦東洋山深水港、北京密雲砂石料供應點、河北曹妃甸鋼鐵製造基地……這幾個在中國版圖上並不相鄰的地點,因為資本控股融和租賃2019年3月發布的一款網紅產品——換電重卡(全球首款換電式重型牽引車)聯繫在一起。
換電重卡在「重載、高頻」的使用場景玩轉著「能量魔方」,以「電池更換」突破性解決重卡電動化的技術瓶頸,以「車電分離」「度電計費」的商業模式解決市場推廣難題,真正實現了重卡「電能替代模式」的有效突破和落地。目前換電重卡已成功落地國內24個省市,籤約3579臺,廣泛應用於場內運輸、區域短倒、港口內倒等場景。手持訂單全部達產後,按標載平均工況計算(每臺年均油耗4.32萬升、電耗14.4萬度),預計將實現新增電力消耗每年3.67億度,替代柴油消耗每年1.10億升。
換電重卡的「孿生兄弟」換電礦卡(換電寬體礦用自卸車),身披黃色鎧甲,隱匿在礦山之中,能量充沛、補給快速,擁有強壯的體格,專注於24小時全天候超重型運輸工作,同樣以其硬朗體格和不凡身手,集聚新能源交通領域目光。如今,已在內蒙古公司南露天煤礦一展身手。
在交通領域領域,國家電投不止是換電重卡和換電礦卡驚豔業界。
資本控股聯合東風股份研發生產國內首款駕校教考專用車——俊風EV30智能純電動教練車,100%還原燃油車手動擋操作體驗,同時搭載了運用北鬥高精度定位、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核心科技的智能教學系統,將教學、練車和模擬考試功能集於一體,一個教練可兼顧4輛車。還能通過智能語音糾偏、自動剎車、智能限速等功能,為學員學車提供安全保障,帶來全新的智能學車體驗。與燃油駕培車每公裡1元的燃油成本相比較,電動車能耗成本每公裡僅0.1元,維修保養成本是燃油車的四分之一,3年就可以省出一臺新車,大幅降低駕校綜合成本。
能源、金融,作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源泉動力,在國家電投敘說著不一樣的故事,散發的獨具特色的「能源+金融」智慧。
04數位化賦能
「上午剛申請,下午就到帳,融資利率比我們銀票貼現還要低一些,多虧了『融和e鏈』,解決了我們的大難題」。
「融和e鏈」,是國家電投統一供應鏈金融品牌,是國家電投推進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成果。國家電投依託資本控股成立北京融和雲鏈科技有限公司,發力金融科技,於2020年7月發布能源央企首個具備可拆分、可流轉、可融資功能的統一供應鏈金融品牌。
「融和e鏈」依託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四大數字科技優勢,實現應收帳款融資全流程線上辦理,具備易操作、可拆分、低成本、易融資、產品化、低風險六大顯著優勢。對核心企業而言,籤發電子帳單有利於優化帳期、降低成本、提升供應鏈管理能力;對供應商而言,接收和使用電子帳單,不但降應收、改善現金流,還優化了自身融資渠道,以便利的線上操作替代低效的現場辦理。此外,金融科技的加持,有力提升業務標準化程度和可穿透性,全面提升風險控制的數位化、智能化水平,助力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在山東榮成,國核示範與上海核工院共同推出了「智慧工地」建設,為「國和一號」示範工程裝上智慧大腦。目前,開發並投用人員定位系統、視頻監控及吊鉤可視化系統等七大系統……分兩期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全面運用移動互聯、物聯網、人工智慧、虛擬實境、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實體工程虛擬化、智能化,系統匯聚進度、安全、質量、物資管理等數據信息,實現智慧化管理。
在新疆準東戈壁腹地,新疆能源化工五彩灣電廠1、2號機組「智慧運行、智慧檢修、智慧安全、智慧管理、移動應用」以及「三維數位化」等六大應用板塊已上線運行。經初步測算,在持續完善各模塊功能後,關鍵設備故障維修時間可縮短20%至30%,機組效率可提高3%以上,備品備件、檢修項目管理效率可提高50%,年維護費用可減少25%至30%,每年可節約成本2000餘萬元。
「大塊頭」電廠遇到了「大智慧」時代,我們似乎看到了未來的火電模樣。江西公司分宜電廠,是國家電投數位化、智能化的示範性火電廠,採用國家電投國核自儀自主開發的NuCON控制系統平臺,應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技術、測量技術等,形成集「狀態感知、實時分析、自主決策、精準執行」於一體的數位化、智能化一體化平臺,實現先進技術與現代企業管理鏈條的充分融合,大幅提高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率,可提升設備可靠性30%,提高鍋爐效率0.6%。截至11月16日,分宜電廠擴建項目雙機168小時後連運均超百天,其中1號機組172天,不斷刷新電力行業基建機組連運紀錄。
在青海海南州,信息公司基於智慧風電IWind打造風機基礎自動沉降觀測系統,實現了對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配套電源項目665颱風機智能觀測,提高了精準度的同時,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遠在幾千公裡之外的工作人員,在手機上打開系統APP,可以實時評測風機健康狀況,及時接收故障早期預警信息和系統提供的維修及備品備件庫存建議。「智慧」的風機不僅矗立在青海,在霍煤鴻駿鋁電公司風電場,國內首次將風機健康分析狀況引入風機主控系統;在阿巴嘎旗別力古颱風電場,圖像監視安全及警衛系統在時刻保障風機運行……
在工程建設中加大數位化、智能化投入的案例,國家電投還有很多。
一個月前,江蘇公司濱海南H3海上風電項目首颱風機順利併網,首批25颱風機也陸續併網,國內首個數位化、智慧化海上風力發電場進入併網運行階段。該項目建設內容包含「一套編碼標準,一個數據平臺,十大應用工程」,利用智能感知終端和大數據計算模型預測關鍵部件的狀態發展趨勢,助力風場安全、可靠、經濟運行,從而提升項目全壽命周期運營管控能力和盈利水平。
能源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趨勢日益明顯,產業數位化進程不斷加快,5G時代到來,進一步催化了能源產業與信息產業的跨界融合。推動能源工業網際網路建設,能極大激發我國能源行業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
國家電投聯合其他14家國有能源企業和1家民營高科技企業,共同出資組建的中能融合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作為能源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和運營主體,重點開展能源工控安全態勢感知、能源大數據應用、智慧能源項目開發、能源金融衍生服務等4類業務。傾力打造的能源工控安全態勢感知平臺,有效提升了網絡安全事故預防能力和監管能力。該平臺現已完成1800多個、佔全國電力裝機40%的場站數據接入,實現了對全國所有省份以及風、光、水、火、核所有能源類型的全覆蓋,初步解決了能源企業的數據孤島問題。預計到2020年底,接入的安全數據將覆蓋全國電力裝機80%以上,並實現能源央企經濟類數據接入。正在建設中的能源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匯聚了電力能源企業部分數據,如智慧運行輔助系統、風功率預測、故障預警預測等,依靠計算機對海量參數的HPI指標進行不間斷掃描分析和有效呈現,實現參數異常事件的早發現、早處理,變傳統運行的事後處理為事前模型分析、偏離預計、提前防範。
記得今年7月,錢智民董事長在綜合智慧能源技術方案推介會上說,「要打好存量牌、增量牌和未來牌,綜合智慧能源就是我們面向未來打出的「制勝牌」,將成為國家電投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增長極!」
國家電投的兄弟姐妹,我們都應當對綜合智慧能源有一個全新認識,提高綜合智慧能源技術創新水平,在綜合智慧能源發展當中找到自身位置,在奮鬥當中實現自身價值。綜合智慧能源項目在未來一定能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