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極地冰川的荒謬終極方案:建高牆阻擋暖海水

2020-11-26 驅動之家

人們擔心地球上冰川融化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地球其它地區的兩倍,融化了大量冰川和冰塊;

基於當前冰川融化速度,到2100年海平面將比2005年升高0.6米;

這意味著全球大量沿岸城市和小群島將面臨著生存危機,科學家得出一個結論:目前全球範圍內的冰川存在時間不會太久。多數人們不會擔憂這些問題,氣候改善計劃不太可能在民調中顯著改變人們的態度,這意味著氣候改善行動執行力度很緩慢,且未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除非出現一次全球趨暖引起的災難事件,才能提醒我們什麼是最關鍵的。

另一方面,科學家們對此已了解了一段時間,他們真的很擔心,他們對於未來氣候變化產生的影響十分憂慮。目前,甚至一些最謹慎的科學家也提出了一些瘋狂的終極方案。

其中包括一個荒謬、孤注一擲的方案:在格陵蘭島雅各布港冰川前5公裡長的峽灣上,建造一堵100米高的牆。其作用是阻擋趨暖海水進入該區域。

《自然》雜誌上還提出了其它的解決方案,主張採取極端的幹預措施拯救極地冰蓋。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建立一個人工島嶼,從而保護南極洲最脆弱的冰川,阻止水溫升高;另一個解決方案是:在南極派恩島冰川之下使用泵冷卻鹽水,從而減緩冰層融化速度。

研究報告作者來自中國、芬蘭和美國,他們表示,這些解決方案需要數十億美元資金,但擺在人們面前的一個殘酷事實是:人類活動以完全無法預測的方式破壞自然環境。

但像這樣的計劃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在經濟方面也具有競爭力,如果人類不對遏制氣候轉暖採取行動,未來將付出更沉重的代價。研究人員指出,如果沒有海岸保護,全球每年損失成本可能高達50萬億美元。

研究報告作者指出,我們理解作為冰川學家對於冰川幹預措施猶豫不決,我們知道冰川的自然美景令人流連忘返。但當我們站在開闊海洋上的冰架之上,如果這個世界的人類什麼都不做,冰架將繼續萎縮,冰架減少速度將加劇。同時,即使溫室氣體排放大幅減少,這看起來不太可能,但達到氣候穩定仍需要幾十年時間。

科學家發表類似的陳述報告都非常注意,因為他們在陳述時都非常謹慎。例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因其對氣候風險的謹慎態度而受到不斷的審查。同時,那些傳播恐怖信息的人遭受嚴厲指責,被指沒有未能表達全球趨暖的細微差別。

但當前我們已超出了人類可承受的氣候變化範圍,當一群熱愛大自然的冰川學家建議將冰川拯救計劃交給一些溫和派專家,我們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目前最大的風險就是什麼也不做!當前我們必須要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遏制冰川消融。

相關焦點

  • 拯救冰川最瘋狂也最無奈的地球工程
    從本質上講,溫暖的海水在冰川和冰蓋的底部流動,使其融化,並在底部破壞它,導致它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慢慢縮小。例如,斯韋茨冰川,極有可能在未來的幾個世紀裡完全融化,甚至可能是導致南極西部冰蓋更大範圍崩塌的開關。冰川地球工程——建設一堵牆面對這種嚴峻的、緩慢的災難,一些科學家提出,我們是否可以建設針對性的地球工程來減緩冰川的融化。
  • 北極冰川即將融化,最後的極地獵人
    跟隨她的鏡頭,我們可以看到夏日的極光,冷峻的冰川,自由的鯨魚群等絕美的極地景象。 世界的極地看似與世隔絕,但生態正在遭遇危機,千年因紐特文明逐漸消失,災難,可能隨時會來臨。儘管如此,這裡的人卻依然擁有勇敢而溫暖的心臟,在抗爭,在堅持,在最後的日子,做著即將消逝的迷夢。
  • 科學家提出在海底建一道牆,以阻止冰川融化,網友:緩「冰」之計
    科學家提出在海底建一道牆,以阻止冰川融化,網友:緩「冰」之計隨著人類科技等更項領域的不斷發展,我們給自己營造出了一個更良好的居住環境,但給地球卻帶來了極大的破壞。現在全球的氣溫加劇,導致了兩極冰塊面積一年比一年小,甚至有些城市都已經被海水所吞噬了,面對這樣的嚴峻情勢,有沒有什麼有效阻止冰塊融化的辦法呢?有什麼辦法能緩「冰」之計?科學家建議在海底建一堵牆,可阻止冰川融化!
  • 印尼首都2100年將消失,直接被海水淹沒,曾耗37億建防護牆
    印尼首都2100年或將消失,直接被海水淹沒,曾耗37億美金建防護牆 遷都對一個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決定,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是很難遷都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說哈薩克斯坦,這個國家有過23次的更換首都的經歷,當然這是其自願的。不過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個即將遷都的國家卻並非是自願的。
  • 如何減緩冰川融化?科學家出妙招:海床上建牆
    中新網9月22日電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日前於歐洲地球科學聯盟的期刊《Cryosphere》發表研究報告,建議在冰川下的海床興建人工牆,阻擋溫暖海水流入,期望可減慢冰川融化,延緩海平面上升速度,為最受海洋水位上升威脅的沿岸地區,爭取更多時間應對。
  • 北極圈高溫惡果出現,快快拯救我們的地球
    全球變暖會產生連鎖反應,北極地區的溫度上升,陸地上的冰川融化,海洋中的海水溫度也同樣升高,導致了海洋冰川的融化。美國海洋大氣管理局(NOAA)的數據顯示,在北冰洋內出現了「黑色海水」,這是代指偏暖程度十分嚴重的海水,尤其是俄羅斯沿岸,很多地方海水溫度比常年平均水平偏高超過5度,這種海水可以很快融化海冰!
  • 兩極冰川正在融化 救救北極熊 也拯救一下人類自己
    就近幾年的時間,兩極冰川正在加速融化,其實從很早之前開始,兩極冰川就已經在融化,只不過速度沒那麼快而已,但隨著溫室效應的加劇,兩極冰川融化的速度也在加劇,冰川損失速度也達到了每秒萬噸的恐怖程度,融化之後注入海洋的水,同時也在威脅著人類,不斷注入的水正在使海平面升高,而一旦海平面升高,會鑄成什麼樣的後果
  • 全球暖化使島國面臨海水威脅
    原標題:全球暖化使島國面臨海水威脅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報導稱,氣候發生變化,海平面逐漸上升,一些島國已經開始謀劃,要如何應對土地遭淹沒的危機。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已在鄰國菲濟購買土地,巴布亞紐幾內亞也開始鑑別哪些國民最可能遭受海水威脅。
  • 極地海底巨型生物應對全球暖化,靠腿長出更多氣孔呼吸!
    目前科學家在極地海洋深處找到有身長2米的力士爪魷、10米長的大王水母、腿長50釐米的蜘蛛......過去學界一直有個「氧 — 溫度假說」理論,越深越冷的海水含氧量越高,生長在其中的生物,體積就越龐大。原理就是極端低溫令生物新陳代謝變得非常慢,生物因此身型更為巨大,這種現象被稱為「極化巨大症」。
  • 什麼是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  這裡提出一見需要注意的事情,全球暖化是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後果,而非溫室效應的另一含義,溫室效應的含義是溫室氣體的排放超過一定的平衡值(即地球可正常"消化"的數量單位),而溫室效應的產生,其中一個惡果即是全球暖化.全球暖化導致冰川加速溶解,海平面上升,人類可居住地減少等負面反應.
  • 北極英雄,向壯麗的極地世界致敬
    北極英雄,向壯麗的極地世界致敬 2020-11-24 16: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冰雪童話之旅—40冰川的極地風光
    冰雪童話之旅—40冰川的極地風光 其次,與其他有明確名字的冰川不同 至今對40冰川的真正名字都還沒有一個定論 實際上40冰川本身有好多個稱呼 普南冰川、崗布冰川、日結嘉措冰川等等 但是這些都沒有40冰川來的響亮
  • 科學:減少碳排放,支撐冰川以避免災難性的海平面上升
    這兩個工程方案中,要支撐思韋茨冰川,需要在海床上建造艾菲爾鐵塔大小的柱子,以支撐冰川面向海洋的邊緣或冰架。第二種選擇是在冰架下建造一個100米高的水下堤,即護堤,在冰架下運行80-100公裡(55-60英裡),以阻止底部流動的溫水侵蝕冰川的腹部,使其變得不穩定。
  • 大學生競賽知識點:極地大洋
    南極海魚為變溫動物,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與海水溫度基本保持一致。658.海洋中可以見到哪些冰?海洋中最常見的冰是海冰,即由海水凍結而成的冰。除此之外,還有從大陸冰川、河流及湖泊中滑入海中的淡水冰。陸地冰川延伸入海,漂浮在海面上,形成冰架;陸地冰川和冰架的前端斷裂入海,形成冰山。659.南極冰架有什麼特點?冰架是陸地冰川進入海洋形成的。
  • 《年獸大作戰》終極預告 年獸家族拯救熊孩子
    由寧浩出品、張揚導演的合家歡動畫電影《年獸大作戰》近日發布「拯救熊孩子」版終極預告,其中一把事關開啟春節的神秘鑰匙從天庭落入凡間被沙果揀到,年獸年威武為了拿回鑰匙和沙果開啟了「鬥智鬥勇」的旅程,而在相處過程中兩人則慢慢變成生死之交,年獸更是在千鈞一髮之際救出沙果,攜手年獸家族一起擔起了拯救春節的重任。
  • 終極任務:在南極建無人氣象站
    在羅斯海的西側、馬裡亞納冰川旁邊,中國人建立了這一區域上的首個無人值守的氣象站。  負責和配合完成建站的是「北京海洋領導者」號上的全體成員,這是民間助力南極科學項目的一次成功。    羅斯海是南大洋最美的海域之一,海水藍得沒有一絲雜質,這是人類航海所能到達的最南海域,也是距極點最近的海域,這裡生活著企鵝、海豹、南極鱈魚、鯨等海洋生物。
  • 全球暖化新鐵證!海水太暖了磷蝦逐漸移向南極
    全球暖化出現最新鐵證!科學家表示,受到海洋變暖影響,被企鵝、鯨魚和人類捕食的物種磷蝦(krill),已逐漸向南極洲移動。綜合外媒報導,科學家發表在《自然氣候變遷》期刊的研究結果顯示,過去90年來,身長約6.5釐米磷蝦,已南遷約440公裡。
  • 海昌海洋公園「極地+冰川」IP跨界新玩法
    海昌海洋公園作為中國領先的主題公園開發及運營商,圍繞「場景+」策略和「海洋文化」內涵不斷創新實踐嘗試多種跨界合作, 8月啟動與《冰川時代5:星際碰撞》電影的品牌聯合推廣,通過雙方優勢資源置換將「冰川+極地」的IP概念引入園區,開啟主題公園新玩法。
  • 南極冰川驚現巨大空洞
    「冰橋行動」始於2009年,致力於研究觀測極地冰川的變化情況,收集有關極地和海冰變化的數據。 科研人員指出,思韋茨冰川是地球上最難到達的地方之一,無法從地面長期監測南極冰川。因此,他們使用飛行或衛星探冰雷達來觀察冰川的變化特徵,例如流速和表面高度。科研人員還借用義大利和德國的星載合成孔徑雷達數據,採用高解析度的雷達幹涉測量技術進行處理,進一步揭示冰川之下的變化。
  • 海水的溫度隨時、隨地而變嗎?
    作者:  郭友釗出版社:地質出版社因溫度升高,冰川融化印度洋的海水溫度呢?沿著同一個緯度觀測,海水的溫度幾乎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如果拐一個直角的彎,沿著同一經度往北測量,海水的溫度才顯現出上升的跡象。從南回歸線到赤道,印度洋海水溫度變化範圍不足5℃。極地的海水,包括北冰洋、南極洲的邊緣海,海水的溫度均很低,常見冰山浮動。不同地區的海水溫度不同。同樣,同一海域的海水溫度也隨時間而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