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蜘蛛俠套裝」問世 材料由轉基因蠶絲製成

2020-12-02 cnBeta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0日報導,美國陸軍開始測試由轉基因絲製成的防彈「蜘蛛俠套裝」,其中包含的人造絲由基因工程蠶製成。美國陸軍已經開始測試全新「蜘蛛俠套裝」防彈軍衣。這種裝備由一種名為龍絲的物質製成,其柔韌的織面將進行「關鍵的士兵保護應用,包括彈道衝擊」測試。

生產該產品的公司聲稱,龍絲由轉基因蠶生產,是人類已知的最強材料之一。

生物科技公司Kraig Biocraft Laboratories透露,它已經向美國陸軍交付了第一批原型織面。該公司表示,「這些織面將用於評估是否能有效阻擋子彈,從而為我們的作戰人員提供更輕鬆、更舒適的傳統防護服替代品。」

龍絲是一種基因工程蜘蛛絲,仿造天然蜘蛛絲的強度和韌性,可通過該公司專門開發的蠶大量生產。轉基因蠶是發展成為傳統絲生產設施的直接替代品,每年生產絲超過15萬噸。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投資,這項突破性技術得以開發,看到它現在為美國軍隊所用,我們很高興,」Kraig Buiocraft的營運長約恩•賴斯如是說。該公司正在越南建立生產設施,生產更多龍絲及其他蜘蛛絲產品。

人們很早就知道蜘蛛絲非常結實,具有卓越的強度和柔韌性,理論上可以提供防彈保護,比凱夫拉等傳統軍衣更輕、更靈活。Kraig Biocraft表示,轉基因蠶更為實用,可以大量生產這種龍絲。該公司表示已獲得大量遺傳蛋白的專利,將這些蛋白植入家養蠶中,用於生產防彈衣。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塊蠶絲硬碟問世 有望應用於外太空等極端環境
    蓋過蠶絲被,但你用過蠶絲硬碟嗎世界首塊蠶絲硬碟問世,具備普通光碟功能還可記錄生命信息5G等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帶來了高可靠低延遲的網絡連接,我們將更快進入在人們的印象中,蠶絲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作為紡織材料,如今科技的發展正在不斷突破人們的想像。蠶絲與現代文明相遇竟能變身為高科技創新材料,不僅能儲存信息,還能植入人體。
  • 黑寡婦蜘蛛X家蠶轉基因,兩市唯一標的
    在生物醫學領域,家蠶絲在人造組織、生物醫學材料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人造皮膚、人造血管、人工肌腱、韌帶、人造骨骼、牙齒、手術縫合線、藥物控制材料等。蜘蛛絲是由蜘蛛的絲腺分泌的一種天然高分子蛋白纖維,其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如:彈性好、強度大、韌性強)、耐較高溫度和低溫、耐衝擊、比重小、生物相容性以及生物可降解性等優良的特性,其獨特的綜合性能是其他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所無法相比的。
  • 首塊基於蠶絲蛋白的硬碟存儲器問世
    原標題:首塊基於蠶絲蛋白的硬碟存儲器問世   科技日報上海8月11日電 (吳紅梅 記者王春)在許多人看來,蠶絲是紡織衣物的材料,但是,在科學家的手中,這種傳統的材料可以作為存儲信息的高科技新材料,植入生命體內。
  • 世界首塊「蠶絲硬碟」問世!寫得數據,存得DNA,可植入...
    8月11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陶虎課題組,聯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相關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基於天然生物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儲技術——一個蠶絲製成的硬碟,存儲硬碟如何突破大容量這個問題迎刃而解。蠶絲化身為現代高科技新材料?
  • 世界首塊「蠶絲硬碟」問世!寫得數據,存得DNA,可植入人體
    8月11日,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陶虎課題組,聯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相關課題組,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基於天然生物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儲技術——一個蠶絲製成的硬碟,存儲硬碟如何突破大容量這個問題迎刃而解。蠶絲化身餵現代高科技新材料?
  • 蠶絲也能做存儲卡!科學家發現蠶絲蛋白能存儲數據,存儲量還很高
    蠶絲自古以來就是上好的絲織原料,蠶繭就是蠶吐的絲結成的,長度一般2.5~4.5釐米,直徑1.5~2.5釐米,重量為0.2~0.5克,一個蠶繭所包含的蠶絲長度多在700~1600米之間。,就在今年8月11日的時候,爆出一個讓人吃驚的新聞,據《科技日報》等媒體報導,世界首塊基於蠶絲蛋白的硬碟存儲器問世,每平方英寸晶片就可以存儲64GB數據。
  • 全球首款「蠶絲硬碟」問世:可植入人體,可控銷毀
    ;其生物兼容性良好,可以植入活的生物體,比如人體,長期保存甚至永久保存,像電影中士兵佩戴的銘牌一樣,製成永不丟失的生命銘牌;又能根據設定,製成壽命可控的時間膠囊,可控地降解,可控消失。在微波爐中高火30分鐘後,蠶絲硬碟中的信息仍「安然無恙」。目前蠶絲硬碟的存儲容量已可達64GB每平方英寸,相當於0.5TB。
  • 轉基因「黑寡婦蜘蛛絲」新材料劍指萬億市場 嘉欣絲綢領跑新賽道
    嘉欣絲綢稱,旗下子公司超絲科技研發的黑寡婦蜘蛛牽引絲,最大應力達到了約818MPa,比蠶絲提高了3.86倍,接近蜘蛛絲;最大應變達到44%,比蠶絲提高2.2倍,超過蜘蛛絲。目前,公司已經獲得了蜘蛛的葡萄腺絲、鞭狀腺絲、聚狀腺絲和梨狀腺絲等多個蜘蛛仿生絲家蠶品種。同時,研發團隊還在積極研發6倍強度的仿生絲。
  • 全球首款「蠶絲硬碟」問世!可植入人體,可存儲DNA
    在人們的印象中,蠶絲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作為紡織材料,如今科技的發展正在不斷突破人們的想像。蠶絲與現代文明相遇竟能變身為高科技創新材料,不僅能儲存信息,還能植入人體。加入生命體特徵標記物 可生物信息、數字信息並存1978年,美國旅行者1號探測器首次攜帶了一張唱片《地球之聲》進入太空,當時為了抵禦極端環境,這張唱片由鍍金的銅板製成
  • 蠶絲硬碟?可植入人體,可控銷毀,這是什麼高科技
    中國科學家研發出全球首款天然生物蛋白硬碟存儲器——蠶絲硬碟,一個由蠶絲製成的硬碟:除了能存信息,還能裝東西,比如血液樣本、DNA、疫苗,甚至可以植入生物體。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上海微系統所2020前沿實驗室主任陶虎表示,他從小就熟讀陶淵明關於蠶絲的古詩,原來只知道蠶絲可以做被子,沒想到蠶絲蛋白還能用於細胞培養,「對於和生物應用相關的信息技術,我一直都非常感興趣。」
  • 全球首款非半導體蠶絲硬碟問世
    最近,中國科學家研發出一種以天然生物蛋白製造的硬碟存儲器「蠶絲硬碟」,亦就是由蠶絲製成的硬碟。根據我們以往的了解,蠶絲一般都被用作紡織材料,如今科技的力量令蠶絲蛋白可以用來做成數據存儲器,並載入生物信息,比如血液樣本、DNA等等,未來甚至還可以植入人體。
  • 蜘蛛俠或現身未來戰場?美國空軍研究用人造蜘蛛絲取代凱夫拉
    有趣的是,按照漫威宇宙的設定,蜘蛛俠自己的「戰袍」卻是凱夫拉製成的。蜘蛛絲比凱夫拉縴維更堅韌,比尼龍纖維更柔韌。目前,美國空軍研究的人員認為,蜘蛛絲可能是製造新材料的關鍵,這種新材料可以減輕戰場上士兵的負重,並幫助士兵們散熱。
  • 美軍開始測試「蜘蛛俠」防彈衣 材料產自轉基因蠶
    原標題:美陸軍開始測試「蜘蛛俠」防彈衣 材料產自轉基因蠶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8月20日發表了題為《美國陸軍開始測試防彈「蜘蛛服」,其材料是比鋼更堅固的轉基因絲》的報導。    美國陸軍開始測試全新的「蜘蛛服」防彈衣。
  • 首塊基於蠶絲蛋白的硬碟存儲器問世
    來源:科技日報科技日報上海8月11日電 (吳紅梅 記者王春)在許多人看來,蠶絲是紡織衣物的材料,但是,在科學家的手中,這種傳統的材料可以作為存儲信息的高科技新材料,植入生命體內。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陶虎課題組聯合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和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相關課題組,首次實現了基於蠶絲蛋白的高容量生物存儲技術,這也是國際首塊基於天然生物蛋白的硬碟存儲器。相關成果於8月11日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納米科技》上,相關技術已申請發明專利。
  • 日本育新型桑蠶可產發光蠶絲 嵌入水母基因(圖)
    原標題:日本育新型桑蠶可產發光蠶絲 嵌入水母基因(圖)   照射到藍光後,轉基因蠶絲製成的衣料透過橙色濾鏡看起來呈螢光綠色。   據報導,這種看起來呈螢光彩色的布料是用轉基因桑蠶的蠶絲製作的螢光絲製成。為今後能夠投入實際應用,相關人員預計在2014年夏天實施日本國內首次實驗性培育。   日本獨立行政法人農業生物資源研究所(茨城縣茨城市)研發培育出了這種嵌入水母基因的桑蠶。這種轉基因蠶絲在照射到藍光後,透過橙色濾鏡看起來就會呈現綠色。
  • 蠶寶寶吐絲變身「蜘蛛俠」
    ■蠶「8」字形吐絲有缺陷,轉折處有薄弱點項目:動物絲仿生製備中的關鍵問題獎項:2011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亮點:柔軟的蠶絲製成性能媲美蜘蛛絲的「超級纖維」今天,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和先進材料實驗室的生物大分子課題組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