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5月25日訊 5月24日,記者從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了解到,上月動工的虎丘塔影園項目現已打好便橋樁,打通施工通道,有序展開後續施工。作為著名園林,歷史上的「兩個塔影園」區域之疑再次進入當代人的視野。
塔影園項目備受社會關注
自2014年11月,蘇州市政府要求啟動塔影園項目開始,該項目就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據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管理處副主任、虎丘塔影園項目負責人丁悅介紹,考慮到其重要性,項目設計之初,充分借鑑《虎丘塔影園記》《雲陽草堂記》《松風寢記》《蔣氏塔影園記》等文獻記載和歷史資料,對方案中建築及景觀設計進行優化,並採用蘇州傳統建築特色進行設計。同時考慮到遺產地的保護要求,歷經五輪專家論證,確保方案最優化。
整個項目佔地2355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4000餘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恢復塔影園景區本體景觀、新建蘇州歷史文化陳列館、修繕李鴻章祠堂保留建築群三大塊。項目完成後不僅將恢復塔影盛景,還將最大限度改善周邊環境質量,提升山塘街及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周邊區域品質。
「兩個塔影園」地域之疑
據虎丘塔影園項目介紹資料顯示,虎丘塔影園作為歷史上的著名園林,始於明代文氏塔影園,延續至清代蔣氏塔影園,清光緒年間改為李公祠,後逐漸敗落。資料中所說的明代文氏塔影園和清代蔣氏塔影園,不僅存在於不同時期,地域上也有差異。據丁悅介紹,他們翻閱了許多資料也諮詢過相關專家,這「兩個塔影園」都處於虎丘景區東南隅,但在地域上並不完全重合。文氏塔影園是文徵明之孫文肇祉所建,園子依山傍塔,引塔影入園,平添情趣,他的塔影園是「鑿池成塔影」。而清中葉的蔣氏塔影園是由藏書家蔣重光所建,沈德潛在《蔣氏塔影園記》中寫道「賦琴主人為園於虎丘東南隅,山之明麗秀錯,園皆得而因之,名曰塔影,山巔浮圖,隱見林隙,故名。」一是水中見塔影,一是林中現浮圖,兩處皆有盛景。但兩者的具體位置在何處,至今尚無定論。
亮點融合,盛景重現
從上月啟動至今,整個項目有序進行,但也不乏困難。「目前項目施工難點在於施工通道的不便利。」丁悅說,塔影園項目位於虎丘景區東南,蘇州幼兒高等師範原址。該處南面是山塘街,北面是虎丘景區塔影浜,只有東側勉強可作為施工通道。「外圍沒有很好的施工通道,需要重新創造施工環境,再加上地質條件複雜,給施工增加了難度。目前便橋樁已經打好,養護期一過便可搭設便橋,展開後續施工。項目預計到2020年完工。」
根據《虎丘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2010-2030 年)》的要求,本次恢復塔影園,將融合不同歷史時期塔影園的亮點,匯成浮蒼閣、隨鷗亭、香草廬、塔影橋、碑亭、景觀廊架等塔影園八景,再現塔影園布局簡練疏朗、風格質樸自然的景觀風貌。(張丫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