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王領娣 記者 趙旭 李海濤
「不用測量體溫,戴上口罩就可以知道你是否發燒。」在濱州市蓮華學園開學典禮上,八年級一班13歲林容可同學展示了它發明的「有溫度」的口罩。
林容可說,「這個口罩是四月份設計的,當時疫情比較嚴重,只能在家上網課,我就想每個人測體溫很麻煩,進校之後要挨個排隊挨個量,可不可以搞一個類似於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的智能口罩,每個人不用排隊就可以把體溫量出來,用最快的時間量出準確的數值。如果在口罩裡加個感應器,讓口罩來感應我們的溫度,通過對號錯號的形式體現就好了。」說幹就幹,於是在老師同學的幫助下,「溫度」口罩應運而生。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的突襲,導致口罩成了每個人出門的必備品。現今,比較實用的N95和一次性醫用口罩,都沒有「溫度」的提示,所以這個溫度口罩,在防護的基礎上,增加了「溫度」提示。採用了microbit溫度傳感器,並對溫度採集、實時控制進行了仿真分析,製作了溫度測量口罩,再次進行防護。尤其是現在疫情當下,走到哪裡都需要測量體溫,這個口罩給別人提供便利,不需要測量體溫。當溫度大於37.2時候,口罩畫面顯示「錯號」,以防別人接近;當溫度低於37.2時,會給出「對號」的提示,表示體溫正常。
這個口罩的第二層意義是情感「溫度」的體現。大家外出都帶著口罩,已經沒有了面部情感的傳遞,所以這個口罩面上設置了「心」。當心情愉快時,可以點擊顯示「紅心」,這也給對方帶來了一定的「溫度」;當我們不想顯示畫面時候,可以自動關閉。
目前林容可的「溫度」口罩正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還入選第35屆山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決賽,本人也被央視17套《我愛發明》邀請。
據了解,林容可從小就喜歡「搗鼓」關於電子機械的東西,參加學習過航模和機器人製作的課程,進入蓮華學園以來一直在人工智慧實驗室進行學習。「來到學校很開心,這裡的設備很齊全,老師很專業也很用心,希望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將設計進行下去。」林容可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