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詳解"人羊混血"技術 "混合器官"或威脅人類

2020-11-23 央視網

專家詳解"人羊混血"技術 "混合器官"或威脅人類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7日 14:05 來源:

來源:長江商報

  它是一隻羊,但它有15%的人體細胞,它的主要用途是為人類提供可供移植的器官。美國教授培育出「人羊混血」的消息,引發了市民的廣泛議論。昨日,武漢大學生命科學院周榮家教授接受本報採訪,詳細剖析了「人羊混血」的技術操作和臨床應用問題。他認為,「混合器官」短期內不可能移植到人體,就算移植成功,它也可能對人類造成威脅。

  「混合器官」可以移植到人體

  「人羊混血」是怎樣被培育出來的,它的器官能不能移植到人體呢?周榮家說,科研人員首先從人體骨髓中提取幹細胞,然後將幹細胞注射到羊的胚胎中。通過新陳代謝和循環系統,這種含有人體幹細胞的胚胎就會形成「人羊嵌合胚胎」。這種胚胎在羊體內發育一段時間後,生產下來羊羔體內的器官,就是含有人類細胞和羊細胞的「混合器官」。「從生物學角度來講,如果器官中人體細胞的含量高達一定比例後,的確有可能移植到人體。」周榮家說,但這種「混合器官」很難達到100%人體化,也就是說,很難培育出完全是人體細胞的器官。

  將來還可能移植混合型四肢

  「目前,用於移植的器官比較短缺。因此,『混合器官』確實有一定的醫學價值。」周榮家說。據了解,從臨床情況來看,全世界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人群逐年上升,單從器官捐獻情況來看,還遠遠滿足不了需求。同濟醫院器官移植研究所2006年成功器官移植手術數據顯示:已經完成170餘例器官移植手術,其中70餘例屬於親屬間器官捐獻,單從腎移植方面來看,目前還有100餘人在等待腎源。

  「正因為人體器官短缺,所以科學家在羊身上做這種實驗。」周榮家說,如果技術上能夠成功,以後就可以將羊體內混合型心臟、腎臟等器官移植到人體內,甚至還可進行混合型的四肢、鼻子、耳朵等器官移植。

  美國教授是在打「擦邊球」

  雖說「混合器官」有好處,但周榮家認為,目前這種技術還很難應用於人體。「安全性是其中最大的問題之一。」周榮家說,含有動物細胞的「混合器官」,會帶有羊身上的病毒、細菌,這些病毒或細菌,在羊的體內沒有問題,但如果移植到人體內,可能就對人存在潛在的危險。「比如非典、愛滋等病毒,都是從動物體內發現的,如果這些病毒帶入到人體,可能會給人類帶來威脅。」

  周榮家說,羊的習性與人類有很大區別,人體移植這類「混合器官」,將面臨三大方面的論證。「從純醫學上講,目前這種技術要應用到人體,還需要大量臨床試驗。移植成功後,從社會學上考慮,移植者還是不是正常的人類?他會不會具備動物的攻擊性?如果他違法又將如何裁決?從遺傳學上來考慮,具備「混合器官」的人類對下一代會不會有影響?這些問題,都需要長時間的論證,現在誰也沒有辦法答覆。」周榮家說,培育「混合器官」的做法在科學界一直存在爭論,美國教授是在打「擦邊球」。

  周榮家表示,他目前還沒聽說我國有研究類似「人羊混血」的人和機構。(何輝)

責編:尹強

相關焦點

  • 專家:「人羊」並不可怕 複製人也許很快會出現
    我國專家稱,「人羊」並不可怕 複製人也許很快會出現。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克隆領域專家李寧。  專家:「人羊」並不可怕 複製人也許很快會出現    中國網3月26日 英國媒體24日報導,美國內華達大學教授伊斯梅爾-贊賈尼歷經7年研究,最終利用向綿羊胚胎注射人體幹細胞的技術,成功培育出一隻含有15%人體細胞的綿羊。
  • 《人類起源的故事》:混血融合是人類演化史的主旋律
    隨著對古人類DNA研究的突破,人類起源和演化史正在被重寫,《人類起源的故事》正是該領域的奠基之作,它通過對古人類DNA的研究考察探索世界各地區人群的演變史,並揭示出混血融合才是人類演化的主旋律。我們致敬《人類起源的故事》,它深入淺出地展示了當下古人類DNA研究的最新成果,找到現代人與其他早期智人的混血證據,並描繪出一幅數十萬年的人類起源、遷徙、演化和混合的宏大地圖。我們致敬作者大衛·賴克,他以科學的實證和人文的情懷,破解了種族神話臆想的「純種」傳說,並直言不諱地批評了那些試圖將人群間差異「種族化」的謬論。
  • 日本批准人-動物混合胚胎實驗,真能培育出人類器官嗎?
    人-動物胚胎實驗引關注;來自網絡 由於擔心人獸混合有機體的誕生所帶來的倫理爭議,人類和動物的雜交實驗一直被國際禁止將來,還將在豬或羊身上進行實驗,以獲得和人類大小尺寸相似的器官。日本政府在2012年前後就開始討論這項研究,今年3月,在充分考慮研究目的、目標動物種類等社會和倫理問題,並聽取宗教學者的意見後,最終批准了這項研究。為了防止人與動物之間界限不明確的生物體的誕生,政府要求其必須頻繁地向倫理委員會匯報研究進展。
  • 克隆技術可以克隆出我們自己嗎?看看克隆羊多利的下場就知道了
    克隆技術可以用於器官移植,科學家對克隆技術用途的設想之一就是希望把人的基因移植到其他動物身上讓其他動物的器官帶有人的基因然後通過這些動物身上培育的帶有人類基因的器官來更換人類身上已壞死的器官以緩解器官移植的器官不足問題來造福人類;也可以通過克隆技術改良物種,給畜牧業帶來好處。又或者讓克隆技術與轉基因技術相結合,可大批量「複製」含有藥物成分的轉基因動物,使克隆技術更好的為人類服務。
  • 科學揭秘羊臉人身 或可能在動物身上培育人體器官
    人羊嵌合體培育過程圖繼去年科學家首次成功研發出了人與豬的嵌合體後,近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又首次將人類幹細胞導入綿羊胚胎,獲得了人羊嵌合體,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將胰腺移植到了小鼠體內。劉忠華說,目前該工作面臨諸多研究難點,首先是如何提高人類細胞在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當中所佔有的比例以及控制它的去向。「因為該研究的最終目標,是想在動物的體內培育出人的器官,或者是以人的細胞為主體的器官,那麼人類細胞在這個器官中所佔的比例是非常關鍵的參數,從目前報導的情況可以看出,這個比例並不高。」劉忠華說。
  • 混血長相在娛樂圈就更吃香?
    羊看看這張新面孔,想著這就是羊老早之前就在說的instagram臉麼,多個種族特徵呈現在一張臉上,看起來是概念意義上的高級臉、現實意義上的國際範。害,說白了這就是一張泰國版的「混血臉」。阿曼達通過明星和選美冠軍的例子,大家應該也發現了,混血臉、混血,似乎總是能在外貌層面跑贏絕大多數人。
  • 佛羅裡達溼地成蟒蛇天堂 專家擔心出現「超級混血巨蟒」
    專家擔心,這些巨蟒可能互相交配,從而產生更致命的「超級混血巨蟒」,危及到當地生態環境和居民的安全。    近來,佛羅裡達州野生緬甸蟒數量激增,數條非洲巖石蟒也相繼被發現。佛羅裡達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爬行類動物專家肯尼思·凱斯科推測說:「如果這些不同種類的巨蟒互相交配,很可能產下變異後代,它們將更具攻擊性,更加強大,人類很可能淪為它們的食物。」
  • 在豬體內培育人類器官?人類幹細胞與豬DNA已成功相結合
    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研究人員已經成功地將人類幹細胞與豬的DNA相結合,其最終目標正是在豬的體內培育人類身體器官  支持者認為,這一進展將終結人類移植器官短缺的局面,但批評者則指責這是「弗蘭肯斯坦式的科學」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7日消息,人類器官的短缺問題一直困擾著醫學界,而近日,科學家們在利用豬的身體來幫助培育人類器官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20年前就有克隆技術,為何人類如此反對克隆?看克隆羊的下場
    如今人類的科技發展越發的迅速,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技術,比如現在機器人的出現,他們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並且面部表情也十分的豐富,而在機器人這一方面日本就做的很厲害,幾乎就跟真人一樣。
  • 20年前就克隆出羊,為啥不複製人類?看看克隆羊的下場就明白了
    實際上人類在1996年就成功克隆出了一隻名為「多莉」的羊,從技術上來看複製人並非難事,為啥科學家不複製人呢?據科學家透露,多莉身上發現了很多只有老年羊才會得的疾病,由此可見克隆技術確實存在嚴重的問題。多莉的死去也給克隆技術蒙上了一層陰影,實際上世界上很多科學家都極力反對克隆技術,尤其是把克隆技術用在人類身上,創造出複製人。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警告說:「通過技術複製人類是危險的,應該杜絕!」
  • 早期流行的混血顏,美麗大氣又有記憶點!
    提到混血顏大家能想到誰?是早期的楊天寶還是如今的昆凌?羊今天想分享的一個冷門美人,她算是我們國家最早流行起來的混血顏胡燕妮1945年出生於廣州。她的混血顏來源於母親,屬於中德混血,童年生活在臺灣省,長大後成為邵氏電影公司的「新十二金釵」之一。
  • 克隆技術已經存在20多年,為什麼卻不複製人?看看克隆羊的下場
    20年前就有克隆技術,為何人類如此反對克隆?看克隆羊的下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奇的技術層出不窮。我們已經掌握了很多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技術。比如說像人工智慧的出現,他們可以和人類進行交流。並且連面部表情也十分豐富。但是很多科學研究成果在發展的同時。其中也會飽受爭議。
  • 人類器官移植有可行性替代方法
    研究人員的最終目標是將前體細胞移植到人體內,並使它們發育成為病變或損傷器官的替代部件。 目前人體肝臟捐贈數量非常匱乏。2011年,美國進行了5805例成人肝臟移植手術。但是同一年,2938名患者在等待新肝臟時去世,或病情極度惡化無法再等下去。新技術對於那些急需移植肝臟的患者而言,無疑是個好消息。
  • 神奇的人類基因:黑人需要幾代混血,才能變成白種人?
    根據人類的膚色的特點,世界上主要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以及棕種人。其中黃種人只要分布在亞洲,南極地區以及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如果可能,黑人需要混血幾代才能變成白人?那麼黑人的後代要想變成白人,需要連續混血多少代才能變成真正的白種人呢
  • 神奇的人類基因:黑人需要幾代混血,才能變成白種人?
    根據人類的膚色的特點,世界上主要分別是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以及棕種人。其中黃種人只要分布在亞洲,南極地區以及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白種人最早起源於北非土著,但由於人口的流動,以及環境的變遷,最後他們都搬到北非、南亞、歐洲甚至逐漸擴散到南北美洲和大洋洲。棕種人主要來自於古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他們的祖先是美洲土著。
  • 五個混血種族
    讓我們通過你們每一個人體驗到造物多維結晶的更多其它的面向。我們想要以下述方式開始這場傳訊,我們已經把這場傳訊標題為「五個混血種族」,但這不是我們要討論的,我們要討論的遠遠不只是五個。現在我們要給你的是,更大一點的地球上人類的演化路線,以及它會通向哪裡,並將五個混血種族納入這個全局當中,然後會很快開始,並詳談。這樣你就有了一個更好的地圖,更好地了解地球此時在更大的規模上正在參與的計劃。
  • 攻克175,人類長壽技術大盤點!
    有趣的是,DAF-2基因更容易在活到100歲的人身上突變。凱尼恩認為:傳說中的「不老因子」並不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想,而是可以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現實。據信,谷歌的研究團隊正在研發一種藥物,這種藥物模仿的基因不僅可以限制人類的身高,而且還能讓壽命延長。
  • 拯救小白鼠-類器官技術
    幹細胞通過三維培養系統培育,產生類似於整個器官的結構,這被稱為類器官。類器官來自多能幹細胞或分離的器官祖細胞,它們分化形成器官樣組織,並表現出多種細胞類型,這些細胞類型自我組織以形成與體內器官類似的結構。該技術建立在幹細胞技術以及經典的發育生物學和細胞混合實驗的基礎上。這些研究說明了器官發生期間結構組織中的兩個關鍵事件:細胞分選和有限空間內的細胞系定型。
  • 豬仔為人類供應器官希望大增!最重要的安全問題解決了!
    11日,《科學》《科學美國人》《新科學家》等多家外媒同時報導了一項重要生物學成果:美國、中國和丹麥研究人員聯合研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去除了豬基因中的威脅性病毒,成功解決豬器官用於人體移植最重要的安全性問題,為全世界需要器官移植的上百萬病人帶來希望。數據顯示,11.7萬美國人正等待器官移植,每天都有22人在等待中死亡。
  • 惡魔與人類混血之子——拿非利人
    聖經舊約中記載:當人在地上多起來,又生女兒的時候,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神的兒子們和人的女子交合生子,從那時起地上就有了拿非利人,他們都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簡單來說,拿非利人就是神與人結合後生下的混血之子。不過因為基督教的教義,凡是來到大地上與人類私通的天使,一般都被視為墮落天使,墮落天使則是許多地獄惡魔的前身,所以拿非利人又被視為惡魔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