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冷門神片?深度解析《八月迷情》

2021-01-08 InMovie

Hello大家好,這裡是InMovie,專注於影視解析與分享,眾所周知音樂是一部電影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而今天要解析的這部電影堪稱「音樂電影」,同時它也是一部非常冷門的電影,那麼這部冷門的「音樂電影」到底好在哪裡呢?下面開始解析!

影片開頭以主人公「八月」尋找雙親開始,以他尋找父母的經歷為敘事主線,同時,穿插的副線是他父母的回憶及他的身世之謎,並以八月找到雙親為結局。電影《八月迷情》作為一部音樂劇,音樂、聲音除了服務於敘事主體的身份、經歷外,在本片中,導演以其「不著痕跡」的高超藝術手法,成功地將敘事與聲音相結合,使影片分為「迷失」,「尋找」與「重逢」三個敘事部分,聲音與敘事相烘託,造就了一部經典的音樂電影。

劇情音響與非劇情音響交叉展現迷失:影片中的迷失共分為兩個部分:父母之間的迷失和母子之間的迷失。音樂配合景別、構圖、剪輯、鏡頭的縱深感,將「迷失」部分的戲劇性完美地呈現。在展現父母之間的迷失時,運用了大量的全景、中景鏡頭,將父親脫離樂隊去找母親,到母親被迫上車離開的過程,完整、清晰地呈現給觀眾。同時,劇情中音響大提琴與吉他彈唱的合鳴作為背景音樂,時時貫穿著母親父親分開後的生活。

他們已經錯過彼此的生活,與時時存在的合奏形成了反差,使父母之間迷失的戲劇性劇情盡展。在母子迷失的部分,急促「剎車聲」的現實音響劃破原本舒緩的音樂,預示了母子即將分離,而八月在嬰兒時期對八音盒的敏感結合了音響,既體現了他天生的音樂才能,又為他之後以音樂以音樂與父母再會做出了鋪墊。在本段中,父母的敘事「迷失」與母子的敘事「迷失」交錯呈現在螢屏上,其中劇情影響與非劇情音響相結合,服務於敘事,將一家人迫不得已的「迷失」展現的淋漓盡致。

聲音與色彩的相互襯託展現了艱難的尋找之路:在八月尋找父母時,他心中的音樂與城市中的嘈雜的喇叭聲,高喊聲,行走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了他與現實世界的格格不入。同時,色彩服務於聲音,八月一身暖色系的著裝與城市中大量的消色系建築形成了鮮明對比,城市喧鬧的聲音貫穿開頭,更凸顯出他尋親之路的艱難。

在父親尋找母親時,他身著大量消色系的服裝,與色彩鮮豔活潑的行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父親從未彈唱起音樂,心中卻時時響起過去的音樂。色彩與聲音的完美融合,烘託出來父親堅定尋找母親的決心,也體現出了他尋找母親之路的艱難。整部影片以「尋找」為基奠,既圍繞了主題,又極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藝術性和美學價值。

聲音與節奏的完美融合展現一家人的重逢:影片中一家三口重逢的部分是影片中音樂展現最精彩,也是音樂節奏與敘事最完美融合的一部分,音樂在這一部分中完美的服務於敘事,卻又達到了「不張揚、不刻意」的效果。從八月在地鐵站與利用他賺錢的男人發生爭執開始,快節奏的音樂做出了鋪墊,八月開跑那一刻,快節奏音樂轉化為吉他樂——父親在彈吉他,音樂節奏不斷加快,營造出一種緊張的氛圍,也從側面反映出父子之間的「心靈感應」,而母親所拉奏的大提琴聲穿插在這段快節奏吉他彈唱的背景音樂中,符合了這段「快—慢—快」的節奏,大提琴的傳入放慢了聲音節奏,突出了八月對於音樂與生俱來的敏感,也體現出了他與母親特有的「心靈感應」。

八月在跑了一段後突然停下,是因為他聽到了母親所拉奏的大提琴聲,從物理距離上講,八月距離母親演出的中央公園非常接近,隨即物理距離轉化為心理距離,他能清楚地聽到大提琴演奏出的音律,預示了母子將要相認的場面。這一片段中音樂節奏的運用,與父親「心靈感應」時快的音樂節奏,與母親「心靈感應」時慢的音樂節奏,通過八月聯結了父母間十一年的迷失,使「快」與「慢」的道路完美的融合,從而促使整個片段的節奏慢而不松,快而不弛,為一家三口的重逢做出了良好的鋪墊。同時,這一片段中的音樂運用為創作者和觀眾之間搭起了溝通的橋梁,直擊觀眾內心,增強了本片的戲劇衝擊力。

往轉於各個城市間的樂隊主唱,國內外著名的大提琴家,喜愛音樂的「孤兒」小男孩,本來看似完全無關的三個人,有不同的生活軌跡,流連於不同的環境,卻因為「音樂」而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繫,也因為音樂,迷失的人找到了要找的人:父親找到了迷失了十一年的母親,母親找到了兒子,兒子找到了父母雙親。在本片中,聲音以極其巧妙的處理方式營造除了一種看似巧合的戲劇氛圍,但其效果卻直擊觀眾內心,激發了觀眾的現場凝視熱情,一如影片開頭所說:「音樂就在我們身邊,你只要用心聆聽。」

今天的電影解析就到這裡,大家如果喜歡的話請多多點讚關注哦~

相關焦點

  • 有史以來最冷門奧斯卡最佳短片?深度解析《宵禁》
    歡迎來到InMovie,眾所周知奧斯卡獎是評價一部電影好壞的標準之一,而這一部曾獲奧斯卡最佳短片獎的佳片卻被深深埋藏在影史之中,今天小編給大家深度解析一部有史以來最冷門的奧斯卡最佳短片——《宵禁》。當裡奇再次準備割腕自殺的時候,電話又一次響起……影片解析: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不妨轉個身,也許就是春暖花開。本片講述了一個在浴室中自殺的弟弟,忽然接到關係早已疏遠的姐姐打來的電話,請求他幫忙照看小女孩,並在與女孩的相處中逐漸回歸自我,重尋親情的故事。
  • 雲頂之弈10.13版本超強冷門陣容,被遺忘的機神,曾經的大蓋倫
    雲頂之弈10.13版本超強冷門陣容,被遺忘的機神,曾經的大蓋倫 哈嘍,大家好,我是菜包~前言:每天一套小陣容,包你娛樂上分兩不誤
  • AE 寶石迷情
    如果您有任何反饋,請發郵件,非常感謝您對AE寶石迷情的支持!AE寶石迷情和其他的寶石消除遊戲不太一樣它要開動你的腦筋,需要快速的反應和戰略性思維優化你的策略,留心特別寶石,利用冰凍時間,努力達到發燒模式,在全球高分榜上和各國寶石迷一爭高下!
  • 火影忍者手遊神月出雲怎麼樣_神月出雲技能解析
    火影忍者手遊神月出雲是八月籤到新忍者噢,玩家籤到一定時間就可以領取,究竟火影忍者手遊神月出雲怎麼樣呢?神月出雲厲害嗎?下面就來看看神月出雲技能解析。
  • 「吃雞」裡最冷門的武器不是十字弩?它威力很不錯,卻被玩家遺忘
    它威力很不錯,卻被玩家遺忘。說道「吃雞」裡最冷門的武器這個話題,可能不少玩家都會覺得「十字弩」是最為冷門的槍械,畢竟它作為僅有的「冷兵器」,特別難以掌控,它威力雖然有105點,但是操作難度卻讓不少人望而卻步,畢竟傷害再高,打不中人就等於沒有傷害,正因如此,它受到了玩家們的遺棄,可是即便如此,它並非人氣最低的槍械,畢竟有些高手、主播為了顯示自己的技術很厲害,還是會撿它使用,在玩家們心中,它更像是個玩具
  • 《詭影迷情》發布終極預告 頭七還魂鬼妻索命
    由新銳導演項海明、吉橋共同指導,資深製片人宋亞平監製, 孫菲菲、李泰、商蓉、王藝嘉等多名實力派演員領銜主演的恐怖電影《詭影迷情》即將於11月27日登陸全國院線,日前,片方發布了電影的最後猛料終極預告,揭秘頭七還魂夜冤魂纏身之謎。
  • 《美國眾神》解析:舊神和新神的產生
    這裡會有些劇透,不過只是劇透到能夠解析目前第一季劇情的程度而已,大家可以放心閱讀。下面就聊聊新神和舊神的產生。其實新神的出現是人類進步的表現,只是這樣忙碌並且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對過去漸漸遺忘,並且出現了老文化被新文化形式化,這也是必然趨勢。我們身邊我最有感觸的就是七夕節了,歷史中本來是以牛郎織女的故事作為載體,是單身女子的節日,並且內涵主要是乞巧,表彰女子巧慧,女人們在這一天展示刺繡、針線等手藝絕活,到了現在變成了中國的情人節,變成這樣其實也能接受,但是這個節日卻被商家大做文章,正向商業化轉變。
  • 新人不信《寄生獸》引進過,「深度作品」要被遺忘了嗎
    而是聯想到像《寄生獸》這樣有深度的優秀作品,在暫時離開觀眾視野之後,會不會真的就此被遺忘了。《寄生獸》這部動畫分兩個階段,前半部分是男主角在得到力量之後的蛻變,後半部分探討了人、寄生獸與自然的關係。這部作品在正版網站消失之後,知名度也直線下滑,原來討論的熱火朝天的動畫現在被冠上了「冷門」的稱號。讓這類動畫逐漸被遺忘的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因為正版化讓觀眾「變懶」了嗎,我覺得這是最直接的原因,但也不能全歸咎於此。
  • 《血色迷情》開播 崔嵩調侃曹炳琨互調侃
    崔嵩主演的《血色迷情》在青島開播  搜狐娛樂訊 由曹炳琨、李曼、种丹妮、崔嵩等領銜主演的電視劇《血色迷情》目前正在青島電視臺播出。  據悉,該劇是繼《血色殘陽》、《血色迷霧》後,國內知名編劇林和平再推「血色系列」第三部——《血色迷情》,崔嵩在劇中有著不俗的表現。
  • 《詭影迷情》頭七驚魂 盡顯中國式恐懼
    最新「燒腦驚悚」恐怖電影《詭影迷情    腎上腺素「爆棚」 盡顯中國式恐懼    電影《詭影迷情》根據民間傳說「頭七」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頭七還魂,鬼妻復仇」的恐怖故事,將 「頭七」風俗背後不為人知的恐怖秘密結合現代多種恐怖元素營造出了最具「歐美範」的「中國式恐懼」,徹底顛覆了中國傳統恐怖片的老舊套路,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恐怖領域。對於觀眾而言,也是充分激發了恐怖「發燒友」的腎上腺素,驚悚氛圍極致駭人。
  • 龍族,世界背景深度解析No.1,背景與聖經密切相關,三位一體的神
    本文章為「龍族世界背景深度解析」系列文章第一篇,當中的觀點是動漫姐結合網友們的猜想所整合出來的,不喜者勿噴!!!關於龍族的世界背景,有的網友認為是「北歐神話」,也有的認為是「聖經」(其實兩者間也存在一定的聯繫!)。
  •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遺忘在學習之後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並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後逐漸緩慢。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他用無意義音節(由若干音節字母組成、能夠讀出、但無內容意義即不是詞的音節)作記憶材料,用節省法計算保持和遺忘的數量。並根據他的實驗結果繪成描述遺忘進程的曲線,即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遺忘曲線。
  • 2016考研數一高等數學考點深度解析
    原標題:2016考研數一高等數學考點深度解析 中公考研數學輔導名師 束曉丹 2016年考研數學已經結束,下面我們就數一高數部分的考題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相較數二、三,數一的高數是考點最多的,對考生的數學功底要求也是最高的。
  • 被遺忘的角落,在線旅遊行業深度解析
    前幾天攜程bug的消息賺足了看客們的眼球,由此讓我想到了關注已久的在線旅遊行業的發展,在這個「被遺忘的角落」這些年都發生了什麼變化呢?曾在網絡上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新型旅行產品的設想(忘記原作者了……)剛好適合作為這篇深度分析文的結尾:這款產品的核心設想是UGC+LBS的結合,主要的功能和操作邏輯就隱藏在以下三個層次的描述中:一、碎片。
  • 「吸血鬼日記」妮娜血色迷情 劈腿拍高難度寫真
    「吸血鬼日記」妮娜血色迷情 劈腿拍高難度寫真 時間:2010.02.06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Iz 分享到:
  • 1995年考研英語閱讀第五篇解析—本文是關於記憶和遺忘方面的文章
    [答案]D[解析] 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推理引申題。從進化論解釋遺忘是第二段的內容,該段第二、三句談到,「一段時間由於缺乏實踐,學到的東西往往就會忘記(漸進性地遺忘),其適應性結果就顯得不太明顯。然而戲劇性地突然遺忘的例子可以被看作具有適應性,即動物在自然選擇的過程中倖存下來的能力」,但是末句又談到「進化論的解釋可能使人很難理解漸進的遺忘過程是如何經過自然選擇生存下來的」。
  • 病毒災難片《致命復活》公映 影片五大看點解析
    病毒災難片《致命復活》公映 影片五大看點解析 從細膩、緊張、刺激的病毒感染細節,一步步展現末日病毒突襲的驚悚場面,與傳統國產災難片的套路化表達大相逕庭,堪稱從外到內都實現了國產災難片的破圈。
  • 記憶過程中的遺忘理論
    記憶過程中的遺忘理論記憶過程是心理學中認知過程記憶的一部分內容,主要涉及四個左右的考點,在教師招聘中經常出現考題。記憶過程包括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三個環節,很多時候我們在學習時發現還有遺忘的部分,也就是識記、保持和遺忘、回憶和再認,但是需要強調的是,在教招考試中遇到題目時,我們不要選擇遺忘,因為記憶過程如果考慮到遺忘,就不存在回憶和再認了。但是關於遺忘的理論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裡涉及的概念較難且容易混淆。這裡主要介紹5種遺忘理論。
  • 已經被遺忘的3部老動畫片,最後一部,00後都沒看過
    現在小孩子們看的動畫片大多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在很多90後的印象中,陪伴他們長大的是一些現在已經被遺忘了的老動畫片,那些動畫片不僅好看還有很多教育意義,已經被遺忘的3部老動畫片,最後一部,00後都沒看過。
  • 《林中小屋》隱喻深度解析,不可多得的神劇本?
    女主管加入兩人之後,說過一句「Stockholm went south」(斯德哥爾摩完蛋了)這句話要聯繫起後面的對話來理解,兩人問不出原因,只能嘲諷到「他們那邊的產業一向很不穩定」,然後又補充了兩句「everyone knows you can’t trust Swedes」,「there’s just Japan and us」那麼,看完全片以後我們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