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A股市場行情波動加劇,將近一個月以來的漲幅悉數回吐。實際上,近一個月以來,行情持續震蕩整理但是難以向上突破,重要股東二級市場減持額度增大。據數據顯示 ,3月21日至4月22日期間,滬深兩市合計淨減持額為131.88億元,環比增幅擴大。儘管增減持行為改變市場供給,對行情整體有所影響,但個股的市場表現與增減持情況的相關性較弱。
淨減持額環比大幅增加
據數據顯示,3月21日以來,滬深兩市共有288隻個股發生重要股東二級市場交易,合計淨減持額為131.88億元。而春節後至3月20日,滬深兩市發生重要股東交易的個股共有394隻,數量環比增多;但是合計淨減持額僅為55.02億元,與近一個月相比大幅縮減。
據興業證券統計,3月中上旬的減持金額已經高於增持金額近23億元,減持家數逐步高於增持家數。從歷史數據觀察,減持金額大於增持金額也是常態,大股東套現行為活躍。而去年下半年「減持禁令」實施階段,產業資本呈現出大幅淨增持狀態。而今減持禁令解除後,產業資本增減持行為趨於正常化,預計後續大股東減持金額將持續提升。
這種淨減持額的變化與行情的走勢密切相關。行情方面,自一月底以來,A股市場掀起一輪反彈,直到3月21日,A股行情陷入橫盤震蕩之中,期間指數圍繞3000點反覆震蕩,但是3100點卻屢攻不破。在這種情況下,市場之中減持行為逐步增多,對衝了多頭的努力,反而加強了市場震蕩。興業證券指出,2015年7月至12月重要股東增持達2200億元,可賣出時點分布在今年上半年。因而如若股價上漲至其建倉成本價之上,那麼賣出動力就會增強。
板塊方面來看,遭遇減持的158隻個股合計淨減持額超過221億元,其中,化工、機械設備、電子、電氣設備、計算機和醫藥生物行業的個股數目較多,均超過10隻。但額度上來看,淨減持額最高的是傳媒行業,達到30.84億元,這主要系暴風科技和天神娛樂的淨減持額分別達到9.83億元和9.61億元;此外,化工、計算機、機械設備行業的淨減持額均超過25億元;非銀金融、有色金屬 、電子和輕工製造行業的淨減持額也均超過11億元。
而獲得增持的113隻個股合計淨增持超過89億元,其中共有12隻、10隻和10隻個股屬於化工、機械設備和有色金屬行業,電氣設備、計算機、醫藥生物和汽車行業的個股數目也均達到6隻及以上。其中,商業貿易、房地產 、紡織服裝和計算機行業個股的淨增持額居前,分別達到32.94億元、11.15億元、6.76億元和5.70億元。
增減持與走勢相關性較低
一般而言,投資者聽到增持就會認為是利好,而聽到減持就會認為利空,但是近一個月震蕩行情中,重要股東二級市場增減持行為,與公司股價走勢的相關性並不像想像的那麼強。
近一個月以來獲得增減持的個股中,有113隻個股獲得增持,158隻個股遭遇減持,此外還有17隻個股增減持持平。其中,蘇寧雲商獲得淨增持的市值最高,達到30.88億元,遙遙領先於其他個股;其次是新潮實業 、雅戈爾和博信股份 ,淨增持額分別為7.15億元、6.50億元和5.03億元。此外,還有包括中國平安 、海康威視和廊坊發展等在內的15隻個股的淨增持額度超過億元。
相對而言,二三四五 、赤峰黃金和東興證券的淨減持額居前三位,分別達到17.67億元、12.81億元和10.92億元。此外,暴風科技、天神娛樂額東港股份等10隻個股的淨減持額也均超過5億元。
通過統計發現,遭遇減持的個股的平均自由流通市值為74.48億元,略小於獲得增持的個股的平均值89.45億元。值得關注的是,增減持對股價的表現卻並不盡相同,上述兩者的平均漲幅均超過5%而低於6%。其中,漲幅居前的中房股份 、大楊創世 、和順電氣和雅百特等個股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淨減持。而獲得增持最多的蘇寧雲商在近一個月以來累計下跌4.74%;淨減持額居前的赤峰黃金和東興證券均累計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