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是重要的高考考點。用簡單的方法記憶比較的規律並靈活應用規律,能提高解題的速度,節省做題時間,提高高考成績。微粒半徑的比較一般思路要「四看」。
一看位置。同周期,同主族的元素原子的半徑大小,可以依據元素周期律的規律判斷。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變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變大。

例1、以下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 ②1s22s22p3 ③1s22s22p2 ④1s22s22p63s23p4,半徑最大的是()
解析:依據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式,可知它們在周期表的相對位置。
結合元素周期律知,半徑最大的是(4).依據位置來判斷,不必知元素的名稱,只要知其位置即可判斷。
二看核電荷數。電子層結構相同的粒子,看核電荷數。核電荷數越大,微粒半徑越小。
例2、已知短周期元素離子A2+ B+ C3- D-,它們的核電荷數分別為a ,b,c,d,它們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A>B>C>D B 原子序數 d>c>b>a
C 離子半徑C3->D->B+>A 2+ D 元素的第一電離能A>B>D>C

解析:依據「電子層結構相同的粒子位置是,陰上陽下,」即陰離子在上周期的右上方,陽離子在下周期的左下方,確定這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再依據:電子層結構相同的粒子,看核電荷數。核電荷數越大,微粒半徑越小。C是正確選項。
三、看核外電子。對於電子層、核電荷數均相同的微粒,看核外電子數,電子數多的半徑大。這一規律是用來比較同種元素的原子與離子的半徑大小。如Na>Na+ Cl<Cl-
四、同種元素不同價態的離子,電荷越多,半徑越小。如Fe3+<Fe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