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科技新高地,編織湖南新未來

2020-12-06 紅網

近日,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在長沙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湖南日報》連續發表多篇署名「瀏陽河」的評論文章,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12月5日發表的題為《聚勢而上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的文章,從湖南建設「科技創新高地」的「時」與「勢」入手,對湖南如何因時而動、聚勢而上,用好用足優勢,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創新高地進行了論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於核心地位,而創新的精神特質,與湖湘精神有著諸多相合之處:湖湘精神中從來不乏砥礪探索的氣質,即屈子所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不乏豪邁之氣,如古之「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而在三湘四水的土地上更不乏濟濟人才,即所謂「惟楚有才,於斯為盛」——上下求索,講求的是窮根究底之氣,三戶亡秦,講求的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之義,斯才為盛,講求的是人在一切事業中的主觀能動性。

正如邵陽人魏源所言,「天下無數百年不弊之法,無窮極不變之法,無不除弊而能興利之法,無不易簡而能變通之法」,如果把「法」換成「技」,這段話的意思同樣成立,所以,求索的過程其實也是探索興利除弊之「法」的過程,也是探索更新換代之「技」的過程,也即是不斷創新的過程。這一過程絕不會一蹴而就,必須既要有窮根究底之氣,又要有誓不罷休的堅持,更要有堅持窮根究底的創新型人才。

湖南從不缺乏對既定目標窮根究底、一以貫之的決心與意志。近年來在創新問題上更是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以創新型省份建設為統攬紮實推進全面創新,創新投入持續加大,創新平臺不斷完善,創新主體快速成長,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幅連續多年保持14%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從2000家增至近8000家,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60%,創造了「自主創新長株潭現象」,湧現了超級計算機、超級雜交稻、磁浮技術、北鬥衛星、深海探底鑽機等一批世界先進科技成果。

湖南從不缺乏腳踏實地這一創新的核心氣質。在引進科技企業上,湖南從不刻意追求「總部」或「第一總部」,而是願意接受退而求其次的「第二總部」;在技術創新上,湖南從不求大求全玩概念,而是追求「棗花雖小結實成」的小而精、小而實,追求積少成多,追求技術沉澱,追求創新之花長遠而堅實的綻放。也正是因為湖南的務實與踏實,使得上上下下形成了不追求一時一地光鮮和業績的風氣,而由此而營造出的創新氛圍,所指向的正是厚積薄發的未來。

湖南也不缺乏人才的支撐,而這與湖南科教資源豐富有著莫大的關係——「兩院」院士總數、科技人員總數、普通高校數量、專利數均居中部前列。但這並未讓湖南感到滿足,反而愈加感受到高層次人才的「匱乏」,不遺餘力引進人才、培養人才。而正是這樣的「危機」感,讓湖南大興識才、愛才、進才、用才之風,不斷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的機制,讓這個不沿邊不靠海的省份迅速成為吸引人才的高地,成為創新型人才幹事創業的絕佳舞臺。

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考察時提出了「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面向未來的一項重大戰略實施好」的要求;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囑託湖南要著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這是對湖南未來的期許,同時也是對湖南過往努力和成就的肯定。

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審議通過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制定實施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規劃,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七大計劃」,全麵塑造湖南發展新優勢。同樣是在該《建議》中,也明確提出要把湖南打造成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重要節點,離不開科技的力量,也離不開創新的力量。

從「師夷長技」到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東方,無數的湖湘兒女用一代又一代人的點滴努力和積澱,成就了一個改天換地的新世界;如今,傳承著這一腳踏實地、敢為人先精神的湖湘子弟,在創新領域,同樣在通過點滴的努力,力求積細流微壤以成江河大山。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未來。

相關焦點

  • 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市南揭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
    上合組織技術轉移中心市南揭牌,打造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新高地 2020-12-11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甲秀評】打造開放經濟新高地 提升樞紐輻射能力
    逐夢高質量發展徵程,必須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搶抓國家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機遇,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主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為抓手,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交流合作,加快建設國家物流樞紐,匯聚跨境電商服務資源,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和良好法治環境,打造西部地區陸地港口和重要進出口貨物集拼
  • 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共同打造吉林教育科技國際合作新高地
    安立佳指出,吉林省是「一帶一路」向北開放的重要窗口,堅持教育對外開放不動搖,主動加強與世界各國互融互通,初步形成了更寬領域、更多層次的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國際產學研用合作會議自2019年在吉林召開以來,在相關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推動建立了吉林國際產學研用合作夥伴關係,打造吉林教育科技合作開放新高地。
  • 打造產業新高地新生態!魯商「五智」系列產業園區正式發布
    本次大會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工商業聯合會共同指導,山東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省國欣文化旅遊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組委會辦公室主辦,魯商健康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魯商創新發展有限公司承辦,旨在打造產業創新強品牌,加速山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促進山東經濟新發展格局形成。
  • 舟山普陀:科技賦能 打造海洋產業新高地
    這是舟山普陀強化海洋科技產業體系的一個典型。11月27日-28日,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舉行的2020海洋科技與產業戰略發展高峰論壇上,與會專家就「國家海洋信息系統」「海洋大數據中心建設和產業發展路徑研究」等議題作了研討,並為當地海洋科技產業體系建言獻策。
  • 江北全力打造開放型經濟新高地
    寧波電商經濟創新園區精心打造的前洋E商小鎮,正成為江北數字經濟新高地。    立足現在、放眼未來,江北將在全市推進外貿雙萬億行動的新徵程中再創輝煌。    通過存量提質和增量突破,實施外貿「123」行動:「1」,指到2025年,實現全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翻一番,達到1200億元;「2」,指到2025年,數字貿易和服務貿易總額達到200億元;「3」,指到2025年,機電及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額、大宗商品進口額、跨境電商進出口額分別達到300億元。
  • ...新高地打造雙循環的重要樞紐扛起自貿港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劉賜貴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自貿港的引領作用,著力建設開放新高地,著力推進國際旅遊消費中心建設,著力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努力把海南打造成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切實扛起海南自貿港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歷史擔當。
  • 湖南航空更名完成 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據悉,湖南航空現已同步啟動機隊塗裝更改工作,不久將以湖南航空全新形象亮相,另外,在機票銷售、航班信息查詢等方面也都逐步替換使用湖南航空名稱及標識。未來湖南航空將以湖南省會長沙為中心,積極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並結合股東同程航旅的網際網路技術和旅遊資源、渠道優勢,著力打造「網際網路+」精品航空。
  • 湖南航空更名完成,湖南正式迎來首家本土航空公司
    未來湖南航空將以湖南省會長沙為中心,積極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並結合股東同程航旅的網際網路技術和旅遊資源、渠道優勢,著力打造「網際網路+」精品航空。在積極布局國內航線網絡的同時,湖南航空還在爭取國際航線運行資質,助力長沙機場成為中部地區民航門戶,進一步拓展湖南對接全國、世界的空中通道。全新落戶的湖南航空,還與湖南一起迎來了臨空經濟發展的新機遇。
  • 「一帶一部」新坐標,讓湖南發展的腳步加快
    但對於湖南而言,過去的這六年卻是不平凡的六年,是每一分都沒有浪費的六年,是每一秒都在落實「一帶一部」戰略中砥礪奮進的六年。「一帶一部」重構湖南發展新坐標長沙港貨櫃碼頭作業「一帶一部」戰略定位,是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對湖南發展提出的新要求、賦予的新使命,從戰略高度重構了湖南發展新坐標,指明了湖南前行的方向。
  • 海南:打造航空運動「新高地」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2021年「海飛賽」已於11月開始籌劃,海南省航空運動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在鞏固首屆「海飛賽」辦賽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賽事品質,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將海南打造成航空運動「新高地」。火爆賽事有如「環島遊」2020年「海飛賽」的三站比賽,吸引了不少國內高手參賽。
  • 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武漢大力發展未來經濟建設全國科創...
    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武漢緊緊依靠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大力發展未來經濟,努力建設全國科創中心城市,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更大作為,武漢全力以赴。武漢未來科技城。記者高勇 攝武漢有責任加快科技創新,不辜負自身基礎和條件湖北科技周科技成果展覽上,華大基因展示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做好「藥」文章 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 ——烏當區推動中醫藥產業做大做強觀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近年來,烏當區圍繞「打造大健康產業發展新高地」這一主線,充分利用地道藥材產地優勢,積極培育發展中醫藥產業,大力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產業轉型升級,為全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中醫藥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
  • 好未來FUTURE CAMP 打造「AI+教育」人才新高地
    好未來CTO黃琰與學員們共同探討了好未來的科技教育情懷。黃琰表示,AI技術可以顯著提升教學效率,充分賦能「教」和「學」的每一個環節,讓老師有更多精力喚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體驗,讓大面積的因材施教成為可能。「好未來將用AI和科技賦能教育,打造更優質的教學內容、更有效的教學體驗、更科學的評測體系和更公平的教育資源。」
  • 湖南召開創新型省份建設院士諮詢會 以創新驅動湖南高質量發展
    上個月,科技部正式批覆同意湖南建設創新型省份,要求我省以此為抓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力爭在2020年前率先進入創新型省份行列。杜家毫代表省委、省政府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為湖南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院士和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感謝,並要求省直有關部門認真研究、梳理各位院士的真知灼見,充分吸收融入到創新型省份建設實施方案和工作部署中去。
  • 臨淄區稷下街道:新理念新業態 打造「三產」服務業新高地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區委十三屆十次全會提出,強力推進服務業現代化,打造現代服務業新增長極。圍繞這一目標,稷下街道充分把握地處城鄉結合部這一特殊區位優勢,堅持眼光向外,刀刃向內,高質量推動「三產」服務業發展,全力打造臨淄經濟社會發展新高地。主持人 張秉月:大家好,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魚鹽裡商業街。太公來到齊國,通工商之業,便魚鹽之利,臨淄也成為富饒而強大的國家,那今天,魚鹽裡也是由這個典故得名,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進去看看。
  • 紅土航空正式更名湖南航空,現已同步啟動機隊塗裝更改工作,不久將以湖南航空全新形象亮相
    未來湖南航空將以湖南省會長沙為中心,積極融入「長沙四小時航空經濟圈」,並結合股東同程航旅的網際網路技術和旅遊資源、渠道優勢,著力打造「網際網路+」精品航空。一家本土航空公司,不僅是當地一張靚麗的空中名片,在航運價格、航線訂製、航空樞紐打造、旅遊影響力擴展、開放型經濟發展等方面,能夠和區域發展戰略形成緊密配合,更充分地融入當地經濟格局,釋放城市發展活力。今年9月,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成立,標誌著湖南站在了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高地,將吸引全國乃至全球科技、人才、數據、資本等生產要素向湖南集聚,對高質量的本土航空服務需要愈加迫切。
  • 青島即墨:「攻堅克難」打造工業園區人才「新高地」
    以「一攬子」政策、「一條龍」服務尊賢禮才,聚心聚力構建創新創業「生態圈」,招攬五湖四海的英才紮根興業,打造出「強企優營」科技發展的人才「新高地」。截至目前,園區70%規模以上企業通過人才引進、嫁接實現了「科技移民」。
  • 聚焦跨境電商行業新未來 長沙舉行兩場活動暖了「寒冬」
    籤約活動舉行,「聚湖湘贏未來」2020跨境新機遇·電商生態發展論壇也同步召開,這兩場活動揭示出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形勢、挑戰、機遇,將助力開啟長沙跨境電商發展新篇章。金融機構代表等匯聚一堂,碰撞潮流觀點、交織行業智慧,探討貿易數位化發展的新思維、新趨勢和新業態,共話跨境電商行業新未來。
  • 錨點「四新經濟」 醴陵搶佔發展新高地
    以產業突圍和企業幫扶為抓手,以提升傳統產業和壯大新興產業為突破口,醴陵不斷加快製造強市步伐,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縣域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打造了「醴陵經驗」。機器換人 注新技術 打造先進陶瓷產業鏈小菖蘭。全世界每4個瓷杯中,就有1個產自醴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