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爆炸宇宙論」認為;宇宙大約是137億年前,由物質能量聚集濃縮而成的一個體積很小,密度極大,溫度極高的奇點。因巨大壓力瞬間膨脹發生爆炸,分裂成無數碎片。後來隨著溫度下降,輻射減退,就形成了浩瀚無際星羅密布的宇宙。但在沒有任何空間的條件下,所有物質能量又是從何而生,從何而來。這個奇點又是怎麼形成的,存在了多久,具體結構成份是什麼?它有多大的體量,一個極小的奇點又何來生成浩瀚宇宙的巨大能量呢?
除此外;「大爆炸宇宙論」還有一個不能自圓其說的致命「痛點」。按科學定義,「爆炸」是物質內部變化達到極限時能量的爆發,是一種物理或化學能量迅速釋放的過程。就是說;能量爆發釋放的前提條件,必須要達到「極限」。但「大爆炸宇宙論」的觀點是,爆炸開始時,宇宙狀態是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溫度無限高,時空曲率無限大。既然存在這四個「無限」,那奇點又怎會達到「極限」?沒有極限的起點又怎能爆炸呢?所以、「大爆炸宇宙論」,自相矛盾,依據不足,難圓其說;根本就不成立。
人類把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確定為衡量時間的標準——年。宇宙中所有天體的運動速度都是不同的,在宇宙範圍,時間沒有衡量標準。譬如地球上東西南北的方向概念在宇宙範圍就沒有任何意義。既然年的概念對宇宙而言並不存在,那「大爆炸宇宙論」 ;又怎能推算出宇宙的確切年齡呢?所以說;「大爆炸宇宙論」存在諸多的疑點,實際就是一個難以被證實的假想,西方學者的主觀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