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應該聽說過宇宙起源的事情,即宇宙的誕生是因為一場大爆炸。
宇宙誕生之前,在廣闊的外部世界中並沒有星球,只有電子、質子和一些未知的微粒子。後來發生了莫名其妙的大爆炸,諸如電子、質子之類的元素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氣體,氣體緩慢形成星雲等。這便構成了我們現在熟知的宇宙。
提出「零宇宙」理論,宣稱人類或許不是真實存在?
可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人類並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去證明這一理論的正確性。為此,一些科學家就提出了另一種理論,即「零宇宙」理論。
他們是這樣認為的:我們現在能夠感知到的宇宙,只不過是一個被虛擬出來的龐大模型,而宇宙的另一個意識則就是人類自己。人類或許並不是真實存在,人類眼前所見的宇宙也並不存在。
兩種粒子相互作用只殘留一股神秘力量,宇宙大爆炸是假的?
其實,在早前,就有科學家曾做過標準模型試驗,試驗主要用來觀察粒子和反粒子的相互作用下產生的反應。
科學家利用電荷和負電荷為試驗材料,在實驗中可以清晰地觀察到,粒子和反粒子之間會相互吸引,並因此不斷相互靠近,當它們之間的距離變得無限小時,兩種粒子之間就會發生摩擦,進而發生每秒近1萬次的撞擊。而不斷撞擊的最終結果就是,兩種粒子都消失不見,只殘留下了一股神秘的力量。
這個結果和宇宙爆炸論的觀點是截然不同的。在實驗中,我們看到的是,兩種不同的粒子會在不停的撞擊中消失不見。粒子和反粒子之間,並不會因撞擊而產生新的物質。所以根據物理定律,宇宙應該是不存在的。也因此,有科學家對宇宙大爆炸提出了質疑,認為宇宙大爆炸根本是假的。
人類活在虛擬系統中,看到的或都是假的?
其實在之前,也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人類所在的世界都是假的,人們一直都生活在一個模擬程序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模擬倉」,而人類的所有行為以及遭遇,都不過是電腦中的一段程序而已,這種說法和「零宇宙」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宇宙的未知,讓科學家們推測,宇宙中不止存在兩種粒子,應該還存在著很多神秘的物質有待科學家們發現。與此同時,這些未知粒子之間的相互反應也遠遠超出科學家的想像。
當然,或許在宇宙出現之初,宇宙中的粒子和反粒子的數量並不是對等的,很可能有一定數量的粒子躲藏在了暗處,以目前的科技手段我們還未能發現它們。
宇宙自誕生至今,已經過去了138億年,可是人類生活在地球上的時間才僅有700萬年。所以儘管社會發展迅速,但仍然有許多人類無法探索的領域。不過,人們的思想是無邊的,人類的思維可以不受束縛的無限向外延伸。所以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關於宇宙起源,人類會得到一個很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