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宜昌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門診接診了一位患兒,家屬訴說有點腹脹,當我們打開包被時,看到不只是腹脹,更嚴重的是臍部已經感染了,然而家屬並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我們仔細詢問家屬後,發現家長在臍部護理過程中有些不當,為了避免類似的問題再次發生在寶寶的身上,下面向大家科普一下臍部護理的基本常識。
臍帶是胎兒和母體相連的索狀結構,是胎兒從母體取得營養、輸出代謝物的通路,當寶寶出生後,首先就是斷臍,但是對於斷臍後的處理,很多新手爸媽都沒有一個很正確的認識。臍帶護理不好,最常見的就是引起感染讓寶寶遭受折磨,下面就跟大家一起學習一下臍部的常規護理方法,使其能夠安全脫落。
臍部護理的方法
1、? 保持臍部乾燥:當洗澡後,應及時用醫用棉籤擦乾臍窩內的水分,防止細菌的滋生;
2、? 常規消毒:每天1-2次消毒臍帶,操作前後記得先洗手,防止交叉感染,通常用蘸有碘伏的棉籤由內向外螺旋式消毒,重複2-3次,每次均取更換棉籤,最後用棉籤擦乾或自然晾乾臍窩內的碘伏;
3、? 當臍部出現分泌物或血痂時,應增加消毒次數,必要時及時就醫;
4、? 避免臍帶與衣物及尿不溼的摩擦,正確並及時更換尿不溼,防止尿液汙染臍帶;
5、? 如果寶寶臍周皮膚出現大面積紅腫,臍部分泌物較多,臍部散發異味或伴有發熱時,需及時就醫。